Workflow
广汽集团(601238)
icon
搜索文档
乘用车板块9月24日跌2.47%,上汽集团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9.2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4 08:39
板块整体表现 - 乘用车板块当日下跌2.47% 领跌个股为上汽集团(-5.56%)[1] - 上证指数上涨0.83%至3853.64点 深证成指上涨1.8%至13356.14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9.27亿元 游资净流入2.67亿元 散户净流入6.6亿元[1] 个股涨跌表现 - 北汽蓝谷上涨1.02%至7.92元 成交88.25万手[1] - 赛力斯上涨0.95%至143.35元 成交35.14万手[1] - 长安汽车上涨0.5%至12.17元 成交57.03万手[1] - 广汽集团上涨0.26%至7.6元 成交32.25万手[1] - 比亚迪微涨0.1%至105.71元 成交54.82万手[1] - 长城汽车平盘报收24.5元 成交11.89万手[1] - 海马汽车下跌1.77%至5.55元 成交93.67万手[1] - 上汽集团大跌5.56%至17.66元 成交163.29万手[1] 资金流向明细 - 赛力斯主力净流入6873.26万元(占比1.38%) 游资净流出7316.25万元[2] - 广汽集团主力净流入1853.07万元(占比7.62%) 游资净流入678.23万元[2] - 长城汽车主力净流出207.19万元 游资净流入11.97万元[2] - 长安汽车主力净流出1299.62万元 游资净流出1321.79万元[2] - 北汽蓝谷主力净流出1540.73万元 游资净流出1357.06万元[2] - 海马汽车主力净流出3596.44万元(占比-6.92%) 游资净流入1852.99万元[2] - 上汽集团主力净流出2.8亿元(占比-9.78%) 游资净流入1.64亿元[2] - 比亚迪主力净流出6.68亿元(占比-11.6%) 游资净流入1.77亿元[2]
华为赋能更多车企:传祺向往S9起售价22.99万
观察者网· 2025-09-24 03:18
产品发布 - 广汽传祺推出新款中大型SUV传祺向往S9乾崑 提供5座和6座两种布局 定价22.99万元至25.99万元 置换补贴后进入21万元区间 [1][2] - 新车全系标配华为乾崑ADS 4 Max高阶辅助驾驶硬件 包含192线激光雷达和3个4D毫米波雷达 共29个感知单元 [2] - 搭载鸿蒙智能座舱HarmonySpace 5 支持智慧语音交互 六屏协同 智能情景模式及智能家居联动 [7] 技术配置 - 采用增程动力系统 配备44.5度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 CLTC纯电续航252公里 综合续航超1200公里 支持92号汽油 [4] - 全系标配广汽超级智电四驱系统 配备智能预瞄系统 S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和ASTC鹰爪系统2.0 提供越野脱困 雪地 湿滑三种模式 [4] - 搭载全维防碰撞CAS 4.0系统 支持城区通勤无断点辅助驾驶 自主通过收费闸机 识别异形红绿灯及极端场景预判避险 [2] 安全与舒适性 - 前防撞梁采用航天级7系铝合金 乘员舱骨架100%使用高强度钢 碰撞工况超国标24项 [4] - 副驾配备18点SPA级按摩 环抱式加热 二排座椅支持按摩和通风/加热 靠背可调角度达137度(五座)或148度(六座) [9] - 内饰标配北美黑胡桃实木 配备后排17.3英寸娱乐屏及二排小桌板 [7][9] 行业趋势 - 华为鸿蒙智行生态扩展至五界(问界 智界 享界 尊界 尚界) 车BU部门独立为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12] - 广汽 东风 长安 比亚迪 奥迪等车企部分车型采用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 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 [12] - 科技企业赋能传统车企 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智能化时代迈进 [12]
三大标配为全家出行保驾护航 传祺向往S9乾崑正式上市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4 01:58
产品上市信息 - 广汽集团旗下传祺向往S9乾崑于9月19日正式上市 提供五座与六座双版本选择 上市指导价22.99万元起 [1] - 新车上市同步推出六大上市礼包 综合价值超4万元 [1] 核心技术配置 - 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 Max超阶版 搭载192线激光雷达与29个感知单元 实现车位到车位无断点辅助驾驶 覆盖城区通勤 复杂路况识别及极端场景避险 [3] - 搭载宁德时代44.5度骁遥超级增混电池 拥有10层安全防护 CLTC纯电续航252公里 综合续航超1200公里 支持92号汽油 [5] - 配备广汽超级智电四驱系统 配合智能预瞄系统与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 实现平稳底盘质感 适配越野 雪地等多场景 [3][5] 舒适性与智能化配置 - 采用广汽第三代"藏锋于润"设计语言 车尾AI光幕尾灯支持8+N种智慧灯语 [7] - 内饰选用北美黑胡桃实木与超肤感真皮材质 搭载鸿蒙智能座舱HarmonySpace 5 实现六屏协同与智能家居联动 [7] - 配备720度全维静音包覆与母婴级VOC控制 副驾18点SPA级按摩 二排17.3英寸超清娱乐屏及137度与148度可调座椅 [7] 品质验证体系 - 依托"三合一"风洞实验室与"五高一山一尘"极限测试 投入超1000台测试车 累计1300万公里验证里程 [7]
广汽丰田全球车型搭载华为新终端
第一财经· 2025-09-23 10:44
合作进展 - 广汽丰田2026款全球车型均已搭载华为HiCar 5.0系统 [1] - 双方合作的第一代8款车型已于2023年正式交付 [1] - 2024年进入量产高峰期 [1] 技术应用 - 华为语音已在广汽丰田全系油车上实现搭载 [1] - 广汽丰田与华为终端已持续合作4年 [1]
广汽+华为联合打造:广汽埃安UT云车机开启“常用常新”时代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0:21
合作成果与产品发布 - 广汽与华为在2025华为全联接大会上推出行业首个云端算力驱动的座舱解决方案云车机 并首次搭载于广汽埃安UT车型量产上市[1] - 云车机将于9月底通过OTA全量推送 覆盖新老车主以实现应用生态共享[1] 技术特性与用户体验 - 云车机将算力、应用和更新全部部署于云端 车机仅负责指令接收和内容呈现 支持2万+款应用即装即用[3] - 该方案提供旗舰级流畅体验 满足用户对车机"像手机一样好用"的需求 目标用户为25-35岁年轻群体[3] 合作模式与战略意义 - 广汽与华为合作从供应链协作升级为生态共建 华为提供底层算力和网络优化 广汽定义车规标准[3] - 双方形成深度合作伙伴关系 打造车企与科技公司强强联合的新范式[3] 生态布局与商业模式 - 云车机以车云平台为核心 通过开放生态打通生活服务链路 支持第三方服务对接和跨设备联动[3] - 广汽从硬件销售延伸至车主服务、配套外设及内容会员等生态价值创造 实现向生态服务商转型[3]
揭秘华为的汽车版图:谁在主导话语权?
第一财经· 2025-09-23 09:49
华为与车企合作模式 - 华为与车企合作主要包括三种模式:零部件供应模式、HUAWEI INSIDE(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鸿蒙智行)[1] - HI模式已与11家车企合作 提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全栈解决方案[1] - 智选车模式主导车型产品定义和终端销售 已打造出5个品牌[1] - 新合作模式介于HI模式与智选车模式之间 合作深度强于HI但弱于智选车[1] 新合作模式特征 - 合作覆盖全产品周期 从初始阶段涵盖产品定义、营销及生态服务[4] - 华为开放流程体系能力 车企引入IPD/IPMS管理方法实现深度融合[4] - 双方团队联合办公 每月至少一次项目交流及时调整产品规划[4] - 合作拓展至智能化、生态和品牌协同的新融合领域[4] 具体合作案例 - 东风汽车与华为在产品定义、智能化技术、营销等领域深化合作[3] - 广汽集团与华为车BU推出新品牌"启境" 采用新合作模式[3] - 岚图与华为探索比HI模式更进一步的合作 研发团队紧密协作[3] - 阿维塔与华为联合团队规模近千人 进驻重庆总部展开工作[3] 行业竞争格局 - 搭载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系统或鸿蒙HarmonySpace5的车型已超过15款[5] - 鸿蒙智行6-8月交付量分别为5.27万辆、4.78万辆、4.46万辆 连续三个月下降[6] - 差异化竞争转向聚焦主机厂产品特点 而非单纯依靠华为技术[2] - 车企通过产品外观设计、个性化功能实现差异化区隔[6] 合作模式演进 - "灵魂论"不再适用当前合作 技术成熟度决定核心竞争力归属[5] - 新合作模式中车企保留生产制造优势 与华为技术营销生态融合[5] - 上汽采用鸿蒙智行"界"模式 推出预售价16万元尚界车型[5] - 传统车企将智能化合作视为转型必然选择[1][3]
任正非发声:要把车造好 车的最高级别就是安全
中国基金报· 2025-09-23 09:12
东风汽车与华为合作 - 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及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会谈 双方回顾多年深化合作历程并讨论汽车行业竞争态势及企业机制创新 [2][3] - 任正非强调汽车行业根本是造好车 最高级别是安全 [2][3] - 杨青表示东风汽车正推动新能源与智能化跃迁 将持续深化与华为战略协同以应对产业变革与市场挑战 [3] - 徐直军承诺华为将全力支持东风汽车转型发展 [3] - 双方计划在产品定义、智能化技术、营销等领域携手 探索央企市场化运营新路径 [5] - 东风汽车总资产达4703.86亿元(截至2024年底) [5] 合作历史与具体案例 - 东风汽车与华为2018年首次签署战略协议 聚焦电动化、网联化技术储备与下一代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布局 [4] - 2025年双方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4] - 东风旗下岚图汽车、猛士科技、东风奕派相继与华为签订合作协议 [5] - 岚图汽车2024年与华为签署HI模式深度技术合作协议 岚图CEO卢放称双方为长期合作关系 [5] - 岚图CBO邵明峰比喻华为如"强劲大脑" 岚图整车安全能力可发挥华为乾崑智驾性能 [5]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 -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7月初拜访任正非 讨论汽车产业趋势、营销创新及合作项目推进 [6] - 冯兴亚认为任正非经验对广汽改革发展和营销创新极具价值 期待首款合作产品尽快上市 [6] - 广汽与华为乾崑9月19日联合推出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启境" 全系搭载华为最先进智能技术 [6] - 华为提供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能力 广汽贡献三电技术与整车制造专长 [6] - 广汽设立新公司华望汽车(2024年3月成立) 对标华为IPD与IPMS体系构建全新流程 [8][9] - 冯兴亚强调将集中优势资源保障启境品牌长期发展 [6] 行业合作模式与规模 - 车企转型中寻求华为深度赋能 学习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和销售)体系经验 [8] - 华为通过全流程赋能车企 覆盖产品定义、设计、制造及营销环节 [8]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覆盖超20家主流车企 合作车型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 [9] - 多家车企新品强调华为特色技术 如广汽传祺向往S9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 Max超阶版(29个感知单元) [9] - 阿维塔07 2026款全系标配华为乾崑ADS 4辅助驾驶系统及鸿蒙座舱Harmony Space 5 [9]
任正非发声:汽车行业的根本是要把车造好,车的最高级别就是安全
中国基金报· 2025-09-23 08:45
东风汽车与华为合作进展 - 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及副董事长徐直军会谈 双方回顾多年合作历程并讨论汽车行业竞争态势及企业机制创新 [2][7] - 任正非强调汽车行业根本是"把车造好" 最高级别是安全 [3][7] - 杨青表示东风正推动新能源与智能化跃迁 将持续深化与华为战略协同以应对产业变革 [7] 合作历史与具体领域 - 双方于2018年首次签署战略协议 聚焦电动化、网联化技术储备 2025年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协议 [7] - 东风旗下岚图汽车、猛士科技、东风奕派相继与华为签约 岚图2024年与华为签署HI模式深度技术合作协议 [8] - 未来合作将覆盖产品定义、智能化技术、营销领域 探索央企市场化运营新路径 [8]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案例 -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7月初拜访任正非 讨论产业趋势、营销创新及合作项目推进 [11][14] - 双方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启境" 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最先进智能技术 [14] - 广汽成立全资子公司华望汽车 对标华为IPD、IPMS体系 构建全新产品定义与营销流程 [20][21] 华为汽车业务影响力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覆盖超20家主流车企 合作车型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 [22] - 车企在转型中学习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IPMS(集成产品营销和销售)体系经验 [20] - 多家车企新品强调华为技术 如广汽传祺S9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 Max 阿维塔07标配华为鸿蒙座舱 [23] 行业合作动态 - 东风汽车总资产达4703.86亿元(截至2024年底) [9] - 岚图汽车CEO称与华为是长期合作关系 CBO比喻华为如"大脑"、岚图如"肢体" 协同发挥乾崑智驾性能 [8] - 华为通过技术赋能与流程陪跑方式支持车企从产品定义到制造营销的全流程转型 [20]
新“新三样”领跑,接力中国资产重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6:19
新"新三样"产业升级背景 - 机器人、人工智能与创新药被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代表中国制造从规模领先转向技术引领 [1][4] - 三大行业与当前国际科技竞争和中国经济转型背景紧密相关 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为产业升级带来历史性机遇 [1][4] - 三者分别代表智能制造根基、千行百业智慧大脑和生命科学价值高地 共同构建技术密集高附加值新经济柱石 [1][7] 机器人领域发展现状 - 汇川技术市值超2000亿元 北交所多家机器人概念股年内股价翻番 [2][13]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下一代改变世界的智能终端 A股机器人板块市值超500亿元公司达9家 [11][13] - 北交所三协电机上市首日涨幅达785.62% 创2025年A股新股首日涨幅纪录 [14] - 宇树科技2024年营收超10亿元 估值达120亿元 拟第四季度提交IPO申请 [15] - 智元机器人2025年7月宣布收购上纬新材至少六成股份 被视为借壳上市第一步 [15] 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现状 - 人工智能赛道千亿市值企业达6家 寒武纪和海康威视市值均超2500亿元 [19] - "纪联海"组合业绩爆发: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涨4347.82% 工业富联营收3607.59亿元 同比增35.58% [20] - "易中天"组合净利润大幅增长:新易盛归母净利润39.4亿元 同比涨355.68% 中际旭创净利润39.95亿元 同比增69.4% [21] - 中芯国际市值一度突破万亿元 反映资本对解决卡脖子问题企业的追捧 [21]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提出三阶段发展目标 到2027年应用普及率超70% [22] 创新药领域发展现状 - 恒瑞医药市值逼近5000亿元 药明康德和百济神州市值约3000亿元 [24][25] - 百济神州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 印证创新药商业模式可盈利性 [28]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额达660亿美元 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30]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60.5亿美元交易 显示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获国际认可 [27] - 国家出台两大政策支持:7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9月优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至30工作日 [27] 全球竞争地位分析 - 机器人领域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2024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30.2万套 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市场 [30] - 人工智能处于并跑阶段 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在应用层具备全球竞争力 [30] - 创新药正从跟跑向并跑迈进 通过出海和合作加速突破 [30] - 中国具备三大核心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场景 突出工程化产业化能力 制度政策改革红利 [31] 行业发展瓶颈 -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高端伺服电机 高精度减速器 传感器 [33] - 人工智能算力芯片受制于人 底层基础设施不足 框架生态存在短板 [33] - 创新药靶点发现能力不足 基础研究转化率偏低 研发同质化严重 高端实验仪器试剂依赖进口 [33] 政策支持方向 - 加快构建跨部门数据开放机制 建设国家级高价值数据库 探索监管沙盒机制 [35] - 优化创新药审评流程 推广智能审评模式 完善附条件批准机制 [35] - 建设算力枢纽和国家级研发平台 向中小企业开放使用 [38] - 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 [38] - 完善风险共担机制 鼓励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 深化国际协同参与全球标准制定 [38]
光庭信息:公司直接或间接客户为国内外众多主机厂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包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丰田汽车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0:49
公司客户覆盖情况 - 公司产品覆盖国内多家主流主机厂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包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奇瑞汽车、赛力斯、一汽集团、广汽集团等[1] - 公司同时服务国际汽车品牌 包括丰田汽车和日产汽车等[1] - 公司采用与大客户集群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 坚持共享共赢理念并持续构建产业生态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