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隆基绿能(601012)
icon
搜索文档
持续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隆基绿能推出轻质分布式组件
证券日报网· 2025-05-30 07:13
隆基绿能新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使用BC技术的Hi-MOX10轻质双防组件,每平方米仅重7.2千克,比常规组件重量减少30%以上 [1] - 该组件专为老旧厂房、轻量化彩钢瓦、网架结构等低载荷屋顶研发,可解决30%屋顶因荷载限制无法安装光伏电站的问题 [1] - 组件可使一万平方米屋顶承重降低34吨,预计全球10亿平方米厂房屋顶可受益 [1] - 组件可抵御3.6米积雪或12级大风,具有防起火、防遮挡功能,转换效率达24.8%,高于普通轻质组件21%的水平,BOS成本降低33% [1] 产品应用案例 - 全国首个Hi-MOX10轻质双防组件样板项目落户重庆万虎文创产业园,总装机量900kW [2] - 项目组件总重较常规TOPCon减少近40%,投资收益与安全性不打折扣,30年累计收入和回本周期更具优势 [2] - 安装期间园区正常营业,保障经营收入并提升改造效率 [2] 行业政策环境 - "5.31新政"规定2025年5月31日后投产的光伏项目电价将通过市场竞价形成 [3] - 新政标志着中国分布式光伏告别保底电价时代,迈入市场化交易深水区,收益逻辑将发生改变 [3] 公司战略定位 - 面对行业"内卷"和"降本"现状,公司坚守稳健可靠、科技引领的发展理念,将"可靠性"置于首位 [4] - 已构建以BC二代技术为核心的产品体系,打造"三防组件"等适合多种场景的分布式组件 [4] - "三防组件"订单已排至6月中旬 [4] 市场竞争优势 - 公司坚持差异化产品策略,董事长强调唯有差异化且能为客户带来价值的领先产品才能实现利润增长 [5] - 2025年一季度公司以5GW出货量蝉联中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市场第一,连续三年保持领先地位 [5] - 公司组件产品价格行业最高但出货量仍居头部,体现差异化策略成效 [5]
光伏行业仍处于调整阵痛期,隆基绿能近十年首现亏损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06:55
光伏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处于阶段性阵痛期,产业链上多数企业处于亏损态势,营收规模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中七成上市公司营收下滑,四成企业亏损 [1] - 隆基绿能2024年亏损8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87亿元,同比暴跌超180%,为近十年来首次年度亏损 [1][2] - 行业产能阶段性过剩,供需失衡矛盾突出,处于产能出清和快速技术迭代周期中 [2] 隆基绿能财务表现 - 2024年隆基绿能营收825.82亿元,同比下滑36.23%,毛利率仅为7.44%,同比减少超10个百分点 [4][5] - 硅片及硅棒业务毛利率为-14.31%,同比减少30.19个百分点,组件及电池业务毛利率6.27%,同比减少12.11个百分点 [4][5]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超14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近20亿元,但同比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7] 其他光伏企业表现 - 天合光能2024年营收802.82亿元,同比下滑29.21%,亏损34.43亿元,同比下滑162.3% [2] - 晶澳科技2024年营收701.21亿元,同比下滑14.02%,亏损46.56亿元,同比下滑166.14% [2] - 阳光电源2024年营收778.56亿元,同比增长7.76%,净利润110.36亿元,同比增长16.92%,毛利率29.94% [2] 光伏设备商表现 - 光伏设备商("卖铲人")表现相对较好,统计的10家上市公司全部实现盈利 [8] - 捷佳伟创2024年营收188.87亿元,同比增长116.26%,净利润27.64亿元,同比增长69.18%,毛利率26.46% [8][9] - 拉普拉斯2024年营收57.28亿元,同比增长93.12%,净利润7.29亿元,同比增长77.53% [9] 行业未来展望 - 行业高管表示,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更强成本管控能力的企业有望在调整周期后率先复苏 [1] - 光伏设备商认为,行业装机需求增长和技术迭代将持续带来市场机会,TOPCon、XBC等新技术设备需求旺盛 [10] - 业内普遍预期,经历此轮出清后,拥有核心技术储备的企业将更具韧性 [12]
隆基绿能发布轻质双防组件 直指低载荷工商业屋顶市场
新浪科技· 2025-05-30 00:32
产品发布 - 隆基绿能发布Hi-MO X10轻质双防组件,专为低载荷屋顶设计,重量仅7.2KG/㎡,较常规产品减轻30%以上 [1] - 组件采用HPBC 2.0技术,最高转换效率达24.8%,最高功率560W [1] - 通过多项减重工艺,较常规双玻TOPCon组件减重42%,屋顶无需加固或大幅降低加固需求 [1] - 安装时间大幅缩短,传统模式需42天,使用Hi-MO X10仅需8~10天 [1] - 背面增加工字形加强筋,边框厚度增加5%,背部胶膜克重增加50克/平方米,提升防变形、密封性、耐湿热性及抗隐裂性能和载荷能力 [1] - 具备"双防"功能,防起火、防遮挡风险 [1] 行业现状 - 光伏应用日益普及,但超过30%的屋顶因荷载限制无法安装光伏电站 [2] - 当前市场上轻质或柔性组件普遍存在可靠性不足问题,如户外长期使用易黄变、易变形,增加漏电、短路及火灾风险,可能释放有毒气体氟化氢 [2] - 多数产品采用PERC或TOPCon技术,效率仅约21% [2] - 结构上无边框设计易导致隐裂,胶粘安装存在脱胶风险,增加后期运维难度 [2] 公司战略 - 面对"531新政"和行业"内卷"及"降本"的严峻现状,隆基打造了包括"三防组件"在内的多种场景化、差异化分布式组件解决方案 [2] - "三防组件"订单已经排至六月中旬 [2] - 下一步将推出多种"场景化"产品 [2] 项目落地 - 全国首个Hi-MO X10轻质双防组件样板项目落户重庆万虎文创产业园 [2]
经营承压,光伏企业怎样寻求突围之道
行业经营状况 - 2024年光伏行业新增装机规模277.57GW,同比增长28.3%,但出现量增价跌现象 [2] - 多晶硅产量同比增长23.6%,硅片产量同比增长12.7%,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0.6%,组件产量同比增长13.5% [2] - 光伏设备行业2024年营业收入9271亿元,同比下降22.81%,归母净利润亏损266亿元,同比下降127.13% [2] - 2025年第一季度部分企业业绩改善,阳光电源营业收入190.36亿元同比增长50.92%,归母净利润38.26亿元同比增长82.52% [3] 企业财务表现 - 晶科能源2024年营业收入924.71亿元同比下降22.08% [2] - 隆基绿能2024年营业收入825.8亿元同比下降36.23%,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6.52亿元同比下降22.75% [2][3] - 天合光能2024年营业收入802.82亿元同比下降29.21%,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13.20亿元 [2][3] - 通威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919.94亿元同比下降33.87% [2] - 福莱特2024年营业收入186.83亿元同比下降13.20% [2] 价格竞争态势 - 单晶致密料价格从年初6.5万元/吨降至年底4万元/吨 [4] - N型颗粒硅价格从年初6万元/吨降至年末3.7万元/吨 [4] - 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价格快速下降导致企业经营亏损加剧 [4] 专利纠纷情况 - 天合光能起诉阿特斯两起专利诉讼,索赔金额达10.58亿元 [4] - 阿特斯反诉天合光能专利侵权,要求赔偿1亿元 [4] - 行业专利诉讼明显增多,包括晶科能源诉隆基绿能、天合光能诉中清光伏等案件 [6] 行业转型方向 - 需要从成本竞争向价值创造跃迁,推动PERC、HJT、TOPCon等高效电池技术商业化 [1][7] - 创新商业模式,拓宽光伏+建筑、光伏+交通等多元化应用模式 [7] - 发展微电网、光储融合、光储氢一体化等新空间 [7] - 构建多层次协同创新体系,组建创新生态共同体 [7] 出海战略 - 合作出海包括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多元合作和跨行业合作三种类型 [8] - 通过组建跨国联盟或合资企业深入了解当地市场需求 [8]
科技新观察丨中国“新三样”领跑全球绿色转型
科技日报· 2025-05-29 07:53
全球领先地位与出口表现 - 中国"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发明专利拥有量全球第一 [1] - 1—4月累计出口金额达477亿美元,其中电动载人汽车174.6亿美元、锂电池216.3亿美元、太阳能电池86.6亿美元 [1] - 出口延续上升态势,展现产业韧性与活力 [1] 产品技术突破 - 宁德时代港股IPO规模预计40亿—50亿美元,为近年港股最大IPO之一 [2] - 宁德时代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纳新电池、骁遥双核电池 [2] - 宁德时代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700亿元,研发人员超2万名,专利及申请超4.3万项 [2] - 比亚迪一季度在全球7个国家和地区销量领先,拥有超11万名研发工程师 [3] - 江苏泽润新能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嘉庚创新实验室建设储能科研基础设施 [3] 产能与效率提升 - 隆基绿能组件工厂单组件下线仅需18秒,AI技术实现异常精准识别 [5][6] - 隆基绿能嘉兴基地20条生产线、900多台设备高效运转,单位制造成本降低28%,能耗下降20% [6] - 隆基绿能晶硅单结电池效率提升至27.81%,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4.85% [6] - 亿纬锂能消费电池、储能电池满产满销,产能利用率大幅提高 [8] 产业升级与全球化 - 长安汽车进入欧洲市场,海外销量53.6万辆,进入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 [8][9] - 海辰储能客户遍及20多个国家,技术生态覆盖材料、电池设计、制造工艺 [10]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全球份额增至67.7%,增量贡献度达84% [10] - 2024年中国在德国投资项目199个,汽车工业为重要领域 [10] 行业政策与生态 - 政策组合拳包括防止"内卷式"竞争、抬高行业门槛、下调出口退税比例 [6] - 行业转向稳定性技术突破与供应链自主化,减少盲目扩张 [6][7]
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下跌0.8%,前十大权重包含三安光电等
金融界· 2025-05-28 15:53
指数表现 - 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5月28日报2809 59点 下跌0 8% 成交额174 15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0 04% 近三个月下跌9 99% 年至今下跌4 63% [1] - 指数基日为2008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1] 成分股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 94% 宁德时代(10 63%) 北方华创(9 86%) 万华化学(7 67%)为前三大 [1] - 其他权重股包括隆基绿能(6 45%) 华友钴业(3 4%) 通威股份(3 38%) 三安光电(3 24%) 三环集团(3 19%) 宝丰能源(2 63%) 格林美(2 32%) [1] 市场分布 - 深交所上市公司占比54 67% 上交所占比44 77% 北交所占比0 56% [1] - 行业分布为工业(43 47%) 原材料(33 01%) 信息技术(23 52%) [2] 指数维护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退市样本将被剔除 [2] 跟踪基金 - 相关公募基金包括华宝中证新材料主题ETF联接A 华宝中证新材料ETF 国泰中证新材料主题联接A等10只产品 [2]
隆基绿能10亿募投项目调整、创始人李振国辞职 全年存货跌价超60亿、经营现金流罕见净流出47亿
新浪财经· 2025-05-28 04:01
项目调整 - 公司终止"芜湖(二期)年产15GW单晶组件项目",转投"铜川隆基12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涉及资金10.8亿元 [1] - 调整直接原因是光伏行业供需失衡及公司对BC电池技术商业化的需求 [1] - 公司组件产能已明显过剩,BC技术被视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关键方向 [1] 行业转型 - 光伏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技术驱动"转型 [1] - 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多晶硅、硅片、组件价格分别下滑35%、45%、25%以上 [1] - 公司原有PERC技术产能面临淘汰风险,2024年底国内PERC产能预计逐步退出市场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25.82亿,同比下降36.23%,归母净利润-86.18亿元,创历史最大亏损 [1] - 全年资产减值高达87亿,其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1.28亿元,固定资产减值损失22.99亿元 [2] - 综合毛利率从2023年的18.26%骤降至7.44%,降幅达10.82个百分点 [2] 经营状况 - 资产负债率升至59.83%,经营现金流净流出47.25亿元 [2] - 2024年上半年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为170GW、80GW、120GW,但实际出货量仅44.44GW(硅片)、31.34GW(组件) [2] - 2023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16亿元,2024年上半年再计提57.84亿元 [2] 技术布局 - 公司将突围希望寄托于BC技术,2024年5月发布的HPBC二代组件效率达24.4%,较TOPCon技术高5% [2] - 计划2025年底形成50GW BC技术产能 [2] - 部分PERC产线将改造为HPBC二代技术,但关键设备重复利用率有限 [2] 技术挑战 - 一代HPBC组件初期量产遇阻,导致交付延迟及存货减值 [3] - BC组件成本高于TOPCon,市场接受度存疑 [3] - TCL中环等企业加速布局BC技术,行业技术路线争夺白热化 [3] 管理层变动 - 创始人李振国辞任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退居中央研究院院长 [3] - 其女李姝璇拟进入董事会,引发外界对家族化治理的担忧 [3] 战略失误 - 2023年初硅料价格波动时,公司采取跟随定价策略,损害硅片利润 [3] - 二季度未跟进低价订单,导致组件市占率下滑 [3] - 2024年因海关查扣问题损失高利润订单,美国市场受挫 [3]
李振国辞职其女或接棒光伏业调整加剧 隆基绿能一季再亏14亿押宝BC破局待考
长江商报· 2025-05-27 23:22
人事变动 - 隆基绿能总经理李振国辞职,辞任后将专注于公司研发和科技管理工作 [1][3] - 李振国是公司创始人及实际控制人,与妻子李喜燕合计持有19.1%股权 [2][4] - 董事会聘任钟宝申兼任总经理,钟宝申此前担任董事长,现集董事长与总经理于一身 [3][4] - 李振国之女李姝璇或进入董事会,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5][6] 公司业绩 - 2024年隆基绿能营收825.82亿元,同比下降36.23%,归母净利润亏损86.18亿元,为2013年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2][9]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36.52亿元,同比下降22.75%,归母净利润亏损14.36亿元 [9] - 2023年营收1294.98亿元,同比微增0.39%,归母净利润107.51亿元,同比下降27.41% [8][9] - 2022年营收1289.98亿元,归母净利润148.12亿元 [8] 行业现状 - 2024年光伏行业深度调整,出现量增价跌现象,全球新增装机约530GW,同比增长36%,但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9] - 行业供需失衡加剧,叠加海外贸易壁垒升级,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经营压力 [9] 研发与技术 - 2024年研发投入50.14亿元,2022-2024年三年合计研发投入198.77亿元 [2][10] - 公司推进BC二代技术,HPBC 2.0电池量产效率达24.8%,2024年HPBC组件出货量超17GW,同比增长190% [10] - 2025年将加快BC产能建设,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10] 管理层薪酬 - 2022年李振国薪酬1073.84万元,钟宝申1486.56万元 [4] - 2023年李振国薪酬816.12万元,钟宝申1153.95万元 [4] - 2024年二人薪酬大幅下滑,李振国84.65万元,钟宝申89.55万元 [4]
隆基绿能连续六个季度亏损后,李振国辞任总经理,90后女儿“接棒”任董事
搜狐财经· 2025-05-27 15:31
管理层变动 - 隆基绿能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李振国辞去职务,将继续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及首席技术官,专注光伏前沿技术攻关 [2] - 李振国夫妇合计持有公司19.1%股份,为实际控制人,2014年起已让出董事长职位给钟宝申 [2] - 董事长钟宝申将兼任总经理职务 [2]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下滑36.23%至825.2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86.18亿元,为光伏电池组件板块亏损幅度最大的企业 [3] - 连续六个季度出现亏损,股价较2021年高点缩水超4000亿元,当前市值约1094亿元 [3] 战略调整 - 变更10.8亿元募集资金用途,从芜湖组件项目转向铜川12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占原募资总额15.51% [3] - 加快BC电池技术商业化及产能建设,以应对行业供需失衡和产能出清的不确定性 [3] 接班人布局 - 李振国女儿李姝璇(1993年生)被提名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现任巨子生物品牌宣传部经理及蜂巢智慧董事 [4][5] - 李姝璇直接持有蜂巢智慧23.5%股份,为第二大股东,该公司获大疆创新董事长及李振国投资 [5] 行业二代接班趋势 - 光伏行业近年出现多位女性二代接班案例:英利集团苗青(2022年)、通威股份刘舒琪(2023年)、天合光能高海纯(2024年) [6] - 高海纯曾任天合富家董事长,2024年1月升任天合光能联席董事长,曾主导分拆上市筹备工作 [6]
电力设备行业资金流出榜:上海电气等5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10:32
市场表现 - 沪指5月27日下跌0 18% 申万行业中13个上涨 纺织服饰和医药生物涨幅居前 分别为1 30%和0 97% 有色金属和电子跌幅居前 分别为2 07%和1 28% [1] - 电力设备行业下跌0 54% 主力资金净流出26 88亿元 行业个股涨跌数量接近 上涨172只(含8只涨停) 下跌170只(含1只跌停) [2] 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95 19亿元 8个行业净流入 食品饮料净流入规模最大(10 06亿元) 医药生物次之(6 50亿元) [1] - 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电子行业净流出44 50亿元居首 机械设备和电力设备分别净流出34 01亿元和26 88亿元 [1][2] - 电力设备行业121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 6只净流入超3000万元 金龙羽(1 22亿元)、融发核电(1 16亿元)、国轩高科(1 05亿元)位列前三 [2] - 电力设备行业5只个股净流出超亿元 上海电气(5 86亿元)、隆基绿能(3 48亿元)、保变电气(2 41亿元)流出规模最大 [4] 个股数据 电力设备资金流入榜 - 金龙羽涨停(10 01%) 换手率24 39% 主力净流入1 22亿元 [2] - 融发核电涨停(10 02%) 换手率2 71% 净流入1 16亿元 [2] - 国轩高科涨4 01% 换手率7 56% 净流入1 05亿元 [2] 电力设备资金流出榜 - 上海电气跌3 99% 换手率3 16% 主力净流出5 86亿元 [4] - 隆基绿能跌3 67% 换手率1 48% 净流出3 48亿元 [4] - 保变电气逆势涨3 29%但资金净流出2 41亿元 换手率15 7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