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梅花生物(600873)
icon
搜索文档
梅花生物(600873)8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449.2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1 10:30
股价及交易表现 - 2025年8月11日收盘价10.97元,单日下跌0.72% [1] - 换手率1.09%,成交量31.16万手,成交金额3.4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449.21万元,占成交额4.24%,其中超大单净流入995.33万元(占比2.91%)、大单净流入453.88万元(占比1.33%)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2.69亿元,同比减少3.36% [1] - 归属净利润10.19亿元,同比增长35.52%;扣非净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42.07% [1] - 流动比率1.359,速动比率0.920,资产负债率36.41%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95年,位于拉萨市,主营业务为食品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285278.875万人民币,实缴资本282214.1788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王爱军 [1] - 对外投资企业20家,参与招投标项目72次 [2] 知识产权与行政资质 - 拥有商标信息91条,专利信息18条 [2] - 持有行政许可40个 [2]
研判2025!中国聚乳酸纤维行业工艺流程、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展望:聚乳酸纤维产业规模突破45亿元,未来将向高性能、多元化应用方向拓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1 01:29
聚乳酸纤维行业概述 - 聚乳酸纤维以玉米、小麦等含淀粉农产品为原料,经发酵生成乳酸后通过缩聚和熔融纺丝制成,具有可种植原料、自然降解特性,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4] - 产品分为聚乳酸长丝、短纤维及复合纤维三类,织物具备抗紫外线、低可燃性、优良加工性能,适用于时装、运动用品、卫生用品等领域[4] - 核心特点包括原料丰富(甜菜、玉米等)、可生物降解(掩埋后数月完全分解)、物理性能接近涤纶和尼龙,染色性能优于涤纶[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聚乳酸纤维市场规模达45.11亿元,同比增长3.9%,预计2030年将增至69.79亿元[1][20] - 下游应用驱动:纺织领域(环保服装、家纺)、医疗领域(器械、药物载体)、包装行业(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1][20] - 上游原料支撑:中国玉米产量从2017年25907.07万吨增至2024年29491.69万吨(CAGR 1.87%),小麦产量同期从13424.13万吨增至14009.94万吨(CAGR 0.61%)[16] 产业链与工艺 - 产业链上游为玉米/小麦等原料及纺丝设备,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覆盖服装、医疗、包装等应用[14] - 生产工艺包括淀粉提取→葡萄糖发酵→乳酸浓缩→丙交酯聚合→熔融纺丝,主流采用熔融纺丝工艺(污染小、成本低),但需严格控制树脂含水量[8][10] - 溶液纺丝因溶剂毒性高、回收难而受限,熔融纺丝分高速纺丝一步法(高产量)和两步法(优力学性能)[10] 竞争格局与重点企业 - 行业形成生物化工集团主导、专业化企业协同格局,代表企业包括丰原集团、同杰良生物、易生新材料、德福伦科技等[22][24] - 海正生材(688203)掌握全流程核心技术,2024年纤维制造营收8.35亿元(+12.53%),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25] - 易生新材料专注聚乳酸纤维/无纺布,产品包括双组分短纤维、三维卷曲短纤维等差异化品种[27] 发展趋势 - 高性能化:通过分子改性和复合技术提升耐热性、力学强度,开发抗菌/抗紫外功能,拓展医疗防护等高端应用[29] - 应用多元化:从运动服饰向职业装、家纺、包装材料延伸,开发超细旦纤维(内衣)、高强纤维(土工布)等场景化产品[30] - 绿色制造:优化发酵工艺降低粮食依赖,采用清洁能源和碳捕捉技术构建全生命周期环保体系[31]
40股获券商买入评级,华润三九目标涨幅达49.09%
第一财经· 2025-08-04 00:40
券商买入评级概览 - 8月1日共有40只个股获券商买入评级 其中10只个股公布目标价格 [1] - 华润三九 梅花生物 九号公司-WD目标涨幅居前 分别达49.09% 47.85% 38.13% [1] - 30只个股评级维持不变 10只个股为首次评级 [1] 券商关注度分析 - 5只个股获多家券商关注 海信家电 东方雨虹 青岛银行评级数量居前 分别有4家 3家 3家券商给予评级 [1] 行业分布情况 - 资本货物行业买入评级个股数量最多 达7只 [1] - 耐用消费品与服装行业买入评级个股数量次之 达6只 [1] - 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买入评级个股数量第三 达4只 [1]
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19:17
回购股份进展 - 公司于2024年10月启动回购计划,拟回购金额区间为3亿至5亿元人民币,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2]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累计回购3570.84万股,占总股本1.25%,回购价格区间为9.10-10.68元/股,累计支付金额3.52亿元[3] - 回购操作符合《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及公司既定方案要求[3]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于2025年2月经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8月1日完成二级市场购买,累计买入2104.24万股(占总股本0.74%),成交均价10.70元/股,总金额2.25亿元[7] - 持股计划股票将分两期解锁,锁定期分别为12个月和24个月,每期解锁比例均为50%[8] - 公司将持续披露员工持股计划后续进展[8]
梅花生物(600873)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76.1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1 14:27
公司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 梅花生物报收于11 16元 下跌0 8% 换手率0 91% 成交量26 01万手 成交金额2 9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776 14万元 占比成交额12 93%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340 61万元 占比1 17% 大单净流出4116 74万元 占比14 09% 中单净流出338 38万元 占比1 16% 小单净流入4114 52万元 占比14 09% [1]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2 69亿元 同比减少3 36% 归属净利润10 19亿元 同比增长35 52% 扣非净利润9 05亿元 同比增长42 07% [1] - 流动比率1 359 速动比率0 920 资产负债率36 41% [1] 公司基本信息 - 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 位于拉萨市 主要从事食品制造业 注册资本285278 875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282214 1788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王爱军 [1] 公司商业活动及资产 - 对外投资20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71次 拥有商标信息91条 专利信息18条 行政许可40个 [2]
梅花生物(600873) - 梅花生物关于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购买完成的公告
2025-08-01 09:30
员工持股计划购买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累计买入21,042,422股[1] - 买入股份占股本总数0.74%[1] - 成交均价约10.70元/股,金额225,143,665.20元[1] 员工持股计划状态与解锁安排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购买[2] - 股票锁定期12、24个月分两期解锁,每期50%[2]
梅花生物(600873.SH):累计回购1.25%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8-01 09:28
股份回购执行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股份3570.84万股 [1] - 回购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2,852,788,750股的1.25%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9.10元/股至10.68元/股 [1] 资金投入规模 - 支付总金额达3.52亿元人民币(35,202.44万元) [1] - 金额不含交易费用 [1] 合规性声明 - 回购操作符合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 [1] - 执行过程符合公司股份回购方案规定 [1]
梅花生物(600873.SH):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购买完成
格隆汇APP· 2025-08-01 09:28
员工持股计划执行情况 - 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专户通过二级市场累计买入公司股份21,042,422股 占公司总股本2,852,788,750股的0.74% [1] - 成交均价为10.70元/股 成交总金额达225,143,665.20元(不含交易费用) [1] - 本次购买计划已完成 股票将分两期解锁 锁定期自公告披露日起满12个月和24个月 每期解锁比例均为50% [1]
梅花生物(600873) - 梅花生物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8-01 09:17
回购方案 - 2024年9月24日首次披露,由董事长王爱军提议[2] - 实施期限为2024年10月11日至2025年10月10日[2] - 预计回购金额3亿至5亿元,用途为减少注册资本[2] 回购进展 - 2024年10月23日实施首次回购[4] - 截至2025年7月底,累计回购3570.84万股,占比1.25%[2][6] - 累计回购金额35202.44万元,价格区间9.10 - 10.68元/股[2][6] 后续计划 - 将在回购期限内择机回购并及时披露信息[7]
能繁母牛存栏降至十年低位,畜牧ETF(159867)红盘向上
新浪财经· 2025-08-01 03:03
行业基本面 - 能繁母牛存栏降至十年低位 牛价进入三年上行周期 原奶价格跌破成本线触发产能去化[1] - 生猪行业6月以来价格上涨验证去年12月至今年2月仔猪腹泻严重 支撑6-8月价格 今年整体价格高位说明去年实质量少[1] - 限产降产措施支撑明年Q2后价格 预计盈利周期被拉长 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1] 企业表现 - 现代牧业等龙头企业2025年有望迎来利润拐点[1] - 具备低成本养殖能力和强资金链的优质企业将在行业调整期中脱颖而出 获得更大市场份额[1][2]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前十大权重股在中证畜牧养殖指数中合计占比64.83%[2][3] 市场表现 -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930707)上涨0.32% 成分股蔚蓝生物涨3.86% 海利生物涨3.24% 美农生物涨2.59% 金河生物涨2.45% 溢多利涨2.32%[1] - 畜牧ETF(159867)上涨0.32% 报0.64元[1] - 指数样本涵盖畜禽饲料 畜禽药物及畜禽养殖业务上市公司[2] 政策驱动 - 农业农村部明确控制新增产能基调 通过环保 土地与能耗手段推动落后产能退出[2] - 政策加速中小散养户及高成本产能出清 对价格形成支撑[2] - 去产能+强者恒强成为行业稳态发展主线 市场围绕存量份额再分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