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闻泰科技(600745)
icon
搜索文档
闻泰科技董事会“换血” 或旨在聚焦半导体业务
中国经营报· 2025-07-16 08:06
核心管理层调整 - 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张秋红、董事兼副总裁董波涛等4名董高监集体辞职,新团队接棒 [2] - 新提名董事杨沐、庄伟、沈新佳均来自安世半导体,强化半导体领域专业决策能力 [2][7] - 辞职高管多具有ODM业务背景,缺乏半导体运营经验,接任者具有年轻化趋势 [4][7] 战略转型进展 - 公司拟转让产品集成业务资产,战略重心全面转向半导体 [4] - 境内核心资产已完成工商变更或资产转移,印度、香港及印尼资产交割进行中 [8] - 管理层调整标志着公司彻底转向半导体,成为纯半导体IDM标的 [6][9]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9亿-5.85亿元,同比增长178%-317% [2][9] - 扣非净利润预计2.6亿-3.9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2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9]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半导体业务需求回暖、降本增效及供应链优化 [9] 业务发展 - 半导体业务已成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安世半导体为全球车用功率器件龙头 [4][10] - 产品集成业务因被列入实体清单导致订单减少,但通过降本增效收窄亏损 [9] - 未来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及半导体国产化趋势 [10][11] 行业环境 - 国际巨头在高端车规芯片领域占据60%以上份额,公司需突破技术壁垒 [11] - 地缘因素影响尚未完全消除,需灵活应对全球供应链不稳定 [11] - AI发展将加速半导体市场增长,公司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10][11]
突发公告!董事长、副总裁、董事、董秘集体辞职
新华网财经· 2025-07-16 07:10
高管变动 - 董事长兼总裁张秋红、职工代表董事兼副总裁董波涛、董事谢国声、董事会秘书高雨因工作变动辞去相关职务 [1][3] - 张秋红原定任期至2028年1月14日,董波涛和谢国声原定任期同样至2028年1月14日 [3] - 张秋红和谢国声将继续履行部分职责直至新任董事通过股东会审议 [8] 新管理层任命 - 提名杨沐和庄伟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两人均来自安世半导体 [6] - 杨沐现任安世半导体战略高级总监,曾任闻泰科技投资部投资副部长 [6] - 庄伟现任安世半导体全球人力资源高级总监 [6] - 沈新佳当选职工代表董事并担任副总裁,代为履行总裁职责 [7] - 沈新佳现任安世半导体CEO办公室首席事务官,拥有15年法律顾问经验 [7] - 财务总监张彦茹代为履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7] 战略转型 - 公司将完全退出产品集成业务领域,战略重心聚焦半导体业务 [3][10] - 已完成三家子公司的出售交割,减少产品集成业务亏损 [10] - 计划引入具有半导体专业背景的人员进入董事会 [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9亿元~5.85亿元,同比增长178%到317% [10] - 业绩增长原因: - 半导体业务收入增长,综合毛利率及净利率提升 [10] - 产品集成业务剥离出售完成交割 [10] - 2024年12月与立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出售9家标的公司股权和经营资产 [10] - 2025年7月境内子公司股权及业务资产包已完成交割 [10]
H1净利预增178%-317%!闻泰科技董事会拟引入半导体人才,增长新动能引期待
证券之星· 2025-07-16 05:54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实现3 9亿元至5 85亿元 同比增长178%-317% [2] - 归母扣非净利润预计2 6亿元至3 9亿元 现金储备同比翻番至94 53亿元(截至3月末) [2] - 负债总额下降85 45亿元 资产负债率优化5 95个百分点 [2] - 假设重组在2024年初完成 每股收益将从-2 28元/股逆袭至1 10元/股 [2] 战略转型 - 2025年1月启动资产出售 5月披露重组草案 6月股东大会通过 半年完成战略重塑 [3] - 剥离产品集成业务后 公司将成为A股稀缺的纯车规级功率半导体IDM标的 [3]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PE仅为23/18/13倍 显著低于全球同业水平 [3] - 妥善安置超2万名员工 稳固供应链 [3] 治理结构 - 引入半导体领域资深人员进入董事会 拟任董事杨沐主导安世半导体收购整合与管理 [4] - 拟任董事庄伟拥有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现任安世全球人力资源高级总监 [4] - 职工董事沈新佳深耕外企及上市公司法律顾问领域15年以上 现任安世CEO办公室首席事务官 [4] 业务展望 - 高压功率器件与模拟芯片料号加速扩充 下半年起逐步放量 [5] - 欧洲汽车客户库存周期见底回升 叠加经济复苏预期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攀升 [5] - 车规级产品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 公司增长动能将持续释放 [5]
立讯精密并购闻泰科技资产交割 精密制造龙头拓展业务边界与增长点
财富在线· 2025-07-16 02:39
收购进展与战略意义 - 立讯精密收购闻泰科技部分子公司股权及资产的交割前置条件已全部满足 各项权属交割手续正有序推进[1] - 收购旨在快速补足安卓生态ODM系统集成领域的研发团队与制造资源 缩短自主培育周期 与原有客户资源形成协同[1] - 闻泰科技在全球手机ODM市场占有率超过20% 下游客户包括三星 小米等头部品牌[3] 业务协同与竞争力提升 - 收购标的在手机 平板 笔电 小家电等消费电子系统集成ODM和OEM领域具备成熟研发制造体系 与公司精密制造能力形成深度互补[2] - 公司将依托全球化智能制造平台与精细化运营管理经验 通过供应链协同 自动化改造等措施提升标的公司规模化效益与盈利水平[2] - 收购将显著增强公司在智能终端 AI硬件开发等系统级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能力[2] 全球化布局与产能优势 - 印度闻泰相关业务资产包已于2025年7月2日由公司全面接手运营管理 部分资产已完成转移[4] - 公司在越南 印度 墨西哥 德国等国家与地区搭建了成熟的产能基地与研发中心[4][5] - 公司通过海外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 灵活配合客户市场需求提供全球化制造服务[5] 产品多元化与市场前景 - 公司产品线覆盖AI眼镜 AR/VR/XR头显 智能手表 智能音箱 智能门锁 扫地机器人等全场景消费电子产品[3] - 在声学领域布局头戴式耳机 TWS 骨传导运动耳机 AI会议耳机等全品类[3] - 生成式AI将触发新一轮产品创新与换机潮 公司凭借全栈能力有望率先受益[3] 商业模式与长期战略 - 公司采用"内生增长+外延并购"策略持续扩张业务疆域 深化垂直整合[2] - 未来三到五年核心目标是构建"制造+科技"双轮驱动的全球化产业生态[4] - 公司已打通"设计—制造—服务"全球闭环 提升产能与供应链抗风险能力[4]
闻泰科技高层巨震:董事会大换血 半导体背景新团队上任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02:2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产品集成业务(ODM)向半导体业务战略转型,聚焦半导体领域[2] - 公司剥离了主要营收来源但持续承压的ODM业务,将其核心资产出售给立讯精密[3] - 公司2018年10月收购安世半导体,为当前转型奠定基础[3] 管理层变动 - 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张秋红等四位核心高管集中辞任[2] - 新提名三位与安世半导体紧密相关的董事候选人:杨沐(安世半导体战略高级总监)、庄伟(安世半导体全球人力资源高级总监)、沈新佳(安世半导体CEO办公室首席事务官)[4][5] - 人事调整旨在为公司半导体业务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战略指导[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3.9亿元至5.85亿元,同比上涨178%至317%[2] - 扣非净利润预计2.6亿元至3.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28亿元[6] - 半导体业务收入、毛利率、净利率均实现同比增长,成为主要增长动力[7] - 产品集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订单显著减少[7] 业务表现 - 半导体业务受益于市场需求回暖及降本增效,盈利能力增强[7] - 产品集成业务受2024年底被列入"实体清单"影响严重萎缩[3][7] - 公司已完成三家产品集成业务子公司的出售交割[7]
闻泰科技2025上半年净利最高5.85亿 战略重心转移聚焦半导体
长江商报· 2025-07-15 23:18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 9亿元至5 85亿元 同比增长178%—317% 延续第一季度增长态势 [1]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2 6亿元至3 9亿元 同比增加3 9亿元到5 2亿元 [1] - 净利润增长主要来自半导体业务 收入同比增长 综合毛利率及净利率同步提升 [1] 业务调整 - 2024年12月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 产品集成业务受冲击 公司迅速剥离该业务 全面聚焦半导体领域 [1] - 产品集成业务2025年上半年订单量显著减少 收入同比下降 但通过降本增效策略 毛利率有所增长 [2] - 已完成三家子公司的出售交割 减少产品集成业务亏损幅度 [2] 管理团队重构 - 为配合战略重心转移 公司正在重构管理团队 董事会成员将进行调整 [2] - 引入具备半导体行业经验的专业人士进入董事会 为业务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2] - 管理层转向半导体专业团队 实现治理结构与业务战略的协同 [3] 战略转型 - 产品集成业务出售标志着公司业务结构的重大转变 未来将全面聚焦半导体领域 [2] - 致力于实现半导体领域更深层次的技术突破与高质量发展 [2] - 通过业务重组与治理升级 加速转型为全球竞争力的纯半导体企业 [3]
突发公告!集体辞职
中国基金报· 2025-07-15 15:10
管理层变动 - 闻泰科技董事长兼总裁张秋红、职工代表董事兼副总裁董波涛、董事谢国声、董事会秘书高雨因工作变动集体辞职,辞任时间为2025年7月14日,原定任期至2028年1月14日 [2][3] - 公司计划引入半导体领域专业背景人员进入董事会,以强化半导体业务的战略决策支持 [4] - 张秋红和谢国声在过渡期将继续履行部分董事职责,直至新董事通过股东大会审议 [8] 新管理层构成 - 提名杨沐(安世半导体战略高级总监)和庄伟(安世半导体全球人力资源高级总监)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两人均具备半导体行业经验 [6] - 沈新佳(安世半导体CEO办公室首席事务官)当选职工代表董事并暂代总裁职责,其拥有15年跨境并购及合规经验 [7] - 财务总监张彦茹暂代董事会秘书职责,公司计划尽快聘任正式总裁和董秘 [7] 业务战略调整 - 公司已完成9家产品集成业务子公司的出售交割,完全退出该领域,战略重心转向半导体业务 [10]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达3.9亿~5.85亿元,同比大增178%~317%,主因半导体业务收入增长及产品集成业务剥离 [10] - 2024年12月启动资产重组,2025年7月11日完成境内资产交割,业务结构实现重大转变 [10] 市场表现 - 2024年11月被列入实体清单后股价下跌50%,随着资产重组推进逐步企稳 [11]
突发!闻泰科技董事长、董秘等四人离职!
是说芯语· 2025-07-15 12:11
人事变动与战略转型 - 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张秋红等4名高管因"工作变动原因"集体辞职 正值重大资产出售交割完成和战略重心转向半导体的关键节点 [1] - 新提名董事候选人杨沐、庄伟及代理总裁沈新佳均来自安世半导体 拥有十年以上任职经历 深度参与过安世半导体从恩智浦分拆后的整合 [1] - 新任代理总裁沈新佳具备15年跨境法律及合规经验 曾主导安世半导体多项重大并购交易 [2] - 杨沐作为"90后"战略负责人 主导了安世半导体在车规级芯片领域的市场拓展 [2] 业务重组与财务表现 - 公司已完成将产品集成业务相关资产出售给立讯精密的交易 彻底退出消费电子ODM领域 [1] - 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9亿-5.85亿元 同比激增178%-317% [1] - 半导体业务收入增长与产品集成业务亏损收窄成为业绩双驱动力 [1] - 半导体板块第二季度收入环比继续提升 受益于市场需求回暖及降本增效 [1] - 产品集成业务虽受实体清单影响订单下滑 但通过资产剥离和成本管控实现毛利率逆势增长 [1] 市场反应与战略展望 - 人事调整被视为公司治理与业务战略深度绑定的标志性动作 [2] - 半导体专业团队的引入将强化公司在功率器件、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技术壁垒 [2] - 7月15日收盘股价上涨1.67%至34.71元 成交额8.59亿元 市场对战略聚焦半导体的调整给予积极反馈 [2] - 公司将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新任董事长选举及总裁聘任进展将适时公告 [2]
A股盘前市场要闻速递(2025-07-15)
金十数据· 2025-07-15 02:14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 - 央行将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1] - 6月末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M1余额1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4.6%,M0余额1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上半年净投放现金3633亿元 [2] - 三部门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统一适用于各类绿色金融产品(除沪深北交易所及新三板业务),旨在提升绿色金融市场流动性和管理效率 [2] - 中共中央要求加强金融审判工作,严惩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金融犯罪,完善数字货币、跨境金融等新兴领域纠纷审理规则 [3]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 亏损企业 - 万科A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00亿元-120亿元,扣非净亏损95亿元-115亿元,每股亏损0.8433元-1.01元 [3] - 永辉超市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4亿元,扣非净亏损8.3亿元,因关闭227家亏损门店及供应链改革 [4] - 隆基绿能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4亿元-28亿元,同比减亏24.43亿元-28.43亿元,因光伏产品价格跌破成本线导致增量不增收 [5] - 赣锋锂业预计上半年净亏损3亿元-5.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6亿元),受锂盐价格下跌及资产减值影响 [8] 盈利增长企业 - 恒生电子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741%,因非经常性损益及投资收益增加,Q2净利环比增长602% [5] - 闻泰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9亿元-5.85亿元同比增长178%-317%,受益于半导体需求回暖及成本优化 [6] - ST华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4亿元-30亿元同比增长107%-159%,因游戏业务表现优异及降本增效 [7] - 天齐锂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0万元-1.5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2.06亿元),因投资收益及汇兑收益增加 [7] - 领益智造预计上半年净利润9亿元-11.4亿元同比增长32%-67%,因AI终端产品份额提升及汽车业务效率改善 [9] - 中金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4.53亿元-39.66亿元同比增长55%-78%,投行、股票及财富管理业务增长 [10] - 申万宏源预计上半年净利润41亿元-45亿元同比增长93%-111%,投资交易及投行业务收入增长 [10] - 山东黄金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5.5亿元-30.5亿元同比增长84%-121%,黄金业务盈利能力提升 [10] - 华宏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7000万元-8500万元同比增长3047%-3721%,受益于稀土产品价格企稳回升 [11] 企业动态与并购 - 苏州规划拟收购北京东进航空科技100%股权并复牌,交易需经深交所及证监会审批 [12] - 京东方就ITC初裁结果提出复审,并在美起诉三星显示以维护专利权益 [13]
闻泰科技20250714
2025-07-15 01:58
纪要涉及的公司 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利信精密、立讯通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00%-317%,扣非净利润预计同比增加3.88 - 5.18亿元,主要受益于半导体业务和工业电力板块需求回暖及降本增效[2][3] - 半导体业务上半年收入和净利润两位数增长,综合毛利率提升,中国区及东南亚市场强劲,如ESD保护等产品有两位数增长[2][4][5] - 产品集成业务受实体清单影响,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二季度亏损扩大,但综合毛利率提高,部分资产7月2日完成境内交割,投资收益三季度确认[2][7] 2. **业务板块情况** - **半导体业务**:预计下半年市场进一步复苏,安世全年收入扣除一次性因素后两位数增长;临港晶圆厂一期3万片产能满产,未来或扩产,MOST平台领先,2025年IGBT量产;车规级碳化硅MOS预计2026年量产、2027年全面出货,新IGBT产品将发布[2][4][6][24][25] - **产品集成业务**:受实体清单影响订单减少致收入下降,降本增效使综合毛利率提高,资产剥离收窄亏损并将确认投资收益[7] 3. **管理层调整** - 战略重心转向半导体业务,管理层相应调整,引入更懂半导体领域人士,如杨牧任董事[8] - 新团队将聚焦半导体业务,杨木制定战略和分解目标、指导KPI设定,沈新家负责合规及政府关系,张总协助落实管理模型[9] 4. **未来发展方向** - 全面转型专注半导体业务,通过并购和自我成长发展,形成安世为核心、闻泰自主发展的双重布局,目标成全球领先功率半导体企业[2][10][11] 5. **订单与产能** - 二季度中国大陆区订单同比增超30%,台湾地区超14%,欧洲约7%,内部产能及外协厂满产,临港订单满产[22][23] - 临港投资10万片产能,一期3万片满产,或扩二期,订单来自国内fabs和安世,提升技术水平和利润[24] 6. **产品进展** - 安世车规级碳化硅MOS已发布,性能优,预计2026年量产、2027年全面出货;新IGBT产品将发布,性能价格有优势[25] - 2025年底前超200颗模拟芯片量产,聚焦汽车和AI电源领域[26] - 近期发布多款新产品,部分转至临港晶圆厂,预计量产降低成本[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ODM业务亏损及交割**:因境内7月2日完成交割,中期报表含ODM业务亏损,后续亏损由立讯通讯承担,三季报体现补偿[19] 2. **负债与现金流**:集团负债率显著下降,终止木头项目和出售资产增加流动资金81.88亿元,现金流充裕稳健,还有尾款待收回[20] 3. **可转债规划**:剥离ODM业务和半导体业务增长,努力提升知识管理水平化解短债问题[21] 4. **管理层调整影响**:引入安世业务管理人员,实现团队年轻化,支撑安世发展目标,加速百亿美金营收目标实现[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