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机场(600515)

搜索文档
海南机场(600515) - 海南机场设施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5-06 10:00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 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投资者可于 2025 年 5 月 7 日(星期三)至 5 月 13 日(星期二)16:00 前登录上证路 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通过公司邮箱 jcgfdshbgs@hnaport.com 进 行提问。公司将在本次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海南机场设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5 年 4 月 15 日发布公 司 2024 年度报告、2025 年 4 月 29 日发布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 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 2024 年度及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公司 计划于 2025 年 5 月 14 日(星期三)下午 15:00-16:00 举行 2024 年度暨 2025 年第一季度 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一、说明会类型 股票代码:600515 股票简称:海南机场 公告编号:临 2025-031 海南机场设施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4 年度暨 2025 年 ...
海南机场收购美兰空港实现“双赢”,解码自贸港封关机遇下的协同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6 07:06
核心交易概述 - 海南机场拟以23.39亿元收购美兰空港50.19%股份(2.375亿股)[1] - 交易完成后将发起全面要约收购并维持美兰空港上市地位[1] - 交易属于同一控股股东(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下的资源整合[4] 战略协同效应 - 实现海南岛内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三大机场统筹运营[4] - 合并后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2024年美兰机场2689万人次+海南机场管理11家机场共5458万人次)[4][9] - 消除关联交易(2025年预计关联交易额2000万元)[6] - 统一航线规划避免同质化竞争 优化物资采购规模效应[6] 业务转型进展 - 加速"去地产化"进程 2024年处置海口海航大厦等项目[7] - 并表后机场管理业务收入占比超60% 行业分类拟从房地产业调整为航空运输业[7] - 美兰空港财务状况将改善 海南机场具备充足资金完成交易[7][8] 免税业务整合 - 日月广场与机场免税形成"市内+离岛"全场景覆盖[9] - 目前通过参股参与美兰机场免税店(持股49%)和海南海航中免(持股50%)[9] - 整合后将成为海南岛内"机场+免税"唯一流量入口[11] 临空经济规划 - 美兰机场临空打造飞机维修/低空经济/航空物流示范区[10] - 凤凰机场临空发展跨境贸易/免税消费业态[10] - 博鳌机场临空依托论坛经济打造通航服务基地[10] 封关政策机遇 - 2025年底前实现封关运作 采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监管模式[9] - 2025年计划开通90条境外航线 国际旅客吞吐量目标240万人次[10] - 信用管理和大数据实现"一次申报一次过检一站通关"[9] 市值管理举措 - 2024年12月通过《市值管理制度》 2025年3月控股股东增持1.54亿元[12] - 2025年4月实施23年来首次年度利润分红[12] - 中金公司研报预期海南机场客流量将稳步增长[12]
A股机场航运板块午后再度上升,华夏航空涨近7.5%,中国国航涨超5%,南方航空涨近5%,中国东航、吉祥航空、海航控股、春秋航空、中信海直、海南机场等多股均涨超2%。
快讯· 2025-05-06 05:47
行业表现 - A股机场航运板块午后再度上升 [1] - 华夏航空涨幅近7.5% [1] - 中国国航涨幅超5% [1] - 南方航空涨幅近5% [1] - 中国东航、吉祥航空、海航控股、春秋航空、中信海直、海南机场等多股涨幅均超2% [1] 公司表现 - 华夏航空领涨板块,涨幅达7.5% [1] - 中国国航表现强劲,涨幅超5% [1] - 南方航空紧随其后,涨幅近5% [1] - 其他航空公司如中国东航、吉祥航空等涨幅均超2% [1]
海南机场拟23亿收购美兰空港 加码主业打造自贸港航空枢纽
长江商报· 2025-05-06 00:53
行业整合与战略布局 - 海南机场拟出资23 39亿元收购美兰空港约2 38亿股内资股股份 取得50 19%股权 折合每股9 85元 交易完成后将发起全面收购要约并维持美兰空港上市地位 [2] - 收购旨在整合海南岛内海口美兰 三亚凤凰 琼海博鳌三大机场资源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形成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的大型机场运营集团 [3][4][5] - 美兰空港2024年旅客吞吐量达2689 04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0 48% 货邮吞吐量20 93万吨 同比增19 69% [5] 交易结构与财务影响 - 交易分两步进行 内资股要约价9 85元/股 H股要约价10 62港元/股(折合人民币9 85元) 完成后美兰空港将成为海南机场控股子公司 [4][5] - 美兰空港连续两年亏损 2023-2024年合计亏损5 17亿元 其中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 81亿元 主要因仲裁案支出及机场二期改扩建成本增加 [2][7] - 海南机场自身业绩承压 2024年营收43 68亿元(同比降35 40%) 归母净利润4 59亿元(同比降51 88%)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再降54 09% [7] 自贸港发展机遇 - 收购是海南机场加速"去地产化"的关键举措 2024年已处置海口海航大厦等地产项目 聚焦机场主业 [6] - 海南自贸港计划2025年底前封关运作 将实施免税政策 促进贸易自由化 公司计划通过整合机场资源把握航空业务增长机遇 [7][8] - 美兰空港经营改善预期包括 仲裁案解决 自贸港封关后时刻放量 航线优化 以及协同管理带来的降本增效 [8] 历史背景与股权关系 - 当前格局源于2021年海航集团破产重整 机场板块由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接手 美兰空港与海南机场同属海南省国资委但无股权关系 [3] - 美兰空港为港股上市公司(00357 HK) 2002年上市 运营海口美兰机场航空及非航空业务 海南机场为A股上市公司(原海航基础) [3][5]
海南机场(600515):拟收购美兰空港控股权,加速聚焦主业提升竞争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5 11: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南机场拟收购美兰空港 50.19%内资股,交易价款 23.39 亿元,折合每股 9.85 元,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收购完成后将成控股股东,实现海南自贸港内核心航空枢纽整合,聚焦机场主业,提升竞争力 [5] - 考虑公司推进“去地产化”,小幅调整 2025 - 2026E 盈利预测为 7.87/9.36 亿元(原值:8.24/10.95 亿元),新增 2027E 盈利预测为 9.87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 年 04 月 30 日收盘价 3.51 元,一年内最高/最低 4.37/2.96 元,市净率 1.7,股息率 -,流通 A 股市值 32,208 百万元,上证指数 3,279.03,深证成指 9,899.82 [1] 基础数据 - 2025 年 03 月 31 日每股净资产 2.08 元,资产负债率 51.19%,总股本 11,425 百万,流通 A 股 9,176 百万,流通 B 股/H 股 -/- [1]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指标|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368|1,090|5,492|6,020|6,705| |同比增长率(%)|-35.4|-8.6|25.7|9.6|1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59|100|787|936|987| |同比增长率(%)|-51.9|-54.1|71.6|18.9|5.5| |每股收益(元/股)|0.04|0.01|0.07|0.08|0.09| |毛利率(%)|41.3|41.2|43.3|43.9|42.5| |ROE(%)|1.9|0.4|3.2|3.7|3.8| |市盈率|87|/|51|43|41| [4] 交易概述 - 海南机场拟协议收购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持有的美兰空港 50.19%股份,完成后成控股股东,将对美兰空港全部已发行内资股(除公司拥有或同意收购的)及 H 股全面要约收购,维持其上市地位,内资股要约价每股 9.85 元,H 股要约价每股 10.62 港元 [5] 标的公司概况 - 2024 年度美兰空港飞机起降 18.61 万架次,旅客吞吐量 2,689.04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20.93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7.92%、10.48%、19.69% [5] - 2024 年美兰空港总营业收入 21.71 亿元,同比增长 4.09%;净利润 -3.81 亿元,同比减少 180.46%,受仲裁裁决影响支付税前金额 2.25 亿港元,剔除仲裁影响 24 年净亏损较 23 年减亏 0.09 亿元 [5] 交易影响 - 收购完成后海南机场将统筹管理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三家机场,扩大机场端业务及资产规模,聚焦主业,加速“去地产化”,提升竞争力 [5] - 整合旗下机场资源、优化航线布局、差异化定位,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构建航空网络,扩张免税业务版图,受益政策红利 [5] 财务摘要 |指标(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6,762|4,368|5,492|6,020|6,705| |营业成本|3,454|2,565|3,114|3,378|3,855| |税金及附加|544|324|408|447|498| |主营业务利润|2,764|1,479|1,970|2,195|2,352| |销售费用|204|178|220|241|268| |管理费用|783|744|824|903|1,006| |财务费用|497|418|464|483|519| |经营性利润|1,280|139|462|568|559| |营业利润|1,521|415|905|1,062|1,111| |利润总额|1,487|425|905|1,062|1,111| |净利润|995|438|802|940|987| |少数股东损益|42|-21|15|4|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53|459|787|936|987| [7]
智通港股早知道 | 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发布 蔚来-SW(09866)4月交付2.39万辆同比增长53%
智通财经· 2025-05-01 23:47
卫星互联网行业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明确境内提供和使用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的适用规定,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原则 [1]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千帆星座已完成五个批次组网卫星发射,进入常态化发射组网阶段 [1] - 格思航天取得千帆星座超600颗组网卫星订单,订单额约45亿元人民币,已发射36颗卫星,2025年预计完成超200颗卫星交付 [1] 美股市场 - 道琼斯指数上涨0.21%至40752.96点,标普500上涨0.63%至5604.14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52%至17710.74点 [2]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微软大涨超7%,Meta涨超4%,亚马逊盘后一度跌超5%,苹果盘后一度跌超4% [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22%,瑞幸咖啡涨超4%,霸王茶姬涨逾3% [2] 汽车行业 - 美国证实加拿大及墨西哥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免于25%关税 [3] - 蔚来4月交付2.39万辆汽车同比增长53%,理想汽车交付33939辆同比增长31.6%,长城汽车销量10.01万台同比增长5.55% [7] - 比亚迪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38.09万辆同比增长46.98%,小鹏汽车交付35045台同比增长273% [7] 旅游行业 - 今年五一假期出游人群规模预计比去年提升8%,北京、广州等一二线城市包揽全国近六成游客 [4] - 节前一周乡村游客规模增长12%,云南、贵州、新疆、湖南等地稳居乡村游C位 [4] 医药行业 - 翰森制药B7-H4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HS-20089获国药监局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 [8] - 信达生物第一季度总产品收入超24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成功上市四款新药 [9] 有色金属行业 - 中国宏桥子公司山东宏桥一季度净利润63.57亿元同比增长46.46% [10] 机场运营 - 美兰空港控股权将易主海南机场,拟获溢价约10.63%提全购要约,总代价约23.39亿元 [11]
海南机场拟23.39亿收购美兰空港,背后是“一盘大棋”
新浪财经· 2025-05-01 01:04
收购交易概述 - 海南机场拟以23.39亿元收购美兰空港50.19%股权 折合每股9.85元人民币 交易完成后将成为控股股东并继续发起全面要约收购 [1] - 收购完成后将维持美兰空港上市地位 通过整合三大机场资源发挥航空 免税商业 临空产业协同效应 [1][8] - 收购价格较4月29日收盘价9.60港元/股溢价约10.6% 但较历史最高价60港元/股处于低位 [5] 战略动机 -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实现对海口美兰 三亚凤凰 琼海博鳌三大机场的统筹运营 形成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的机场集团 [3] - 把握海南自贸港2025年底封关运作机遇 锁定自贸港机场主业战略资源 打造面向两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 [1][7][8] - 通过"A+H"双平台结构拓宽融资渠道 降低融资成本 满足机场建设与航线开拓需求 [6] 财务影响 - 美兰空港2024年旅客吞吐量达2689万人次 同比增长10.5% 但2023-2024年因二期扩建项目折旧摊销导致亏损 [3] - 收购后美兰空港将纳入合并报表 在盈利情况下可增厚海南机场业绩 [3] - 海南机场2024年地产业务营收占比20.97% 交易后机场管理业务收入占比将超60% 加速"去地产化"转型 [10] 政策背景 - 海南自贸港封关后将实行"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政策 进口商品免关税 促进贸易自由化 [7] - 美兰机场已启动"二线口岸"智能化建设 整合后统一监管标准 降低管理成本 [7] - 2025年海南计划开通90条境外航线 国际旅客吞吐量达240万人次 吸引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 [8] 实施步骤 - 交易分两步进行:先协议收购50.19%股份 再发起全面要约收购 [10] - 需通过海南省国资委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改委 商务部等多部门审批 [11]
美兰空港(00357)控股权将易主海南机场(600515.SH) 拟获溢价约10.63%提全购要约
智通财经网· 2025-04-30 14:58
股权收购交易 - 内资股要约人海南机场设施股份有限公司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以人民币23.39亿元收购销售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50.19%,每股价格为人民币9.85元(10.62港元) [1] - 交易完成后,要约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士将持有约2.463亿股内资股,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52.05% [1] - 根据收购守则规则26.1,内资股要约人须提出无条件强制性全面现金要约 [1] 要约条款 - 内资股要约价格为每股人民币9.85元,H股要约价格为每股10.62港元,较H股最后交易日收市价溢价约10.63% [1] - 内资股要约最高现金金额约为人民币8668万元,H股要约最高现金金额约为24.1亿港元 [2] 要约人背景 - 内资股要约人主要从事机场管理、免税品及商用物业业务、房地产、物业管理及酒店业务 [2] - 内资股要约人主要股东为海南机场集团(持股24.87%)和海航基础控股集团(持股19.69%),海南机场集团由海南省国资委控制 [2] - H股要约人为内资股要约人的直接全资附属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专注于机场运营管理及航空地面服务 [2]
海南机场拟超23亿元收购美兰空港约50%股权 标的已在港股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14:24
交易概述 - 海南机场拟以23.39亿元收购美兰空港2.375亿股,折合每股9.85元 [1] - 美兰空港为港股上市公司,4月30日收盘价9.60港元/股,总市值45.43亿港元 [1] - 交易完成后将继续发起全面要约收购,并维持美兰空港上市地位 [1] 业务整合与战略意义 - 收购后海南机场将控股美兰空港,实现对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三大机场统筹运营 [1] - 合并后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航空区域门户枢纽 [1] - 2024年美兰空港旅客吞吐量2689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创历史新高 [1] 财务数据 - 海南机场2024年营收43.68亿元,其中机场管理业务收入18.20亿元 [2] - 美兰空港2024年营收21.71亿元,合并后机场业务收入或接近40亿元 [2] - 美兰空港2023年亏损1.36亿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3.81亿元 [2] 未来发展 - 公司计划通过统筹管理提升效率、优化服务实现降本增效 [2] - 预计美兰空港经营状况将逐步改善 [2]
海南机场拟收购美兰空港控股权;冀东水泥一季度净亏损同比收窄|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13:25
并购重组 - 双杰电气及控股子公司杰新园合计持有金力股份2118.83万股股份,占其总股本的3.86%,拟以持有的金力股份全部股份换购佛塑科技股份 [1] - 全椒汇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方式间接取得全柴集团90%股权,全柴集团持有全柴动力1.49亿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4.32% [2] - 海南机场拟以23.39亿元收购美兰空港50.19%股权,交易价款23.39亿元,折合每股9.85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将成为美兰空港控股股东 [3] 业绩披露 - 冀东水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03亿元,同比增长16.82%,归母净利润亏损8.73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0.99亿元 [4] 回购增持 - 极米科技累计回购262.9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76%,累计使用资金2.28亿元 [5] - 江南高纤累计回购1520.01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88%,累计使用资金2225.27万元 [6] - 滨化股份累计回购1769.2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860%,累计使用资金6850.71万元 [7] 风险事项 - ST新潮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若停牌2个月内仍无法披露年报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8] - 珈伟新能控股股东阜阳泉赋未履行不低于6000万元增持承诺,收到深圳证监局警示函 [9] - 瑞达期货因对风险管理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导致财务数据不准确,收到厦门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10] - 新元科技董事张光华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等议案投反对票,表示无法保证相关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