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股份(600429)

搜索文档
三元股份: 三元股份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证券之星· 2025-06-04 12:04
股东大会基本信息 - 股东大会召开时间为2025年6月27日14:00,地点为北京市大兴区瀛海瀛昌街8号公司工业园南区四楼会议室 [1] - 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 [1][3] - 网络投票时间为股东大会当日9:15-15:00,其中交易系统投票时段为9:15-9:25、9:30-11:30、13:00-15:00 [1] 会议审议事项 - 议案类型包括非累积投票议案(如年度报告、关联交易)和累积投票议案(如董事选举) [2] - 关联股东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及北京企业(食品)有限公司需回避表决 [2] - 议案已通过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第四十次、第四十二次会议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 [2] 投票规则 - 股东可通过交易系统终端或互联网平台(vote.sseinfo.com)投票,首次使用需完成身份认证 [2][4] - 持有多个账户的股东,表决权数量为全部账户同类股份总和,重复投票以第一次结果为准 [4] - 累积投票制下,股东可集中或分散投票权(如持有100股对应应选董事人数×100的票数) [9][10] 参会登记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0日,登记方式包括现场、电子邮件、传真或信函 [5] - 法人股东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及营业执照复印件,自然人股东需持身份证及股东账户卡 [5] - 登记联系人张希,联系方式包括电话010-56306020、邮箱zhengquanbu@sanyuan.com.cn [5] 其他事项 - 现场参会股东需自理食宿及交通费用 [5] - 授权委托书需明确"同意"、"反对"或"弃权"意向,未指示的由受托人自主表决 [6][9]
三元股份: 三元股份独立董事提名人和候选人声明与承诺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4 12:03
独立董事提名 -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提名蒋林树、倪静、郑登津为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 [1] - 被提名人已同意出任独立董事候选人并符合任职资格要求 [1] - 提名人确认被提名人与公司不存在影响独立性的关系 [1] 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 被提名人具备5年以上法律、经济、会计、财务或管理相关工作经验 [1] - 被提名人已取得证券交易所认可的相关培训证明材料 [1] - 被提名人任职资格符合《公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1][6] 独立性要求 - 被提名人不属于在上市公司或其附属企业任职人员及其直系亲属 [3][8] - 被提名人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或为公司前十名股东 [3][8] - 被提名人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无重大业务往来或任职关系 [3][8] 不良记录审查 - 被提名人最近36个月内未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司法机关刑事处罚 [4][9] - 被提名人不存在重大失信记录或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 [4][9] - 被提名人未因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被解除职务 [4][9] 兼职与专业背景 - 被提名人兼任独立董事的境内上市公司不超过3家 [4][9] - 独立董事候选人郑登津具备会计专业副教授职称及5年以上相关全职工作经验 [4][9] - 被提名人在公司连续任职未超过6年 [4][9] 声明与承诺 - 被提名人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及交易所监管要求 [11] - 被提名人确保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履行职责并保持独立性 [11] - 如任职后不符合资格将主动辞任 [11]
三元股份(600429) - 三元股份独立董事提名人和候选人声明与承诺公告
2025-06-04 11:31
董事会提名 - 公司董事会提名蒋林树、倪静、郑登津为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2] - 提名人声明于2025年6月4日发布[8] 任职要求 - 被提名人需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并取得证券交易所认可培训证明材料[2][10] - 持股1%以上或前十股东自然人股东及其亲属不具独立性[4] - 持股5%以上股东或前五股东任职人员及其亲属不具独立性[4] - 近36个月受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司法机关刑事处罚候选人有不良记录[5] - 近36个月受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或3次以上通报批评候选人有不良记录[5] - 被提名人兼任独立董事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不超3家[5] - 被提名人在公司连续任职不超六年[5] 候选人情况 - 郑登津具备会计专业副教授职称且有5年以上全职相关工作经验[5][13]
三元股份(600429) - 三元股份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6-04 11:3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2025年6月27日14:00于北京大兴区召开[5] - 网络投票2025年6月27日,交易系统9:15 - 15:00,互联网9:15 - 15:00[7] - 会议审议非累积投票议案13项,累积投票议案2项[9] 会议登记 - 登记时间2024年6月23日9:00 - 11:30、13:00 - 16:00[21] - 登记地点北京大兴区,联系电话010 - 56306020等[21] 审议事项 - 审议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等多项议案[26] - 进行董事会换届选举(董事、独立董事)[26] 投票规则 - 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等采用累积投票制[29] - 涉及关联股东回避表决的议案为第7、9项[13] - 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的议案为全部议案[13]
三元股份(600429) - 三元股份第八届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6-04 11:30
董事会相关 - 2025年6月4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8名董事全参加[2] - 进行董事会换届选举,提名8名董事候选人与1名职工董事组成第九届董事会[3] 议案相关 - 《关于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8票同意通过[4] - 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津贴拟税后每人每年5万元[5] - 《关于公司独立董事津贴的议案》5票同意,3票回避通过[6] 后续安排 - 两项议案提请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7]
盒马“晚安牛奶”不到一周3200+人下单,越来越多品牌盯上“睡眠经济”
36氪· 2025-05-30 02:41
产品创新 - 盒马上线"晚安牛奶",声称含有"10+倍原生褪黑素",定位睡前饮用场景[1][3] - 产品由北京三元委托生产,采用特殊饲养方法提高牛奶中褪黑素含量,每250毫升含12500pg褪黑素[4] - 三元2023年已通过专利技术实现商业化,旗下"极致"品牌同类产品在京东平台售出3000+件[5] 市场表现 - 盒马"晚安牛奶"上线一周内实现"月3200+人已下单"的销量[3] - 消费者在社媒分享睡眠监测数据,显示产品切中"睡眠焦虑"需求[3] - 与褪黑素补充剂相比,产品实际含量较低(需8万-24万瓶/日才能达到推荐剂量)[7][8] 行业趋势 - 48.5%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扰,推动"睡眠经济"发展[9] - 蒙牛2019年推出含GABA和茶氨酸的"晚上好"牛奶,持续销售6年[11][13] - 光明2025年推出添加酪蛋白酶解物的"舒睡奶",元气森林等品牌也布局助眠饮料[13][15] 技术方法 - 三元专利通过控制奶牛光照周期(11:13光照黑暗比)和色氨酸饲料提升褪黑素合成[4] - 生产工艺要求挤奶时间在光照后0.5小时内,保质期差异显著(盒马产品15天 vs 三元极致产品6个月)[5][7] 产品对比 - 各品牌助眠产品成分差异明显:蒙牛用GABA+茶氨酸,光明用α-乳白蛋白,元气森林添加后生元[16] - 科学界对茶氨酸等成分的助眠效果仍存疑,行业更侧重"安慰剂效应"营销[16][17]
“晚安牛奶”真的可以助眠吗?
新浪财经· 2025-05-29 05:30
产品宣传与争议 - 盒马上架"晚安牛奶" 宣传含有"10倍+原生褪黑素" 每瓶250ml含12500pg褪黑素 [1] - 换算后每盒褪黑素含量为≥0.0000125mg 远低于改善睡眠所需0.1mg-0.3mg剂量 [4] - 专家指出褪黑素助眠证据不足 主要针对时差调整和褪黑素缺乏人群 [5] - 法律人士认为产品未直接使用"助眠"表述 被认定虚假宣传可能性低 [5] 产品开发与专利 - 三元食品2023年3月推出"极致晚安奶" 同样宣传含12500pg/盒褪黑素 [6] - 三元2023年9月获"提高牛奶中褪黑素含量的方法"专利 涉及特定光照周期和饲料配方 [8] - 专利饲养方法包括11小时光照:13小时黑暗 特定时间挤奶 饲料含大豆18-22%等 [8] - 三元2022年10月申请"极致晚安"商标 2023年7月获批 [14] 市场竞争与业绩 - 蒙牛2019年推出"晚上好"牛奶 添加GABA和茶氨酸 线上渠道销售 [18] - 三元股份营收从2021年88亿元下滑至2024年70亿元 [19] - 北京市场2024年营收34.36亿元 同比减少28.79% 2025年Q1营收7.79亿元 同比缩水超5亿元 [19] 监管合规问题 - 褪黑素在中国属保健食品原料 需"蓝帽子"标识 但盒马标注"不能替代保健品" [5] - 三元宣传语提及"改善睡眠质量" 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不得声称保健功能的规定 [18]
5.9元一瓶,乳业巨头集体跨界开现打鲜奶店
36氪· 2025-05-20 03:59
乳品企业布局"现打鲜奶+"门店 - 三元食品开设"北京市牛奶公司"鼓楼店 销售现打鲜奶 奶茶 冰淇淋等产品 人均消费18元 [1] - 门店位于三元食品前身北京市牛奶总站原址 通过焕新迭代重新开业 [1] - 现打鲜奶分为250mL(5.9元)和500mL(10.9元)两种规格 价格与市场同类产品相当 [2] - 鲜奶采自三元近郊有机牧场 从牧场到消费者全程不到24小时 [4] - 门店结合乳业基因推出鲜奶+养生 鲜奶手作等五大系列茶饮产品 售价15.9-25.9元 [4] "现打鲜奶+"门店运营模式 - 行业主要分为"现打鲜奶+茶饮"和"现打鲜奶+烘焙"两种模式 [7][10] - 扬子江乳业开设"扬子江鲜奶铺" 人均消费10元 已在武汉开出5家门店 [7] - 皇氏乳业创立"在桂里"品牌 主打水牛奶基底茶饮 售价15.5-32.5元 现有2家门店 [8] - 天润乳业工厂店主打鲜奶 酸奶和牛乳馒头 人均15元 乌鲁木齐已开30家门店 [10] - 新希望琴牌乳业开设"麦甜鲜奶&烘焙工坊" 售卖鲜奶和现烤面包 仅1家门店 [10] 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行业仍处探索阶段 尚未出现门店数超过50家的连锁品牌 [1][11] - 小红书平台相关图文笔记数超过10万篇 显示市场热度较高 [11] - 近一年全国涌现超过20个类似品牌 如红星前进面包牛奶公司等 [11] - 乳企布局该领域部分源于主业承压 希望通过餐饮端拓展销售渠道 [10] - 皇氏乳业明确表示希望通过门店为B端客户提供原料及口感改进方案 [10]
乳制品年报| 上市乳企净利率中位数仅为1.98% 光明乳业、三元股份、燕塘乳业等区域乳企净利率大幅下滑
新浪证券· 2025-05-15 10:2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A股19家乳制品行业公司总营业收入1848.27亿元,同比减少7.44% [1] - 14家公司营业收入下滑,前一年仅为6家 [1] - 归母净利润总额从130.97亿元下滑至95.76亿元,净利润下滑公司达13家 [1] - 行业面临供给过剩、需求走弱、库存偏高三大压力,导致生鲜乳价格持续下行 [1] - 乳业指数从2021年1月高点至2024年9月低点跌幅超50%,2024年9月起出现明显上涨 [1] 毛利率分析 - 19家上市乳品企业毛利率中位数25.31%,同比提升2.18个百分点 [2] - 毛利率30%以上公司5家:贝因美(42.95%)、阳光乳业(37.85%)、海融科技(35.03%)、伊利股份(33.88%)、均瑶健康(30.31%) [1][6] - 毛利率20%-30%公司7家:一鸣食品(28.55%)、熊猫乳品(28.40%)、新乳业(28.36%)等 [2][6] - 毛利率20%以下公司7家:光明乳业(19.23%)、品渥食品(17.66%)、天润乳业(16.76%)等 [2][6] - 12家公司毛利率下滑,西部牧业(6.80%)、贝因美(47.07%→42.95%)、庄园牧场(18.85%→15.78%)下滑最严重 [3][6] 净利率表现 - 19家上市乳品企业净利率中位数1.98%,同比下滑2.01个百分点 [4] - 净利率最高三家企业:阳光乳业(21.84%)、熊猫乳品(13.32%)、海融科技(10.18%) [4][6] - 5家公司净利率为负,包括皇氏集团(-33.41%)、庄园牧场(-18.75%)、西部牧业(-11.03%)等 [4][6] - 11家公司净利率下滑,光明乳业(3.14%→1.98%)、三元股份(2.81%→0.79%)、燕塘乳业(9.17%→5.95%)等区域乳企降幅显著 [4][6] 重点公司案例 - 熊猫乳品:炼乳细分龙头,2024年收入下滑19.29%但毛利率提升至28.40%,主因原材料成本下降及费用压缩 [2] - 光明乳业:区域乳企代表,毛利率19.23%远低于伊利,受低温产品运输成本高、牧业业务下滑拖累净利率 [5][6] - 均瑶健康:毛利率提升5.88个百分点至30.31%,但净利率由3.96%转负至-2.29% [2][6]
乳制品年报|14家乳制品公司营业收入下滑 皇氏集团、品渥食品、熊猫乳品下滑最严重
新浪证券· 2025-05-15 09:5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A股19家乳制品行业公司总营业收入1848.27亿元,同比减少7.44% [1] - 14家公司营业收入下滑,前一年仅为6家,占比接近74% [1][3] - 归母净利润总额从130.97亿元下滑到95.76亿元,净利润下滑公司达13家 [1] - 行业面临"供给过剩、需求走弱、库存偏高"三大压力 [1] - 乳业指数从2021年1月高点至2024年9月低点跌幅超50%,2024年9月起出现明显上涨 [1] 龙头企业表现 - 伊利股份以1157.8亿元收入占据行业首位,但同比下滑8.24% [1][2] - 光明乳业收入242.78亿元(下滑8.33%)、新乳业106.65亿元(下滑2.93%)、三元股份70.12亿元(下滑10.73%) [1][2] - 光明乳业和三元股份已连续三年收入下滑 [2] - 9家公司营业收入在20亿元以下,占比近一半 [1][2] 收入下滑企业分析 - 收入下滑最严重的五家企业:皇氏集团(-29.21%)、品渥食品(-21.98%)、熊猫乳品(-19.29%)、佳禾食品(-18.68%)、西部牧业(-16.46%) [3][4] - 皇氏集团低温奶和常温奶收入分别下滑15.48%及21.19%,产能利用率仅61% [3] - 品渥食品旗下德亚乳品收入减少24.9% [4] - 熊猫乳品所有产品均下滑,管理层称"2024年消费较弱" [4] 收入增长企业亮点 - 5家收入增长企业:海融科技(+13.89%)、贝因美(+9.7%)、一鸣食品(+4.09%)、天润乳业(+3.33%)、骑士乳业(+3.22%) [5] - 海融科技为喜茶、蜜雪冰城等茶饮品牌定制奶盖专用奶油 [5] - 贝因美奶粉收入增长7.33%,但综合毛利率下降4.12个百分点至42.95% [5] 细分领域表现 - 液体乳领域:四大企业均出现收入下滑 [1][2] - 奶粉领域:贝因美实现增长但毛利率承压 [5] - 烘焙原料领域:海融科技受益于烘焙与现制茶饮赛道增长 [5] - 炼乳/奶油领域:熊猫乳品全线下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