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600050)

搜索文档
失约的iPhone Air,焦急的运营商
经济观察网· 2025-09-20 12:26
iPhone Air在中国发售延期 - iPhone 17系列于9月19日在中国开售 但iPhone Air未如期发售 苹果官网及电商平台将其发售信息改为"后续更新"[2] - iPhone Air是一款仅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 目前中国尚未开放eSIM手机服务[3] eSIM技术特点与监管现状 - eSIM通过远程OTA技术实现号码开通 与传统实体SIM卡的物理插拔方式有本质区别[3] - 中国对eSIM监管持审慎态度 主要顾虑涉及数据主权、隐私保护和技术安全标准[3] - 工信部尚未批准eSIM手机服务商用 主要障碍在于监管合规及运营商系统改造需求[3][12] 运营商eSIM准备进展 - 中国移动已完成eSIM系统改造 各省营业厅已具备业务办理能力 等待工信部批复后即可开放服务[4] - 中国联通已上线eSIM智能手表业务 但手机业务仍在系统升级中 尚未开放具体入口[4] - 中国电信官网未上线eSIM业务 但北京电信曾短暂宣布将同步上线eSIM手机服务[6][7] eSIM安全考量与技术应用 - eSIM存在被黑客攻击或恶意篡改的风险 工信部2021年推进"断卡行动"后强化了号卡安全管理[11][13] - 中国联通尝试应用区块链技术提升eSIM身份验证安全性 确保信息不可篡改[18] - eSIM技术早在2017年就应用于中国物联网领域 包括智能手表、车载设备和农业传感器[9] 产业链发展动态 - 除苹果外 国内手机厂商旗舰产品也在推进eSIM支持 部分产品已在运营商处测试[8] - 中国移动表示eSIM开放后将支持全系产品包括手机和手表 覆盖苹果、华为、OPPO等品牌[21] - 行业分析师认为eSIM在穿戴设备先行后 手机应用将循序渐进普及[14] 短期解决方案展望 - iPhone Air可能于10月通过运营商合约机形式销售 为避免携号转网混乱可能不推出全网通版本[8] - 目前中国大陆仅中国联通支持iPhone Air的eSIM激活 需用户携带证件到线下门店办理[5][7]
卫星通信将在更多领域落地
新浪财经· 2025-09-19 19:25
行业政策与许可 - 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1] - 中国移动相关业务许可预计近期落地 [1] 业务扩展与用户覆盖 - 直连卫星业务将扩展到更广的用户群 [1] - 商用进程进一步提速 [1] 未来服务发展 - 业务有望从通信服务拓展到数据服务领域 [1]
AI重塑网络安全边界 运营商探索“绝对安全”
中国经营报· 2025-09-19 18:49
网络安全威胁态势升级 - AI技术推动网络攻击向自动化、智能化及武器化转变,威胁从点状升级为立体式[3] - 黑客利用大模型生成与正常流量相似度达99.5%的攻击请求,传统规则漏检率超40%[3] - 攻击成本大幅下降:租用5万台物联网僵尸设备发起8Tbps流量冲击仅需50元[4] - HTTP/2漏洞MadeYouReset导致2025年多家服务器瘫痪[4] - AI诈骗手段升级:可模仿个人声音、AI换脸并结合大数据精准锁定老年群体及学生[4] - 2025年月均拦截诈骗电话2533.7万次、诈骗短信643.9万条[4] - AI大模型存在训练数据泄露风险,恶意指令注入可能导致决策失准[4] 运营商安全防护实践 - 运营商聚焦"可用性"服务:推出来电真伪提示、一键风险上报、短信风险可视化及快速冻结通道等功能[5] - 中国移动推出全场景防诈服务"中移羲和卫士",提供AI技术预防与防诈保险补偿双体系[5] - 中国移动骚扰拦截业务覆盖近6亿用户,累计屏蔽骚扰电话及短信超900亿次[5] - 中国电信"星小辰"终端智能体诈骗识别成功率超90%[6] - 中国电信在云南建成全国首个反诈实训基地,累计培训超6000人次[6] - 中国联通"安全荟"云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标准防护[6] - 云南联通联合公安打造12个反诈模型,识别率超90%,端掉上千个诈骗窝点[6] 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 - 运营商推动量子通信与AI融合:中国电信400G量子专线实现"绝对安全"实践化[6] - 国产化技术突破:中国联通UniYAK技术栈与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实现全链路自主可控[7] - 场景化防护方案成熟:覆盖低空智联网管控及车联网安全等领域[7] - 隐私计算与密态计算技术随《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落地进一步成熟[7] - 2025年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央企攻关大模型,多部委联合推动数据基础设施与AI融合创新[8]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 - 2025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预计接近1000亿元[2] - AI赋能网络安全进入快车道,国际厂商加速布局相关技术[7] - 电信安全呈现AI技术融合与生态共建趋势,需多方协同实现高质量网络安全[6]
三大运营商或将全部开通直连卫星业务宇宙级大机遇来了
新浪财经· 2025-09-19 14:49
行业政策与监管动态 - 工信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并促进商业航天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中国移动同类许可预计近期落地 [1] 卫星通信技术发展 - 天通卫星作为高轨通信卫星通过3颗组网实现中国全境及东南亚地区覆盖 [1] - 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天启星座"于今年5月完成组网 相比高轨卫星具有终端更小、功耗更低及成本更优的特点 [1] 市场进展与用户规模 - 中国电信自2023年9月起陆续开通手机和汽车直连卫星业务 [1] - 天通卫星用户规模已达近300万 [1] 业务模式创新 - 卫星通信App可连接3万多公里外卫星 在无地面网络区域实现通话与短信功能 [1] - 直连卫星业务无需地面基站支持 可提供更广泛的物联网服务 [1]
尾盘多只牛股异动,发生了什么?
证券时报· 2025-09-19 09:06
富时中国指数调整引发A股尾盘异动 -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份股季度审核变更于9月19日收盘后正式生效 导致多只个股在尾盘集合竞价时段出现明显股价波动[1][6] - 新易盛、药明康德、中际旭创、百济神州被纳入指数 尾盘大幅拉升:中际旭创从上涨1.49%拉升至2.96% 药明康德从下跌0.53%拉升至上涨1.23% 新易盛和百济神州拉升近1个百分点[1][3] - 中国核电、中国联通、万华化学被剔除指数 尾盘大幅跳水:中国核电股价跳水近2个百分点 中国联通和万华化学跳水近1个百分点[1][5] 指数调整机制及市场影响 - 富时中国A50指数涵盖沪深交易所上市的50只市值最大股票 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进行季度审核[8] - 指数型基金需在生效日附近强制调整投资组合以复制指数 导致纳入个股被买入 剔除个股被卖出[1][8] - 本次纳入成份股均为年内市值大涨个股 剔除公司因市值排名下滑或表现不佳[7] 港股市场同步出现异动 - 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半年度调整于9月19日同步生效 引发部分港股尾盘异动[10] - 富时中国小盘股新纳入10多只港股包括第四范式、科济药业-B、顺丰同城、卫龙美味、晶泰控股等 尾盘拉升明显[10] - 港股主要指数冲高回落 恒生科技指数盘中涨超1.5% 收盘涨幅收窄至0.37%[10] 市场整体表现及机构观点 - A股主要指数缩量震荡:沪指跌0.30% 深证成指跌0.04% 创业板指跌0.16% 科创50指数跌超1%[3] - 板块分化明显:光刻机、锂矿、工程机械走强 PEEK材料、人形机器人、多元金融大幅调整[3] -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增持评级 预测12个月上涨空间分别为8%和3% 建议关注民营企业、AI、反内卷及股东回报主题[10] - 中信建投看好港股行情 建议关注互联网、创新药、新消费和科技板块 以及红利防御性配置[11]
突然!尾盘,多只牛股异动!发生了什么?
券商中国· 2025-09-19 08:59
富时中国A50指数调整引发A股尾盘异动 -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份股季度调整于9月19日收盘后生效 导致多只A股尾盘集合竞价时段出现显著价格波动 [1][5][6] - 新纳入成份股包括新易盛 药明康德 中际旭创 百济神州 均出现尾盘拉升 其中中际旭创从上涨1.49%拉升至2.96% 药明康德从下跌0.53%拉升至上涨1.23% 新易盛和百济神州拉升近1个百分点 [1][2][6] - 被剔除成份股包括中国核电 中国联通 万华化学 国电南瑞 均出现尾盘跳水 其中中国核电股价跳水近2个百分点 中国联通和万华化学跳水近1个百分点 [1][4][6] 指数调整机制与市场影响 - 富时罗素指数是全球指数型基金的跟踪基准 成份股调整迫使相关基金在生效日附近强制调整投资组合 导致尾盘异动 [1][5][6] - 富时中国A50指数涵盖沪深交易所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 每年3月 6月 9月 12月进行季度审核 本次调整基于市值变化 新纳入个股均为年内市值大涨公司 [6] - 备选股名单包括民生银行 洛阳钼业 同花顺 上汽集团 赛力斯 为未来潜在纳入标的 [6] 港股市场同步异动与机构观点 - 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半年度调整同步生效 导致部分港股尾盘异动 包括第四范式 科济药业-B 顺丰同城 卫龙美味 晶泰控股等拉升明显 [7] - 富时中国小盘股新纳入10多只港股 包括和誉-B 第四范式 顺丰同城 健康之路 九方智投控股 速腾聚创 上美股份 万国黄金集团 卫龙美味 晶泰控股 易鑫集团等 [7] -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增持评级 预测12个月内上涨空间分别为8%和3% 建议关注中国民营企业十杰 AI 反内卷及股东回报主题 [7] - 中信建投指出港股关注度提升 看好互联网 创新药 新消费和科技板块 以及红利防御性配置 [8] 当日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缩量震荡 沪指跌0.30% 深证成指跌0.04% 创业板指跌0.16% 科创50指数跌超1% 个股跌多涨少 [2] - 板块分化明显 光刻机 锂矿 工程机械走强 PEEK材料 人形机器人 多元金融大幅调整 [2] - 港股主要指数冲高回落 恒生科技指数盘中涨超1.5% 收盘涨幅收窄至0.37% 商汤 蔚来 华虹半导体涨超4% 京东集团涨超3% 联想集团涨近1% [7]
中国联通跌0.91%,成交额20.10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9-19 07:09
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19日股价下跌0.91%,成交额20.10亿元,换手率1.19%,总市值1694.53亿元 [1] - 当日主力净流出4235.13万元,占成交额0.04%,行业排名29/40,连续2日被主力减仓 [5] - 所属通信服务行业主力净流出11.94亿元,连续3日被主力减仓 [5] - 近5日主力净流出8.68亿元,近20日净流出28.67亿元 [6] 业务发展亮点 - 联通云2022年实现收入268.7亿元,同比大幅提升142% [2] - IDC业务收入186.1亿元,同比增长12.9% [2] - 大数据业务收入27.7亿元,数据服务连续5年行业份额超50% [2][3] - 日采集数据增量同比翻倍达1.2PB,以历史最高分通过DCMM5最高等级认证 [3] - 2024年5月联合三大运营商启动5G异网漫游商用推广,扩大5G网络共享范围 [3] - 与阿里巴巴、中兴、工信部联合打造物联网区块链框架,提升信任和安全加密 [2] - 12项数据治理能力入选《2023数据治理产业图谱2.0》,入选数量排名第一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02.02亿元,同比增长1.45% [9] - 归母净利润63.49亿元,同比增长5.12% [9]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55.3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4.27亿元 [10] 主营业务构成 - 宽带及移动数据服务占比38.49% [8] - 数据及其他互联网应用占比27.48% [8] - 销售通信产品占比10.91% [8] - 增值服务占比7.78% [8] - 电路及网元服务占比6.31% [8] - 语音通话及月租费占比4.92% [8]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55.69万户,较上期减少6.02% [9] - 人均流通股55,248股,较上期增加6.41% [9]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3.14亿股,较上期增加1.54亿股 [10] - 华夏上证50ETF持股3.07亿股,较上期增加1559.35万股 [10]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2.79亿股,较上期增加1841.82万股 [10]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99亿股,较上期增加1664.11万股 [10] 技术面表现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5.61元,近期减仓程度减缓 [7] - 股价靠近压力位5.48元,若突破可能开启上涨行情 [7] - 主力轻度控盘,筹码分布较为分散,主力成交额占比11.01% [6]
iPhone无卡化,移动却不高兴了?
36氪· 2025-09-19 02:24
eSIM技术竞争格局 - eSIM技术实现无卡化 显著降低用户转网成本 在线即可完成运营商切换[2] - 中国联通率先高调宣布支持苹果eSIM项目 移动和电信最初显示暂不支持[1] - 三大运营商在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上已广泛部署eSIM技术 技术起点相近[1] 运营商市场份额对比 - 中国移动以56.1%市场份额保持第一 中国电信占23.7% 中国联通占20.2%[2] - 中国移动5G网络用户达5.52亿户 渗透率达到55%[3] - 中国移动总连接数突破36.7亿 净增3.16亿[2] 运营商财务表现 - 中国移动去年营运收入10408亿元 同比增长3.1% 净利润1384亿元 同比增长5%[2] - 中国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8895亿元 同比增长3%[2] - 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总营收5437.69亿元 同比下滑0.5% 出现6年来首降[4] 运营商战略分化 - 联通采取积极先发策略 将eSIM视作抢夺用户份额的绝佳机会[2] - 移动态度审慎保守 首要任务是守住庞大现有用户基础[2][3] - 个人市场收入占移动通信服务营收比例超过一半 对整体营收影响极大[3] 联通与苹果合作历史 - 联通2009年成功推动苹果进入中国市场 成为最早合作伙伴[5] - 联通通过合约机模式大幅降低iPhone购买门槛 推动市场普及[5] - 联通在合约机补贴上投入巨大 2010年成为三大运营商中唯一全年亏损企业[5]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2009年联通市场占比约23% 3G时期曾一度逼近甚至超过中国电信[5] - 进入4G时代后移动再次拉开差距 目前市场格局基本稳定[6] - 苹果进入未改变三大运营商市场格局 联通份额仍维持在20%左右[6] 业务发展现状 - 中国移动个人市场实现营收2447.27亿元 同比下挫4.1%[4] - 运营商在个人市场天花板面前承受较大压力[4] - 联通将"我的eSIM"正式升级为"联通eSIM" 强化品牌识别度[2]
中国联通(60005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联通财务公司与联通集团签署《2026-2028年金融服务协议》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2025-09-18 11:45
业绩数据 - 2023 - 2025年金融服务多项业务有实际发生金额[9] - 2024年联通集团营收3910.35亿,利润239.93亿[12] 未来展望 - 2026 - 2028年金融服务关联交易有预计金额上限[9] 股权情况 - 联通集团持有公司36.46%股权,为控股股东[13] 其他要点 - 日常关联交易利于业务发展[24] - 公告含多份会议决议及审核意见[25][26] - 公告发布于2025年9月18日[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