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600050)

搜索文档
三大运营商均获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9 16:37
本报记者 李乔宇 9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工信微报"发文称,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中国移动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 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中国移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此前中国移动已面向全国开展北斗短信服务,此次获得 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标志着中国移动"北斗+天通"双星卫星通信正式迈入商业化运营新阶段, 全面构建"天地一张网"智能通信新格局。 在此之前的9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颁发卫 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另据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此前披露的招股说明书,该公司具备工业和信息化 部核发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业务内容包括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卫星转发器 出租、出售业务等。 这也意味着,目前,三大通信运营商已悉数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目前来看,三大运营商均就卫星通信业务有所布局。 从中国移动方面来看,在技术与标准层面,中国移动承担多项国家专项任务,牵 ...
重要资质 三大通讯巨头都拿到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9-29 12:07
9月29日,据工信微报消息,按照《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有关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目前,继 中国电信之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家基础电信企业也已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资质,可依法开 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 给。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优化卫星通信市场准入,强化全链条监管与安全保 障,促进我国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网络强国、航天强国、数字中国建设。 9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已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随 着我国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商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将有利于形成适度竞争、良性互动的市场格局,推动 卫星移动通信服务更易触达普通用户。同时,基础电信企业与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协同联 动将更加紧密,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中国电信于2023年9月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截至2025年4月,中国电信联合华为、 荣耀、小米、OPPO、v ...
中国移动也获得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经营许可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09:33
行业准入与政策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标志着三大基础电信企业(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均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资质 [1] - 监管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卫星通信市场准入并强化全链条监管与安全保障 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中国移动是本月第二家获颁许可的电信企业 中国联通于9月8日率先获得许可并随后上线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1] 运营商业务布局进展 - 中国移动在星地融合通信领域已有诸多布局 但目前仅推出北斗短信业务 未开通手机直连卫星通话服务 [1] - 中国电信作为最早开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运营商 其业务已发展一段时间并实现国际化拓展 包括5月8日在中国香港落地业务及5月16日在老挝联合发布天通卫星业务 [2] - 中国电信卫星业务收入在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0.5% 显示业务增长势头强劲 [2] 技术发展与业务形态 - 三大运营商依法获得资质后均可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 推动星地融合通信技术应用落地 [1] - 中国电信以天通卫星系统为依托开展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并成功将业务扩展至中国香港及老挝市场 [2]
中国移动获颁经营资质,三大运营商均可开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9-29 08:02
9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工信微报"发布消息,按照《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向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目前,继中国电信之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家基础电信企业也已获 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资质,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中国电信的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早在2023年9月就已启动,成为全球范围内首个推出大众智能手机直连卫星的通信运营商。 中国电信的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已经迈向全球。5月8日,中国电信在中国香港举办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落地发布会,正式宣布以天通卫星系统为依托的手机直连 卫星业务落地中国香港;5月16日,中国电信与老挝通信有限公司ETL在老挝共同举办天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发布会,正式宣告天通卫星走出国门,天通手 机直连卫星业务落地老挝。 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电信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在老挝正式落地商用,服务扩大至东南亚国家。今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卫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0.5%。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 ...
云南联通新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伍昭祥接受审查调查
新浪财经· 2025-09-29 07:06
公司高管调查事件 - 云南联通新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伍昭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1] - 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联通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 [1] - 同时接受河北省监委监察调查 [1]
官宣!“逍遥王”巩晓彬出任山东联通“买手机到联通”推广大使!
齐鲁晚报· 2025-09-29 03:43
品牌合作 - 山东联通于9月29日宣布任命中国篮球名宿巩晓彬担任"买手机到联通"推广大使 [2] - 巩晓彬作为山东体育旗帜人物具有广泛地域影响力 其务实形象与公司"服务为本 客户为先"理念高度契合 [2] - 合作基于为家乡用户提供可靠实惠手机产品与服务的共同目标 [2][4] 产品与服务策略 - 公司核心优势包括官方正品保障 型号齐全的产品线 价格优惠策略及售后无忧体系 [4] - 提供灵活合约购机计划 将通信套餐与终端购买结合以实现更大程度优惠 [4] - 通过"精品终端"与"优惠合约"双轮驱动优化全流程服务体验 [5] 市场定位 - 致力于建立"买手机 到联通——又好又便宜"的消费认知 [4] - 目标使"买手机到联通"成为山东用户通信消费的放心选择 [5] - 强调地域化服务特性 专注满足山东本地用户对品质与实惠的双重需求 [2][4]
“源-网-荷-储-算”五维协同 绿电点亮三江源零碳算力工厂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28 23:31
项目概况 - 天合光能与中国联通在三江源地区合作建设绿电智算融合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 实现100%清洁能源自给 为高海拔地区零碳算力工程提供样板 [1] - 项目采用"源-网-荷-储-算"五维协同智能微电网系统 集成光伏 风电 储能及充电桩设施 [3] 技术配置 - 光伏系统采用至尊N型720Wp TOPCon双面组件 首年衰减仅1% 年均衰减0.4% [2] - 28片组件串联匹配300kW组串式逆变器 容配比优化至1.23 [2] - 配置6.18MWp光伏 30kW风电 500kW/1044kWh储能及788kW充电桩 实现风光互补与储能调节 [3] - 储能系统采用模块化磷酸铁锂电池 支持"两充两放"调度策略 充放电效率超80% [3] 发电性能 - 项目首年等效利用小时超1600小时 25年年均发电量超800万度 [2] - 投运后年供电超1000万度 年减排二氧化碳8196吨 [2] - 绿电成本比市电降低20% 结合碳排放交易收益和政策支持 经济效益显著 [2] 智能管理系统 - 自主研发EMS系统融合短期风光功率预测 精度达92%以上 [3] - 采用多端口功率控制器和超短期功率预测技术 实现毫秒级响应 [3] - 系统可实时采集源荷数据 精准预测风光波动与算力需求变化 实现动态匹配 [3] 环境适应性 - 采用双面双玻组件实现近乎零透水率 确保长期耐候性和散热性能 [4] - 组件具备强耐候性和背面增益特性 适应强紫外线 大风沙等极端环境 [5] - 优化电势诱导衰减抵抗性能 保障组件在-40℃至70℃极端温度区间安全运行 [5] - 储能设备电解液配方针对低温环境优化 在-30℃条件下稳定充放电 [5] 生态保护设计 - 光伏支架离地0.3米 最大限度减少地表扰动并促进草场自然修复 [5] - 采用15°倾角固定镀锌钢结构 基础使用1.8米深螺旋桩 兼顾抗风能力与生态保护 [5]
东营联通:以央企担当 筑牢数字东营安全之基
齐鲁晚报网· 2025-09-28 14:23
公司活动与参与 - 东营联通作为唯一受邀通信运营商参与东营市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电信日主题活动 [1] - 公司网络安全专家为市国资委下属五大集团的51家二级单位开展网络和数据安全意识培训 [3] 技术能力与解决方案 - 专家团队重点介绍公司在云网安全、数据安全治理、威胁监测预警及应急响应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 [3] - 公司对IPv6规模部署的安全路径进行专项解读 [3] - 已为全市50余家关键单位提供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服务 [3] 业务成果与市场影响 - 通过安全测评服务帮助客户精准识别系统与国家安全标准间的差距并提供整改方案 [3] - 完善数据加密机制有效防范数据泄露、勒索软件及网页篡改等安全风险 [3] - 公司持续强化政企协同并常态化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活动 [4]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积极融入国家网络安全工作大局并履行网络安全国家队使命 [3] - 将服务地方数字化发展与网络安全使命紧密结合并积累丰富实战经验 [3] - 持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为东营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安全防线 [4]
通信行业三季度前瞻及观点更新-20250928
华西证券· 2025-09-28 11:07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推荐 [4] 核心观点 - 北斗与卫星应用在"十五五"期间有望全面升级 形成一极多元发展格局 在大众消费 共享出行 交通运输 低空经济等大众领域 以及公安警备 智能电网 精准农业 应急减灾 通信网络同步等专业领域持续渗透 [1][6] - 电信运营商在网络运营 客户体系和生态整合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可快速推动卫星技术渗透发展 在卫星应用拓展过程中占据关键生态位 [1][8] - 国产AI算力规模及应用有望加速提升与渗透 先进制程制造和芯片架构升级将拉动整体国产算力水平 推动国产算力份额持续提升 [2][11] - 算力网络是长线投资热点 运营商持续云化 智慧化升级及"东数西算"战略推进将带来更多算力部署需求 [9] 北斗与卫星应用 - 2024年我国北斗产业总体产值达5758亿元 同比增长7.39% [6] - 预计未来三年北斗应用年均增量达4亿台规模 年增长率逐渐达到3%以上 [6] - 到2028年底 支持北斗的终端及设备新增总量将突破4.2亿台(套) 智能手机占比超75% 可穿戴设备占比超11% [6] - 中国电信2025年上半年卫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5% 手机直连终端超2200万台 汽车直连卫星合作6家车企 [7] - 中国联通获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中国移动正在申请相关许可 [7] - 推荐关注三大运营商 海格通信等 [1][9] AI算力发展 - 看好国产AI算力份额提升 相关受益标的包括寒武纪 摩尔线程 中芯国际等 [2][11] - 超节点和集群算力能力拓展带动LPO CPO PCB 交换机 OCS及多模光纤需求 [2][11] - 光模块及组件业绩持续提升 AI算力需求持续催化 算力国产化进程推动板块业绩释放 [12] - 光模块行业仍具备高增长能力 相关受益标的包括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等 [12][13] - 国产算力 私有云 政企云一体机部署需求加速落地 相关受益标的包括光迅科技 华工科技等 [13] 通信基础设施 - 运营商传统移动业务承压 5G渗透率处于高位 卫星 物联网等新型需求催化有望推动收入回稳 [8] - IDC行业周期磨底期结束 AI需求拉动行业毛利率及净利率回升 [13] - IDC配套受益于液冷 电源等机柜创新 NV算力链拉动液冷需求 行业收入增速持续改善 [13] - 数据中心经历5年磨底阶段 投资回报逐渐回归稳定 利润空间起底修复 [14] - 推荐IDC相关标的包括光环新网 奥飞数据 数据港等 液冷架构推荐英维克 [9][16] 新兴应用领域 - AI边缘模组板块受益于DeepSeek轻量化低成本部署方案 边缘计算及端侧AI迎来发展机遇 [17] - 边缘计算相关受益标的包括网宿科技 优刻得 首都在线 青云科技 移远通信 美格智能等 [17] - AI应用智慧能源板块以智慧燃气 智慧电力及智慧水务为主 收入增长稳定 [17] - AI应用智能制造板块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 营收增速放缓 但竞争格局稳定 智能化设备需求增加推动利润空间恢复 [17] 板块推荐逻辑 - 重点推荐算力相关领域:运营商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设备商中兴通讯 紫光股份 配套服务商英维克 新雷能 算力第三方租赁光环新网 奥飞数据 数据港 网宿科技等 [18] - 光网络升级推荐:光模块及光放大器光迅科技 华工科技 天孚通信 中际旭创 新易盛 德科立 激光器源杰科技 长光华芯 [18][19] - 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推荐:5G-A通感一体化中兴通讯 通宇通信 灿勤科技 短波超短波海格通信 烽火电子 七一二 海能达 低轨卫星海格通信 上海瀚迅 铖昌科技 北斗华测导航 海格通信 IMU华依科技 芯动联科 理工导航 激光雷达炬光科技 [20] - 产业智能制造推荐:数字孪生能科科技 赛意信息 云鼎科技 索辰科技 工业交换机三旺通信 映翰通 能源互联网金卡智能 威胜信息 控制器拓邦股份 云会议亿联网络 [21] - 信息安全推荐:综合型安全厂商紫光股份(新华三) 奇安信 深信服 硬件厂商星网锐捷 专网领域海能达 海格通信 七一二 铁路领域佳讯飞鸿 [21]
我国天地一体化通信建设加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28 00:17
政策目标与监管框架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指导意见》,明确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推动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 [1] - 政策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实现全球宽带网络覆盖,并推动卫星通信应用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普及延伸 [2] - 政策通过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为技术与应用创新提供支撑,培育壮大相关产业链 [3] 市场准入与企业动态 - 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允许其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等场景应用 [1][3] - 中国电信已于2023年9月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牌照并首发手机直连卫星服务,中国移动预计也将申请相关牌照或经营许可 [3][4] - 除三大运营商外,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均有可能申请牌照或经营许可 [4] 技术应用与产业生态 - 手机直连卫星是天地融合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华为Mate60系列、小米15 Ultra等机型已支持该功能,中国移动在暴雨期间提供免费北斗短信服务 [3] - 卫星物联网作为新型业务被重点支持,适合农业生产、资产跟踪、海上运输等领域的应用,是地面网络的补充 [5] - 当前全球在轨卫星突破1万颗,低轨道卫星占比超83%,其中通信卫星达66.80%,低轨星座将激活多元化应用场景并推动6G网络发展 [5] 国际合作与资源协调 - 政策提出强化国际资源协调,深度参与国际电信联盟规则制定,推动建立6G频谱划分和卫星管控单位协调机制 [6] - 国际电信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球仍有近26亿人未接入互联网,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一,凸显卫星通信的市场需求 [5] 基础设施与产业链发展 - 政策要求提升运力与技术自主性,加速火箭回收技术商业化,突破发射运力瓶颈,推进核心设备国产化 [6] - 卫星通信已应用于应急通信、高空机载通信、远洋船舶通信等领域,在地面网络覆盖不足区域发挥关键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