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600050)

搜索文档
2025年服贸会信息通信主题展举办
科技日报· 2025-09-11 00:07
5G技术应用展示 - 信息通信主题展展示5G网络建设、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服务领域的显著成效 [1] - 展览包含智慧通关、通信服务、智慧出行、智能住宿等十大体验场景 [1] - 涵盖支付+通信二合一、AI+新通话、空—天—地两张网、5G+地铁高效出行等应用体验 [1] 参展企业阵容 -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展示最新成果 [1] 展览设计特色 - 采用双重叙事线设计:时间对比线展示30年来从书信慢递到万物互联、现金交易到刷脸支付的技术演进 [2] - 国际友人第一视角线通过外籍讲解员全流程体验展示中国5G服务的全球化适配能力 [2] - 以互动体验为核心打造涵盖出入境服务-交通出行-学习工作-家居生活的全链条场景 [2] 体验模式创新 - 采用带任务闯关打卡模式和AI+人形机器人导览增强参与感 [2] - 展览凸显通信服务贸易国际便利化水平 为全球5G应用提供北京服务 [1]
联通“领衔”,多家A股厂商入局eSIM
每日商报· 2025-09-10 23:09
苹果发布最薄iPhone Air并力推eSIM技术 - 苹果发布迄今最薄iPhone Air 厚度5.6毫米 重量165克 首次在全球范围取消物理SIM卡槽 全面采用eSIM技术 [1][2] - 新机内置苹果自研C1X调制解调器和N1芯片 仅可通过eSIM激活 中国地区仅部分运营商支持eSIM [1][2] - eSIM得到全球超过500家运营商支持 包括中国联通 全球已有超240个区域运营商部署eSIM [1][2] eSIM技术特点与市场前景 - eSIM为嵌入式SIM卡标准 通过电子化形式嵌入设备芯片 无需物理卡槽 支持远程配置运营商网络 [2] - 全球eSIM行业正快速扩张 预计2031年全球eSIM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 中国是重要生产地和核心需求市场 [5] - 2025年中国eSIM将进入快车道 未来两三年eSIM或将迎爆发期 尤其在物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增长显著 [5] 运营商eSIM业务进展 - 中国联通为iPhone新机eSIM提供业务支撑 已开启eSIM手机业务试商用 在全国25个省市开通eSIM服务 [1][3] - 中国联通A股涨幅5.30%报收5.76元/股 市值1801亿元 港股涨幅2.29%报收9.840港元/股 市值3011亿港元 [3] - 运营商需通过eSIM绑定用户数据服务 成为eSIM产业链最关键环节 [2] eSIM产业链布局与业绩表现 - 产业链涵盖上游eSIM芯片/模组与平台服务企业 中游三大运营商 下游智能手机/物联网设备制造商 [1][3] - 紫光国微系国内eSIM头部厂商 eSIM产品导入多家头部手机厂商并实现批量发货 [4] - 新恒汇eSIM封测业务实现营收2924万元 同比提升25.91% 昨日股价涨幅超14%报89.70元/股 [4] - 东信和平eSIM业务可应用于手机 正与运营商合作 昨日股价涨5.04%报26.88元/股 [4] 二级市场表现 - eSIM概念股昨日集体收涨 日海智能和二六三涨停 紫光国微涨2.28%报75.38元/股 [4] - A股苹果概念股年内平均上涨32.89% 恒宝股份/工业富联/东山精密/科森科技年内累计涨幅均超100% [5]
三大运营商均已布局eSIM手机业务
证券日报· 2025-09-10 16:41
苹果iPhone Air发布与eSIM技术应用 - 苹果发布iPhone Air 采用6.5英寸屏和5.6mm超薄机身设计 放弃物理SIM卡槽并全面转向eSIM技术[2] - 中国联通成为苹果中国大陆唯一支持的eSIM运营商 其微信公众号"我的eSIM"更名为"联通eSIM"[2] - 中国移动已支持eSIM手机业务但未公布开放时间 中国电信eSIM业务准备就绪待工信部批复后开放[2][3] eSIM技术特性与市场影响 - eSIM为嵌入式SIM卡标准 通过电子化形式嵌入设备芯片 支持远程配置运营商网络切换[4] - iPhone Air采用eSIM技术旨在刺激换机需求并为终端设计释放空间 预计引发国内手机厂商跟进布局[4] - eSIM技术操作较传统SIM卡繁琐 用户接受度存疑 大规模推广需观察手机厂商业务获批进展[4] eSIM产业链生态与应用场景 - 国内eSIM产业链形成"芯片—模组—平台—运营商"完整生态 覆盖消费电子/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4] - eSIM技术核心价值体现在物联网生态构建 适配小型化/集成化设计及高防水性设备需求[5] - 紫光国微eSIM解决方案支持全球400+运营商 已批量发货并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6] A股公司eSIM业务布局 - 紫光国微子公司紫光同芯指出eSIM可助力设备轻薄化/降低运营商成本/优化用户多号码切换体验[6] - 恒宝股份eSIM技术全面覆盖消费电子与物联网设备 支持全球标准运营商网络接入[6] - 楚天龙加大eSIM研发投入 为国内运营商提供创新融合方案 东信和平将eSIM应用于车联网及工业物联网[7]
三大运营商eSIM手机业务进展:电信准备就绪,移动联通待批复
财经网· 2025-09-10 14:34
苹果iPhone Air推出及eSIM技术应用 - 苹果iPhone Air采用双eSIM卡设计 为中国市场首款仅支持eSIM的iPhone机型 [1][3] - 苹果中国官网强调该机型仅提供eSIM选项 并明确提及中国联通的技术支持 [1][3] 中国联通eSIM业务进展 - eSIM业务已在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脑等产品实现商用 [1][3] - 手机eSIM业务处于"条件具备下启用商用试验"阶段 具体时间表未明确 [1][3] 中国电信eSIM业务布局 - 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完成技术准备 相关手续提交至工信部 [1][3] - 预计近期获得工信部商用试验批复后将开放办理 支持机型包括iPhone17 [1][3] - 具体开放时间尚未最终确定 但预计将很快推进 [1][3] 中国移动eSIM业务规划 - 已向工信部提交eSIM业务申请 待批准后对外提供服务 [2][4] - 现有系统已支持eSIM手机业务办理 开放时间将另行公告 [2][4] eSIM技术特性与优势 - 采用嵌入式设计 直接集成于设备芯片 无需物理SIM卡插槽 [2][4][5] - 支持通话 短信及定位等核心通信功能 [2][4][5] - 通过App或云端实现全球网络自适应连接 自动优化网速与覆盖 [2][4][5]
联通获卫星移动通信牌照,卫星通信进程加速
银河证券· 2025-09-10 13:46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推荐评级 [3] 核心观点 - 卫星通信正从传统语音与应急连接向"通信+算力+数据"复合型基础设施升级 [5][6] - 运营商卫星通信版图加速成型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均已具备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资质 [5] - 行业价值重心向下游倾斜 2024年全球卫星产业中运营服务占比37.0% 地面设备制造占比53.0% [5] - To C与To B模式将构成卫星应用"双轮驱动" [6] 商业模式分析 - To B模式包含太空算力租赁服务 可为应用卫星提供边缘计算能力 解决"有星无算"痛点 [2] - 太空通信与星缆计划可构建低时延 高安全性的跨域传输网络 传输路径更接近直线 [2] - 智能数据资产变现形成DaaS模式 应用于农业 气象 能源 城市治理 低空经济等行业 [2] 产业链价值分布 - 卫星产业链涵盖制造 发射 运营服务及地面设备四大环节 [5] - 2024年全球卫星发射 制造 运营服务 地面设备制造收入占比分别为3.2% 6.8% 37.0% 53.0% [5] - 价值重心向下游应用与终端环节倾斜 [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普天科技 通宇通讯 震有科技 金信诺 纵横通信 振芯科技 上海瀚讯 顺灏股份 航宇微等标的 [6]
通信行业点评:联通获卫星移动通信牌照,卫星通信进程加速
银河证券· 2025-09-10 11:40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推荐评级 [3] 核心观点 - 卫星通信正从传统语音与应急连接向"通信+算力+数据"复合型基础设施升级 [5][6] - 卫星产业链价值重心向下游应用与终端环节倾斜 2024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分布为发射3.2% 制造6.8% 运营服务37.0% 地面设备53.0% [5] - To C与To B模式将构成卫星应用"双轮驱动" 运营商卫星通信版图加速成型 [5][6] 商业模式分析 - 太空算力租赁服务:算力星座作为"太空数据中心" 通过星间激光链路为应用卫星提供边缘计算能力 实现太空数据就近处理 [2] - 太空通信与星缆计划:通过专属地面站与星间链路构建低时延高安全性跨域传输网络 传输路径更接近直线使数据传输速度更快 可帮助云计算厂商实现跨境数据传输和算力调度 [2] - 智能数据资产变现:将收集数据应用于农业气象能源城市治理低空经济等行业 形成数据即服务(DaaS)变现路径 [2] 行业事件驱动 - 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 [5] - 三大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均已具备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资质 为6G空天地一体化奠定基础 [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普天科技 通宇通讯 震有科技 金信诺 纵横通信 振芯科技 上海瀚讯 顺灏股份 航宇微等 [6]
苹果新品引爆eSIM 国内eSIM业务或年底全面开放
南方都市报· 2025-09-10 11:29
苹果iPhone Air推出eSIM功能 - iPhone Air仅支持eSIM激活 不兼容实体SIM卡 用户需选择支持eSIM的运营商并办理对应套餐 [2][4] - 中国大陆地区目前仅中国联通支持iPhone Air的eSIM功能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已提交eSIM许可申请 [6][18] eSIM技术优势与推广历程 - eSIM具有无需插拔实体卡 支持远程配置多运营商 节省设备空间等优势 应用于智能手表 平板及高端手机 [7] - 苹果2011年申请eSIM专利 2018年iPhone XS引入eSIM 2022年iPhone 14在部分国家取消实体SIM卡 [7] - 国内eSIM此前仅支持智能手表等非手机终端 手机厂商希望通过eSIM取消卡槽以释放空间提升性能 [10] 国内运营商eSIM布局 - 中国联通eSIM业务领先 已在全国25省市开通服务 2017年与华为合作推出eSIM手表 2018年支持Apple Watch [11] - 中国移动2019年启动7城市eSIM"一号双终端"试商用 中国电信eSIM手机业务已准备就绪待工信部批复 [11][18] - 2020年工信部批复运营商全国开通可穿戴设备eSIM服务 2021年"十四五"规划推动eSIM技术应用 [12] eSIM业务发展与安全监管 - 2023年7月高通 中国联通 GSMA联合发布"5G+eSIM计算终端产业合作计划" 华为 荣耀等厂商加入 [12] - 2023年三大运营商以业务维护升级为由暂停eSIM手表业务 因eSIM面临克隆 身份篡改等安全风险 [12][14] - 2025年MWC上海期间中国联通发布《5G AI终端白皮书》 要求eSIM预装通信证书并具备安全能力 [15] eSIM产业前景 - 中国信通院报告指出eSIM产业链已形成完整布局 涵盖芯片设计 模组研发 平台服务等主要领域 [15] - 中国联通微信公众号更名为"联通eSIM" 凸显布局决心 中国电信预计近期获批复后开放iPhone 17等eSIM业务 [16][18]
通信行业点评报告:联通获卫星移动通信牌照卫星通信进程加速
银河证券· 2025-09-10 11:22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推荐评级 [3] 核心观点 - 卫星通信正从传统语音与应急连接向"通信+算力+数据"复合型基础设施升级 对标准新一代信息网络的延伸与补充而非替代现有光纤光缆 [6] - 运营商卫星通信版图加速成型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均已具备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资质 为6G空天地一体化奠定基础 [5] - 卫星产业链价值重心向下游倾斜 2024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分布为发射3.2% 制造6.8% 运营服务37.0% 地面设备53.0% [5] - To C与To B模式将构成卫星应用双轮驱动 To B模式包括太空算力租赁 太空通信与星缆计划 智能数据资产变现三大方向 [2][6] 商业模式创新 - 太空算力租赁服务:算力星座作为太空数据中心 通过星间激光链路为应用卫星提供边缘计算能力 实现太空数据就近处理 [2] - 太空通信与星缆计划:通过专属地面站与星间链路构建低时延高安全性跨域传输网络 核心优势包括低延迟(星间激光通信路径接近直线) 安全性(规避跨境风险) 经济性(东部调用西部低电价算力) [2] - 智能数据资产变现:将收集数据应用于农业 气象 能源等行业 形成数据即服务(DaaS)商业化路径 [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普天科技 通宇通讯 震有科技 金信诺 纵横通信 振芯科技 上海瀚讯 顺灏股份 航宇微等标的 [6]
海光信息与联通软件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1:07
战略合作 - 海光信息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软件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 - 双方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并揭牌[1] - 合作聚焦通信行业数智化转型中的关键需求[1] 合作内容 - 以联合创新实验室为载体开展深度协同与技术攻关[1] - 在多个方向开展技术合作[1]
eSIM“卷土重来”!概念股齐涨
上海证券报· 2025-09-10 10:44
苹果发布iPhone Air及eSIM技术应用 - 苹果发布史上最薄iPhone Air 采用eSIM设计以节省内部空间实现极致轻薄 当前仅中国联通支持iPhone eSIM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预计后续开放eSIM手机业务 [1][2] - eSIM是一种数字SIM卡 无需安装实体卡 由苹果提出并应用于智能终端 全球超过500家运营商支持 包括中国联通 支持200多家运营商国际漫游 提供更灵活安全连接 [1][2] 运营商eSIM业务发展动态 - 中国联通高开近1.5% 盘中一度上涨8.8% 最终收涨5.3%报5.76元/股 成交91.60亿元 eSIM概念股新恒汇大涨14.19% 澄天伟业 思特奇 东信和平等涨超5% [1] - 国内运营商2017年试点eSIM业务 2023年暂停 中国联通今年7月重启eSIM业务 推出"一号双终端"和"独立号码"产品 [4] - 中国电信eSIM手机业务已准备就绪 预计近期获工信部批复后开放包括iPhone17在内的eSIM服务 中国移动显示后续将支持eSIM手机业务 [2] eSIM技术推广的挑战与机遇 - eSIM降低用户对运营商黏性 影响运营商主导权 用户换网更便捷 竞争加剧 运营商推动动力不足 中国联通因与苹果合作紧密而积极 [5] - eSIM早期存在安全隐患 不法分子利用OTA漏洞批量注册号码用于诈骗 改eSIM为实体卡超额使用流量 办理海外卡绕开监管 [5] - eSIM成为智能终端重点连接方案 取消SIM卡槽节省30%板级空间 实现更轻薄设计 提升防水等级 中国联通联合中兴 联想发布eSIM与5G专网产品 [6] 全球eSIM应用趋势及市场前景 - 全球eSIM应用加速普及 主要增长动力来自国际旅游 企业解决方案及物联网设备扩展 运营商扩展全球旅行服务 结合eSIM与5G技术 [6] - 国际漫游eSIM服务是推动普及最主要因素 全球161家运营商在78个国家推出5G固定无线接入服务 eSIM技术重塑全球移动连接格局 [7] - eSIM市场规模与手机 电脑及IoT设备强相关 终端出厂前内置eSIM有望打开市场 蜂窝物联网通信模组 eSIM空中写号及管理平台受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