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600015)

搜索文档
银行「消费贷」不良到底有多少亿?
36氪· 2025-05-08 02:01
消费金融市场格局 - 消费金融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金平台和银行机构,其中银行机构是最大玩家[1] - 互金平台主要承担导流获客、部分风控及贷后角色,自身小贷牌照放贷不多[1] - 2024年大部分银行消费贷余额显著增长,16家银行一年新增消费贷超7500亿元[4] 银行消费贷规模增长 - 工商银行2024年消费贷余额4211.95亿元,同比增长28.30%[2] - 建设银行消费贷余额5278.95亿元,同比增长25.21%[2] - 农业银行消费贷余额4763.91亿元,同比增长39.76%[2] - 交通银行消费贷余额3337.72亿元,同比增长86.94%,增幅连续四年领先同业[2][5] - 邮储银行"个人其他消费贷"规模最大,余额6138.53亿元[2] - 平安银行消费贷余额4746.63亿元,同比下降12.95%[2] - 宁波银行消费贷规模最大达3575亿元,南京银行同比增长18.39%增幅最高[2][5] 消费贷不良情况 - 13家披露数据的银行消费贷不良贷款累计达662亿元[8] - 工商银行消费贷不良贷款100.57亿元,不良率2.39%[7] - 浦发银行不良率2.28%,中信银行2.14%,均超过2%[7] - 交通银行不良率从1.45%降至1.12%,招商银行从1.09%降至1.04%[7] - 平安银行不良规模减少近3亿但不良率增长0.12%至1.35%[7][8] 银行消费贷拓展方向 - 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自营消费贷主要面向优质客群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9][10][11] - 建设银行联合热门行业头部商户承接补贴和消费券发放[12] - 交通银行创新家居贷产品,扩展新能源汽车品牌合作[13] - 招商银行坚持优选客群并提升大数据风控能力[14] - 兴业银行丰富消费场景打造分行特色专案[15] - 中信银行深耕安居、汽车等消费金融场景[16] - 民生银行"民易贷"余额558.86亿元,增长20.52%[17] - 江苏银行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突破50亿元[18] - 上海银行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29.83亿元[19] - 南京银行聚焦家装、家电、数码、汽车等重点消费领域[19] - 新能源汽车和家居"以旧换新"是主要发力方向[20] - 客群分层精细化运营和产品还款方式优化是重要方向[21]
金融观察员|上市银行首批撤销监事会;央行推出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稳定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5-06 13:02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 央行推出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保持流动性充裕,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发力 [1] - 央行首度提及推广"两新"债务融资工具,已发行255亿元,聚焦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 [1] - 央行4月买断式逆回购缩量5000亿至12000亿元,市场预期降准概率增大 [3] 银行业监管政策变化 - 海南发布新版《银行业保险业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实施细则》,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 [2]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推动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五大国有行及部分股份行拟撤销监事会,仅邮储银行仍设监事长 [7][8] - 山东金融监管局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专项整治,重点解决"被开户"、"销户难"等问题 [10] 银行业务结构调整 - 近30家银行信用卡中心关停,交通银行2024年已终止23家信用卡分中心营业,转向属地经营模式 [5] - 银行信用卡业务调整反映零售业务增长放缓,通过属地化经营提高服务效率 [5] 银行财务表现 - 浦发银行一季度营收459.22亿元同比增长1.31%,净利润175.98亿元,资产总额达95,522.76亿元 [6] - 浙商银行一季度资产总额超3.4万亿元增长3.54%,净利润59.49亿元同比增长0.61% [9] - 苏州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16%,总资产突破7200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0.83% [11] 银行风险事件 - 东方集团财务公司因违规担保等问题被吊销金融许可证,董事长被终身禁入银行业 [4] 银行业务发展重点 - 浦发银行五大业务赛道联合发力: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大幅增长,供应链金融业务量同比大幅增长 [6] - 浙商银行优化业务结构,从资产驱动向负债驱动转变,从高风险高收益向低风险均收益转变 [9] - 苏州银行坚持高比例分红,现金分红比例连续五年超过30% [11]
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多家银行宣布撤销监事会,传递什么信号?
新浪财经· 2025-05-06 10:41
公司治理体系改革 - 多家金融机构集中宣布撤销监事会,由董事会中设置的审计委员会承接监事会相关职责 [1]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同日发布公告撤销监事会 [1][2] - 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两家股份制银行董事会决议审议通过取消监事会相关议案 [1][4] - 中国人保和日本财险(中国)也宣布撤销监事会或监事职位 [1] 国有银行撤销监事会进展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均于4月29日发布撤销监事会公告 [2][3]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撤销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3] - 中国银行还调整了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主席及成员 [2] - 五家国有银行已于2022—2025年陆续不再任命监事长,目前仅邮储银行仍设有监事长 [3][4] 股份制银行撤销监事会进展 - 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同日发布撤销监事会公告 [4] - 招商银行提出设立职工董事,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监事会职权 [4][5] - 华夏银行删除公司章程中监事相关表述,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4] - 12家股份制银行中超半数未设监事长,包括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 [4] 职工董事制度 - 招商银行首次提出设立职工董事 [5] - 新修订《公司法》规定职工人数三百人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应设职工董事 [5] - 职工董事由公司职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高级管理人员和监事不得兼任 [8] 监事会制度历史与改革背景 - 监事会制度自1993年《公司法》确立,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结构 [6] - 监事会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职责重叠、治理成本高、权威性不足等问题 [6] - 2023年12月新修订《公司法》允许国有独资公司不设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职权 [7] -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12月印发《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可优化监督机构设置 [8] 改革后续安排 - 金融机构取消监事会后,原外部监事符合条件可转任独立董事,累计任职年限不超过六年 [9] - 行业大多机构趋向撤销监事会,部分中小银行已明确将启动撤销工作 [9]
26股获融资客逆市净买入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01:44
市场融资余额变动 - 截至4月30日市场融资余额合计1 78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56 33亿元其中沪市融资余额9022 97亿元减少81 79亿元深市融资余额8683 58亿元减少72 87亿元北交所融资余额50 37亿元减少1 68亿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4月30日共有1130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净买入金额在千万元以上的有203只其中26只融资净买入额超5000万元 [1] - 江淮汽车融资净买入额居首达2 46亿元其次是招商银行2 09亿元华夏银行1 83亿元博创科技1 37亿元利欧股份1 25亿元闽东电力1 21亿元 [1][2]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算术平均值为4 34%优刻得占比最高达9 44%祥鑫科技9 16%江淮汽车8 27%兴业银锡7 23% [2][3] 行业与板块分布 - 融资净买入超5000万元的个股中汽车行业最集中有6只电力设备4只银行3只 [1] - 主板有20只创业板3只科创板3只 [1] - 汽车行业个股包括江淮汽车2 46亿元净买入祥鑫科技1 19亿元赛力斯1 16亿元宁波华翔8491 67万元拓普集团7258 77万元九号公司6754 02万元 [2][3] - 银行个股包括招商银行2 09亿元华夏银行1 83亿元宁波银行9158 74万元 [2] - 电力设备个股包括震裕科技8368 95万元科达利5994 78万元科华数据5707 54万元兆威机电5573 83万元 [2][3] 个股涨跌幅与融资数据 - 江淮汽车涨1 87%融资余额65 83亿元占流通市值8 27% [2] - 招商银行跌3 00%融资余额70 80亿元占流通市值0 84% [2] - 华夏银行跌8 55%融资余额11 27亿元占流通市值1 01% [2] - 祥鑫科技涨停融资余额7 57亿元占流通市值9 16% [2] - 瑞芯微涨停融资净买入6038 51万元 [3] - 兴业银锡涨5 49%融资余额17 03亿元占流通市值7 23% [3]
股份行2024净利:浦发换帅后净利增速第1 营收降第4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5-06 01:04
股份制商业银行2024年业绩表现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24年度业绩报告已全部披露完毕 [1] - 招商银行以1,483.91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列第一,兴业银行(772.05亿元)和中信银行(685.76亿元)分列第二、三名 [1][2] - 浦发银行(452.57亿元)、平安银行(445.08亿元)、光大银行(416.96亿元)净利润规模处于中游 [2] - 民生银行(322.96亿元)、华夏银行(276.76亿元)、浙商银行(151.86亿元)净利润规模相对较小 [2] - 广发银行(132.59亿元)、恒丰银行(54.54亿元)、渤海银行(52.56亿元)净利润规模垫底 [2] 净利润增速分析 - 浦发银行以23.31%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位列股份行第一 [2][3] - 恒丰银行(5.99%)和华夏银行(4.98%)净利润增速分列第二、三名 [2][3] - 渤海银行(3.44%)、中信银行(2.33%)、光大银行(2.22%)保持正增长 [4] - 招商银行(1.22%)、浙商银行(0.92%)、兴业银行(0.12%)增速较低 [4] - 平安银行(-4.19%)、广发银行(-5.25%)、民生银行(-9.85%)出现负增长 [4] 浦发银行经营情况 - 浦发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1,707.48亿元,已连续四年下降 [3]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63.84亿元、1,909.82亿元、1,886.22亿元、1,734.34亿元、1,707.48亿元 [3]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变动分别为2.99%、-2.75%、-1.24%、-8.05%、-1.55% [3] - 2024年2月张为忠获核准担任董事长 [3] - 2024年9月谢伟获核准担任行长 [3]
股份行2024不良率榜:恒丰降幅居首 致2银行排名升1位
中国经济网· 2025-05-06 01:02
不良贷款率整体表现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全部披露完毕 [1] - 渤海银行不良贷款率1.76%位列股份行首位 华夏银行1.60%和广发银行1.53%分列第二、三位 [1] - 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0.95%为同业最低水平 [1] 不良贷款率变动情况 - 8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2023年末下降 其中恒丰银行下降0.23个百分点至1.49% 降幅最大 [1] - 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0.12个百分点至1.36% 浙商银行下降0.06个百分点至1.38% [1][2] - 光大银行1.25%、兴业银行1.07%、平安银行1.06%和招商银行0.95%的不良贷款率与2023年末持平 [1][2] 具体银行不良贷款率数据 - 渤海银行从1.78%降至1.76% 下降0.02个百分点 [2] - 华夏银行从1.67%降至1.60% 下降0.07个百分点 [2] - 广发银行从1.58%降至1.53% 下降0.05个百分点 [2] - 民生银行从1.48%降至1.47% 下降0.01个百分点 [2] - 中信银行从1.18%降至1.16% 下降0.02个百分点 [2]
华夏银行(600015) -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文件
2025-05-05 07:45
业绩总结 - 2024年末集团总资产43764.91亿元,较上年增长2.86%[12]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60%,较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12] - 2024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81.96亿元,同比增长5.03%[12] - 2024年营业收入971.46亿元,比2023年增加39.39亿元,增长4.23%[46][48] - 2024年营业支出612.04亿元,比2023年增加34.40亿元,增长5.96%[46][48] - 2024年利润总额358.79亿元,比2023年增加4.40亿元,增长1.24%[42][44][49] 未来展望 - 2025年财政政策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等因素有利于银行业资产增长、扩大存款规模等[54] - 2025年全球经济态势、息差收窄等因素给公司带来跨境业务风险、营收增长压力等挑战[55] - 公司将聚焦本源业务,加大扩内需金融支持力度等[58] - 公司将聚焦客户增长,制定客户倍增计划等[59] - 公司将聚焦经营质效,多措并举拓非息,严格费用成本管控[60][61] 其他新策略 - 修订2021 - 2025年发展规划,明确战略思路、目标及举措[13] - 审议制定2024 - 2028年资本规划、修订资本管理办法[19] - 开展养老金融、科技金融业务发展情况调研并督导提升服务能力[13] -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贷款投放,优化资源配置[14] - 完善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审计等体系,强化资本管理[16][17][19] 关联交易 - 2024年公司健全关联交易内部管理机制,加强附属机构关联交易合规管理,规范报告和风险排查[93] - 2025年公司将开展关联交易制度体系后评价并适时修订制度[95] - 公司申请与多家关联方日常关联交易额度[97] 财务数据 - 2024年合计发行600亿元永续债,大幅节约资本成本[19] - 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创历史最高水平[19] - 2024年流动性比例高出监管要求61个百分点[19] - 2024年可使用固定资产预算合计52.23亿元,实际使用38.58亿元,控制在预算额度内[50] - 2024年度拟按年度母公司净利润246.85亿元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24.69亿元[51] - 2024年末拟提取一般准备7.09亿元,计提后一般准备余额达482.59亿元,占承担风险和损失资产余额的1.5%[51] - 2024年末拟按159.15亿股为基数,每10股现金分红3.05元,拟分配现金股利48.55亿元,全年共派发现金股利64.46亿元,每10股4.05元[5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后的未分配利润为1229.94亿元[53] - 近三年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27.51%、25.02%、25.04%[53] - 2025年度新增固定资产购置预算总额37.0亿元[57] - 2025年度对外捐赠预算总额0.6亿元[57]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25次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85项议案,审阅6项专题报告,听取2项专题汇报[21] - 召开1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4项议案[21] - 召开12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82项议案,审阅28项书面报告,听取2项专题报告[21] - 召集召开2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6项议案,审阅5项专题报告[21] - 2024年监事会全年召开7次会议,审议通过23项议案,听取3项专题汇报,审阅26项专题报告[25] - 监督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通过13项议案,听取2项专题汇报[25] - 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通过1项议案[25] - 2024年度纳入履职评价范围的董监高履职评价结果均为“称职”[27] - 2024年完成第八届监事会换届,选举产生第九届监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34] - 2024年配套印发多项监事会议事规则,修订监事津贴制度[35][36] - 2024年组织开展监事会治理自评估,提升监事会治理效能[36] 其他 - 2024年绿色金融贷款余额首次突破3000亿元[13] - 2024年向北京市乡村振兴对口帮扶重点地区公益捐赠600万元[14] - 2024年本行投保董监事及高管责任保险,投保总限额人民币1.5亿元,保险费40.68万元[22] - 安永华明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报告[38] - 公司拟继续聘请安永华明为2025年度审计服务机构,总费用不超过800万元[64]
上市银行一季报详解!业绩两极分化,这些领域贷款增长迅猛
券商中国· 2025-05-01 23:26
上市银行一季度业绩分化 - 42家上市银行中16家营收同比负增长,12家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10家营收净利双降[5] - 国有大行和股份行业绩放缓明显,建行、工行、邮储等3家国有大行及招行、华夏等4家股份行出现双降[5] - 部分城农商行表现亮眼,杭州银行、齐鲁银行等归母净利润增速达16%-17%[6] 盈利能力指标变化 - ROE普遍缩窄,ROE低于10%的银行从6家增至14家,仅4家银行ROE高于15%[6] - 净息差持续承压,24家披露数据的银行中仅民生银行实现3BP回升,张家港行降幅最大达32BP[10] - 存款成本改善明显,上海银行公司/个人存款付息率分别下降31BP/32BP[12] 收入结构分化 - 超六成银行利息净收入负增长,五大行降幅2.74%-5.21%,但重庆银行、江苏银行等中小银行实现11%-28%正增长[8][9]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分化显著,21家银行负增长(含5家股份行和4家大行),常熟银行等中小银行增幅达135%-495%[9] - 投资收益差异明显,贵阳银行因债券波动收益减少,青岛银行通过止盈操作锁定收益[9] 资产负债策略调整 - 存款总额普遍增长,宁波银行较年初增18.95%,重庆银行增10.48%[12] - 负债端优化措施包括杭州银行"一早一快"策略、建行数字化工具提升活期占比[12] - 贷款投放聚焦"五篇大文章",兴业银行绿色/科技贷款分别增长9.37%/9.90%,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9107亿元[13]
银行行业今日净流出资金20.11亿元,工商银行等6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2:11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4月30日下跌0 23% [2] - 申万行业中有21个上涨 涨幅居前为计算机(2 33%) 汽车(1 59%) [2] - 跌幅居前为银行(-2 09%) 钢铁(-1 35%) 银行行业位居跌幅榜首位 [2] 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4 31亿元 [2] - 1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计算机行业净流入24 28亿元居首 汽车行业净流入22 31亿元次之 [2] - 1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银行行业净流出20 11亿元最多 有色金属(-14 50亿元) 基础化工 公用事业 非银金融等紧随其后 [2] 银行行业表现 - 银行行业整体下跌2 09% 主力资金净流出20 11亿元 [3] - 行业42只个股中4只上涨 37只下跌 [3] - 14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其中6只超千万元 宁波银行(5264 03万元) 华夏银行(5247 09万元) 杭州银行(2797 86万元)居前三 [3] - 6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工商银行(-5 58亿元) 农业银行(-3 41亿元) 建设银行(-2 35亿元)位列前三 [3] 银行个股数据 - 工商银行(-3 58%) 农业银行(-3 04%) 建设银行(-3 21%)跌幅显著 主力资金分别流出5 58亿元 3 41亿元 2 35亿元 [3][4] - 华夏银行(-8 55%)跌幅最大但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247 09万元 [4] - 宁波银行(-1 44%)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264 03万元 为行业最高 [4] - 部分城商行表现分化 杭州银行(-0 74%)获2797 86万元净流入 而苏州银行(-2 43%) 厦门银行(-2 70%)等净流出超4000万元 [4]
这些板块涨停潮!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09:4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走势分化,沪指跌0.23%报3279.03点,深证成指涨0.51%报9899.82点,创业板指涨0.83%报1948.03点,北证50指数涨2.96%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1933亿元,较昨日增加逾1500亿元,超3400股上涨 [1] - 港股恒生指数涨0.51%,恒生科技指数涨1.35%,科技股金蝶国际、金山软件涨约7%,小米集团涨超5% [1] 银行板块表现 - A股银行板块大幅回调,华夏银行跌8.55%,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跌逾3% [2][3] - 港股中资银行股同步走弱,招商银行跌近5%,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跌近3% [1][4] - 42家上市银行一季度合计营收1.45万亿元同比下降1.72%,归母净利润5639.79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华夏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14.04%,厦门银行营收同比下降18.42% [5] AI应用概念表现 - AI应用概念强势拉升,创意信息涨19.93%,浙文互联、超讯通信涨停,鸿博股份4连板 [7] - 阿里巴巴发布Qwen3系列模型,旗舰模型Qwen3-235B-A22B在编码、通用能力评测中达业界SOTA水平 [8] - 小米开源推理大模型Xiaomi MiMo,7B参数规模超越OpenAI o1-mini和阿里Qwen-32B-Preview [8] 汽车产业链表现 - 汽车产业链股大幅走高,菱电电控、精进电动20%涨停,斯菱股份涨13.24% [10][11] -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强化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供给,明确L2/L3级别技术规范 [11] - 产业链公司加速收敛软硬件架构,激光雷达渗透率有望提升,L3级别自动驾驶资源投入增加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