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贷款

搜索文档
金融助力服务消费需更加精准有效
证券日报· 2025-09-27 15:46
服务消费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牵着经济转型,是衡量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尺。在推动 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更大力度提振服务消费,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撑与深度赋能。 不过,服务消费领域的经营主体,普遍具有"轻资产、缺抵押、融资急"的特点,传统信贷模式往往难以 有效覆盖其融资需求。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与金融支持不足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为有效破解 这一矛盾,金融机构应主动作为,将信贷资源精准投向服务消费领域。这既是响应国家战略、服务实体 经济的责任担当,也是优化信贷结构、培育新增长点的内在要求。 首先,创新信贷产品,应实现"量体裁衣"。金融机构须摒弃"一刀切"的惯性思维,深入调研不同细分行 业的特点,开发出更具适配性的金融产品。如针对知识付费、在线服务等轻资产企业,可探索以知识产 权、订单数据等为授信依据的信用贷款。 其次,深化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率与风控水平。金融机构应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利用大数据、人工智 能、云计算等技术,为缺乏传统抵押物的消费服务企业精准画像,大幅提升融资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 本。同时,科技赋能也能帮助金融机构更有效地识别和管控风险,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最后,优化服务模式,不断延 ...
智汇低空,融创未来——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协办“AI赋能低空经济”论坛,以多元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5:08
论坛概况 -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指导 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等机构协办AI赋能低空经济主题论坛 汇聚70余家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及金融机构代表[1] - 论坛聚焦AI与低空经济融合路径 基础设施构建与金融支持机制等议题[1] 平安银行战略布局 - 公司构建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方案 包括初创期信用贷款 成长期供应链金融 成熟期跨境并购支持等综合化产品体系[2] - 针对低空经济产业提出三大服务心态:细致务实夯实产业基础服务 长期主义介入生态建设 开放创新拥抱技术变革[2] - 作为论坛唯一协办金融机构 公司通过定制化融资 投贷联动 跨境金融等工具支持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4] 行业发展趋势 -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具有技术密集 资本密集 周期较长特点[2] - AI深度融合将显著提升低空飞行器智能化水平与运行效率 物流 巡检 城市管理等场景有望实现规模化落地[3] - 监管框架逐步完善 基础设施持续投入为低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3] 产业生态建设 - 公司加强与政府 协会 科研机构合作 构建产业+金融+科技良性生态 为长三角及全国产业升级提供金融支持[4] - 论坛汇聚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钉钉 峰飞航空 中国四维等企业 从低空基建 AI平台 无人机系统 空间信息服务等多角度分享实践[3]
多措并举助丰收 乡村振兴路更宽
金融时报· 2025-09-23 04:24
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强国建设 - 银行业金融机构紧跟国家政策导向 运用金融优惠政策 创新产品 优化服务 不断强化对三农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持 成为推动农业增效益 农村增活力 农民增收入的重要力量 [1] 支持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 农业银行向辽宁禾谷茂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300万元惠农贷款 解决2800亩稻田的地租资金周转问题 [3][4] - 建设银行安康岚皋县支行为陕西岚皋县宏大猕猴桃园提供60万元信用贷款 缓解投入过大导致的经营困境 [5] - 建设银行帮扶直接促成猕猴桃园经营主体向宏大村提供土地流转金约40万元 带动全村60余户农户增收 年发放工资约30万元 [5] 支持人居环境优化改善 - 农发行贵溪市支行投放1.2亿元村庄环境整治和提升贷款 支持江西省贵溪经开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一期项目 覆盖4个乡镇40个行政村 [8] - 项目聚焦道路硬化 污水治理 亮化绿化等领域 着力完善乡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 提升农村房屋质量 [8] -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为忙岗村投入上亿元金融帮扶资金 修建400立方米蓄水池 解决近500户农户饮水困难问题 [11] - 蓄水池在蓄水充足时可向县里学校医院供水 每年为村集体增加10余万元收入 [11] 支持乡风文明持续改进 - 交通银行联合上交所公益基金会开设SSE科创教室 为甘肃天祝 四川理塘 山西浑源等农村地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 无人驾驶 编程等前沿科技课程 [12] - 民生银行自2017年起累计向河南封丘捐赠4500余万元帮扶资金 建成封丘县民生学校 设有音乐教室 美术教室 阅览室 实验室等功能设施 [14] - 封丘县民生学校现有在校生4700余人 有效缓解当地城区及周边村民子女入学问题 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人才保障 [14]
以金融“活水”激发小微企业活力(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08
企业发展,少不了贷款。可贷款从哪里来?可以从"数"中来。 提升融资服务的可得性精准性,数字技术是填平"信息鸿沟"的好工具。如今积极发展数字金融,就是要 连通"数据孤岛",实现银企双赢。调研时,不少银行客户经理说,最开始接到"推荐清单"时,以为 是"摊派任务"。一走访才发现,清单上的企业确实有发展前景、有资金需求,服务效率大幅提升。现实 情况在变,企业需求在变,利用新技术更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动态化需求,金融业才能不断开辟高质 量发展的新空间。 进一步讲,每一笔融资业务的背后,都有高质量发展的挖潜空间。比如,一家砂石开采企业曾受到行政 处罚,这个"污点"影响了后续经营。当地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了解情况后,协调有关部门辅导企业完 成信用修复,企业得以轻装再出发。再如,针对企业反映集中的贷款到期"过桥"难题,浙江、山东等地 将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嵌入协调工作机制,企业得以减负。进一步加强支撑保障,做好更有力度、温度 的金融服务,不断为破解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贡献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金融活水才能更好浇灌高 质量发展沃土。 金融活则经济活,好政策要重落实。加强央地协同、用好数据手段、各领域汇聚合力,定能更好推动惠 企政 ...
工商银行钦州分行:以金融之力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0 08:05
贷款业务发展 - 工商银行钦州分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达48.04亿元 较年初新增10.63亿元[1] - 该行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业务高质量发展 展现出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劲实力[1] 重点聚焦领域 - 紧密围绕节能环保 新材料 新能源等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1] - 通过高频次高质量客户走访精准识别融资需求 确保资源投向政策导向明确且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领域[1] 银政企协同机制 - 积极构建银政企高效联动机制 主动对接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强化政策信息互通[1] - 深化与重点企业战略合作 通过联合走访和政策宣讲形式拓展优质客户资源池[1] - 联合多家重点新材料企业开展专场对接活动 现场收集融资需求[1] 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 着力锻造专业化信贷服务队伍 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客户经理产业洞察和风险评估能力[2] - 推行一户一策专属金融服务方案 针对不同成长阶段企业提供差异化融资解决方案[2] - 量身定制信用贷款和供应链融资等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有效满足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2]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储备 加快项目推进和落地[2] - 不断拓展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投放力度[2]
徐州农商银行“贷”动小微制造企业快速发展
江南时报· 2025-09-19 13:41
随着企业成长和市场认可度提升,订单量逐年攀升。2024年,徐州农商银行在综合评估其经营状况和发 展前景后,提供了700万元贷款支持,有力推动了生产扩张和技术改造。同年,公司销售额成功突破 1000万元大关。 在金融活水的持续灌溉下,这家扎根乡村的小微企业正朝着更高目标稳步迈进。"今年,我们力争销售 额突破2000万元!"谈及未来,乔先生充满信心。 在江苏楚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火花飞溅。打磨机、冲孔机、激光切割车床正 全速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操作设备,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小微企业,专注于金属结构件和机械零部件生产。公司负责人乔先生回忆道:"工 厂刚落地时,采购设备、租赁场地、招募工人等处处都需要资金。徐州农商银行提供的50万元信用贷 款,及时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对于制造业小微企业而言,资金周转是最大挑战。原材料采购需要现金支付,而产品交货后货款回收又 有账期,这个时间差常常让企业捉襟见肘。"幸亏有农商行持续支持,工厂才能正常运转,并抓住发展 机遇。"乔先生感慨道。 ...
工行崇左分行:服务实体经济 积极为小微企业发展“铺路架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7 09:10
小微企业贷款业务 - 工商银行崇左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5.52亿元 较年初增长3.37亿元[1] - 该行通过组建专业团队深入一线调研 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集群特点制定特色化场景融资方案[1] - 重点推广"无还本续贷"和信用贷款等优惠政策 确保政策红利直达经营主体[1]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以构建便捷高效、成本适宜的融资环境[1] - 积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及小微企业 全面了解客户经营状况[1] - 持续探索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以提升服务质效[1] 区域经济支持 - 金融服务紧密围绕崇左市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展开[1] - 通过差异化金融方案有效满足小微企业多元化需求[1] - 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金融动能[1]
打通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米”
人民日报· 2025-09-15 01:08
工作机制运行成效 - 截至6月末累计走访超过900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1][2] - 银行对推荐清单内主体新增授信23.6万亿元[1] - 新发放贷款总额达17.8万亿元[1] 机制协同架构 - 国家层面由金融监管总局与发改委牵头形成政策合力[1] - 地方建立省市区县三级工作机制并以区县为主战场[1] - 通过央地协同完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1] 基层覆盖实施 - 依托市场监管工信税务等部门数据拆解走访清单[2] - 将机制融入乡镇街道社区基层治理毛细血管[2] - 通过基层力量加快摸清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2] 信贷结构优化 - 新发放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达32.8%[2] - 多部门数据共享助力轻资产企业精准画像[2] - 加大对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重点领域资源倾斜[2] 数据赋能措施 - 加快完善地方信用数据平台建设[3] - 基于大数据开发匹配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产品[3] - 降低金融机构风险识别成本和融资风险[3] 政策协同创新 - 将无还本续贷政策嵌入机制统筹推进[3] - 根据形势增列外贸板块引导资源倾斜[3] - 借助央地协同优势提升政策措施效能[3] 营商环境优化 - 指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和规范财务管理[3] - 协调解决土地环保征信等经营困难[3] - 激发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和经营能力[3]
万亿低空经济:银行争相布局
36氪· 2025-09-05 02:52
低空经济市场前景 -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 经济增长潜力大 产业带动性强 科技创新驱动力足 受到国家充分重视 [1] - 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 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1] - 低空经济一般指利用1000米以下空域开展的经济活动 包括无人机物流 低空旅游 航空器制造 飞行培训等多个领域 [2] 银行机构布局策略 - 国有大行依托资金优势聚焦基建领域 邮储银行通过信用贷款支持滁州市澜图精密制造有限公司采购原材料 助力其拿下航空工业集团高端订单 [4] - 中国银行九江共青支行提供7700万元支持共青城通用机场建设 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合作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并承接泰顺机场项目 [5] - 政策性银行发挥长期资金与政策协同功能 农发行四川省分行批复8亿元贷款用于自贡无人机示范基地 国开行通过超长期贷款支持江西共青城水上飞机码头 带动近18.7亿元重点项目签约 [5] - 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注重服务灵活性与产品创新 光大银行深圳分行为深圳市科卫泰实业提供1000万元低空经济线上化产品 [5] - 浦发银行深圳分行为大漠大智控提供动态授信 华夏银行广州分行投资全国首单低空经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规模超5亿元 邮储银行芜湖分行以"抵押+信用"组合模式支持天科航空扩产 [5] - 江苏银行苏州分行推出"低空园区宝" 为园区产权人或运营方提供改造 装修 招商 广告等营运费用授信服务 最长15年授信期限 [7] 金融服务创新 - 针对企业轻资产 重研发特点 开发知识产权质押 未来收益权质押等创新融资工具 [9] - 根据企业研发 测试 量产等不同阶段提供匹配融资支持 解决长周期研发与短期贷款错配问题 [9] - 强化投贷联动和综合金融服务 通过银行系AIC 风投子公司开展股权投资 实现"资本+债务"双轮驱动 [9] - 整合供应链金融 并购重组 跨境结算等服务 打造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体系 [9] - 上海银行打造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陪伴企业完成从0到1科技创新 从1到10成果转化 和从10到100产业转化 [13] 政策支持体系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低空经济发展绘制清晰蓝图 [10] - 民航局发布《通用航空应急救援运营指南(征求意见稿)》提供通用航空企业开展应急救援能力建议 [10]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加快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 有序发展低空旅游 航空运动 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 [10] - 人大常委会《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规定保障低空经济发展对空域利用的合理需求 明确划分空域应当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 [10] - 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标准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要求研制无人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标准 完善无人化物流配送相关标准 [10] 行业发展机遇 - 参与低空经济可为银行开拓新贷款和投资领域 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新场景 [14] - 大数据 云计算等技术发展为银行提供新工具和方法 使其能更好服务低空经济领域企业 [14] - 银行业面临低利率时代 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等挑战 通过参与低空经济可开拓新贷款和投资领域 提升竞争力 [16] - 从单纯信贷支持到股权投资 金融租赁 再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产业生态圈 银行等金融机构赋能低空经济愈发多元化 [18]
深圳金融的服务样本:平安银行以“三专机制”助力特区科技集群再腾飞
券商中国· 2025-09-03 09:10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成就 -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 全市经营主体达450.8万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万家 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 [1] - 专精特新企业1.1万家 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5家 [1]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6.46%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1] - 金融业增加值从特区成立初的0.1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711亿元 [1] 平安银行与科技企业协同发展 - 平安银行通过2000万信用贷款支持XWD扩产经营 助力其2011年登陆科创板 [2] - 为XWD提供项目贷款 综合授信及海外账户体系搭建 内保外贷 外汇衍生品避险等服务 [2] - 2025年初为XWD全资子公司产业链并购提供10年期授信 承贷比例80% [2] - 累计为某新能源车企提供600亿元授信 服务700户下游经销商 资金支持近750亿元 [3] 平安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设立总行科技金融中心及分行分中心 认证科技特色支行及专业团队 [4] - 创新科技企业打分卡评估体系 从科创能力 科技资质 发展质量 偿债能力四维度综合评估 [4][5] - 打造腾飞贷 上市贷等产品 构建一纵一横一张网产业金融服务生态 [5] - 纵向覆盖产业客户初创-成长-成熟全阶段 横向通过银行+险资 股+债联动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5] 平安银行业务数据表现 - 截至6月末企业存款余额2.37万亿元 企业贷款余额1.68万亿元 [6] - 上半年企业存款平均付息率1.67% 同比下降45个基点 [6] - 上半年基础设施 汽车生态 公用事业 地产四大基础行业贷款新发放2397.77亿元 [6] - 新制造 新能源 新生活三大新兴行业贷款新发放1238.17亿元 [6] - 对公客户数90.91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6.5% 科技企业客户29270户 贷款余额1934.36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