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鹏汽车(09868)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汽车股今日普跌 市场预期明年新能源购置税退坡 机构称或刺激四季度额外需求增量
智通财经· 2025-09-18 07:52
汽车股市场表现 - 小鹏汽车-W股价下跌3.95%至81.55港元 [1] - 广汽集团股价下跌2.57%至3.41港元 [1] - 理想汽车-W股价下跌2.49%至101.9港元 [1] - 长城汽车股价下跌1.26%至17.26港元 [1] 新能源汽车政策动态 - 2023年政策公告明确2026-2027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 [1] - 2025年是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全免政策最后一年 [1] - 购置税政策变化可能刺激2025年四季度额外需求增量 [1] 行业增长目标与预测 - 八部门方案设定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 [1] - 2025年目标销量同比增长约20% [1] - 中汽协年初预估2025年销量为1600万辆 [1] - 银河期货研报认为实际销量可能超方案目标 [1] 行业前景展望 - 中信建投预测行业将迎来"金九银十"行情 [1] - 下半年行业反内卷和新能源购置税退坡预期推动市场高低切换 [1] - 国补政策落地将支撑行业下半年表现 [1]
汽车股今日普跌 市场预期明年新能源购置税退坡 机构称或刺激四季度额外需求增量
智通财经· 2025-09-18 07:51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变化 - 2024年是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最后一年 明年起恢复征收车辆购置税[1] - 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1] 汽车股市场表现 - 小鹏汽车-W股价下跌3.95%至81.55港元[1] - 广汽集团股价下跌2.57%至3.41港元[1] - 理想汽车-W股价下跌2.49%至101.9港元[1] - 长城汽车股价下跌1.26%至17.26港元[1] 行业政策与目标 - 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设定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 同比增长约20%[1] - 中汽协年初预估1600万辆 新目标低于此前预期[1] - 购置税政策变化可能刺激四季度额外需求增量 或超方案目标[1] 行业展望 - 下半年国补落地 行业反内卷和新能源购置税退坡预期背景下 行业有望迎来"金九银十"行情[1]
2 flying cars collide in China during air show rehearsal, one catches fire
MINT· 2025-09-18 06:55
事件概述 - 小鹏汇天两辆飞行汽车在长春航展排练中发生空中碰撞[1] - 事件发生于9月16日下午即航展正式开幕前三天[2] - 涉事车辆为公司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1] 事件经过 - 两架eVTOL在编队飞行时因间距不足导致接触碰撞[2] - 一架飞行器安全着陆 另一架机身损坏后坠地起火[3] - 现场消防车辆进行了灭火处置[3] 后续处理 - 公司确认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4] - 所有现场人员安全 相关部门已有序处置[4] -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4] 公司背景 - 小鹏汇天为小鹏汽车旗下飞行汽车子公司[1] - 公司成立于2013年[4]
小鹏汽车-W(09868):欧洲首个本地化生产项目启动,全球化布局再添新篇章
长江证券· 2025-09-17 15:2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欧洲首个本地化生产项目于2025年Q3在奥地利格拉茨麦格纳工厂启动 首批小鹏G6与G9顺利量产下线 德国慕尼黑研发中心已启用 未来预期投产更多车型 [2][4][8] - 智能驾驶持续领先 渠道变革和营销体系加强 叠加强势新车周期开启 公司销量有望稳步提升 [2][8] - 规模提升、平台和技术降本效果将进一步体现 叠加软件盈利的商业模式拓展以及出海持续增长 公司未来盈利具备较大弹性 [2][8] 全球化布局进展 - 欧洲本地化生产项目启动 研发与生产协同 助力全球化布局 小鹏汽车在欧洲完成从研发到批量生产的全价值链布局 [8] - 自2021年进入欧洲 目前已覆盖全球超46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1-7月海外销量达1.87万辆 同比+217% [8] - 欧洲市场小鹏斩获中高端纯电汽车中国品牌销量第一 2025年上半年销量超8千辆 G6作为主力车型占比约67% [8] - 前期小鹏首个海外产能印尼KD工厂投产 实现X9生产交付 本次欧洲产能启动进一步完善全球化布局 [8] 销量与业绩展望 - 2025Q3预期交付量11.3-11.8万辆 同比增长142.8-153.6% 预期收入196-210亿元 同比增长94.0%-107.9% [8] - 新款小鹏G6、G9上市即热销 多次获得国内细分市场销量冠军 在多个海外市场长期位列细分市场第一名 [8] - 7月3日小鹏G7正式上市 Q3发布全新一代P7 Q3将有两款全新的重磅车型开始交付 Q4小鹏鲲鹏超级电动车型逐步进入量产 [8] - 预期公司Q4实现单季度扭亏 实现全年规模自由现金流 [8] - 预计公司2025年收入为928亿元 对应PS 1.6X [8] 产品与战略 - MONA M03和P7+开启公司新车周期 [2][8] - 后续小鹏P7+即将登录欧洲 车型拓展有望持续增强欧洲销量 [8] - 实现"一车双能"战略 [8]
能源电子月报:功率公司业绩回暖,汽车与数据中心增长趋势明确-20250917
国信证券· 2025-09-17 11:05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2] 核心观点 - 功率半导体行业业绩回暖 收入与盈利能力逐步修复改善 汽车与数据中心仍为主要增长方向[4] - 行业步入改善阶段 整体利润为近8个季度新高 市场份额持续做大[6] - 需求端数据中心 新能源汽车保持加速增长 汽车智能化与功率段持续提升带来功率器件用量增长[6] - 汽车中低压功率器件国产替代空间仍大 汽车仍为最主要增量市场[6] - 数据中心用电量指数型增加 功率器件需求加速提升 SiC/GaN迎来增量空间[6] - 随着电动化单品红利逐步释放 产业增量主要来自于碳化硅等器件应用在汽车 数据中心打开增量空间[6] - 产能扩展回归理性 结构向BCD工艺等电源管理产品过渡 产品从单一功率半导体逐步向产品解决方案发展[6] - 覆盖市场从国内逐步向海外扩展[6] - 在需求温和复苏背景下 价格企稳 随着头部公司市占率提升整体有望保持稳步增长[6] 功率半导体业绩回顾 - 2Q25行业营收基本实现同环比增长 收入体量进一步提升[7] - 工控与消费等传统应用领域保持平稳 新能源汽车应用仍为主要增长领域 服务器电源需求增速最快[7] - 中低压功率器件如MOS 二极管等在国产份额提升 汽车智能化及整车增长推动下加速渗透[7] - 高压超结MOS及IGBT基本进入同比低基数改善阶段 二季度光伏抢装拉动营收 数据中心功耗增加带动MOS需求增长[7] - 整体功率公司基本实现同环比增长 营收持续增加对应国产市场份额持续提升[7] - 功率公司利润端进入改善阶段 整体利润为过去8个季度新高[14] - 二季度随着行业需求回暖 受益于汽车 算力等高门槛市场渗透率提升 价格基本稳定 行业盈利情况持续改善[14] - 中低压器件延续稳定态势 扬杰科技 捷捷微电实现同环比增长[14] - 高压器件随价格企稳 需求增加 相关厂商斯达半导 东微半导实现同环比增长[14] - 回顾过去两年 行业经历了需求调整 供给释放带来价格竞争 整体利润水平下降[14] - 进入2025年 需求改善 由供给带来的价格竞争逐步放缓 头部厂商份额持续增加 头部厂商利润走向改善[14] - 行业各公司毛利率与存货周转天数基本保持改善[20] - 剔除产品结构 折旧等因素影响各公司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20] - 库存端 行业存货水位保持健康 随需求回暖 部分公司周转加快[20] - 当前行业企稳明确 产品价格逐步稳定 消费 工业等基本盘平稳 汽车 算力相关应用打开增量市场 行业走向回暖[20] 新能源汽车领域 - 我国7月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126万辆(YoY+27.4% MoM-5.0%) 产量124万辆(YoY+26.3% MoM-2.0%) 单月新能源车渗透率为48.7%[5] - 我国新能源汽车峰值功率200kW以上的主驱占比由22年的9%提升至25年1-7月的25% 100kW以下的低功率车型占比由22年的26%降低至22%[33] - 电驱最高峰值功率由22年255kW升至25年7月的580kW[33] - 我国25年1-7月新能源上险乘用车主驱模块中SiC MOSFET占比为17.9%[36] - SiC MOSFET模块电控搭载量占比由22年10.2%增加至25年1-7月的17.9%[36] - Si MOSFET电控搭载量占比由22年12.2%下降至至25年1-7月的1.4%[36] - 我国25年1-7月新能源上险乘用车主驱模块中IGBT模块国产供应商占比约87.0%[36] - 主驱IGBT模块主力厂商芯联集成 时代电气 士兰微 斯达半导领先优势逐步确立 海外厂商份额逐步下降[5] - 25年1-7月比亚迪半导体累计主驱电控搭载量约占24.6% 时代电气占16.0% 芯联集成约占10.2% 斯达半导占10.8% 士兰微约占14.1% 宏微科技约占2.8%[36] - 800V车型中碳化硅车型渗透率由23年20%不到增至25年1-7月的76% 而目前800V车型渗透率尚未超过15%[40] - 25年1-7月碳化硅车型中10-18万车型占比提升至8.1% 25万以下车型占比超43%[47] 数据中心应用 - 预计未来五年全球服务器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18.5%[62] - 加速服务器需求增长和非加速服务器的强劲复苏将推动市场规模在2029年达到5920亿美元[62] - 北美大型CSP仍是AI Server需求同步增长[62] - 随着中国CSP厂商进入资本开支扩张期 国内市场有望复制北美数据中心增长路径[62] - 随着数据中心扩建 电源需求指数型增加 有望带动功率器件[62] - SiC GaN加速渗透[59] 新能源发电与光储应用 - 8月20kW 50kW 110kW光伏逆变器价格保持稳定[71] - 8月逆变器出口台数为548万台 同比+31% 环比-1%[71] - 8月出口金额为8.88亿美元 同比+20% 环比+9%[71] - 随着高功率逆变器占比提升单价有所修复[71] - 国内储能从强制配走向市场化 海外大储需求走强 功率器件同步受益[5] - 25年8月国内储能招标同环比超预期[71] - 根据CESA统计 1H25中国企业新获海外储能订单/合作规模同比增长220.28% 大储需求旺盛[71] 交期与价格跟踪 - 库存回归健康水位 海外厂商产品交期拉长 价格逐步企稳 行业陆续走向改善期[5] - 根据TTI 除部分IGBT产品外 大部分品类产品近半年交期稳定 供给端基本触底企稳[77] - 低压MOSFET 高压MOSFET产品 小信号晶体管及小信号二极管基本保持稳定[77] - 2Q25后海外厂商产品交期逐步拉长[77] - 随着下游库存去化基本完成 补库需求带来市场温和复苏[7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相关公司扬杰科技 新洁能 华润微 士兰微 东微半导 斯达半导 捷捷微电 芯联集成 华虹半导体在新器件 新工艺及新市场的拓展[6] - 碳化硅下游加速渗透 衬底进入6英寸向8英寸转换阶段 头部衬底企业有望受益 建议关注产业上游的天岳先进等公司[6]
国联民生证券:25Q2乘用车需求延续高景气 零部件收入受益行业产销规模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8:12
行业整体表现 - 25Q2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 乘用车和商用车总量环比增长[1] - 行业总营收9211亿元 同比+9.1% 环比+15.4% 归母净利润339亿元 同比-8.9% 环比+2.0%[1] - 行业毛利率15.6% 同比-0.9个百分点 环比-0.3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1.2% 同环比均改善0.4个百分点[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占收入比重14.0% 同比+2.2个百分点 环比+16.2个百分点[1] 乘用车板块 - 25Q2乘用车批发销量711万辆 同比+13.0% 环比+10.8%[2] -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363万辆 同比+33.6% 环比+25.2% 渗透率51.1% 同比+7.9个百分点 环比+5.9个百分点[2] - 乘用车板块总营收5322亿元 同比+10.5% 环比+21.4% 归母净利润133.1亿元 同比-29.1% 环比-5.5%[2] - 小鹏汽车25Q2交付10.3万辆 同比+241.6% 零跑汽车交付13.4万辆 同比+151.7% 零跑2025H1净利润0.3亿元实现扭亏[2] 零部件板块 - 25Q2零部件总营收2516.4亿元 同比+10.5% 环比+9.9% 归母净利润149.7亿元 同比+19.4% 环比+6.5%[3] - 零部件毛利率18.2% 同比+0.1个百分点 环比+0.4个百分点 净利率6.0% 同比+0.4个百分点 环比-0.2个百分点[3]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88.3天 环比减少8.0天 存货周转天数73.3天 环比减少6.3天[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71亿元 同比+10.3% 占收入比重10.8%[3] 商用车板块 - 重卡销量25Q2环比增长 龙头公司通过产品力领先和成本费用控制实现超预期业绩[4] - 潍柴动力25Q2归母净利润29.3亿元 同比-11.2% 环比+8.2% 中国重汽净利润3.6亿元 同比+4.0% 环比+15.4%[4] - 客车行业归母净利润13.3亿元 同比+12.1% 环比+50.2% 净利率6.7% 同比+0.5个百分点 环比+0.9个百分点[4] - 宇通客车25Q2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16.1% 环比+56.4% 对板块拉动作用明显[4] 投资标的 - 乘用车领域推荐吉利汽车 比亚迪 上汽集团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 赛力斯 长安汽车 长城汽车[5] - 零部件领域推荐新泉股份 拓普集团 电连技术 比亚迪电子 星宇股份 伯特利 隆盛科技 华丰科技 凌云股份 华域汽车 德赛西威 关注银轮股份[5] - 商用车领域推荐中国重汽 潍柴动力 宇通客车[6]
港股科技ETF(159751)涨超2.6%冲击9连涨,南向资金持续扫货港股
搜狐财经· 2025-09-17 05:51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强势上涨2.83%至931573点 [1] - 成分股商汤-W上涨15.79% 金山云上涨11.71% 东方甄选上涨7.01% [1] - 中芯国际与阿里巴巴-W等个股跟涨 [1] ETF产品表现 - 港股科技ETF上涨2.60%冲击9连涨 最新价报1.22元 [1] - 该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 [2] - 场外联接代码包含A类021294 C类021295 I类022884 [3] 资金流向与市场环境 -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额达1.09万亿港元 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 [1]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改善流动性 推动港股持续走高 [1] - 增量资金明显增配科技互联网龙头 更偏向个股逻辑 [1] 指数构成特征 - 指数选取50只港股通科技龙头 标准包括市值/研发投入/营收增速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4.91% 包含腾讯/阿里/小米/比亚迪等 [2] - 覆盖创新药/消费电子/新消费/AI科技等景气赛道 [1] 投资策略观点 - 机构认为当前属结构性行情 建议自下而上寻找低估个股 [1] - 中期涨幅取决于企业基本面回升情况 [1] - 重点关注相对低估的优质科技个股 [1]
港股异动丨汽车股拉升 蔚来涨超8%领衔 吉利汽车、理想汽车涨超2%
格隆汇· 2025-09-17 02:29
行业政策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推动汽车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 方案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 [1] - 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1] 公司表现 - 蔚来-SW股价55.300港元涨超8%大幅领先 [1] - 吉利汽车股价19.530港元涨超2%且拟将极氪私有化取得极氪股东正式批准 [1] - 广汽集团股价3.500港元涨超2% [1] - 理想汽车-W股价102.400港元涨超2% [1] - 比亚迪股份股价111.600港元涨1.55%且唐DM-i智驾版加推175KM版官方指导价17.98-19.98万元 [1] - 北京汽车股价2.140港元涨0.94% [1] - 零跑汽车股价63.650港元涨0.47% [1] - 小鹏汽车-W股价83.500港元涨0.24% [1] 产品动态 - 蔚来官微宣布9月20日NIO Day 2025蔚来日将正式举办全新ES8将正式上市且已开启全国发运 [1] - 比亚迪宣布唐DM-i智驾版加推175KM版共提供三款配置 [1]
汽车股拉升 蔚来涨超8%领衔 吉利汽车、理想汽车涨超2%
格隆汇· 2025-09-17 02:25
行业政策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推动汽车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 方案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 同比增长约3% [1] -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1550万辆左右 同比增长约20% [1] 公司动态 - 蔚来NIO Day 2025将于9月20日正式举办 全新ES8将正式上市并已开启全国发运 [1] - 比亚迪唐DM-i智驾版加推175KM版 共提供三款配置 官方指导价17.98-19.98万元 [1] - 吉利汽车拟将极氪私有化取得极氪股东正式批准 [1] 股价表现 - 蔚来-SW股价55.300港元 涨幅8.33% [2] - 吉利汽车股价19.530港元 涨幅2.52% [2] - 广汽集团股价3.500港元 涨幅2.34% [2] - 理想汽车-W股价102.400港元 涨幅2.30% [2] - 比亚迪股份股价111.600港元 涨幅1.55% [2] - 北京汽车股价2.140港元 涨幅0.94% [2] - 零跑汽车股价63.650港元 涨幅0.47% [2] - 小鹏汽车-W股价83.500港元 涨幅0.24% [2]
汽车行业如此卷,为什么还有新人要进来? | 电厂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13
行业竞争格局 - 汽车行业处于大洗牌阶段 未来可能仅存5家汽车公司 [1] - 传统汽车巨头努力求生 新势力品牌在生存线边缘挣扎 [1] - 跨界造车品牌逆势涌现 2024年5月吉祥汽车推出首款纯电动轿车 7月昇麒汽车发布光伏发电汽车 8月追觅科技官宣造车 [1] 造车资金门槛 - 新品牌从零起步需要至少300亿元资金才能存活 [1] - 研发阶段首款车型成本约20亿元 蔚来首个完整财年研发支出14.65亿元 零跑2019年研发费用3.58亿元 [2] - 制造环节需解决生产资质问题 代工模式需投入生产线建设 蔚来2018年为代工厂投资超过2.2亿元 [2] 量产与供应链成本 - 原材料成本占比极高 零跑数据显示原材料常年占总成本九成以上 [4] - 采用"先下单再生产"模式可暂缓初期资金压力 但销量扩张后资金压力迅速放大 [4] - 拜腾汽车融资84亿元仍因管理混乱在量产前倒下 奇点汽车融资170亿元因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4] 销售与营销投入 - 直营店年运营成本400-500万元 经销模式成本较低 [4] - 销售门店数量需50家以上 售后服务中心数量相当 [4] - 单场发布会成本500-1000万元 单款车营销费用5000万元到2亿元不等 [5] - 完成"研发-制造-销售"闭环需超过50亿元资金 [5] 持续运营与融资需求 - 存活需要持续输血 研发迭代、门店扩张、工厂升级都需资金 [5] - IPO前累计融资额普遍超过100亿元 但上市并非保障 [5] - 哪吒汽车2021-2023年累计净亏损183亿元 因缺乏成本管理能力和独特业务部署 [7] 盈利路径与资金储备 - 实现盈亏平衡需2年时间 零跑和理想用时2年 蔚来和小鹏尚未实现 [7] - 员工规模快速扩张 理想汽车员工从2020年4,181人增至2022年19,396人 薪酬从10.3亿元涨至66.7亿元 [7]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理想汽车研发从2020年11.1亿元增至2022年67.8亿元 零跑汽车从2022年14.11亿元增至2024年28.96亿元 [8] - 产能扩建需投入30亿元 销售门店需扩张至300-700家 售后服务中心需400家 [8] - 理想汽车扭亏前累计支出超400亿元 亏损超64亿元 现金储备584.5亿元 零跑汽车亏损220亿元 现金储备63.78亿元 蔚来累计亏损超1200亿元 小鹏亏损超400亿元 [8] 成功案例与失败教训 - 小米汽车带1000亿元入局成为少数留在牌桌的新品牌 [9] - 部分品牌选择小众赛道规避正面竞争 [9] - 赛麟汽车烧干57亿元后倒闭 留下法拍工厂和大量库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