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电气(02727)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电气涨超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08:07
每经AI快讯,上海电气(02727.HK)涨超5%,截至发稿,涨5.68%,报4.09港元,成交额4.35亿港元。 ...
港股异动 | 上海电气(02727)涨超5% 机构建议关注公司在机器人、核聚变等新兴产业的突破进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07:48
光大证券指出,重点关注公司在机器人、核聚变等新兴产业的突破进展。在机器人领域,公司实施"自 主研发+生态合作"双轮驱动,依托参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顺势推动商业化落地,并 已在核电工业场景中先行开展人形机器人应用测试。在核聚变领域,公司成功交付全球首台ITER项目 磁体冷态测试杜瓦,后续还将交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RAFT项目、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BEST项目 等多个主机系统核心部件。 智通财经APP获悉,上海电气(02727)涨超5%,截至发稿,涨5.68%,报4.09港元,成交额4.35亿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电气主要从事设计、制造及销售能源装备(包括核电设备、储能设备、燃煤发电及 配套设备、燃气发电设备、风电设备、氢能设备、光伏设备、高端化工设备,以及提供电网及工业智能 供电系统解决方案)和工业装备(包括电梯、大中型电机、智能制造设备、工业基础件、建筑工业化设 备,同时亦提供集成服务(包括能源、环保及自动化工程及服务)。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新增订单突破 千亿达1098.1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能源装备新增订单同比增长23.9%至600.4亿元。 ...
上海电气涨超5% 机构建议关注公司在机器人、核聚变等新兴产业的突破进展
智通财经· 2025-09-30 07:47
上海电气(601727)(02727)涨超5%,截至发稿,涨5.68%,报4.09港元,成交额4.35亿港元。 光大证券指出,重点关注公司在机器人、核聚变等新兴产业的突破进展。在机器人领域,公司实施"自 主研发+生态合作"双轮驱动,依托参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顺势推动商业化落地,并 已在核电工业场景中先行开展人形机器人应用测试。在核聚变领域,公司成功交付全球首台ITER项目 磁体冷态测试杜瓦,后续还将交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RAFT项目、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BEST项目 等多个主机系统核心部件。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电气主要从事设计、制造及销售能源装备(包括核电设备、储能设备、燃煤发电及 配套设备、燃气发电设备、风电设备、氢能设备、光伏设备、高端化工设备,以及提供电网及工业智能 供电系统解决方案)和工业装备(包括电梯、大中型电机、智能制造设备、工业基础件、建筑工业化设 备,同时亦提供集成服务(包括能源、环保及自动化工程及服务)。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新增订单突破 千亿达1098.1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能源装备新增订单同比增长23.9%至600.4亿元。 ...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临风新能源公司注册成立
企查查· 2025-09-29 06:56
公司基本信息 -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临风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26日成立 登记状态为存续[2] - 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 由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全资持股[1][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赵立晨 注册地址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2]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涵盖发电业务、输电业务及供(配)电业务[1][2] - 具备建设工程设计资质 可开展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1][2] - 经营项目需经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核准[2] 股权结构 - 公司为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660.SH)全资子公司[1][2] - 企业类型属于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2] - 控股股东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认缴出资额500万元[2]
上海电气跌2.01%,成交额21.3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159.2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02:0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9日盘中下跌2.01%至9.25元/股 成交额21.36亿元 换手率1.80% 总市值1437.4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159.20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9.67%卖出占比13.57% 大单买入占比24.57%卖出占比24.01% [1] - 年内股价上涨14.06% 近5日涨12.39% 近20日涨5.11% 近60日涨26.37% [1] - 9月25日龙虎榜净买入7.59亿元 买入总额13.95亿元占比11.62% 卖出总额6.37亿元占比5.30%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70.44万户 较上期减少6.70% 人均流通股数量无变化 [2] - 中国证券金融持股2.12亿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039.46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38亿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699.12万股 [3] - 中证上海国企ETF新进第十大股东 持股4204.43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3.03亿元 同比增长8.89% [2] - 归母净利润8.21亿元 同比增长36.4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9.73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构成:销售商品81.52% 提供劳务9.43% 工程建造4.56% 其他业务4.49% [1] - 行业分类: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Ⅱ-综合电力设备商 [2] - 概念板块涵盖:光热发电 上海国资 核聚变 大飞机 智能交通等 [2]
圆满落幕,精彩内容分享!2025(第五届)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
DT新材料· 2025-09-27 16:05
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概况 - 论坛由DT新能源主办 汇聚50+专家和企业高层 分享近30场报告 吸引超200位产业界代表和学者参与[2] - 聚焦绿色甲醇产业宏观趋势 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 生物质气化技术 产业生态建设及应用等核心议题[2] - 同期举办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前沿论坛 高层闭门研讨会 大连港绿醇加注中心参观及国际对接专场活动[2] 液态阳光技术定义与产业化进展 - 液态阳光燃料由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 涵盖甲醇 汽油 柴油和SAF[6] - 产业已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向规模化应用关键阶段 电子甲醇和可再生甲醇均属该范畴[6] - 中国需建立与国情结合且与欧盟接轨的可再生甲醇标准 适用于交通和化学品领域[12] 企业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案例 - 吉利研发醇氢电动技术 拥有400余件专利 超5万辆运营车辆累计行驶230亿公里[15] - 吉利完成CO2加氢制甲醇千吨级中试 布局碳捕捉至应用全链条闭环[32] - 东方电气40t/d生物质气流床加压气化中试装置有效气组分(CO+H2)达71% 碳转化率超99%[46] - 华东理工大学燃煤电厂万吨级CO2捕集制甲醇示范项目 CO2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超99%[30] 绿色甲醇在航运领域的应用 - 新加坡目标2030年成为百万吨级甲醇供应枢纽 聚焦燃料供应 储存及加注设施建设[18] - 马士基集团通过绿色甲醇燃料 新型船舶订购与供应商合作推进净零排放目标[23] - 国际海事组织要求2030年减排20% 2050年近净零 欧盟政策推动零碳燃料成为合规刚需[58]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技术进展 - 航空业占全球CO2排放12% 中国航空碳排放破1亿吨 90%来自航空燃料[34] - 清华大学完成100吨/年CO2加氢制SAF中试 千吨级工业示范落地四川金象赛瑞[34] - 霍尼韦尔UOP Ecofining技术用于SAF生产 推动可持续技术商业化[41] 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 - 中国矿业大学CCUS技术应用于中石化 中石油等十余项示范工程[27] -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CO2加氢制低碳烯烃 下一步将整合碳捕集与SAF合成一体化[37] - 天津大学 南京大学等机构展示电化学CO2捕集-转化一体化及高值化学品制备技术[65] 生物质能技术与绿色燃料合成 - 清华大学允清炉技术实现超低焦油生物质纯氧气化 应用于多源固废气化能源站[39] - 上海电气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投产 掌握制氢 生物质气化及甲醇合成技术[43] - 工大开元开发风光发电制氨/醇撬装装备 为分布式场景提供模块化解决方案[54] 产业生态建设与基础设施 - 国家管网集团研究甲醇管道输送技术 未来将构建新能源多能融合网络[59][61] - 中国船级社分析绿色甲醇成本 认证及供应瓶颈 探讨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58] - 上海闻基生物科技介绍SAF碳信用交易方法 CDR技术及Book&claim交易平台[63]
上海电气(601727) - 上海电气H股2025年中期报告
2025-09-26 10:01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43.03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8.9%[14][19][35]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21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7.3%[15][19][35] - 基本每股收益0.053元,较上年同期上升8.2%[15][19] - 新增订单1098.1亿元[15][19] - 报告期内毛利率为19.0%[19] 业务板块数据 - 能源装备板块营业总收入301.16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2.2%,毛利率19.3%[36] - 工业装备板块营业总收入185.9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毛利率16.6%[37] - 集成服务板块营业总收入82.60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8%,毛利率15.1%[38] 财务状况数据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129.0009亿元,较上年度期末上升3.44%;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540.16669亿元,较上年度期末上升1.55%[41] - 报告期营业成本439.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9.29%;销售费用14.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8.81%[43] - 管理费用34.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30%;研发费用25.46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9.41%[43] - 财务费用3.05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1.74%[43][46] 项目进展 - 承接核岛主设备8台,出产核岛主设备9台、常规岛设备1台套,累计完工交付17台套[20] - 中标国电常熟3×660MW等多个燃煤发电机电设备项目[21] - 自主研制的甘肃酒泉300MW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机顺利发运[21] 市场合作 - 与阿布达比未来能源有限公司签署沙特赛达维2GW光伏项目合作协议[22] - 签约孟加拉吉大港2期包1变电站总包项目合同,含16座33千伏GIS变电站[22] - 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扎法拉巴德220千伏数字化变电站项目按期完工[22] - 总承包的马来西亚沙捞越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全线贯通[22] 新产品与技术 - 上海三菱电梯发布LNK智慧电梯数字化解决方案3.0,备件商城上线[23] - TSTCBTC®2.0和TSTIOM®两个产品通过自主化装备评价[23] - 吉林洮南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首期5万吨/年产能投产[24] - “1.1MW/10.8MWh多元热储绿色蒸汽系统”完成试运行并投入商业化运营[24] - 500兆瓦级全氢冷发电机通过技术评价[25] 人员变动 - 聘任朱兆开为总裁、王晨皓为职工董事等多人,董鉴华等多人离任[90] 公司决策 - 预计回购A股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且不超过3亿元,回购价不超12.29元/股[95] - 同意使用闲置资金投资建元信托,单日最高余额不超20亿元,期限自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69] 风险与应对 - 面临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和海外业务等风险[63][64][65][66] - 通过参与国家能源转型战略等应对市场风险[63] - 加强供应链管理等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64] 诉讼仲裁 - 与印度买方合同仲裁,裁决担保方支付1.46亿美元,买方反诉主张赔偿约3.89亿美元[178][179] - 涉及多起诉讼案件,部分案件中止诉讼[73][76] 其他 - 2025年6月30日集团员工约42,693人,2024年6月30日约40,321人[80] - 报告期内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等员工激励措施[81] - 取消监事会,由董事会审核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91]
上海电气(0272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08:5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人民币543.03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8.9%[14][19]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人民币543.03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8.9%[3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9%至543.03亿元人民币,其中营业收入增长9.0%至540.08亿元人民币[10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人民币54,303,335千元,较2024年同期49,868,517千元增长8.9%[150] - 公司合并营业收入总额为543.0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98.69亿元人民币增长8.9%[144][145]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21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7.3%[15][1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21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7.3%[35] - 净利润同比增长1.0%至20.47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增长7.3%至8.21亿元人民币[105][106] -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20.7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7.3%[162] - 公司合并利润总额为28.3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5.66亿元人民币增长10.4%[144][14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人民币5.46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22.89%[41]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增长16.8%至8.22亿元人民币[105] 成本和费用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人民币44,007,045千元,较2024年同期40,276,455千元增长9.3%[150] - 财务费用人民币3.05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51.74%[43] - 研发费用人民币25.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1%[43] - 研发费用增长9.4%至25.46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达4.7%[105]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扩大98.0%至7.80亿元人民币,资产减值损失减少59.7%至1.64亿元人民币[105] - 公司税费及附加支出为3.6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90亿元人民币增长24.1%[156] - 所得税费用增长34.9%至7.85亿元人民币,实际税率约27.7%[105] - 公司当期所得税费用为7.8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82亿元人民币增长34.9%[160] 各业务线收入与利润 - 能源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总收入人民币301.16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2.2%,毛利率为19.3%[36] - 工业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总收入人民币185.9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毛利率为16.6%[37] - 集成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总收入人民币82.60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8%,毛利率为15.1%[38] - 能源装备业务分部营业收入为301.16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为16.07亿元人民币[144] - 工业装备业务分部营业收入为185.98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为6.20亿元人民币[144] - 集成服务业务分部营业收入为82.60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为2.48亿元人民币[144]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51,581,756千元,较2024年同期46,593,502千元增长10.7%[15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收入人民币44,029,087千元,占主营业务收入85.4%,较2024年同期增长16.0%[15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工程建造收入人民币2,462,233千元,较2024年同期3,267,889千元下降24.7%[15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提供劳务收入人民币5,090,436千元,较2024年同期5,371,869千元下降5.2%[15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入人民币2,426,003千元,较2024年同期2,960,832千元下降18.1%[150][15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入中销售商品及材料收入人民币1,608,493千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32.0%[15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515.82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地区销售商品收入373.10亿元人民币,占比72.3%[155] - 公司其他业务收入为24.26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地区贡献15.63亿元人民币,占比64.4%[155] 新增订单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增订单人民币1,098.1亿元[15][19] - 新增订单中能源装备为人民币600.4亿元,其中燃煤发电设备200.8亿元、核电设备67.7亿元、风电设备139.0亿元、储能设备74.6亿元[19] - 新增订单中工业装备为人民币228.2亿元[19] - 新增订单中集成服务为人民币269.5亿元[19] 各地区表现 - 来自中国大陆的对外交易收入为456.07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84.0%[146] - 来自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对外交易收入为86.9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16.0%[146]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50.49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大陆占652.20亿元人民币[14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15.68亿元,上年同期为负2.41亿元[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去年同期净流出240.7百万人民币转为净流入1,568.2百万人民币[11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1,536.1百万人民币,与去年同期61,191.6百万人民币基本持平[11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去年同期净流入4,084.9百万人民币转为净流出5,339.4百万人民币[110] - 投资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至3,232.1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385.0百万人民币增长133.4%[110] - 取得子公司支付的现金净额为1,441.0百万人民币[11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33.7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净流入527.0百万人民币下降106.4%[11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391.1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2,746.4百万人民币下降24.2%[110]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3129亿元,较上年度期末增长3.44%[41] - 总资产人民币3,129.00亿元,较年初增加103.95亿元(增长3.4%)[48] - 资产总额从302,504,988千元增至312,900,090千元,增长3.4%[102][103] - 总负债人民币2,345.85亿元,较年初增加94.60亿元(增长4.2%)[48] - 流动负债人民币2,023.79亿元,较年初增加118.87亿元[48] - 流动负债从190,491,614千元增至202,379,281千元,增长6.2%[103] - 非流动负债人民币322.06亿元,较年初减少24.27亿元[48] - 流动资产净值人民币89.20亿元,较年初减少43.77亿元[4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从53,189,916千元增至54,016,669千元,增长1.6%[103] - 股东权益总额增长1.2%至783.15亿元人民币,其中归母权益增长1.6%至540.17亿元人民币[107] - 未分配利润从12,723,500千元增至13,544,252千元,增长6.4%[103] - 负债比率41.76%,较年初下降0.21个百分点[59] - 银行及借款总额人民币478.22亿元,较年初增加10.36亿元[51] - 一年内需偿还借款及债券人民币229.25亿元,较年初增加38.21亿元[51] - 资本开支总额人民币31.94亿元(2024年上半年:20.01亿元)[62] 具体资产项目变化 - 公司货币资金从32,569,013千元增至37,872,964千元,增长16.3%[102] - 存货从34,549,775千元增至43,486,731千元,增长25.9%[102] - 合同负债从57,928,502千元增至64,145,158千元,增长10.7%[103] - 短期借款从9,548,227千元增至10,823,718千元,增长13.4%[103] - 应付账款从60,569,875千元增至66,807,819千元,增长10.3%[103] - 固定资产总额增加至451.60亿人民币,较期初436.31亿人民币增长3.5%[165]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达17.93亿人民币,占应收账款总额32.3%[168] - 逾期五年以上应收账款增至79.80亿人民币,较期初60.07亿人民币增长32.8%[168] - 应付账款总额增至668.08亿人民币,较期初605.70亿人民币增长10.3%[169] - 短期借款总额增至108.24亿人民币,较期初95.48亿人民币增长13.4%[170] - 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增至10.07亿人民币,较期初6.64亿人民币增长51.6%[166] - 未办妥产权证书的房屋建筑物账面价值增至14.29亿人民币,较期初11.84亿人民币增长20.7%[166] - 长期借款总额为357.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64.72亿元下降1.8%[172] - 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为109.01亿元,较期初87.90亿元增长24.0%[172] 借款与融资详情 - 短期借款年利率区间为0.92%至5.92%[171] - 信用借款为259.29亿元人民币,占长期借款总额的72.4%[172] - 质押借款中,以账面价值19.06亿元的应收账款质押获取7.41亿元借款[172] - 以127.07亿元的PPP项目未来收款权质押获取35.10亿元借款[173] - 担保借款为35.11亿元,较期初57.55亿元下降39.0%[172][173] - 长期借款利率区间保持1.00%至8.33%[174] - 1-2年期长期借款占比34.0%,金额84.36亿元[175] - 应付债券"22沪风电MTN001"已全额兑付7.7385亿元[176] - 抵押借款涉及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人民币19.76亿元(年初:24.93亿元)[58] 诉讼和仲裁事项 - 印度莎圣项目合同金额为1,311,000,000美元,仲裁要求支付至少135,320,728.42美元[71] - 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裁决Reliance向公司支付合计146,309,239.27美元[72] - 通讯公司起诉首创公司要求清偿货款总额约人民币11.93亿元及违约赔偿金[73] - 通讯公司起诉哈工投资要求清偿货款总额人民币39,297.35万元及违约赔偿金[76] - 通讯公司起诉富申实业要求清偿货款总额约人民币78,795.62万元及违约赔偿金[76] - 通讯公司起诉南京长江要求清偿货款总额约人民币208,900.08万元及违约赔偿金[76] - 江苏中利起诉通讯公司要求支付货款及利息等合计约人民币54,507.57万元[77] - 印度仲裁案获裁决胜诉金额1.46亿美元,尚未收到款项[180][181] - 未决诉讼及仲裁相关或有负债为人民币89,645千元,较2024年末减少28.2%[182] 关联方交易 - 向关联方提供借款担保实际金额为人民币851,729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9.6%[182] - 关联方采购总额为人民币1,284,061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8.3%[186] - 关联方销售额为人民币458,279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5%[186] - 租赁关联方收入为人民币109,943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187] - 关联方向公司提供借款人民币159,100千元[188] - 塔尔煤田区块发电有限公司担保实际金额为人民币734,958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3.9%[189] - 公司向中国能源提供借款人民币10亿元,仅归还本金人民币100万元及部分利息[70] 投资与子公司活动 - 公司新增19家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人民币2.28亿元及美元100万元、港币100万元、韩元1亿元[148] - 公司处置7家子公司,处置价款总额人民币564,910千元,其中股权转让获得处置价款人民币564,910千元[149] - 公司使用闲置资金投资信托计划,单日最高余额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69] - 公司持有上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48.81%股份并拥有实质控制权[118] - 公司持有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41%股份,通过表决权安排实际控制35.08%表决权[119] - 资本性支出承诺总额为人民币1,428,605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51.3%[183] - 对外投资承诺金额为人民币1,034,650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44.1%[184] 股权与股东信息 - 上海国投公司以77,899,000股A股换购基金份额,持股比例从5.04%降至4.54%[68] - A股股本为12,655,327,092股,占总股本81.23%[82] - H股股本为2,924,482,000股,占总股本18.77%[82] - 上海市国资委通过控股实体持有A股7,428,510,136股,占A股总数58.70%[83] - 上海市国资委通过控股实体持有H股313,642,000股,占H股总数10.72%[83] - 上海电气控股集团直接持有A股6,400,435,385股,占A股总数50.58%[83] - 上海电气控股集团直接持有H股280,708,000股,占H股总数9.60%[83] -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持有A股707,399,555股,占A股总数5.59%[83] - 申能集团持有A股320,675,196股,占A股总数2.53%[83] - 报告期内未实施任何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81] - 公司完成A股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39,687,456股,支付金额299,977,709.24元人民币[95] 技术与项目进展 - 公司承接核岛主设备8台,出产核岛主设备9台、常规岛设备1台套[20] - 公司累计完工交付17台套核岛主设备[20] - 签署沙特2GW光伏EPC项目合作协议(沙特第五轮可再生能源计划)[22] - 孟加拉吉大港2期包1变电站项目包含16座33千伏GIS变电站新建/升级/扩建[22] - 吉林洮南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首期年产5万吨产能投产[24] - 1.1MW/10.8MWh多元热储绿色蒸汽系统完成商业化运营[24] - 500兆瓦级全氢冷发电机通过技术评价(突破大容量GVPI关键技术)[25] - 新一代1750千瓦集中式储能变流器(PCS)通过构网/跟网试验检测[25] - 超高速多工位切叠一体机实现量产交付(高速叠片工艺技术)[25] - 轴承生产基地投运(聚焦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高速轴承/机器人减速机轴承)[23] - 上海三菱电梯签约北外滩91街坊"浦西第一高楼"电梯项目[23] - TSTCBTC®2.0与TSTIOM®产品进入城轨协会自主化装备推荐清单[23] 税务事项 - 公司利润总额为28.32亿元人民币,按25%法定税率计算的所得税为7.08亿元人民币[160] - 子公司优惠税率政策为公司节省所得税支出2.16亿元人民币[160] - 公司15家一级子公司适用15%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有效期至2026年[158] - 公司5家子公司正在申请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预计可继续保持优惠资质[158] - 公司海外子公司适用当地所得税税率,范围在15%至25%之间[159] - 公司先进制造业子公司享受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政策,有效期至2027年底[159] 公允价值计量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总额为192.749亿人民币,其中第一层次资产为79.261亿人民币,第二层次为49.457亿人民币,第三层次为64.032亿人民币[13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总额为3045.8万人民币,全部属于第二层次[138] - 与2024年底196.545亿人民币相比,2025年中期的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总额减少了约37.96亿人民币,降幅1.9%[138][139] - 第三层次资产(不可观察输入值)中,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占比最高,达50.485亿人民币,占第三层次资产总额的78.8%[13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基金投资规模最大,达54.113亿人民币,全部为第一层次资产[138] - 理财产品投资为4.554亿人民币,全部为第二层次资产[138] - 同业存单投资为32.269亿人民币,全部为第二层次资产[138] - 与2024年底相比,理财产品投资从2.714亿人民币增加至4.554亿人民币,增幅67.8%[138][139] - 其他
特朗普宣布将对进口建材、家具及药品实施高额关税;广州:房企自持住房可入市销售|盘前情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0:41
A股市场表现 - 市场震荡上行,创业板指探底回升一度涨逾2%,续创3年多新高,收盘沪指跌0.01%至3853.3点,深成指涨0.67%至13445.9点,创业板指涨1.58%至3235.76点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2.37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443亿 [2] - 游戏、AI应用、可控核聚变等板块涨幅居前,港口航运、贵金属、油气等板块跌幅居前 [2] 全球市场动态 -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集体下挫,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0.38%至45947.32点,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跌0.50%至6604.72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50%至22384.70点 [4] - 欧洲三大股指全线下跌,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39%至9213.98点,法国CAC40指数跌0.41%至7795.42点,德国DAX指数跌0.56%至23534.83点 [4] - 国际油价微跌,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跌0.02%至每桶64.98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16%至每桶69.42美元 [4] 行业政策与监管 - 商务部将3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因其与台湾开展军事技术合作,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和安全 [5][6] -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快研究加强对铜冶炼产能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应对行业"内卷式"竞争导致铜精矿加工费持续低位的问题 [8][9]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建立报价商动态调整机制并扩充报价商队伍,自2025年10月13日起提高每日净限额至450亿元 [11] 金融创新与基础设施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推出数字人民币跨境数字支付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三大业务平台 [7] - 中国人民银行初步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探索资产数字化创新以提升监管效率和结算透明度 [7] 房地产市场动态 - 广州市出台新政,允许房企在去化周期18个月以下区域将自持商品住房在补缴出让金后转为可售入市,并支持存量商办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13] 国际贸易与关税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10月1日起对进口建材、家具及药品实施高额关税,包括对厨房橱柜等相关建材征收50%关税,对进口家具征收30%关税,对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关税 [14] 机构市场观点 - 德邦证券认为科技板块仍是市场核心关注点,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全市场成交额维持在2万亿至2.5万亿水平显示交投情绪活跃 [15] - 国海证券预计四季度A股在政策和流动性驱动下有望更进一步,风格更为均衡,成长和价值均有机会,看好科技成长和"反内卷"趋势下的周期品 [15][16] 行业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大行业为电源设备(32.85亿,净占比9.45%)、计算机设备(26.40亿,净占比5.51%)、小金属(18.61亿,净占比5.1%)、通信设备(14.94亿,净占比1.18%)、汽车整车(13.13亿,净占比4.25%) [18]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大行业为半导体(-83.46亿,净占比-3.37%)、电子元件(-34.29亿,净占比-3.29%)、消费电子(-29.197亿,净占比-2.32%)、汽车零部件(-25.94亿,净占比-2.62%)、光学光电子(-23.49亿,净占比-5.18%) [18] 个股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大个股为上海电气(25.04亿,净占比20.85%)、浪潮信息(17.57亿,净占比16.97%)、新易盛(12.34亿,净占比5.92%)、华工科技(11.50亿,净占比11.7%)、宁德时代(11.39亿,净占比6.24%) [20]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大个股为胜宏科技(-15.97亿,净占比-9.56%)、张江高科(-10.87亿,净占比-9.09%)、中芯国际(-10.84亿,净占比-7.77%)、和而泰(-10.43亿,净占比-9.54%)、工业富联(-9.05亿,净占比-7.03%) [20] 公司公告与动态 - 上纬新材因多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及严重异常波动情形,26日起停牌核查 [19] - 翰宇药业拟定增募资不超9.68亿元用于司美格鲁肽研发项目,包括国内上市注射剂和美国上市口服片 [19] - 平煤股份和神马股份控股股东拟实施战略重组 [19] - 新诺威控股子公司适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的药品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19] - 中油工程子公司签署25.24亿美元伊拉克海水输送管道EPC合同 [19] - 赣锋锂业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拟引入投资人增资不超25亿元 [19] - 小米集团发布小米17系列手机,起售价4499元(12GB+256GB) [12]
港股概念追涨|环流四号亮相 可控核聚变国家队再添新军(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0:21
中国聚变能公司成立及战略布局 - 中国聚变能公司7月22日在上海挂牌成立 注册资本达150亿元人民币[1] - 公司采用高温超导材料的紧凑型磁约束聚变路线 瞄准2050年聚变能源商用目标[1] - 上海总部聚焦聚变堆总体设计/高温超导磁体技术研发/数字聚变堆研发三大业务 成都基地布局关键设备及材料研发工程验证平台[1] 聚变实验装置建设进展 - 中国聚变将在上海新建"中国环流四号(HL-4)"实验装置 用于验证高温超导磁体技术[1] - 李政道研究所规划建设百万千瓦级激光聚变电站 目标2030年前突破技术/2035年验证工程示范堆/2045年建成商业堆[2] - 鸿鹄聚变计划四年内建成国际首台高温超导仿星器 东昇聚变发展"氘-氦3"燃料强磁场小型化技术[2] 核聚变行业发展逻辑 - 行业呈现"有叙事/能落地/有业绩/加速发展"特征 装置建设提速带动招标和业绩增长[3] - 资本开支(CAPX)持续提升 国家队/民营企业/高校团队数量增加推动行业进入快速孵化阶段[3] - 磁约束/Z箍缩/FRC等多技术路线迎来重要变化 行业逐渐迈向商业化阶段[3] 产业链相关企业业务进展 - 上海电气(02727)为国内唯一覆盖四代核电全技术路线 2025年新增核电订单47亿元 其中钍基设备占比35%同比增长210%[4] - 上海电气成功交付全球首台ITER项目磁体冷态测试杜瓦 后续将交付CRAFT项目/BEST项目核心部件[4] - 天工国际(00826)卡位核聚变材料赛道 单座聚变堆需4000-7000吨RAFM钢与400-1000吨高硼钢[5] - 公司通过粉末冶金技术提升合金元素成分 实现纳米级强化相弥散分布 助力聚变堆新结构材料开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