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银香港(02388)
icon
搜索文档
【首席观察】当“秒级汇款”成为现实,跨境支付的裂变时刻
经济观察报· 2025-06-30 13:04
跨境支付通 - 跨境支付通大幅压缩汇款链路和中介成本,降低交易手续费,减少处理时间,提升汇款效率和用户体验[1][14] - 用户仅需手机号和姓名即可通过招商银行App向香港"转数快"账户实时汇款人民币,实现秒级到账[2][11][13] - 截至6月26日,福建省通过跨境支付通完成交易2506笔,金额834.25万元,其中南向交易(内地至香港)占比76.2%(1910笔/742.03万元)[11] 数字人民币发展 - 数字人民币App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8亿个,试点地区累计交易金额7.3万亿元(截至2024年7月末)[8] - 数字人民币具备可编程、可控匿名特性,支持离线支付,但跨境功能仍处于早期试点阶段[8][15] - 上海地铁全线网支持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及国际银行卡刷卡进站,实现多币种、多网络并轨接入[6][7] 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 - 6家外资银行宣布接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推动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和RCEP地区的跨境互通[3] - 跨境支付通的底层结构(身份认证、数据标准、监管协同)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预设制度跑道[15][16] - 渣打银行指出数字人民币若与CIPS、SWIFT gpi、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协同,将提升结算便利性[21] 香港数字金融政策 - 香港发布《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将术语从"虚拟资产"更替为"数字资产",转向技术标准与监管体系构建[3][4] - 香港凭借制度优势和国际通联性,推动传统金融迈入数字资产时代,打造可信、可持续的数字资产生态[4][21] - 香港成为数字人民币与全球数字资产生态共存的"压力测试场"[5][21]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全球稳定币监管存在属性界定(货币或金融资产)和货币层级划分(M0/M1/M2)的核心争议[18] - 人民币稳定币作为"与离岸人民币挂钩的数字货币"面临监管空白、市场信任和技术标准挑战[19][20] - 美元稳定币(如USDT)已在部分地区的灰色跨境支付和中小企业贸易中形成先发优势[20][21]
中银香港副董事长兼总裁孙煜:中银香港将加大东盟市场资源投入
快讯· 2025-06-29 14:38
中银香港东盟市场战略 - 公司将持续加大东盟市场的资源投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与区域联动机制,构建多元化服务特色,进一步巩固区域化协同优势 [1] - 公司近年通过收购整合7家东南亚机构并自建3家机构,实现从城市银行向区域性银行的转型,初步形成区域管理体系 [1] - 公司已成为中国银行在东盟区域经营全覆盖的主要力量,走向区域一体化、集约化的经营发展之路 [1] 中银香港东盟业务表现 - 截至2024年末,东南亚机构客户存款余额达861.8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16.5% [1] - 同期贷款余额587.44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9.9% [1]
见证历史!重磅来了,就在6月22日!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15:02
跨境支付通上线 - 跨境支付通将于2025年6月22日上线,内地和香港各有6家银行为首批参与银行 [2] - 该系统通过内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连接,提供实时跨境支付服务 [2] -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推动该项目,标志着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新里程碑 [2][4] 系统功能与定位 - 支持两地居民办理经常项下人民币、港币便利化汇款,包括薪酬发放、留学缴费、医疗缴费等场景 [6] - 坚持小额便民定位,居民个人办理便利化汇款无需提交业务背景资料 [7] - 南向汇款支持内地居民汇出至香港账户,北向汇款支持香港居民汇入至内地账户 [7] - 参与机构可根据风险防控需求设定单笔或累计交易限额 [8] 参与机构 - 内地首批参与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 [10] - 香港首批参与银行包括中银香港、东亚银行、建银亚洲、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工银亚洲 [10] - 中银香港担任唯一代理结算行,支持全部业务场景的支付服务 [11] 银行服务与市场反应 - 中银香港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使用跨境支付通进行汇款及收款,企业客户可发薪 [11] - 东亚银行2025年一季度跨境支付交易数量同比增长112%,跨境服务需求强劲 [11] - 恒生银行提供全天候即时跨境汇款服务,无需手续费 [12] - 汇丰香港支持客户通过银行账户号码、手机号码等进行便捷支付 [14] - 工银亚洲豁免个人手续费,实现款项秒级到账 [14][15] 系统意义与影响 - 提升两地支付效率和服务水平,便利经贸活动和人员往来 [6] -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及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 [6] - 引领全球支付领域创新潮流 [4][11]
中国央行:首批参与跨境支付通的内地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香港机构包括:中银香港、东亚银行、建银亚洲、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工银亚洲,后续将逐步扩大参与范围。可提供的汇款服务及产品可详询各家参与机构。
快讯· 2025-06-20 08:11
跨境支付通参与机构 - 首批参与跨境支付通的内地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 [1] - 首批参与跨境支付通的香港机构包括中银香港、东亚银行、建银亚洲、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工银亚洲 [1] - 后续将逐步扩大参与范围 [1] - 可提供的汇款服务及产品需详询各家参与机构 [1]
中证香港300本地股指数报1476.85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银香港等
金融界· 2025-06-13 08:25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本地股指数报1476 85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5 26% 近三个月上涨8 42% 年至今上涨19 72% [1] 指数构成 - 指数样本按上市公司地域属性选取香港本地上市公司证券 反映香港本地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1] -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1 97% 其中友邦保险占比28 18% 香港交易所占比19 7% 中银香港占比5 53% [1] - 其他权重股包括中电控股5 05% 长和4 76% 新鸿基地产4 69% 领展房产基金4 08% [1] 行业分布 - 金融行业占比最高达56 65% 房地产占比17 34% 公用事业占比12 25% [2] - 其他行业包括通信服务6 31% 主要消费3 11% 工业1 57% 可选消费1 51% [2] 市场板块 - 全部持仓样本均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 00% [1]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2]
中银香港盘中最高价触及34.00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6-03 08:57
股价表现 - 截至6月3日收盘,中银香港报33.60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上涨1.82% [1] - 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34.00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095.34万港元(流入20567.885万港元,流出18472.540万港元) [1] 公司背景 - 中银香港是香港注册的持牌银行,2001年通过重组中银集团在香港的十家银行业务成立 [2] - 曾持有南洋商业银行、集友银行和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股份权益,2016-2017年完成出售南商及集友股权 [2] - 香港三家发钞银行之一,唯一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在香港拥有最庞大的分行网络 [2] 业务布局 - 推进东南亚业务发展,分支机构覆盖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9个国家 [2] - 通过与中国银行联动,为跨国公司、跨境客户及内地"走出去"企业提供跨境服务 [2] - 提供多元化服务渠道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 [2] 资本市场 - 控股公司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2002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388) [2] - 美国预托证券场外交易代码为BHKLY [2]
“潮起香江 聚势共赢——深港资本市场融合发展与赴港上市专题研讨会” 之国际金融人才跨境金融专题交流活动成功举行丨走进中银香港:解码赴港上市全周期金融服务与深港协同新范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5-18 08:54
深港资本市场融合与赴港上市研讨会 - 活动由中共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等机构指导 证券时报社联合香港公司治理公会等主办 聚焦深港资本市场融合与赴港上市专题 [1] - 中银香港作为核心参访机构 分享企业香港上市规则 流程 市值管理及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2] - 中介机构被定义为"全链条服务枢纽" 贯穿企业上市前战略规划 上市中执行及上市后资本运作 [1] 中银香港的金融服务与市场地位 - 中银香港是香港三大发钞行之一 唯一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分支机构覆盖东南亚九国 具备全球化综合化跨境金融特色 [2] - 中银国际作为集团投行旗舰 累计协助约200家企业在港上市 2025年港股主板IPO承销项目数第一 规模第五 [2] - 中银香港联动中银国际提供"商投行一站式"服务 近年成功支持数百家企业赴港上市 涵盖公开发售 资金管理等全流程 [3] 企业赴港上市策略与投行选择 - 嘉宾建议企业避免过度追求上市时机 因资本市场环境对估值影响远超企业自身业绩周期 [3] - 投行选择被视为"香港资本市场生存方案" 定价能力 投资者信任度及危机处理经验成关键因素 [3] - 具备跨境合规 产业理解与资本运作复合能力的投行将更受内地企业青睐 [3] 香港作为内地企业国际化桥梁 - 中银香港副总裁李彤强调香港可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 助力深圳等高成长企业通过赴港上市开拓海外市场 [4] - 中银香港通过"政策解读+金融服务+资源对接"模式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双循环发展及高水平对外开放 [4] - 企业通过中银香港支持可实现从上市筹备到全球化布局的全周期赋能 该模式正塑造深港资本市场融合新范式 [4]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5月16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5-16 08:41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5月16日收盘,共有54只股票创52周新高,其中光荣控股(09998)、建德国际控股(00865)、勋龙(01930)创高率位列前三,分别为72.62%、25.86%、25.00% [1] - 光荣控股(09998)收盘价0.209港元,最高价0.290港元,创高率72.62% [1] - 建德国际控股(00865)收盘价0.054港元,最高价0.073港元,创高率25.86% [1] - 勋龙(01930)收盘价0.370港元,最高价0.500港元,创高率25.00% [1] - 声通科技(02495)收盘价598.000港元,最高价633.500港元,创高率20.67% [1] - CLSA PREMIUM(06877)收盘价0.510港元,最高价0.560港元,创高率19.15% [1] - 网易-S(09999)收盘价190.000港元,最高价195.200港元,创高率12.70% [1] - 比亚迪股份(01211)收盘价434.200港元,最高价436.600港元,创高率1.25% [1] - 中国移动(00941)收盘价85.800港元,最高价86.300港元,创高率0.82% [1]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INTL GENIUS(00033)收盘价1.290港元,最低价0.930港元,创低率-22.50% [2] - 威发国际(00765)收盘价0.300港元,最低价0.265港元,创低率-22.06% [2] - 时腾科技(08113)收盘价0.042港元,最低价0.030港元,创低率-21.05% [2] - 顺豪控股(00253)收盘价0.550港元,最低价0.455港元,创低率-12.50% [2] - 远洋集团(03377)收盘价0.121港元,最低价0.117港元,创低率-7.14% [2] - 中国白银集团(00815)收盘价0.200港元,最低价0.180港元,创低率-6.74% [2] - 创梦天地(01119)收盘价0.770港元,最低价0.680港元,创低率-4.23% [2] - 石四药集团(02005)收盘价2.890港元,最低价2.860港元,创低率-0.69% [2] 其他股票表现 - H&H国际控股(01112)收盘价11.840港元,最高价12.160港元,创高率0.75% [2] - 网易云音乐(09899)收盘价203.400港元,最高价205.200港元,创高率0.29% [2] - 汇丰控股(00005)收盘价91.100港元,最高价91.200港元,创高率0.27% [2] - 思摩尔国际(06969)收盘价17.640港元,最高价17.940港元,创高率0.22% [2] - 保诚(02378)收盘价91.000港元,最高价91.200港元,创高率0.22% [2] - 中银香港(02388)收盘价33.100港元,最高价33.100港元,创高率0.12% [2]
香港业界欢迎“互换通”产品类型扩容
搜狐财经· 2025-05-15 14:29
产品优化 - 延长利率互换合约期限至30年,满足多样化风险管理需求 [1] - 推出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 [1] 市场影响 - 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协同发展 [1] - 巩固香港作为国际投资者首选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地位 [1] - 提升境内人民币利率衍生品及人民币债券市场吸引力 [1] 机构参与 - 中银香港将积极参与新措施应用,满足自身风险管理需求 [2] - 中银香港将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衍生品代理清算服务 [2] - 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将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银行间市场清算所丰富产品期限和类型 [2] 政策支持 - 香港特区政府将继续配合国家金融对外开放战略部署 [1] - 推动香港金融市场持续创新与多元发展 [1] - 强化香港在国际投资者与人民币资产市场之间的桥梁角色 [1]
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报2722.69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银行等
金融界· 2025-05-06 08:25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 (HK300V,H11172)报2722 69点 [1] - 近一个月下跌3 40%,近三个月上涨3 92%,年至今上涨2 89% [1]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 0点为基点 [1] 指数构成 - 中证香港300风格指数系列包括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中证香港300相对成长指数以及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4条指数 [1] - 指数反映基于中证香港300指数样本的不同风格证券的整体表现 [1] 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汇丰控股(11 28%)、建设银行(9 82%)、中国移动(7 91%)、工商银行(7 3%)、中国银行(5 74%)、中国平安(5 49%)、中国海洋石油(4 72%)、招商银行(3 08%)、农业银行(2 3%)、中银香港(2 15%) [1]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1] 行业分布 - 金融占比58 82%、通信服务占比11 80%、能源占比10 52%、房地产占比8 18%、工业占比3 72%、公用事业占比2 52%、原材料占比1 58%、主要消费占比1 33%、医药卫生占比0 66%、可选消费占比0 44%、信息技术占比0 44% [2] 样本调整机制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和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每次调整的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20% [2] - 定期调整设置缓冲区,Z值在对应指数的样本空间中,排名在80名之前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120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 [2] - 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权重因子一般固定不变 [2] - 遇临时调整时,当中证香港300指数调整样本时,指数样本随之进行相应调整 [2] - 当样本退市时,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 [2] -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的处理,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