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银香港(02388)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5月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5-05 00:36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00728)以102.49亿股持股数量位居港股通持股比例榜首,持股比例达73.85% [1] - 新天绿色能源(00956)和凯盛新能(01108)分别以67.51%和67.45%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二、第三位 [1] - 前20名公司持股比例均超过53%,其中白云山(00874)66.27%、绿色动力环保(01330)65.87%、山东墨龙(00568)64.53%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美团-W(03690)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获增持26亿元,持股数增加1962.33万股 [2] - 康方生物(09926)和中银香港(02388)分别获增持5.73亿元和4.88亿元 [2] - 中国神华(01088)获增持4.81亿元,持股数增加1643.25万股 [2] - 融创中国(01918)获增持1.9亿元,持股数大幅增加12691.7万股 [3]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腾讯控股(00700)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遭减持31.32亿元,持股数减少642.13万股 [3] - 阿里巴巴-W(09988)和盈富基金(02800)分别遭减持23.84亿元和17.21亿元 [3] - 小米集团-W(01810)和比亚迪股份(01211)分别遭减持8.41亿元和7.85亿元 [3] - 中国平安(02318)遭减持7.82亿元,持股数减少1675.5万股 [3]
中银香港(02388)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9 08:32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集团提取减值准备前净经营收入按年增长12.9%至港币200.87亿元,按季上升15.2%[4][5][7] - 计入外汇掉期合约后净利息收入按年上升3.4%至港币147.78亿元,平均生息资产按年增长8.3%,净息差按年收窄6个基点至1.55%[4][5] - 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按年上升34.7%至港币34.24亿元,按季上升38.0%[4][5][7] - 经营支出按年上升3.4%,按季回落19.6%,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0.51%[5][6][7][8] - 减值准备净拨备为港币12.64亿元,按年上升港币3.81亿元,按季下降港币4.95亿元[6][8] - 客户贷款及其他账项的年度化信贷成本为0.32%[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达港币42,162.28亿元,较2024年末上升0.5%[9] - 客户存款总额为港币28,225.5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3.6%,支储存款占比上升2.9个百分点至49.3%[9] - 资产端客户贷款上升1.3%至港币16,983.70亿元,减值贷款比率为1.01%[9] - 流动性覆盖比率、稳定资金净额比率和资本比率保持稳健[4][9] 个人银行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个人银行业务股票交易量及月均活跃客户数显著上升,保险佣金收入增长良好[11] 个人银行业务产品优化 - 优化“中银人寿延期年金计划(终身)”,将投保年龄上限由55岁提升至70岁[11] - 优化中银“小企钱”无抵押贷款,最快48小时为小型企业客户提供资金[11] 集团其他业务市场表现 - 季内集团保持港澳地区银团贷款市场安排行首位,全球资金池业务保持市场领先[12] - 作为首批参与香港金管局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的银行,为多家企业开办人民币贸易融资[12] - 集团信托及托管资产规模持续增长,成功争揽多个新托管资产组合[12] 股息派发及股份相关安排 - 2025年5月29日向5月21日名列股东名册内的股东派发2025年度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港币0.29元[15] - 公司于2025年5月16日至5月2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5] - 公司股份于2025年5月14日起除息[15] 财务资料说明 - 公告所载资料为未经审计资料,不构成对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务表现的指示或保证[16]
从披露到治理:AI驱动企业ESG价值链升级
中国证券报· 2025-04-27 21:02
AI技术与ESG管理的融合 - AI技术成为企业完善ESG信息披露、搭建ESG管理平台的创新工具,帮助企业推动业务可持续发展 [1] - 国电电力发布首份借助AI技术编制的ESG报告,利用鲸牛ESG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提升ESG数据可靠性 [1] - 运用AI技术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信息披露成本,减少对专业ESG分析师的依赖,减少重复性人力投入 [1] AI技术在ESG治理中的应用 - 科大智能依托生成式AI与工业物联网打造"ESG+AI"创新平台,优化能源管理并提供"智慧工业"解决方案 [2] - 华新水泥研发AI等数字化技术与建材生产协同应用,通过智能化控制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2] - 中国平安建立CN-ESG智慧评价体系,通过AI-ESG平台为ESG风控、模型构建、投资组合管理提供智慧化工具 [2] - 凯恩股份将AI技术融入制造业生产流程,构建"ESG+AI"的生产责任体系,实现产线布局一体化、产品制造自动化和生产控制云端化 [2] AI技术在节能减排和业务效率提升中的作用 - 78%的企业计划在2025年增加AI技术投入,资金将重点流向生成式AI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合规审核等与ESG紧密相关的领域 [3] - 金蝶国际借助AI技术实现废钢验质和企业碳资产管理,废钢料型识别准确率超90% [3] - 万国数据利用AI技术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通过智能算法实时调控运营工况 [3] - 联想集团与生态环境部共建AI技术应用平台,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议题中贡献科技力量 [3] AI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 顺丰利用自研的"丰知"物流大模型赋能绿色AI物流供应链,在路径规划和装箱等场景实现降本增效和节能减排 [4] - 中银香港在智能防欺诈平台基础上不断训练AI应用,提升交易监控能力,系统可发出短信提醒可疑交易 [4] - 中国平安的"平安天枢智拓平台"通过融合ChatBI、知识图谱、因果推理等AI技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精度超92% [4][5] AI技术安全应用与伦理治理 - 企业需要考虑获取数据的合法合规性,规范数据使用的安全边界,AI技术应用带来了数据合规和隐私保护的新挑战 [5] - 金蝶国际成立算法安全工作室,管控AI风险,建立科技伦理审查机制,制定《算法科技伦理审查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 [6] - 中国平安发布《平安集团AI伦理治理政策声明》,从数据使用、算法研发、行业应用三方面制定伦理目标,成立AI伦理委员会等机构 [6]
中银香港(0238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08:4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712.53亿港元,2023年为654.98亿港元[6] - 2024年经营溢利为486.77亿港元,2023年为425.58亿港元[6] - 2024年年度溢利为391.18亿港元,2023年为348.57亿港元[6]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6162港元,2023年为3.0950港元[6] - 2024年每股股息为1.989港元,2023年为1.672港元[6] - 2024年资产总额为41944.08亿港元,2023年为38687.83亿港元[6] - 2024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95%,2023年为0.90%[6] - 2024年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1.61%,2023年为10.60%[6] - 2024年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4.55%,2023年为25.35%[6] - 2024年贷存比率为61.55%,2023年为67.99%[6]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逾港币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14] - 2024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与经营溢利按年分别增长8.8%及14.4%[14] - 2024年全年每股股息港币1.989元,按年增长19.0%,派息比率为55.0%,提升1个百分点[14] - 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为41944.08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8.4%[24] - 2024年客户存款总额增长8.8%至27242.21亿港元,客户贷款总额为16768.86亿港元[24] - 2024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及年度溢利分别为712.53亿港元和391.18亿港元,按年分别增长8.8%及12.2%[24] - 2024年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和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分别为11.61%及0.95%,按年分别增长1.01个和0.05个百分点[24] - 年度溢利为391.18亿港元,按年上升12.2%,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及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分别为11.61%及0.95%,按年分别上升1.01个百分点及0.05个百分点,每股基本盈利为3.6162港元,每股股息为1.9890港元[42] - 净息差为1.46%,调整后净息差为1.64%,按年上升1个基点[39] - 经营支出按年上升5.3%,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按年增加8.8%,成本对收入比率按年改善0.80个百分点至24.55%[40] - 减值贷款比率为1.05%,持续优于市场平均水平[41] - 总资本比率为22.00%,一级资本比率及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均为20.02%[44] - 2024年各季度流动性覆盖比率的平均值及稳定资金净额比率的季度终结值均满足有关监管要求[45] - 2024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港币712.53亿元,按年上升8.8%;年度溢利为港币391.18亿元,按年上升12.2%;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382.33亿元,按年上升16.8%[54] - 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下半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上升港币5.81亿元或1.6%,除税后溢利减少港币18.08亿元或8.8%[55] - 2024年净利息收入为港币523.34亿元,计入外汇掉期合约后为港币588.56亿元,按年上升8.0%,平均生息资产按年上升7.3%[56] - 计入外汇掉期合约后净息差为1.64%,按年上升1个基点[56] - 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计入外汇掉期合约后净利息收入上升港币12.22亿元或4.2%,净息差扩阔6个基点至1.67%[57] - 2024年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为98.93亿港元,按年上升7.26亿港元或7.9%,与上半年相比下降1.07亿港元或2.1%[60][61] - 2024年净交易性收益为109.88亿港元,按年上升26.73亿港元或32.1%,与上半年相比增加4.38亿港元或8.3%[62][63] - 2024年其他以公平值变化计入损益之金融工具录得净亏损7.82亿港元,2023年为净收益22.77亿港元,下半年录得净收益0.86亿港元,上半年为净亏损8.68亿港元[64][65] - 2024年经营支出为174.94亿港元,按年增长8.87亿港元或5.3%,与上半年相比增加12.52亿港元或15.4%[66][71] - 2024年人事费用按年增长6.9%,房屋及设备支出增加9.4%,折旧及摊销下降1.8%,其他经营支出增加4.3%[66][67][68][69][70] - 2024年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净拨备为49.45亿港元,按年减少14.74亿港元或23.0%,与上半年相比增加8.11亿港元[72][73][74] - 2024年第一阶段减值准备为净拨备12.62亿港元,按年增加12.09亿港元;第二阶段为净拨备7.53亿港元,按年减少17.22亿港元;第三阶段净拨备为29.30亿港元,按年减少9.61亿港元[72][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贷款减值准备对客户贷款比率为0.89%,客户贷款及其他账项的信贷成本为0.30%,按年下降0.08个百分点[7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达港币41,944.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港币3,256.25亿元或8.4%[77] - 2024年末,库存现金及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结余及定期存放上升港币2,033.64亿元或50.0%[77] - 证券投资及其他债务工具上升港币1,045.48亿元或7.7%[77] - 贷款及其他账项下降港币268.42亿元或1.6%,其中客户贷款下降港币254.16亿元或1.5%,贸易票据下降港币15.97亿元或42.6%[77] - 截至2024年末,客户贷款为港币16,768.86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港币254.16亿元或1.5%[78] - 工商金融业贷款下降港币141.70亿元或2.1%,个人贷款上升港币144.08亿元或2.5%[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减值贷款比率为1.05%,与上年末持平,减值客户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港币1.45亿元[83] - 住宅按揭贷款拖欠及经重组贷款比率为0.06%,信用卡贷款撇账比率为1.82%,按年上升0.43个百分点[83] - 2024年末,客户存款总额达港币27,242.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港币2,203.80亿元或8.8%[84] - 即期存款及往来存款增加6.5%,储蓄存款增加6.4%,定期、短期及通知存款(不含结构性存款)增加10.3%[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股本和储备总额为3387.16亿港元,较2023年末增加185.71亿港元或5.8%[85] - 2024年末普通股权一级资本较上年末增长7.9%,总资本较2023年末增长6.5%,风险加权资产较2023年末增长2.5%[86] - 2024年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和一级资本比率均为20.02%,总资本比率为22.00%[86] - 2024年4个季度流动性覆盖比率平均值及稳定资金净额比率季度终结值均满足监管要求,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流动性覆盖比率平均值分别为223.79%、250.58%、231.81%、201.06%,稳定资金净额比率季度终结值分别为140.36%、140.96%、140.29%、141.83%[87]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总额为467.54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14.3%[8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债券承销按年增长25.3%,人民币清算量达713万亿元,按年增长49%[15] - 2024年创科企业客户数同比增长7.9%[16] - 2024年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相关贷款余额、代售ESG基金数量分别增长28.8%和37.7%[16] - 2024年个人金融跨境客户数同比显著增长,BoC Pay内地消费创新高[17] - 2024年协助香港市建局发行120亿港元债券[18] - 截至2024年末,东南亚机构的客户存款和客户贷款较2023年末分别增长16.5%及9.9%,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按年增长16.7%[26] - 截至2024年末,资产管理业务的总资产管理及投资顾问规模较2023年末上升约16%,托管资产规模大幅增长30%[26] - 2024年个人手機銀行活躍客戶數增長18%,環球交易銀行iGTB交易量增長59%,「中銀商聚」註冊用戶實現倍增[27] - 2024年BoC Pay客戶數較2023年末增長18%,BoC Bill結算量按年增長10%[28] - 2024年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相关贷款按年增长近3成[29] - 2024年个人银行除税前溢利为142.64亿港元,按年减少4.17亿港元或2.8%,净利息收入减少4.2%,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上升18.7%,经营支出上升4.2%[90] - 2024年企业银行除税前溢利为161.95亿港元,占比34.7%,较2023年增长2.1%[89] - 2024年财资业务除税前溢利为126.81亿港元,占比27.1%,较2023年增长82.0%[89] - 2024年保险业务除税前溢利为17.44亿港元,占比3.7%,较2023年增长45.6%[89] - 2024年绿色私人贷款申请笔数按年增加48%[92] - 截至2024年末,“置业专家”手机应用程式累计下载量约19.2万次,全年经线上申请按揭贷款的笔数占整体按揭申请笔数按年增长逾20个百分点至80%以上[93] - 2024年海外交易金额按年达双位数增长,客户使用BoC Pay到内地消费交易金额按年增长111.8%,集团香港地区信用卡业务的零售签账量及收单量按年分别增长7.9%及9.8%[93] - 截至2024年末,“私人财富”客户数较2023年末增长逾1成,2024年“理财TrendyToo”开户量按年上升逾4成[94] - 2024年,私人银行经营收入和管理资产总值保持稳健增长[95]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提供合资格“南向通”投资产品逾330只,跨境客户数较2023年末稳步上升,“南向通”及“北向通”开户量及资金汇划总量持续增长[97] - 2024年,人民币基金销售金额按年上升逾1倍,2024年首三季,人民币新造标准保费按年增长逾1成,连续12年市场排名第一[97] - 企业银行除税前溢利为港币161.95亿元,按年增加港币3.29亿元或2.1%[99] - 企业银行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按年下降5.4%,其中净利息收入按年下降6.2%,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下降1.5%[99] - 2024年首三季,中银香港线上新造标准保费市占率连续3年市场排名第一[93] - 2024年使用数字服务渠道的客户数量和相关交易量稳步增长,手机银行客户数目,以及基金、“中银快汇”及外汇买卖等交易量增长良好[93] - 2024年香港人民币清算行清算量按年上升49%[100] - 截至2024年末科创企业客户人数较2023年末增长7.9%[101] - 截至2024年末企业银行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相关贷款较2023年末增长32.5%[103]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托管资产总值较2023年末增长30%[104] - 截至2024年末中银保诚信托强积金资产规模达港币957亿元[105] - 年内中银保诚信托获委任为34只新基金的托管人或基金行政管理人,含6只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币ETF[105] - 财资业务除税前溢利为港币126.81亿元,按年增加港币57.13亿元或82.0%[106] - 2024年集团保险业务新造标准保费按年上升49.5%至港币172.95亿元,新造业务价值按年上升65.4%至港币31.17亿元,除税前溢利按年上升45.6%至港币17.44亿元[110] - 截至2024年末,东南亚机构客户存款余额为港币861.80亿元,较2023年末(不含汇率变动)增长16.5%;客户贷款余额为港币587.44亿元,较2023年末(不含汇率变动)增长9.9%[114] - 2024年东南亚机构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港币49.32亿元,按年增长16.7%(不含汇率变动)[114] - 2024年末,东南亚机构不良贷款比率为2.78%,较2023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114] 市场环境与展望 - 202
中银香港(02388.HK):2025年4月29日(星期二)召开董事委员会会议,藉以(其中包括)审议及通过本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及业务回顾,以及考虑宣派2025年度第一次中期股息。
快讯· 2025-04-14 09:20
公司会议安排 - 中银香港将于2025年4月29日星期二召开董事委员会会议 [1] - 会议内容包括审议及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及业务回顾 [1] - 会议将考虑宣派2025年度第一次中期股息 [1]
中银香港(02388):负债成本优化,派息比率提升
华泰证券· 2025-03-27 06: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7.06港币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归母净利润、营业收入、PPOP同比+16.8%、+8.8%、+10.0%,归母净利润增速超预期,主要因信用成本下行好于预期;宣告派发股息每股港币1.99元,对应年化股息率6.66%;24年派息比率55%,派息频率调整为按季度派息;公司战略纵深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规模持续增长,负债成本优化 - 24年末总资产、总贷款、总存款分别同比+8.4%、-1.5%、+8.5%,增速分别较24Q3末+2.8pct、+0.1pct、+0.4pct [2] - 2024年利息净收入同比+2.5%,增速较前三季度-8.0pct [2] - 2024年生息资产收益率、贷款收益率分别为3.89%、4.66%,较上半年-8bp、-15bp [2] - 2024年计息负债成本率、存款成本率为2.82%、2.84%,较上半年-9bp、-8bp [2] - 2024年调整后净息差较上半年提升3bp至1.64%,主要由于公司动态管理资产及负债,带动资产收益率上升,同时加强存款成本管控力度 [2] 中收增速改善,其他非息较优 - 24年中收同比+7.9%,增速较前三季度+5.2pct;细分看,保险、基金分销、基金管理、买卖货币、信托及托管服务和缴款服务佣金收入分别上升56.4%、55.2%、50.0%、35.7%、15.1%和4.3%,但贷款佣金收入同比下行,主要受信贷需求偏弱影响 [3] - 24年其他非息收入同比+71.8%,增速较前三季度+26.1pct [3] 资产质量稳健,成本管控显效 - 24年末不良率1.05%,较24H1末-1bp,拨备覆盖率较24H1末-6pct至85% [4] - 24年信用成本0.30%,同比-0.08pct [4] - 24年成本收入比24.6%,同比-0.8pct,成本管控显效 [4] - 24年东南亚机构的客户存款和客户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6.5%及9.9%,有望拥抱企业出海趋势下的业务机遇 [4] - 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24H1末-3bp至20.02% [4] 给予2025年目标PB1.10倍 - 预测25 - 27年中银香港BVPS预测值分别为33.69、35.41、37.23港币(较25 - 26年前值+0.3%、持平),对应PB分别为0.89、0.84、0.80倍 [5] - 可比上市银行2025年Wind一致预测PB均值为0.84倍,鉴于公司中收增速回稳,巩固东南亚业务,应享有一定估值溢价,给予2025年目标PB1.10倍,目标价37.06港币(前值25E目标PB0.95x,目标价31.90),维持“买入”评级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港币百万)|65,498|71,253|71,370|73,385|76,247| |+/-%|15.05|8.79|0.16|2.82|3.90| |归母净利润(港币百万)|32,723|38,233|38,420|39,328|40,850| |+/-%|15.04|16.84|0.49|2.36|3.87| |不良贷款率(%)|1.05|1.05|1.06|1.06|1.06|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9.02|20.02|19.67|19.30|18.93| |ROE(%)|10.52|11.63|11.13|10.90|10.78| |EPS(港币)|3.10|3.62|3.63|3.72|3.86| |PE(倍)|9.64|8.25|8.21|8.02|7.73| |PB(倍)|0.99|0.93|0.89|0.84|0.80| |股息率(%)|5.60|6.67|6.70|6.86|7.12|[7] 盈利预测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业绩指标等多方面对2023 - 2027年进行预测,如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净额、手续费收入净额等数据及增长率,盈利能力比率、营业收入结构、资产质量、资本等指标情况 [27][28]
中银香港(02388) - 2024 H2 - 业绩电话会
2025-03-26 18:29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上升16.8%,达到382亿港元,股本回报率增至11.6% [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营环境,公司履行在中银集团全球化战略中的关键角色,加强风险控制,巩固银行基础设施,拓展盈利来源,核心业务表现优于市场 [2] - 2024年公司利用市场利率走势,积极管理资产和负债,实现稳定的净息差表现;抓住资本市场和旅游业复苏的机会,扩大手续费收入;控制运营费用,加强风险管理 [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展望2025年,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转变,主要经济体的降息路径和幅度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银行业在转变增长动力和风险管理方面仍将面临挑战 [4] - 自去年9月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增量经济刺激政策,有效提振了社会信心,支撑了经济的稳健复苏 [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两项新的股东回报安排 - 文档未提及回答内容 [6]
中银香港(02388):料今年净息差面对一定压力 商业地产风险可控
智通财经网· 2025-03-26 13:2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预计今年净息差在减息背景下有压力,正研究股份回购及库存股事宜,公司客户房地产相关贷款规模下降,商业地产虽有压力但整体风险可控 [1][2] 净息差情况 - 减息环境给银行带来挑战和压力,公司今年首季核心工作是控制存款成本,港元流动性充裕、利率有走低趋势,美联储减息政策有不确定性,预计今年净息差面对一定压力,公司会继续控制存款成本并锁定高收益投资 [1] 股份回购情况 - 公司根据香港《公司条例》修订,积极研究股份回购公司治理流程,修改发行及回购股份一般性授权,拟允许实施库存股 [1] 房地产相关贷款情况 公司客户房地产相关贷款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客户房地产相关贷款合计3362亿港元,比上年底降8.5%,占集团客户贷款20%,比上年底降1.6个百分点,投向香港、内地、东南亚及其他地区使用贷款占比分别为76.5%、16%、2.8%及4.7% [1] 非内房企业贷款 - 截至2024年底,非内房企业贷款规模2509亿港元,比上年底降8.8%,占集团客户贷款比重14.96%,比上年底降1.2个百分点,客户多数为香港本地大型蓝筹企业,超60%涉及上市集团,财务状况相对稳定 [2] - 85%投向香港使用,接近6成为物业发展类贷款,5.7%用于内地,建筑贷款约占17%,抵押贷款约占30%,平均LTV比率不高于50%,无抵押贷款占比53%,主要集中于上市集团 [2] - 不良率为1.37%,比上年底升1.24个百分点,主要因个别香港本地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贷款降级 [2] 内房企业贷款 - 总规模为852亿港元,比上年底跌8.2%,占集团客户贷款比重5.1%,比上年底降0.4个百分点 [2] - 不良贷款比率7.3%,比上年底降2.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不含抵押品)为85.8%,比上年底增15.7个百分点 [2] 商业地产风险情况 - 商业地产有一定压力,但整体风险可控,从整体贷款资产质量看有信心跑赢大市,拨备方面遵循审慎拨备政策做到充分拨备,整体拨备水平保持平稳 [2] 香港房地产风险情况 - 现时发展商面对写字楼空置率高、高息环境令个别客户还款能力受压等压力,公司会保障银行权利,与客户共渡时艰,可与客户讨论可行方案,有个别地产商以抵押贷款置换无抵押贷款,定价综合看市场和客户情况 [3]
中银香港(02388)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及其他股权工具持有者应占溢利382.33亿港元 同比增长12.07% 连续20年保持港澳地区银团贷款市场安排行首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3-26 08:44
文章核心观点 中银香港发布2024年度业绩,盈利增长,传统优势稳固,积极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搭建金融纽带助力双循环 [1][2][3] 业绩表现 - 集团提取减值准备前的净经营收入712.53亿港元,同比增长8.79% [1] - 公司股东及其他股权工具持有者应占溢利382.33亿港元,同比增长12.07% [1] - 每股基本盈利3.6162港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1.419港元 [1] 传统业务优势 - 连续20年保持港澳地区银团贷款市场安排行首位 [1] - 连续6年保持新造住宅按揭市场第一,资金池业务领跑市场 [1] - 中高端个人客户数持续增长,代发薪户数稳步提升,债券承销按年增长25.3% [1] 支持金融中心建设 - 全年办理人民币清算量达713万亿元,按年大幅增长49% [1] - 完成首笔以“债券通”(北向通)债券为抵押品的人民币回购交易,“债券通”等业务持续领先 [1]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 支持建设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创科企业客户数同比增长7.9% [2] - 服务中小企业,推出全新版本iGTB MOBILE企业移动银行 [2] - 推动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相关贷款余额、代售ESG基金数量分别增长28.8%和37.7% [2] - 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安老按揭市占稳居榜首,启动全球旅居康养战略布局 [2] - 深化数字科技赋能,率先同业接入多边货币桥 [2] 助力双循环 - 完善覆盖中国银行集团62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金融服务 [3] - 柬埔寨人民币清算行开业,产品辐射东盟多国 [3] - 推出“元动力”人民币贸易服务方案支持企业开拓全球市场 [3] - 签署意向书助力大湾区深化融合发展 [3] - 丰富跨境金融服务方案,成为首家跨境企业征信试点银行 [3] - 完善个人跨境金融服务,个人金融跨境客户数同比显著增长,BoCPay内地消费创新高 [3]
中银香港(0238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26 08:3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712.53亿港元,2023年为654.98亿港元[7] - 2024年经营溢利为486.77亿港元,2023年为425.58亿港元[7] - 2024年年度溢利为391.18亿港元,2023年为348.57亿港元[7]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6162港元,2023年为3.0950港元[7] - 2024年每股股息为1.989港元,2023年为1.672港元[7] - 2024年年结日资产总额为41944.08亿港元,2023年为38687.83亿港元[7] - 2024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95%,2023年为0.90%[7] - 2024年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1.61%,2023年为10.60%[7] - 2024年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4.55%,2023年为25.35%[7] - 2024年贷存比率为61.55%,2023年为67.99%[7]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逾港币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15] - 2024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与经营溢利按年分别增长8.8%及14.4%[15] - 2024年全年每股股息港币1.989元,按年增长19.0%,派息比率为55.0%,提升1个百分点[15] - 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为港币41,944.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25] - 2024年客户存款总额增长8.8%至港币27,242.21亿元,客户贷款总额为港币16,768.86亿元[25] - 2024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及年度溢利分别为港币712.53亿元和港币391.18亿元,按年分别增长8.8%及12.2%[25] - 2024年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和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分别为11.61%及0.95%,按年分别增长1.01个和0.05个百分点[25] - 年度溢利为391.18亿港元,按年上升12.2%,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及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分别为11.61%及0.95%,按年分别上升1.01个百分点及0.05个百分点,每股基本盈利为3.6162港元,每股股息为1.9890港元[43] - 净息差为1.46%,调整后净息差为1.64%,按年上升1个基点[40] - 经营支出按年上升5.3%,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按年增加8.8%,成本对收入比率按年改善0.80个百分点至24.55%[41] - 减值贷款比率为1.05%,持续优于市场平均水平[42] - 总资本比率为22.00%,一级资本比率及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均为20.02%[45] - 2024年各季度流动性覆盖比率的平均值及稳定资金净额比率的季度终结值均满足有关监管要求[46] - 2024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港币712.53亿元,按年上升港币57.55亿元或8.8%[55] - 2024年年度溢利为港币391.18亿元,按年上升港币42.61亿元或12.2%[55]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382.33亿元,按年上升港币55.10亿元或16.8%[55] - 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下半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上升港币5.81亿元或1.6%,除税后溢利减少港币18.08亿元或8.8%[56] - 2024年净利息收入为港币523.34亿元,计入外汇掉期合约后为港币588.56亿元,按年上升8.0%[57] - 2024年平均生息资产按年上升港币2430.87亿元或7.3%[57] - 计入外汇掉期合约后,2024年净息差为1.64%,按年上升1个基点[57] - 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下半年计入外汇掉期合约的净利息收入上升港币12.22亿元或4.2%,净息差扩阔6个基点至1.67%[58] - 2024年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为98.93亿港元,按年上升7.26亿港元或7.9%,与上半年相比下降1.07亿港元或2.1%[61][62] - 2024年净交易性收益为109.88亿港元,按年上升26.73亿港元或32.1%,与上半年相比增加4.38亿港元或8.3%[63][64] - 2024年其他以公平值变化计入损益之金融工具录得净亏损7.82亿港元,2023年为净收益22.77亿港元;下半年录得净收益0.86亿港元,上半年为净亏损8.68亿港元[65][66] - 2024年经营支出为174.94亿港元,按年增长8.87亿港元或5.3%,与上半年相比增加12.52亿港元或15.4%[67][72] - 2024年人事费用按年增长6.9%,房屋及设备支出增加9.4%,折旧及摊销下降1.8%,其他经营支出增加4.3%[67][68][69][70][71] - 2024年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净拨备为49.45亿港元,按年减少14.74亿港元或23.0%,与上半年相比增加8.11亿港元[73][74][75] - 2024年第一阶段减值准备净拨备为12.62亿港元,按年增加12.09亿港元;第二阶段为7.53亿港元,按年减少17.22亿港元;第三阶段为29.30亿港元,按年减少9.61亿港元[73][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贷款减值准备对客户贷款比率为0.89%,客户贷款及其他账项的信贷成本为0.30%,按年下降0.08个百分点[74] - 2024年全职员工数目为15309人,较2023年的14916人增加2.6%[67] - 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4.55%,维持本地银行业较佳水平[6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达港币41,944.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港币3,256.25亿元或8.4%[78] - 2024年末,库存现金及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结余及定期存放上升港币2,033.64亿元或50.0%[78] - 证券投资及其他债务工具上升港币1,045.48亿元或7.7%[78] - 贷款及其他账项下降港币268.42亿元或1.6%,其中客户贷款下降港币254.16亿元或1.5%,贸易票据下降港币15.97亿元或42.6%[78] - 截至2024年末,客户贷款为港币16,768.86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港币254.16亿元或1.5%[79] - 工商金融业贷款下降港币141.70亿元或2.1%,个人贷款上升港币144.08亿元或2.5%[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减值贷款比率为1.05%,与上年末持平,减值客户贷款余额为港币176.5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港币1.45亿元[84] - 住宅按揭贷款拖欠及经重组贷款比率为0.06%,信用卡贷款撇账比率为1.82%,按年上升0.43个百分点[84] - 2024年末,客户存款总额达港币27,242.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港币2,203.80亿元或8.8%[85] - 即期存款及往来存款增加6.5%,储蓄存款增加6.4%,定期、短期及通知存款(不含结构性存款)增加10.3%[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股本和储备总额为3387.16亿港元,较2023年末增加185.71亿港元或5.8%[86] - 2024年末,普通股权一级资本较上年末增长7.9%,总资本较2023年末增长6.5%,风险加权资产较2023年末增长2.5%[87] - 2024年,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和一级资本比率均为20.02%,总资本比率为22.00%[87] - 2024年4个季度流动性覆盖比率平均值及稳定资金净额比率季度终结值均满足监管要求,其中一季度流动性覆盖比率平均值为223.79%,稳定资金净额比率季度终结值为140.36%[88]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总额为467.54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14.3%[9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债券承销按年增长25.3%,人民币清算量达713万亿元,按年增长49%[16] - 2024年创科企业客户数同比增长7.9%[17] - 2024年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相关贷款余额、代售ESG基金数量分别增长28.8%和37.7%[17] - 2024年个人金融跨境客户数同比显著增长,BoC Pay内地消费创新高[18] - 2024年公司协助香港市建局发行120亿港元债券[19] - 截至2024年末,东南亚机构的客户存款和客户贷款较2023年末分别增长16.5%及9.9%,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按年增长16.7%[27] - 截至2024年末,资产管理业务的总资产管理及投资顾问规模较2023年末上升约16%,托管资产规模大幅增长30%[27] - 2024年个人手機銀行活躍客戶數增長18%,環球交易銀行iGTB交易量增長59%,「中銀商聚」註冊用戶實現倍增[28] - 2024年BoC Pay客戶數較2023年末增長18%,BoC Bill結算量按年增長10%[29] - 2024年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相关贷款按年增长近3成[30] - 2024年,个人银行除税前溢利为142.64亿港元,按年减少4.17亿港元或2.8%[91] - 2024年,个人银行净利息收入减少4.2%,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上升18.7%,经营支出上升4.2%[91] - 2024年,企业银行除税前溢利为161.95亿港元,占比34.7%,较2023年增长2.1%[90] - 2024年,财资业务除税前溢利为126.81亿港元,占比27.1%,较2023年增长82.0%[90] - 2024年绿色私人贷款申请笔数按年增加48%[93] - 截至2024年末,“置业专家”手机应用程式累计下载量约19.2万次,全年经线上申请按揭贷款的笔数占整体按揭申请笔数按年增长逾20个百分点至80%以上[94] - 2024年海外交易金额按年达双位数增长,客户使用BoC Pay到内地消费交易金额按年增长111.8%,集团香港地区信用卡业务的零售签账量及收单量按年分别增长7.9%及9.8%[94] - 截至2024年末,“私人财富”客户数较2023年末增长逾1成,2024年“理财TrendyToo”开户量按年上升逾4成[95] - 2024年,私人银行经营收入和管理资产总值保持稳健增长[96]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提供合资格“南向通”投资产品逾330只,跨境客户数较2023年末稳步上升,“南向通”及“北向通”开户量及资金汇划总量持续增长[98] - 2024年,人民币基金销售金额按年上升逾1倍,2024年首三季,人民币新造标准保费按年增长逾1成,连续12年市场排名第一[98] - 企业银行除税前溢利为港币161.95亿元,按年增加港币3.29亿元或2.1%[100] - 企业银行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按年下降5.4%,其中净利息收入按年下降6.2%,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下降1.5%[100] - 2024年首三季,中银香港线上新造标准保费市占率连续3年市场排名第一[94] - 2024年使用数字服务渠道的客户数量和相关交易量稳步增长,手机银行客户数目以及基金、“中银快汇”及外汇买卖等交易量增长良好[94] - 2024年香港人民币清算行清算量按年上升49%[101] - 截至2024年末科创企业客户人数较2023年末增长7.9%[102] - 截至2024年末企业银行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相关贷款较2023年末增长32.5%[104]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托管资产总值较2023年末增长30%[105] - 截至2024年末中银保诚信托强积金资产规模达港币957亿元[106] - 年内中银保诚信托获委任为34只新基金的托管人或基金行政管理人,含6只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币ETF[106] - 财资业务除税前溢利为港币126.81亿元,按年增加港币57.13亿元或82.0%[107] - 2024年集团保险业务新造标准保费按年上升49.5%至港币172.95亿元,新造业务价值按年上升65.4%至港币31.17亿元,除税前溢利按年上升45.6%至港币17.44亿元[111] - 2024年末东南亚机构客户存款余额为港币861.80亿元,较2023年末(不含汇率变动)增长16.5%;客户贷款余额为港币587.44亿元,较2023年末(不含汇率变动)增长9.9%[115] - 2024年东南亚机构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港币49.32亿元,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