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诚(02378)

搜索文档
保诚9月15日斥资280.48万英镑回购27.1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16 08:45
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斥资280.48万英镑回购27.1万股股份 [1] -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10.22-10.4英镑 [1]
保诚(02378)9月15日斥资280.48万英镑回购27.1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8:41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执行股份回购计划 斥资280.48万英镑回购27.1万股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10.22至10.4英镑[1]
保诚(02378)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16 08:37
股份数量 - 2025年9月12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2,569,340,053股[3] - 2025年9月15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减少284,576股,结存2,569,055,477股[3] 股份购回 - 2025年9月12日购回拟注销股份297,182股,每股10.2606英镑[4] - 2025年9月15日购回拟注销股份271,047股,每股10.348英镑[4] - 公司可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总数262,668,701股[10] - 已根据购回授权购回35,772,094股,占比1.373431%[10] 其他 - 购回授权决议2025年5月14日通过[10]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暂停期至2025年10月15日[10]
保诚(02378)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度财务报告之登载通知

2025-09-15 23:52
公司信息 - 公司于英格兰及威尔士成立注册,编号01397169,股份代号2378[1] 财报信息 - 2025年上半年财报中英文版已在公司和港交所网站登载,报告期至6月30日[1][3] 通知信息 - 通知日期为2025年9月16日[1][5] 申请信息 - 非登记持有人可填申请表格收通讯,表格可在两网站下载[2][4][7] - 申请指示适用于日后通讯,不符要求表格作废[7] 咨询信息 - 疑问可于办公时段致电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热线查询[3][4]
保诚(02378) - 致股东之通知信函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度财务报告之登载通知及公司通讯的收取方...

2025-09-15 23:49
公司信息 - 公司注册编号为01397169,股份代号为2378[1] 财报发布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的上半年度财务报告已登载[2] 股东通讯 - 建议股东提供电邮地址确保及时收到通讯[3] - 可更改通讯语言版本或收取方式[4] - 有困难可获免费印刷本[4] - 回条可在网站下载并按指定方式寄回[5][6] - 联名股份回条须首位股东签署[7] - 多个电邮地址只登记最后提供的[7]
保诚(0237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5 23:46
新业务利润表现 - 新业务利润增长12%至12.60亿美元[10] - 银行保险渠道新业务利润增长28%至5.05亿美元[11] - 香港新业务利润增长16%,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13%[13] - 印尼新业务利润增长34%,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20%[13] - 中国内地新业务利润增长8%,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11%[13] - 马来西亚上半年新业务利润下跌12%[14] - 马来西亚银行保险业务新业务利润上升15%[14] - 新加坡新业务利润增长5%[14] - 增长市场及其他分部新业务利润整体增长11%[14] - 代理渠道新业务利润增长4%至7.08亿美元,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3%至13.12亿美元[26] - 香港及印尼市场带动增长,若排除中国内地、马来西亚及越南,其余市场新业务利润增长10%[26] - 银行保险渠道新业务利润增长28%(固定汇率)至5.05亿美元,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6%至14.35亿美元[29] - 健康新业务利润增长13%至1.19亿美元,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12%[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业务利润增长12%[40] - 新业务利润为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实质汇率)[65] - 香港市场新业务利润5.4亿美元,利润率50%,同比增长16%[65] - 印尼市场新业务利润5100万美元,利润率41%,同比增长31%[65] - 第二季度新业务利润率提升至40%(第一季度:36%)[66] - 新业务利润为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9] - 香港新业务利润5.40亿美元(2024年:4.64亿美元),同比增长16%[94] - 印尼新业务利润5100万美元,增长31%[98] - 中国内地新业务利润1.56亿美元,增长8%[101] - 中国内地银行保险渠道新业务利润增长33%[103] - 马来西亚业务上半年新业务利润整体下跌12%[106] - 马来西亚银行保险渠道新业务利润于上半年增加15%[107] - 新加坡业务新业务利润为1.84亿美元,同比增长6%[108] - 新加坡银行保险业务新业务利润期内增长17%[110] - 增长市场及其他分部新业务利润为3.16亿美元,同比增长13%[112] - 寿险新业务利润增长11%至3.16亿美元[113] 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表现 - 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5%[10] - 香港新业务利润增长16%,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13%[13] - 印尼新业务利润增长34%,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20%[13] - 中国内地新业务利润增长8%,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11%[13] - 马来西亚第二季度代理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较第一季度上升23%[14] - 代理渠道新业务利润增长4%至7.08亿美元,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3%至13.12亿美元[26] - 线索管理系统产生的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同比增长43%[28] - 银行保险渠道新业务利润增长28%(固定汇率)至5.05亿美元,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6%至14.35亿美元[29] - 健康新业务利润增长13%至1.19亿美元,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12%[31] - 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达32.88亿美元,同比增长6%(实质汇率)[65] - 香港业务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10.85亿美元(2024年:9.55亿美元),同比增长14%[94] - 印尼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1.25亿美元,增长17%[98] - 中国内地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3.59亿美元,增长11%[101] - 新加坡业务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为4.25亿美元,同比下降6%[108] - 非洲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21%[115] - 印度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下跌4%[116] - 菲律宾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加6%,期内新招募8,000名代理[117] - 台湾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10%[118] - 泰国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2%,银行保险渠道温和增长3%[119] 经营溢利和利润数据 - 经营自由盈余增长14%至15.60亿美元[10] - 集团上半年经调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税前经营溢利为16.44亿美元,较2024年增加6%[15] - 集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税后溢利为13.59亿美元[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自由盈余增长14%[39] - 2025年上半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税后溢利为13.59亿美元(2024年:1.90亿美元)[46] - 香港市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溢利增长16%至5.87亿美元(2024年:5.04亿美元)[47] - 马来西亚市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溢利增长36%至2.06亿美元(2024年:1.52亿美元)[47] - 经调整税后经营溢利增长7%至13.66亿美元(2024年:12.71亿美元)[47] - 集团经调整经营溢利为16.44亿美元,同比增长6%[49] - 基于经调整税后经营溢利的每股基本盈利为49.3美分,同比增长13%[48][50] - 保险业务经调整税后经营溢利为15.68亿美元,同比增长7%[53] - 香港市场经调整税后经营溢利为5.47亿美元,同比增长16%[53] - 中国内地市场经调整税后经营溢利为2.12亿美元,同比增长8%[53] - 马来西亚市场经调整税后经营溢利为1.57亿美元,同比增长34%[53] - 经调整合约服务边际释放达12.3亿美元,同比增长13%[54] - 风险调整释放为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54][55] - 净投资业绩为6.05亿美元,同比下降6%[54][56] - 年度化经调整释放率为10.2%,较去年同期的9.9%有所提升[54] - 投资回报短期波动产生正收益7200万美元(2024年同期:亏损10.81亿美元)[62] - 经调整经营溢利实际税率为17%(2024年同期:18%)[63] - 来自有效业务的利润为11.54亿美元,同比增长20%[69] - 保险业务经营溢利为24.14亿美元,同比增长16%[69] - 资产管理业务经营溢利为1.46亿美元,同比增长3%[69] - 期内经营溢利(未计重组成本)为23.24亿美元,同比增长16%[69] - 非经营业绩亏损为11.6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0.66亿美元[69][70] - 期内利润为10.71亿美元,同比下降46%[69] - 有效保险及资产管理业务产生的经营自由盈余增长14%至15.60亿美元(2024年:13.73亿美元)[77] - 集团产生的经营自由盈余总额为8.12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6.75亿美元增长20.3%[78] - 经营假设变动及差异对经营自由盈余的影响为1.24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62亿美元改善23.5%[78] - 香港经调整经营溢利为5.87亿美元,上升16%[97] - 香港业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税后溢利为6.56亿美元[97] - 马来西亚经调整经营溢利2.06亿美元,增长36%[105] - 马来西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税后溢利1.86亿美元,增长32%[105] - 马来西亚业务经调整经营溢利上升25%至2.06亿美元(2024年:1.65亿美元)[107] - 马来西亚业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税后溢利为1.86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较2024年上升22%[107] - 经调整经营溢利为3.36亿美元(2024年固定汇率基准为3.60亿美元)[113] - 增长市场及其他分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税后溢利为3.13亿美元(2024年固定汇率基准为3.30亿美元)[113] - 瀚亚经调整经营溢利为1.58亿美元,增长2%[121] - 经调整经营溢利增长2%至1.58亿美元[132] 代理渠道和分销表现 - 平均每月活跃代理约58,000人[10] - 每名活跃代理月度新业务利润上升10%至约2300美元,百万圆桌会议代理人数量同比增长3%[27] - PRUVenture新招募代理超2000名,新招募代理贡献的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占比上升9个百分点[27] - 整体月均活跃代理人数量同比下降至58000名[28] - 与BSI合作在印尼占银行保险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总额的12%,占新业务利润总额的26%[30] - 2025年上半年新增95万名新客户[23] 资本、盈余和股东回报 - 完成15亿美元股份回购,股份加权平均数减少5%[9] - 预期2024至2027年期间回馈股东逾50亿美元[9] - 集团股东盈余为162亿美元,覆盖率为267%[16] - 公司2025年第一次中期股息增加13%[40] - 公司期末集团监管股东覆盖率为267%[41] - 公司自由盈余率为221%[41] - 公司股份加权平均数减少5%[40] - 公司经营经验差及假设变动对经营自由盈余影响为负2800万美元[40] - 公司能力投资金额为9600万美元[40] - 2025年至2027年每股普通股总股息每年增幅将超过10%[42] - 2026年及2027年分别进行5亿美元及6亿美元的股份购回[42] - 目标将自由盈余率维持在175%至200%的水平[42] - 正向汇率变动4.81亿美元(被股东回馈11.23亿美元部分抵消)[46] - 2025年6月30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股东资金为181.19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174.92亿美元)[46] - 2025年6月30日集团传统内含价值权益为350.00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342.67亿美元)[46] - 期末集团传统内含价值权益为350亿美元,较期初的342.67亿美元有所增加[69][71] - 集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股东权益为181.19亿美元,较期初的174.92亿美元增加[72] - 公司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权益于2025年6月30日为386亿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67亿美元增长5.2%[73] - 公司自由盈余率目标维持在175%至200%之间,当前自由盈余率为221%[76][77] - 公司预计2025年、2026年及2027年普通股息将增长10%以上,并计划于2026年及2027年分别进行5亿美元及6亿美元的股份购回[76] - 新业务投资成本为4.34亿美元,较2024年的3.93亿美元增长10.4%[77] - 公司策略能力投资达960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8200万美元增长17.1%[78] - 期末自由盈余(不包括分销权及其他无形资产)为85.20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79.08亿美元增长7.7%[77] - 所需资本为70.27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59.71亿美元增长17.7%[77] - 股东总回报包括股息4.26亿美元和股份购回6.97亿美元,合计11.23亿美元[79] - 自由盈余为124亿美元,不计无形资产为85亿美元,与年初86亿美元大致稳定[79] - 自由盈余率从232%下降至221%[79] - 2025年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7.71美分,较2024年6.84美分增长13%[80] - 集团资本资源总额437亿美元,其中一级资本资源192亿美元[82] - 超出集团规定资本要求的监管资本盈余总额219亿美元,覆盖率200%[82][83] - 股东集团监管资本盈余162亿美元,覆盖率267%[83] - 2025年上半年产生经营资本8亿美元,发行次级债5亿美元[83] - 股东出资业务核心借款总额45亿美元,中央现金资源34亿美元[85] - 集团杠杆率(穆迪基准)从13%上升至14%[85] - 控股公司现金流入业务单位汇款净额15.48亿美元(2024年:13.10亿美元),同比增长18%[88] - 中央现金流出总额5.18亿美元(2024年:4.15亿美元),同比增长25%[88] - 已付股息4.26亿美元(2024年:3.90亿美元),同比增长9%[88] - 股份回购现金流出7.15亿美元(2024年:0.60亿美元)[88] - 新债发行净现金流入4.62亿美元[88] 资产管理业务表现 - 瀚亚管理咨询基金管理规模自2580亿美元增加7%至2749亿美元[14] - 瀚亚管理基金总计达2749亿美元,增长11%(固定汇率增长6%)[121] - 瀚亚管理基金总额达274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474亿美元增长11%[130][131] - 来自保诚寿险业务的净流入为25亿美元,较上年的17亿美元增长近50%[131] - 第三方净流入(不包括货币市场基金)为28亿美元,与上年持平[131] - 公司应占印度IPAMC合营企业的管理基金份额为560亿美元[127] - 公司应占中国内地中信保诚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基金份额为126亿美元[127] - 零售经营收入增长19%至2.3亿美元[130] - 机构经营收入下降5%至1.61亿美元[130] - 内部管理基金增长9%至1195亿美元[130] - 内部咨询基金大幅增长30%至419亿美元[130] 风险管理和框架 - 公司风险框架支持在2025年上半年市场波动中管控风险并创造可持续价值[134] - 公司风险策略基于四大支柱:责任担当、灵活稳健风险管理、有效管治合规体制和增值思维[134] - 公司采用三线风险模型:一线承担管理风险、二线提供专业监督、三线独立核证内部控制[136] - 公司定期审查集团风险框架和可持续发展政策以确保整合进所有业务职能[136] - 公司风险委员会批准集团风险框架调整并实施对附属公司风险委员会的直线监督[137] - 公司将风险及可持续发展因素纳入高管绩效管理和薪酬体系[138] - 公司自我风险与偿付能力评估程序包括压力测试和气候情景测试[140] - 公司根据香港保监局框架和英国企业治理守则第28条识别管理主要及新兴风险[141] - 公司新兴风险识别框架重点关注动态重大性的可持续发展及科技相关风险[141] - 公司风险状况评估用于设定全集团限额并作为资本状况管理的基准[141] - 公司使用内部模型进行集团内部经济资本评估(GIECA)以量化重大风险并确定资本需求[142] - 公司通过压力与情景测试评估资本充足水平和流动性稳健性并支持恢复计划[143][151] - 公司设定流动性覆盖比率作为流动性风险胃纳的关键计量指标[146] - 公司建立非财务风险胃纳框架并设定各类别限额及触发因素上限[146] - 公司采用集团监管和集团内部经济资本评估两项指标衡量资本要求[146] - 公司风险委员会每年至少一次审阅风险限额、触发因素及指标的适当性[145] - 公司通过风险及控制自我评估程序等7项核心程序支持风险监察和控制[154] - 公司监察资本充足水平以确保符合内部及监管要求并维持适当偿付能力缓冲[153] - 公司通过集团财务风险政策、集团资本及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等措施管理市场风险[166] - 公司要求资产与负债紧密匹配以管理利率风险,并接受无法对冲的利率风险[168] - 公司拥有充裕的内部流动资金资源,可满足至少12个月的预期现金需求[171] - 公司通过债务资本市场和商业票据计划获取更多流动资金[171] - 公司使用流动性覆盖比率评估基本情景及受压情景下的流动性风险[172] - 公司采用A-级或以上评级的再保险公司进行再保险安排[174] - 公司通过抵押品安排管理衍生工具和再保险交易的交易对手风险[176] - 集团将"社会及环境责任"作为策略风险纳入风险分类法[183] - 集团开展针对漂绿风险的专项工作坊及培训[183] - 集团定义包括气候风险管理在内的适当(及较长)时间范围[183] - 持续优化框架政策流程标准以符合产品标签及披露监管要求[183] - 公司已制定风险政策及标准,由专业领域专家主导程序以识别、评估、管理和控制非财务风险[185] - 公司推出企业保险计划以限制运营风险的财务影响[185] - 公司针对金融犯罪实施筛查及交易监控系统,并进行合规控制监督审查和定期风险评估计划[185] - 公司定期更新危机管理、业务持续性和灾难恢复计划,并进行风险为本测试[185] - 公司已制定转型标准,结合现有风险政策框架确保实施适当管治和控制[185] - 公司设立管治论坛,从客户中心、策略、财务、运营和风险管理等多维度监控关键变革计划[185] - 公司通过内部培养和吸纳人才持续提升策略能力,将员工资源管理作为首要任务之一[185] - 集团采用三线模型管理科技相关风险并实施韧性提升计划以加强应对系统中断能力[186] - 集团科技部门作为第一线负责识别评估缓解监控和报告风险[186] - 集团科技风险管理部门作为第二线提供风险领域咨询保障和监督[186] -
保诚(02378) - 变更註册办事处

2025-09-15 10:29
公司信息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3] - 公司注册编号为01397169,股份代号为2378[2] 公司变更 - 公司注册办事处变更为英国伦敦EC4M 7NG老贝利街10号5楼,即日起生效[4] 业务与上市 - 在大中华区、东盟、印度及非洲提供人寿及健康保险和资产管理服务[6] - 在港交所、伦交所双重第一上市,在新交所第二上市,以ADR形式在纽交所上市[6] 其他 - 为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纳入深港通和沪港通机制买卖[6] - 与保德信金融集团等无联属关系[6]
保诚(02378)9月12日斥资304.9万英镑回购29.7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0:00
公司回购动态 - 公司于2025年9月12日斥资304.9万英镑回购29.7万股股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