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蒙牛乳业(02319)
icon
搜索文档
蒙牛乳业(02319)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24 09:16
股份数量 - 2025年9月23 - 24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3,903,768,513股,库存股份0股,总数3,903,768,513股[3] 股份购回 - 2025年8 - 9月多次购回股份拟注销,各日购回数量、占比及每股购回价不同[4][5] - 2025年9月24日购回股份500,000股,付出价格总额HKD 7,276,100[13] - 合共购回股份总数500,000股,付出价格总额HKD 7,276,100[13] - 购回授权决议2025年6月12日获通过,可购回总数391,204,051股[13] - 根据购回授权已购回12,616,000股,占比0.322%[13] 其他 - 股份发行等获董事会授权批准,遵循相关规定[6]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等暂停期截至2025年10月24日[13]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9月24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01:11
公司回购概况 - 2025年9月23日共26家港股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1] - 腾讯控股(00700)单日回购金额最高达5.50亿元 [1] - 酷派集团(02369)年累计回购数量占总股本比例最高达6.653% [2] 重点公司回购数据 - 腾讯控股单日回购86.70万股,年累计回购6159.20万股占总股本0.670% [2] - 安踏体育(02020)单日回购212.00万股耗资2.00亿元 [2] - 恒生银行(00011)单日回购20.00万股耗资2357.00万港元 [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单日回购550.60万股耗资2244.25万港元 [2] - 中国宏桥(01378)年累计回购1.52亿股占总股本比例达1.620% [2] 行业分布特征 - 消费行业代表企业蒙牛乳业单日回购70.00万股耗资1027.02万港元 [2] - 医疗健康板块中固生堂单日回购24.00万股耗资760.89万港元 [2] - 科技板块联易融科技-W年累计回购2738.50万股占总股本1.282% [2] - 工业制造企业中集集团单日回购112.99万股耗资878.66万港元 [2] 回购力度分析 - 年累计回购数量超5000万股的公司包括腾讯控股(6159.20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7854.00万)、信利国际(6869.20万) [2] - 年累计回购占总股本比例超1%的公司包括中国宏桥(1.620%)、联易融科技-W(1.282%)、万咖壹联(1.323%)、IGG(1.343%)、信利国际(2.173%)、酷派集团(6.653%)、卡罗特(6.190%) [2] - 单日回购金额超1000万港元的公司共11家,主要分布在互联网、金融、消费等行业 [2]
蒙牛乳业(02319.HK)连续10日回购,累计回购251.8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5:10
公司回购活动 - 9月23日以每股14.630港元至14.820港元的价格回购70.00万股 金额达1027.02万港元 当日收盘价14.630港元 下跌2.73% 全天成交额4.03亿港元 [2] - 自9月10日以来连续10日进行回购 合计回购251.80万股 累计回购金额3791.30万港元 其间股价累计下跌2.73% [2] - 今年以来累计进行82次回购 合计回购2056.80万股 累计回购金额3.41亿港元 [2] 近期回购明细 - 9月22日回购20.00万股 价格区间15.050港元至14.990港元 金额300.39万港元 [2] - 9月19日回购20.00万股 价格区间15.240港元至15.170港元 金额304.39万港元 [2] - 9月18日回购20.00万股 价格区间15.340港元至15.040港元 金额304.29万港元 [2] 历史回购价格趋势 - 7月回购价格区间集中在16.260港元至17.560港元 单次回购金额多在327万港元至496万港元区间 [3] - 6月回购价格区间集中在15.980港元至18.220港元 单次回购金额在144万港元至802万港元区间 [3] - 5月回购价格区间集中在17.500港元至19.660港元 单次回购金额在256万港元至582万港元区间 [3][4] 年初回购活动 - 1月回购价格区间集中在14.860港元至17.020港元 单次回购金额在199万港元至687万港元区间 [4] - 4月回购价格区间集中在17.640港元至19.500港元 单次回购金额在37万港元至1428万港元区间 [4]
科技赋能乳业营养健康
中国经济网· 2025-09-23 10:53
乳品科技前沿研究 - 论坛聚焦乳品科技前沿与精准营养应用 围绕牛乳精深加工和益生菌领域展开讨论 [1] - 母乳ARA对胎儿神经发育和血管功能调节意义重大 高sn-2位ARA可显著提升生物利用率 [1] - 乳品健康摄入对改善糖脂代谢 肥胖 糖尿病具有辅助效应 [1] 技术创新突破 - HMO端到端全产业链技术实现全流程自主化 填补国内空白并打破技术垄断 [1] - 乳蛋白和乳脂肪深加工技术取得突破 解决行业深加工痛点 [1] - 蒙牛提出针对全龄人群骨关节肌健康的解决方案 通过人群营养研究和功能原料筛选 [1] 行业标准建设 - 发布《科学用糖白皮书》提出乳品行业减糖不减味技术路径 [2] - 发布《中国酸奶营养白皮书》明确酸奶分类 营养构成及健康价值 [2] - 建立5A好酸奶标准体系 涵盖优质奶源 专利菌种 优质营养 严选食材和卓越品质五大核心维度 [2] 新产品发布 - 推出针对母婴领域的瑞哺恩亲益3.0配方奶粉 [2] - 推出针对初老人群的新养道优骨牛奶 [2] - 推出针对中老年人群的悠瑞骨力金装产品 [2]
蒙牛乳业(02319.HK)9月23日耗资1027万港元回购70万股
格隆汇· 2025-09-23 10:18
公司回购动态 - 9月23日耗资1027万港元回购70万股[1] - 9月22日耗资300.4万港元回购20万股[1] - 两日累计回购金额达1327.4万港元[1]
蒙牛乳业9月23日斥资1027.02万港元回购70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23 10:02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23日斥资1027.02万港元回购股份 [1] - 回购股份数量为70万股 [1] -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14.63-14.82港元 [1]
蒙牛乳业(02319)9月23日斥资1027.02万港元回购70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9:59
公司股份回购 - 蒙牛乳业于2025年9月23日斥资1027.02万港元回购70万股股份 [1] -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14.63港元至14.82港元 [1]
蒙牛乳业(02319)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23 09:53
股份数量 - 2025年9月22 - 23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数目为3,903,768,513,库存股份数目为0[3] 股份购回 - 2025年8 - 9月多次购回股份拟注销但未注销,涉及不同数目、占比和每股购回价[4][5] - 2025年9月23日购回股份700,000股,付出价格总额10,270,190港元[13] - 合共购回股份总数700,000股,付出价格总额10,270,190港元[13] - 购回授权决议2025年6月12日获通过,可购回总数391,204,051股[13] - 根据购回授权在交易所购回12,116,000股,占比0.31%[13] 其他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等暂停期截至2025年10月23日[13]
2025乳制品行业简析报告
嘉世咨询· 2025-09-23 06: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1][12][13][15][16][18][20][21][22][23][24][26][27][28][29][31][32][34][35][36][38][39][40][41][42][44][45][47][48][49][50][51][52][54][55][56][57][59][60][61][62][64][65][66][67][69][70][71][72][73][75][76][77][78][79][80][82][83]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乳制品行业已形成伊利和蒙牛双寡头竞争格局 两者合计市场份额超过50% [60][61][62] - 行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包括供应链成本上升 原奶产能过剩 以及产品主粮属性削弱 [70][71][72][73] - 未来增长机遇在于B端市场扩张 政策支持 冷链物流升级以及生物技术应用 [76][77][78][79] 行业定义与加工流程 - 乳制品是以生鲜乳为主要原料 通过加工工艺生产的产业 连接农牧业与食品加工业 [9] - 主要产品包括液体乳 奶粉 奶酪 黄油及冰淇淋等 [11] - 加工流程涵盖杀菌 发酵 浓缩 干燥及混合等多个环节 [7][8] 行业发展历史 - 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从1949年的贫瘠期到2020年后的恢复期 [12] - 关键节点包括改革开放推动技术引进 UHT技术普及 三聚氰胺事件及疫情后复苏 [12][13] - 伊利和蒙牛在1997-2007年引领行业增长 年均增速超60% [12] 行业现状与规模 - 2024年乳制品销售额整体下降3.1% 而整体快消品市场增长3.0% [15][16][18] - 酒类增速6.4% 饮料增速6.3% 为增长最快品类 [16][18] - 2024年乳制品市场零售规模达5217亿元 预计2026年达5967亿元 [21][26] - 奶类产量波动 2024年自产牛奶量4155万吨 [23][35][36] 行业政策环境 - 政策导向从安全重建转向高质量与竞争力提升 [27][29] - 具体政策包括提升质量安全标准 支持奶源基地建设及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28] - 新国标GB25190禁用复原乳 推动生鲜乳使用率提升 [28][29] 行业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涵盖上游奶源供应 中游加工及下游销售 [31][32] - 上游原奶存在缺口 2024年进口大包粉折原奶488万吨 占原料总供应量10.5% [35][36][38] - 中游乳品制造环节毛利率最高 可达30%以上 为价值创造核心 [39][40][41] - 下游销售以线下渠道为主 2024年占比83% 线上渠道占比17% [42][44][45] 消费市场分析 - 中国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 2022年中国人均消费32.5KG 而澳大利亚达94.2KG [51]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16.28KG 农村居民仅8.94KG 下沉市场空间巨大 [49][50] - 消费结构以液体乳为主 占比44.0% 奶粉占比32.5% [56][57] - 液体乳中常温白奶占83% 低温鲜奶占17% [56][57][59] 行业竞争格局 - 伊利和蒙牛为行业双龙头 2024年伊利市场份额30.2% 蒙牛25.9% [60][61][62] - 两者在常温白奶 常温酸奶等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62] - 光明和娃哈哈等其他品牌市场份额较小 [61] 企业案例分析 - 伊利集团为全球乳业五强 产品涵盖液体乳 奶粉 酸奶 冷饮及奶酪 [64][65][66] - 2024年液体乳收入占比64.78% 奶粉及奶制品占比25.63% [67][69] - 核心大单品包括伊利纯牛奶 金典和安慕希 合计规模680亿元 占业绩54% [65][69] 未来发展挑战 - 供应链成本风险 豆粕等饲料价格2024年同比上涨18% 占原奶成本62% [70] - 原奶产能过剩 2025年预计仍超110万吨 喷粉储存每吨亏损1.5万-1.9万元 [70] - 产品主粮属性削弱 消费场景被其他品类侵蚀 [71] - 深加工技术瓶颈 70%核心原料依赖进口 深加工产品占比仅7.3% [72] 未来发展趋势 - B端市场机遇 奶酪 黄油等固态乳制品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70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4.3% [76] - 政策支持 学生奶计划目标2025年惠及3500万学生 推动人均消费量提升 [77] - 冷链物流升级 数智化技术使鲜奶损耗率从15%降至5% 支撑低温奶渗透率向40%突破 [78] - 生物技术应用 合成生物学和微生物发酵等技术推动产业向生物制造新范式转型 [79]
蒙牛乳业(02319)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 中期报告之发布通知
2025-09-23 00:03
财报发布 - 公司2025中期报告中英文版已发布在公司网站和披露易网站[1][7] 通讯发布 - 2023年12月31日起采用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2][8] - 发布通知日期为2025年9月24日[1][11] 股东通讯 - 非登记股东收取通讯需联系中介提供地址或邮箱[3][9] - 未提供有效邮箱可能需主动查询网站[4][9] - 收取印刷本需填回条或发邮件[5][9] 联系方式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地址及邮箱[1][7] - 对函件疑问可发邮件联系过户处[5][9] 其他信息 - 公司秘书为郭伟昌[6][10] - 公司为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12] - 香港《私隐条例》编号为第486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