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化

搜索文档
多元融合、科技赋能,银发经济挖掘“人口第二红利”
第一财经· 2025-09-22 12:37
战略层面,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先将其纳入国家健康领域布局;2019年《国家积极应对人 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首次明确"发展银发经济";后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二十届三中全会,又先后 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部署"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让顶层设计不断走深走 实。 当全球老龄化浪潮加速席卷,如何让亿万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有尊严的晚年,既是关乎民生福祉 的"家事",更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事"。联合国提出的"老年人五原则"(独立、参与、照 顾、自我实现、尊严)与世界老龄大会倡导的"积极老龄化"理念,为应对老龄化提供了方向,发展银发 经济正是这一理念的重要实践载体。 我国老龄化进程呈现"速度快、规模大、程度深"的特征。西方发达国家从进入老龄化社会到中度老龄化 普遍经历40到70年,而我国自200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仅约20年便迈入中度老龄化。2024年末,我国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5.6%,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1亿。更需关注的是,我国"未富先老"——许多发 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已达数万美元,我国仍处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养老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待 完善。老龄 ...
远洋椿萱茂亮相广州老博会,民政助力银龄关爱再升级!
新浪证券· 2025-08-26 09:08
展会概况 - 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于8月22日启幕 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广州市民政局 广州市协作办和广州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共同承办 [1] - 该博览会始于2017年 历经八年发展 已成为广州与国内外城市开展养老产业合作 展示大城养老成果 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1] - 广州老博会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专业养老类展会 [1] 公司参展亮点 - 远洋集团旗下椿萱茂受广州市民政局邀请参展 展示创新的专业养老服务与人文关怀 [3] - 重点展示围绕长辈"健康 快乐 尊严"核心需求构建的特色服务体系 传递专业细致且充满人文关怀的照护理念 [3] - 远洋椿萱茂(广州兴业)老年公寓呈现为香港长辈定制的服务内容及失智照护领域的专业实践 [3] - 远洋椿萱茂(广州科林路)老年公寓推介"悠闲自在 幸福温暖"的生活方式 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交流 [3] 行业论坛参与 - 展会期间举办多场主题论坛活动 包括"认知症友好社区建设之认知症家属互助圆桌会议" [5] - 远洋椿萱茂广州运营总监侯湘华分享机构在家属互助服务方面的专业经验 家属互助会已突破机构边界走向社会 [5] - 远洋椿萱茂(广州兴业)老年公寓失智照护服务负责人向丽君进行《家属互助会实践分享》主题发言 [5][7] - 在住长辈家属李丹作为特邀嘉宾分享照护心得 强调专业照护对认知症患者的重要性 [8] 行业发展意义 - 养老事业关乎千家万户幸福 是衡量社会文明与温度的重要标尺 需要政策引领 行业创新和全社会共同关注与参与 [10] - 公司将持续深耕养老服务领域 升级服务内涵 拓展服务边界 提升服务品质 [10] - 公司致力于以专业守护生命尊严 用爱心温暖人生晚晴 为中国养老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0]
践行社会责任,深耕银发领域 费边教育获认可
新华网· 2025-08-12 05:39
在8月2日启幕的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期间,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与新华网联合主办的"2025 企业ESG发展论坛"成为全场焦点。本届论坛以"创新实践,共筑可持续未来"为核心议题,汇聚政府、 企业、学界、研究机构等各界精英,共绘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蓝图。 论坛期间,费边教育凭借其在服务"银发群体"、弘扬国粹文化、推动积极老龄化方面的卓有成效的 创新实践与深远社会价值,成功入选"社会责任杰出企业"榜单,其发展模式与社会贡献获认可。 费边教育自创立之初,便精准锚定中老年群体对艺术学习与精神生活的深层需求,以"弘扬国粹, 服务银龄"为使命。企业积极响应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号 召。依托互联网科技,费边教育系统性构建了覆盖国画、书法、声乐、油画等多领域的沉浸式在线直播 课程体系,打造集专业教学、深度互动、温暖社群于一体的教育生态,满足中老年人对提升艺术修养与 获得精神陪伴的双重渴求。 线下活动,实践赋能: 成功举办"及象全国艺术展"、"及象粉丝学习节"等大型活动,为学员搭建 展示才华、交流切磋的舞台,提升社会认可度与自我价值感。 创新实践:"四维一体"构筑乐学生态 费边教育深 ...
新加坡、意大利、德国探索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发展老年教育 丰富银发生活(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7-24 22:18
新加坡老年教育发展 -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2014年12.4%增长至2024年19.9%,预计2030年达24.1% [1] - 政府2015年投资30亿新加坡元推出"幸福老龄化行动计划",2023年更新计划,重点支持老年人学习 [1] - 全国乐龄学苑与多所大学及机构合作,提供1000多种课程,涵盖信息科技、商业金融、艺术设计等传统学科及生活技能科目 [2] - 活跃乐龄理事会2023年推出教学指导方针,与100所学校和志愿者组织合作开展跨代学习计划 [2] - 案例显示老年人通过课程掌握新技能并创业,如68岁学员开设网店取得业绩 [2] - 研究指出老年教育可减少孤独感,激发潜能参与社会创新 [3] 意大利老年教育模式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24.3%,80岁以上占7.8%,平均年龄46.5岁 [4] - 老年大学协会拥有330家会员单位,8万名会员,课程以语言文化为主,含人工智能等前沿内容 [4] - 社区中心及社会组织提供考古、环保等志愿活动,新法案鼓励高校开展老年教育课程 [5] 德国老年教育体系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22.4%,2022-2023学年德国大学60岁以上旁听生达1.25万人 [5] - 法兰克福大学"第三年龄学院"服务2700名60岁以上学员,提供数百门专业课程及实践活动 [6] - 高校提供正式学位教育,其他机构如老人学院侧重实用技能,政府推出"数字天使"项目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 [6]
泰康之家再度亮相上海老博会,“全明星产品”展现十年运营成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6 06:24
行业展会与平台 - 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上海老博会)是国内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养老行业展会,自2000年举办以来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3] - 展会同期举办"大城养老"创新发展大会,设有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养老金融、认知症关爱、智慧养老等专场活动,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 [3]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以医养融合模式加速推进大健康服务网络布局,强调"从养到医的主动性"和"从医到养的依从性"是医养融合两大关键点 [3] - 公司在全国36个城市布局44个项目,其中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和青岛实现"一城多园"运营格局 [12] - 公司在上海形成"一园两府一医院"深度布局(申园、锦绣府、静安府+申园康复医院),静安府建成后将提供约380个养老单元 [16] 智慧医养技术 - 公司通过智能设备采集数据并建立以居民为核心的健康档案,利用AI模型优化照护计划,形成"数据飞轮"模式 [5] - "小泰智能音箱"覆盖安全、健康、餐饮等八大核心场景的30余项服务,成为全天候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 [6][8] - "下肢康复机器人"基于神经可塑性原理,通过科学步行训练帮助长者恢复下肢行走能力 [11] - 智能床垫可实时监测呼吸、心率及在床状态,数据异常即刻预警 [12] 社区运营与服务 - 公司构建"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安宁疗护"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社区居民平均年龄达83岁 [14] - 锦绣府作为上海浦东首个对外开放助餐服务的养老机构,将优质资源面向社会开放 [5] - 社区设立乐泰学院5大学部,累计吸引超137万人次参与学习,2024年1400余位居民参与"银发志愿者"公益项目 [14] 品牌成果与影响 - 公司通过十年发展,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创新样本,诠释"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礼赞生命"的企业价值观 [16] - 居民通过"追梦计划"实现价值再创造,包括举办个人画展、集体金婚典礼等活动 [14]
日本正在集体退休,东亚的平衡会被打破吗?
虎嗅· 2025-04-29 03:58
日本超老龄社会现状 - 日本已进入超老龄社会 75岁以上高龄老人占比超五分之一 65岁以上老人达3625万占总人口29 3% [6][9] - 2024年新生儿数跌破72万大关 创125年来最低纪录 连续第九年人口负增长 [7] - 劳动年龄人口从1995年峰值8716万锐减至2020年7406万 预计2040年护理行业缺口将突破69万 [10][11] 经济与社会保障影响 - 社保体系面临双重挤压 医疗护理费用几何式增长与劳动人口持续萎缩 [10] - 2024届大学生就业率飙升至98 1% 51%企业深陷"用工荒" 部分因无人可用被迫破产 [11] - 65岁以上就业人口达914万 65~69岁就业率52% 70~74岁34% 75岁以上11 4% [12] 军事战略转型 - 国防开支占GDP比重五年内实现倍增 达到北约标准线水平 [15] - 自卫队推进导弹防御体系升级 国产战斗机研发及区域快速反应部队建设 [15] - 发展高精度打击系统 人工智能指挥网络和无人作战平台 构建"质量替代数量"新型威慑能力 [17][18] 外交与经济战略调整 - 深化与印度 澳大利亚"准同盟"关系 强化与东南亚国家防务合作 [19] - 日本产业资本加速向东南亚转移 将东南亚视为"第二增长极" [33][34] - 通过供应链整合 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协作 在东南亚编织紧密利益纽带 [35] 技术创新驱动 - 技术极主义战略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弥补人口劣势 [25][26] - 无人化装备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智能化武器系统具成本效益优势 [26] - 美日同盟深化技术合作 无人作战网络与AI指挥系统形成协同效应 [27][28] 地缘战略重塑 - 从"岛国意识"向"大陆战略"认知转变 资本流动替代人口红利成为战略支点 [36] - 以技术援助为锚点 将经济依存转化为战略信任 实施"技术外交" [39][40] - 在华盛顿与北京战略夹缝中维系战略模糊 可能借四方安全对话强化同盟体系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