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01336)

搜索文档
新华保险跌2.05% 垫底保险板块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09:05
公司股价表现 - 新华保险股价下跌2.05%至62.19元[1] - 公司为保险板块当日跌幅最大上市公司[1] 行业板块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下跌1.06%[1]
保险板块9月15日跌0.87%,新华保险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1.8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5 08:43
保险板块整体表现 - 保险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87% 领跌个股为新华保险(-2.05%)[1] - 上证指数下跌0.26%至3860.5点 深证成指上涨0.63%至13005.77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1.88亿元 游资净流入3.13亿元 散户净流入8.75亿元[1] 个股价格表现 - 新华保险跌幅最大达2.05% 收盘价62.19元 成交量20.45万手[1] - 中国人保下跌0.97%至8.15元 成交量83.34万手为板块最高[1] - 中国太保下跌0.86%至37元 中国人寿下跌0.84%至38.89元 中国平安下跌0.61%至57.33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中国平安主力资金净流出5.96亿元(-18.94%) 但散户资金净流入4.20亿元(13.34%)[2] - 新华保险主力净流出3.24亿元(-25.25%) 游资净流入1.14亿元(8.92%) 散户净流入2.09亿元(16.34%)[2] - 中国太保主力净流出1.55亿元(-12.44%) 散户净流入1.69亿元(13.53%)[2]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出6568.31万元(-9.66%) 但游资净流入4418.40万元(6.50%)[2] - 中国人寿主力净流出4669.23万元(-7.85%) 散户净流入5516.51万元(9.27%)[2]
新华保险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全面启动
证券日报· 2025-09-15 07:37
活动启动与氛围营造 - 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以"五个一"为主线推进 [1] - 通过线下网点展示活动口号及宣传海报 线上官网及公众号专题推送主题内容 营造浓厚活动氛围 [1] 政策宣导与消费者教育 - 组织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及专题宣讲 落实"三适当"原则并强化风险责任意识 [1] - 面向消费者开展线上线下活动 普及金融基础知识并引导理性投资观念 [1] 风险提示与防骗宣传 - 参与"风险提示送上门"活动 通过情景短剧和视频图文等形式揭示非法中介危害及互联网贷款乱象 [1] - 线上发布系列视频与图文 线下发放单页折页 以多样化形式进行风险教育 [1] 重点群体服务与金融惠民 - 聚焦老年人、残疾人、新市民及外籍人士等重点群体 推广特色金融惠民举措 [2] - 通过内外部媒体宣传可落地措施 展现行业温度与担当 [2] 反诈宣传与诚信建设 - 开展反诈专项活动普及防骗常识 提升消费者识诈防诈能力 [2] - 组织诚信服务宣誓及宣传活动 强化业务队伍诚信理念与契约精神 [2]
新华保险跌2.00%,成交额9.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3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15 06:0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5日盘中下跌2%至62.22元/股 成交额9.44亿元 换手率0.72% 总市值1940.9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93亿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6.73%和35.64%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5.37%和26.9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0.4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0.81%/-7.41%/13.27%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6.10万户 较上期减少15.88% 人均流通股34,325股 较上期增加18.9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050.95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669.77万股 [2]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490.41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119.14万股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7.99亿元 同比增长33.5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59.39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39.13亿元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传统型保险59.47% 分红型保险35.37% 其他业务5.89% [1] 公司基本信息 - 属人寿保险行业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 1996年9月成立 2011年12月A股上市 [1] - 申万行业分类:非银金融-保险Ⅱ-保险Ⅲ [1] - 概念板块涵盖低市盈率、证金汇金、融资融券、蚂蚁金服概念、H股等 [1]
大行评级|高盛:上调新华保险目标价至29港元 上调今年净利润预测
格隆汇· 2025-09-15 05:16
核心观点 - 高盛上调新华保险目标价至29港元并维持沽售评级 但大幅提升其净利润及新业务价值预测 反映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及股市收益改善 [1] 财务预测调整 - 上调今年净利润预测25% 主要反映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及第三季度至今股市收益 [1] - 上调明年及后年净利润预测6%至7% 主要考虑债券收益率反弹带来略高投资收益 [1] - 将今年至2027年新业务价值预测上调8%至10% 基于新保费销售增加 [1] 业务驱动因素 - 新保费销售增加推动新业务价值提升 但部分被银保渠道销售贡献增加导致的利润率预测下降所抵消 [1] - 债券收益率反弹及股市收益改善共同推动投资收益提升 [1] 评级与估值 - 目标价由26.5港元上调至29港元 [1] - 维持沽售评级 [1]
估值具备性价比,建议关注板块优质龙头
长江证券· 2025-09-14 12:44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银行业与经纪业评级为看好 维持 [7] 核心观点 - 公募费改三阶段落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券商中报业绩延续高增长 市场热度维持高位 估值具备性价比 建议关注板块龙头及绩优个股 [2][4] - 保险行业印证存款搬家 增配权益和新单成本改善逻辑 中长期ROE改善确定性提升 估值有望加速修复 [2][4] - 从盈利和分红稳定性维度 持续推荐江苏金租 中国平安和中国财险 [4] - 综合业绩弹性及估值分位 推荐新华保险 中国人寿 香港交易所 中信证券 东方财富 同花顺 九方智投控股 [2][4] 市场表现 - 本周非银金融指数上涨0.3%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1.1% 行业排名靠后(24/31) [5] - 年初至今非银金融指数上涨8.2%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6.7% 行业排名靠后(21/31) [5] - 市场热度回落 两市日均成交额23,264.15亿元 环比下降10.63% 日均换手率2.45% 环比下降34.86BP [5] - 杠杆资金规模回升 两融余额2.34万亿元 环比增长2.67% [5] - 股指上涨债指下跌 万得全A上涨2.12% 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0.4% [5] - 长端利率上行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4.10BP至1.8670% [5] 保险行业数据 - 2025年7月累计保费收入42,085亿元 同比增长6.75% 其中产险收入10,933亿元增长5.12% 人身险收入31,153亿元增长7.34% [22][23] - 保险资金运用规模36.23万亿元 债券占比49.31% 股票基金占比13.05% 较2024年末分别上升1.43和0.70个百分点 [23] - 保险公司总资产39.59万亿元 环比增长0.95% 其中寿险公司总资产34.69万亿元增长1.01% [27] - 2024年12月上市险企保费增速分化 新华保险单月保费增长19.13% 太保人寿增长5.91% 中国人寿增长1.86% 中国平安下降0.92% 中国人保下降5.99% [28][29][31] 债券市场表现 - 5年期债券收益率上涨0.18BP至6.52BP 其中公司债上涨幅度最大为6.52BP [32][33] - 5年期信用利差上涨3.03BP至6.34BP 其中公司债上涨幅度最大为6.34BP [32][34] - 5年期期限利差变动幅度在-0.52BP至+4.27BP之间 [32][34] 券商业务数据 - 经纪业务:两市日均成交额23,264.15亿元 环比下降10.63% 高于2024年中枢10,846.61亿元 [39] - 投资业务:沪深300指数上涨1.38% 创业板指数上涨2.10% 中债企业债总全价指数下跌0.13% [43] - 信用业务:两融余额2.34万亿元 环比增长2.67% 高于2024年日均余额1.56万亿元 [45] - 投行业务:2025年8月股权融资规模223.07亿元 环比下降58.2% 债券融资规模7.49万亿元 环比下降4.4% [49] - 资管业务:2025年8月券商集合资管发行份额66.52亿份 环比增长21.0% 高于2024年月均28.53亿份 [52] - 衍生品业务:2025年8月期货市场成交金额53.22万亿元 环比下降14.48% 其中金融期货成交金额13.99万亿元增长19.44% [56] 监管动态 - 证监会发布《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完善期货行业分类监管体系 [58] - 金监局修订发布《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 调整评价范围至金租 养老保险等机构 [61] - 央行调整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 2025年度启用新考评办法 [62] 公司动态 - 国信证券完成收购万和证券96.08%股份 总股本增至102.42亿股 [65] - 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64.60%股份完成过户 [76] - 中信证券获准公开发行不超过600亿元公司债券 [75] - 第一创业获准公开发行不超过80亿元公司债券 [80] - 国泰海通注册资本变更为176.29亿元 [77]
“报行合一”+政策松绑,上市险企银保渠道业绩倍增!
搜狐财经· 2025-09-14 02:46
银保渠道业绩表现 - 中国平安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68.6% [3] -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同比增长111.1% [3] - 中国太保银保渠道新保业务同比增长95.6% [3] -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长期险首年保费同比增长150.3% [3] - 中国人保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107.7% [3] -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总保费同比增长45.7% [6] 银保渠道扩张举措 - 中国太保期缴举绩网点总数达1.3万个同比增长28.9% 月均期缴举绩网点数同比增长70.2% 其中国有行增速达164.9% [3] -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人均产能同比提升51.8% [3] - 中国平安外部银行可经营网点达1.7万个较年初1.2万个大幅增长 非平安渠道新业务价值占比提升16个百分点 [3] - 城商行和农商行成为银保渠道新拓展方向 [4]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报行合一政策推动降本增效并提升业务价值 [6] - 低利率环境下保险产品相对存款利率具有优势 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旺盛 [6] - 银保渠道恢复一对多合作模式 监管政策松绑打开增长空间 [6] 渠道策略转型趋势 - 行业推动个险 银保 经代 互联网等多元渠道发展 [8] - 银保渠道与精英个险将成为价值贡献双核心 并向保险医养财富生态化发展 [8] - 个险渠道向专业化精英化转型聚焦高净值客户 [8] - 互联网渠道有效触达年轻客群并促成亿元级保单 [8] - 经代渠道需转向专业咨询和客户教育价值整合模式 [8]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泰康、平安等5家登上财富最受赞赏中国公司榜单|13精周报
13个精算师· 2025-09-13 02:08
监管动态 - 三部门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主题为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6] - 两部门公布32个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项目名单[7] - 两部门联合发布档案工作管理办法 明确档案管理机制和监督指导关系[8] - 两部门推动金融机构开发新型储能项目保险产品[9] - 金融监管总局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 总分100分分为5级评价[10] - 体育总局鼓励保险机构创新推出赛事意外险 责任险和取消险等赛事保险[11] - 央行将加大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12] - 北京顺义对新注册金融机构最高给予5000万开办费用资金支持[13][14] - 山东对重点行业实行社会保险个人缴费25%补贴政策[15] - 海南支持保险机构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和保单融资[16] - 香港2025年第二季度保险业业务收益指数同比增长20.7%[17] 公司投资动态 - 中国平安增持邮储银行H股7068.81万港元 持股比例升至16.01%[19] - 长城人寿增持新天绿色能源H股1271.97万港元 持股比例升至11.11%[20] - 信泰人寿增持华菱钢铁6908.62万股 持股比例升至6% 并计划继续增持1%-2%股份[21] - 阳光人寿拟减持华康洁净不超过3%股份[22] - 中国太保拟发行155.56亿港元零息可转换债券 初始转股价39.04港元[23] - 国寿资产发起设立21.165亿龙溪口航电枢纽债权投资计划[24] - 海保人寿认购中金亦庄产业园REIT 5%份额[25] - 财信人寿在湖南成立7亿私募投资基金[26] - 国联人寿成立12.2亿合伙企业开展股权投资[27] - 三星财险11.5%股权转让至君兰酒店管理公司[28] 业务发展动态 - 中国太保亮相2025年服贸会 展示数字技术驱动服务升级成果[29] - 众安保险展示AI+保险等创新应用成果[30] - 众安在线2025年1-8月原保险保费收入236.25亿[31] - 恒大人寿20名高管被罚282.5万 涉保险资金运用不合规和利益输送[32] 人事变动 - 松芙蓉担任英大资管董事长[34] - 黄明晋升人保资产党委副书记 徐鼎晋升副总裁[35] - 君龙人寿总经理调整为廖明宏 原总经理留任分管精算[36][37] - 保德信保险资管公司开业 赖军任董事长陈武军任总经理[38] - 若林祐树担任日本兴亚财险总经理[39] - 陈厚生担任中信保诚副总经理[40] - 桂治国担任建信人寿副总经理[41] - 陈翔担任太平科技总经理助理[42] - 董南担任中荷人寿总精算师[43] - 熊尧希担任利宝保险总精算师[44] - 泰康资产首席技术官变更为苟宏[45][46] - 渤海人寿公开招聘两名副总经理[47] 行业发展趋势 - 保险业8月罚单金额4433.15万 同比增长43.61%[49] - 险企年内发行273.21亿港元H股零息可转债[50] - 险资持有ETF份额超2500亿份 持仓市值超2800亿[51][52] - 中国平安增持保险股H股 持股比例突破8%[53] - 险资频繁收购租赁型物业 关注大城市租金收益[54] - 五家险企上榜2025年《财富》最受赞赏中国公司[55] - 中国人保入选福布斯2025中国ESG 50榜单[56] - 银保渠道分红险销售占比超八成[57] - 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在厦门成立50亿合伙企业[58] - 五大上市险企代理人数量降至133万人[59] - 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实现增长 新华保险同比增长11.7% 中国平安同比增长17%[60]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爆发式增长 平安寿险同比增长168.6% 太保寿险同比增长155.97%[61][62] - 上市险企深耕普惠保险 中国人保覆盖超10亿人次 中国太保覆盖4.6亿人次[63] - 86家财险公司上半年净利润527.18亿 同比增长32.2%[64] - 美国保德信获批在华设立首家独资保险资管公司[65] 产品创新 - 平安人寿推出e生保系列医疗险 保证续保20年 最高保额800万[67][68] - 中国人寿推出中端医疗险 续保年龄可达100岁[69] - 沪家保3.0总保额提升15% 房屋保额最高提升至140万[70] - 全国首单农作物新品种扩繁制种科技保险落地海南 提供50.6万风险保障[71] - 厦门落地质量专项保险"鹭质保"[72]
新华保险(601336):银保NBV贡献过半 投资业绩持续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9-12 12:33
核心财务表现 - 营收同比增加26.0%至700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33.5%至148亿元 [1] - 归母净资产较年初下降13.3% 但较Q1末回升4.5% [1] - 中期分红20.9亿元 股息分配率为14.1% 与去年同期15%基本持平 [1] - 总投资收益率提升1.1个百分点至5.9% 综合投资收益率达6.3% [1][3] 寿险业务发展 - 寿险新业务价值(NBV)增速达58.4% [1] - 长期险首年期缴增长65% 趸交增长353% 主因个险销售3年交短缴产品及银代趸交投放增加110亿元 [2] - 新业务合同服务边际(CSM)增长8.7% 但10年期新单保费收入下降40% [2] - 银保渠道NBV贡献占比达52.8% 通过银行合作实现举绩网点数量与网均产能双提升 [2] 渠道战略与队伍建设 - 个险队伍人数 合格人数 绩优人数及万C人数呈现趋稳态势 [2] - 上半年累计新增人力近2万人 同比增长182% 加强对新增转正考核 [2] - 银保渠道通过强本部 人网匹配与重点银行渠道突破增强竞争力 [2] - 个险队伍销售分红险技能较同业存在差距 [2] 投资业绩分析 - 投资业绩增长82.3% 成为利润增长主要来源 [3] - 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损益达110亿元(去年同期为-48.4亿元) 收益以兑现为主 [3] - 核心二级权益占比21% 较年初微增0.3个百分点 长期股权投资累计出资462.5亿元 [3] - 鸿鹄志远基金净资产达556.84亿元 较500亿元出资额增值至少56.84亿元 盈利超11%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7/286/303亿元 同比增速13.3%/-3.7%/6.1% [4] - 每股内含价值预计为92.8/101.6/111.7元 当前股价对应PEV估值0.68/0.62/0.57倍 [4] - 个险报行合一监管下费用规模效应改善 价值率有望提升 [4]
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5家险企股票配置增逾28%、国内ETF破5万亿元
财经网· 2025-09-12 10:54
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引导 - 监管部门2024年9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公募基金加大入市力度 [2] - 政策建立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年度考核权重 明确全国社保基金5年以上考核安排 [2] - 政策推动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 加快推进指数化投资发展 提升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比例 [2] 保险资金入市规模与配置 - 五大上市险企2025年中报股票投资金额合计18464.29亿元 较年初增加4118.58亿元 增幅28.71% [2] - 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6.23万亿元 同比增长17.39% [2] - 险资股票配置余额达3.07万亿元 上半年净增6406亿元 同比增幅47.57% 较一季度末增长8.92% [2] - 预计下半年险资将增配A+H股3000-4000亿元 重点关注科技创新、消费制造、先进制造、新消费、出海企业等方向 [3] 公募基金规模与结构变化 - 2025年7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35.08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4] - 国内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1.29万亿元 增幅超34% 总份额达2.89万亿份 [4] - 权益类基金正收益数量持续增加 百亿元规模以上ETF产品数量突破100只 [4] - ETF产品数量超1200只 覆盖宽基、行业、主题等多元领域 [5] 机构投资者行为特征 - 2025年上半年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型基金1.48万亿份 同比增加4458亿份 [6] - 机构投资者持有占比从34.44%提升至40.49% 增加6个百分点 [6] - 中央汇金等国家队在市场波动期间增持ETF 对市场稳定产生重要作用 [6] 企业年金投资状况 - 2025年二季度末企业年金投资资产净值约3.8万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0.69万亿元 [7] - 权益类组合4208个 资产金额3.09万亿元 近3年累计收益率5.84% [7] - 当前企业年金A股投资比例约14% 距离40%上限仍有较大空间 [7] - 长周期考核机制下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有望大幅提升 实现保值增值目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