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00020)

搜索文档
港股评级汇总 | 汇丰研究维持商汤持有评级
新浪财经· 2025-09-19 07:51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汇丰研究维持商汤-W持有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31港元 因公司近期股价上涨部分源于1+X战略转型及市场情绪改善 但算力资源稀缺可能带来潜在瓶颈 毛利率与竞争压力持续存在 [1] - 高盛维持香港交易所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544港元 预计2025年10-12月ADT约2600亿港元 南向资金流量及参与度将结构性上升 因标的多元化及估值折扣优势 [1] - 中信里昂重申宁德时代跑赢大市评级 H股目标价上调至670港元 因电动车和ESS生产处于满载状态 需求强劲 预计2026至2027年电池出货量增加10% 上调2026及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各9% [1] 盈利预测与新业务价值提升 - 摩根士丹利维持中国平安增持评级 目标价升至70港元 将2025至2027年每股经营利润预测分别上调19% 04%及06% 新业务价值预测分别上调38% 39%及13% 反映新业务价值利润率改善 [2] - 摩根士丹利给予中国人寿增持评级 H股目标价升至257港元 将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调高131% 1%及19% 主要受惠2025财年股市上升及销售额稳健增长 新业务价值预测分别增加66% 81%及85% [3] 非核心业务增长与AI价值释放 - 高盛重申百度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50港元 因非搜索业务快速增长及AI价值加速释放 百度云全栈能力具核心竞争力 Apollo Robotaxi看法更趋向正面 [4] - 国泰海通维持BOSS直聘-W增持评级 目标价10966港元 公司在宏观经济波动下实现利润持续释放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309% AI在招聘场景商业化稳步推进 已在2B/2C/2M方向展开灰度测试 [4] 供应链优势与分红特征 - 国泰海通维持超盈国际控股增持评级 目标价442港元 公司深耕弹性面料领域 客户涵盖Lululemon及NIKE等头部品牌 越南和斯里兰卡产能承接全球供应链转移订单 连续四年股息率超9% 具备低估值高分红特征 [5]
港股异动丨商汤涨超6%创2023年4月以来新高,获高盛看高至3.09港元
格隆汇· 2025-09-19 03:52
股价表现 - 商汤-W(0020.HK)盘中涨超6%至2.79港元 创2023年4月以来新高 [1] - 该股年内累计涨幅超过80% [1] 机构评级调整 - 高盛将公司目标价由2.72港元上调至3.0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业务发展预期 - 高盛上调商汤ToC业务扩张预期 包括生产力工具"办公小浣熊"和财务工具"咔皮记账" [1] - 预计通过免费试用后采用年费或月费模式开启AI商业化 [1] 技术平台进展 - SenseCore AI大装置已适配华为Ascend超级集群(Atlas 900 A3 SuperPod) [1] - 平台经过深度整合优化后显著降低延迟并提升利用率 [1] - 支持大规模AI模型运作 包括自研SenseNova及LLaMA3、Qwen、DeepSeek等多模型 [1]
商汤-W涨超5% 高盛上调公司ToC业务扩张预期 生成式AI推动X创新业务发展
智通财经· 2025-09-19 02:26
股价表现 - 商汤-W股价涨4.58%至2.74港元 成交额达17.98亿港元 [1] 业务扩张与变现策略 - 高盛上调商汤ToC业务扩张预期 计划通过免费试用后收取月费或年费实现变现 [1] - 公司通过SenseNova基础模型支持深度分析能力 推出Raccoon办公室AI与Kapi会计AI等生产力工具 [1] - 基于高需求场景提供AI行业解决方案 覆盖市场分析、销售分析、产品开发及企业管理领域 [1]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2025上半年亏损明显收窄 生成式A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7% [1] - 视觉与X业务在"人工智能+"政策催化下即将放量 [1] 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 - 大模型应用坚持"一基两翼"策略 加速渗透生产力工具和交互工具两大场景 [1] - 通过提升渗透率和客户粘性形成差异化优势 [1] - 聚焦生成式AI推动X创新业务综合发展 [1]
港股异动 | 商汤-W(00020)涨超5% 高盛上调公司ToC业务扩张预期 生成式AI推动X创新业务发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2:15
股价表现与市场交易 - 商汤-W(00020)股价上涨4.58%至2.74港元 成交额达17.98亿港元 [1] ToC业务扩张与变现策略 - 高盛上调商汤ToC业务扩张预期 公司计划通过免费试用后收取月费或年费实现变现 [1] - 商汤通过SenseNova基础模型支持深度分析能力 推出Raccoon办公室AI与Kapi会计AI等ToC生成式AI应用 [1] 生成式AI业务增长 - 2025上半年商汤生成式A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7% 亏损明显收窄 [1] - 公司聚焦生成式AI领域 推动"一基两翼"战略加速渗透 提升生产力工具和交互工具场景的客户粘性 [1] 行业解决方案与差异化优势 - 商汤基于高需求场景提供AI行业解决方案 覆盖市场分析、销售分析、产品开发及企业管理等领域 [1] - 该业务模式形成与其他AI应用的差异化优势 [1] 政策催化与业务放量预期 - "人工智能+"政策催化下 公司视觉与X业务即将放量 [1] - 机构看好商汤长期发展空间 [1]
商汤拆分芯片业务始末:百度创始成员加入,半年已融15亿
36氪· 2025-09-19 01:58
公司动态 - 商汤科技将芯片业务拆分并命名为曦望Sunrise 主要研发大模型推理芯片 该计划源于2024年底的1+X战略 [2] - 前百度创始团队成员王湛加入曦望担任联席CEO 另一位联席CEO是前AMD和昆仑芯老将王勇 [2][5] - 高管团队分工明确 王勇负责产品技术 王湛和商汤联合创始人徐冰主导运营管理和商业化 [5] - 曦望团队规模在2025年增长50%至近200人 核心成员来自AMD Intel 阿里和商汤等企业 [5] - 公司2025年已密集融资多轮 近半年累计融资超15亿元 [6] - 商汤过去五年在芯片上累计投入超过11亿元 [6] 产品与技术 - 已量产两款芯片:S1芯片为云边视觉推理专用芯片 2019年流片 NPU IP授权索尼和小米 累计出货超万片;S2芯片为大模型推理GPGPU 2024年量产 兼容CUDA架构 [6] - 下一代产品S3芯片瞄准推理计算市场 通过架构创新将推理成本降低10倍 计划2026年推出 [8] - S3芯片设计更高配比低精度计算单元 搭配经济性更佳显存 针对大模型推理Prefill和Decode阶段分别优化 [8] - 研发追求100%自主知识产权 从指令集定义 GPGPU IP架构设计到编译器工具链实现全自研 [8] - 研发效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团队规模为行业1/3 研发流片到量产周期压缩至14个月 行业平均需22个月 [8] 行业背景 - 2025年是中国AI芯片行业关键一年 英伟达市值冲破4万亿美元 寒武纪市值突破六千亿 [4] - 国产GPU厂商摩尔线程 沐曦 壁仞科技 燧原科技 瀚博半导体集体闯入上市辅导关卡 [4] - 行业从烧钱技术突破阶段迈入商业化造血新时期 [4] - 推理市场爆发 英伟达受外部环境影响 国产GPU迎来真正机会窗口 [11] -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47% 结束多年亏损;百度昆仑芯中标中国移动十亿级订单;阿里推AI芯片战略市值一夜增2600亿;摩尔线程上半年营收超过去三年总和;沐曦出货超2.5万颗;海光芯片首次迈过10万大关 [11] 战略与优势 - 曦望70%资方为产业资本 包括三一集团华胥基金 第四范式 游族网络 美的控股等 [10] - 与产业资方血缘关系使芯片研发到商业化自下而上推进 规划时充分考虑用途和场景 [10] - 商汤日日新大模型和AI云能力与曦望芯片协同 提供技术验证和万卡智算中心商业化支撑 [10] - 芯片创业存在后发优势 太早入局可能在错误道路上试错消耗资源 [11] - 行业已验证兼容CUDA更易落地 聚焦细分赛道比通用芯片更务实 [11] 未来展望 - AI芯片赛点包括:GPU是软硬一体生意 考验厂商软硬件技术能力;需对市场趋势有提前预判和布局;国产AI芯片到达大规模商业化前夜 [12] - 中国GPU市场至少能支撑3-5家头部企业 2025年是入场资格线 无流片及成功产品的厂商可能再无机会入局 [12]
商汤20250918
2025-09-18 14:41
**公司及行业** * 商汤科技 人工智能行业 生成式AI领域 [1]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整体收入同比增长36% 生成式A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3% 占集团整体收入77% [2][3] * 经调整净亏损同比收窄50% [2][4] * 应收账款拨备计提减少约4.5亿元人民币 [2][4] * 现金周转天数缩短至100多天 上半年回款达31.6亿元人民币 [2][4][5] **业务结构调整与战略进展** * 财务报表收入结构调整为生成式AI 视觉AI和X创新业务三类 [2][6] * X创新业务子公司大芯片公司"希望"和端侧芯片公司"影微创新"已顺利融资并实现出表 [2][7] * 公司人员成本从高峰6000多人减少至3000多人 [20] **技术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 拥有中国第一个5A级智算中心上海临港AIDC 是亚洲最大的单体智算中心之一 [12] * 超过10年的视觉AI积累 在基础设施投入 模型研发及算法突破方面具备优势 [8][9][12] * 在多模态模型研发方面取得进展 日新6和日新6.5模型已在金融 教育 政务 电商营销等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 [4][19] * 每天可生成约5TB Opens数据用于动态融合模型的数据准备 [18] **产品与应用落地** * Agent产品"小浣熊"产品家族月活跃用户情况及客户转化率亮眼 主要面向To B市场 拥有超过百万用户 [13][14] * 在具身智能领域拥有超过20个客户 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 [18] * 生成式AI基础设施不仅是GPU规模 还涉及软件 行业理解和数据能力等多方面 需要针对具体场景进行二次训练和优化 [4][11] **市场认知与行业趋势** * 全球资本市场对生成式AI理解深化对公司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8] * 生成式AI领域市场热点从模型关注转向寻找杀手级应用 技术和客户需求快速变化 [10] * To B应用在生成式AI领域弹性较好 [10] * 坚定认为大模型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是打开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大门 [18] **运营策略与资源管理** * 在芯片供给和资源获取方面采取轻资产模式 通过租赁或联合运营的方式快速获取资源 [17] * 没有设定具体的CAPEX目标 而是结合下游需求和上游供应链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16] * 更注重提供端到端的交付解决方案 包括软件层 工具层 机构模型 行业模型以及数据能力等 [16]
高盛:升商汤-W目标价至3.0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18 06:53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高盛维持商汤-W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2.72港元上调至3.09港元 [1] ToC业务变现策略 - 公司通过新用户免费试用后采用月费或年费订阅模式实现ToC业务变现 [1] - ToC生成式AI应用覆盖生产力工具领域 包括Raccoon办公室AI与Kapi会计AI [1] 技术优势与业务模式 - SenseNova基础模型提供深度分析能力以解决AI原生问题 [1] - 基于高需求场景提供AI行业解决方案 涵盖市场分析、销售分析、产品开发及企业管理领域 [1] - 该业务模式与其他AI应用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
高盛:升商汤-W(00020)目标价至3.0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6:52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高盛维持商汤-W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2.72港元上调至3.09港元 [1] ToC业务扩张与变现模式 - 公司通过提供新用户免费试用后计划以月费或年费订阅形式实现ToC业务变现 [1] - 商汤从生产力工具领域切入ToC生成式AI应用 包括Raccoon办公室AI与Kapi会计AI [1] - SenseNova基础模型提供深度分析能力以解决AI原生问题 [1] 行业解决方案与竞争优势 - 基于高需求场景提供AI行业解决方案 覆盖市场分析 销售分析 产品开发及企业管理等领域 [1] - 该业务模式与其他AI应用形成差异化优势 [1]
大行评级|高盛:上调商汤目标价至3.0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9-18 05:34
业务模式调整 - 高盛预期商汤将在提供新用户免费试用后通过每月或每年订阅费用实现ToC业务变现 [1] - 公司从生产力工具领域切入ToC生成式AI应用 包括Raccoon办公室AI与Kapi会计AI [1] - 基于SenseNova基础模型支持的深度分析能力解决AI原生问题 [1] 差异化竞争优势 - 基于高需求场景提供AI行业解决方案 涵盖市场分析 销售分析 产品开发 企业管理等领域 [1] - 此业务模式与其他AI应用形成差异化优势 [1] 投资评级变化 - 高盛维持对商汤"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由2.72港元上调至3.09港元 [1]
中国大模型的技术一号位们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18 03:40
中国AI大模型领域领导者战略布局与技术成果 DeepSeek(梁文锋) - 团队在3年核心技术积累后产品上线 20天内连续更新50多个版本 [5] - 产品上线20天内获得全球3000万日活用户成为现象级产品 [5] - 展现中国AI创业公司技术实力和市场爆发力 加剧全球AI大模型领域竞争 [5] 通义千问(林俊旸) - 团队以周级迭代速度推进优化 半年内完成30余次版本升级 [9] - 成功适配制造、金融、政务、医疗、教育等20多个重点行业场景 [9] - 累计服务超10万家企业客户 成为国内产业级AI大模型标杆产品 [9] - 打破大模型只聚焦C端体验认知局限 大幅降低中小企业引入AI技术门槛 [10] 字节Seed(吴永辉) - 团队以快速响应用户反馈为导向 短期内密集迭代数十个版本 [14] - 产品短时间内突破千万日活 成为用户高频依赖的智能助手 [14] - 广泛应用于办公文档处理、学习答疑、生活服务咨询、创意内容辅助等日常场景 [14] - 推动AI技术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日常 加速AI在普通生活场景中的普及 [14] 腾讯混元大模型(薄列峰) - 团队半年内完成8次重大版本更新 实现代码生成精度提升等能力突破 [17] - 服务超20万家企业客户 赋能百度搜索、小度智能设备、自动驾驶等核心业务 [17] - 推动大模型技术从技术探索迈向产业实用 加速传统行业智能化转型 [17] 日日新大模型(徐立) - 构建国内领先AI大装置SenseCore 为模型研发提供算力算法数据协同底座 [22] - 持续迭代多模态能力 技术测评多次刷新通用AI能力榜单 [22] - 服务超1000家大型企业客户 覆盖全球超40个国家和地区 [22] - 打破AI技术单点应用局限 推动AI向全链条渗透升级 [23] Minimax(闫俊杰) - 推出国内首个商用万亿参数MoE架构大模型abab 6.5 [26] - 服务数万家企业客户 覆盖金融、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 [27] - 积累千万级C端用户 形成企业服务加C端应用双驱动产品矩阵 [27] - 为行业提供高效低成本大模型产业化路径 加速AI普惠进程 [27] 月之暗面Kimi(杨植麟) - 产品凭借超长文本处理差异化优势 早期支持20万字上下文后续升级至百万字级 [32] - 攻克传统大模型处理长篇文档痛点 快速覆盖科研辅助、法律文书分析等专业场景 [32] - 上线不久收获千万级用户关注 成为聚焦专业场景价值的现象级产品 [32] - 带动行业从通用对话向专业领域落地聚焦 推动AI技术在专业场景实用化进程 [32] 文心一言(王海峰) - 打造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百度飞桨 [35] - 全面负责百度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落地 包括百度大脑、文心大模型等核心体系构建 [35] - 推动百度AI在搜索、云计算、自动驾驶、智能硬件等众多业务领域应用 [35] - 飞桨平台降低中国AI开发者门槛 文心大模型推动生成式AI在国内普及发展 [35] 行业整体影响 - 这些领导者推动AI技术从实验室突破走向产业规模化落地 [2][37] - 中国AI企业展现技术深度与场景落地能力 提升全球AI产业应用领域竞争力 [10][23] - 带动AI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为全球AI产业提供技术产业双向驱动的中国样本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