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大装置

搜索文档
商汤上半年剥离部分汽车业务后亏损减至14.8亿元,CFO称X业务盈利期或需更长时间
钛媒体APP· 2025-08-30 04:4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3.58亿元 同比增长35.6% [2] - 净亏损14.89亿元 同比收窄39.9% [2]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亏损11.62亿元 同比下降50% [2] - 经调整EBITDA亏损收窄72.5%至5.21亿元 [2] - 生成式AI业务收入18.15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77% 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 [2] - 视觉AI业务收入4.36亿元 同比下降14.8% [5] - X创新业务收入1.06亿元 同比下降39.5% [5] - 研发开支21.19亿元 同比增长12% [11] - 总现金储备132亿元 包括新一轮配售 [12] 业务战略调整 - 实施"1+X"战略 将绝影智能汽车等业务分拆独立融资 [2][3] - 业务板块重新分类为生成式AI、视觉AI和X创新业务三大类 [5] - 生成式AI板块保持"大模型+大装置"架构不变 [5] - 视觉AI板块吸纳原智能汽车业务中的智能座舱业务 [5] - X创新业务包括绝影汽车、智慧医疗、家用机器人和智慧零售等四个赛道 [5] - X创新业务外部总融资额达到10亿元数量级 [4] - 医疗、机器人、零售等X创新业务在组织层面实现二次创业 [3] 技术发展 - 大装置总算力规模达2.5万PetaFLOPS [8] - 平台层面完成SenseCore 2.0升级 线上推理性能提升约15% [8] - 国产芯片异构混调实现约5000卡规模月级稳定运行 集群利用率约80% [8] - 异构训练效率达同构约95% [8] - 联合宁德时代打造锂离子电池新型储能系统 [8] - 日日新大模型未来布局聚焦多模态演进、模型架构优化和生产力提升三个层面 [12] - 与超过20家头部具身智能企业形成产业生态协同 [11] 客户与市场 - 生成式AI收入同比增长72.7% [5] - 视觉AI收入下降主要受东北亚某智能终端客户合作模式变更影响 [6] - 头部客户包括小米、京东、壁仞科技、银河通用、吉利、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 [11] - 服务头部AI科研机构包括上海AI实验室 [9] - AI落地场景涵盖金融、制造、能源、交通、医疗和教育等行业 [14] 资本运作 - 7月24日配售16.67亿股股份 总价约25亿港元 [12] - 配售资金50%用于扩大大装置规模与场景覆盖 20%用于探索AI在创新垂直领域应用 [12] - 认购人为国际长线基金香港无极资本 [12] - 曦望芯科完成近10亿元融资 [6] - 云知声、银河通用、帕西尼机器人等投资项目属于X创新业务组成部分 [6] 行业趋势 - 通用与多模态大模型进入"强推理+多智能体协作"新阶段 [2] - 生成式AI应用渗透持续提速 开始以工程化路径穿透产业场景 [2] - 产业由"试点验证"加速迈向"规模落地" [2] - 算力、数据、模型走向工程化与标准化 形成可复用基础设施 [14] - 智能体持续发展将为智能终端带来延伸机会 [14] - 交互成为大模型落地到每个人身边的重要机遇 [12]
600亿AI巨头,一年内融资近53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8-07 11:29
融资情况 - 7月底完成25亿港元融资,发行16.67亿股B类股份,每股1.5港元,占已发行股份4.31% [1][3] - 近一年累计融资近53亿港元,包括去年12月27.87亿港元融资 [1][7] - 融资资金分配:30%用于核心AI业务发展,30%用于生成式AI研发,20%用于垂直领域探索,20%用于营运资金 [7] - 发行后总股份增至386.74亿股,较2021年末增加53.92亿股 [7][8] - 主要认购方为无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近期还参与曹操出行、蓝思科技IPO及中国儒意投资 [6] 财务状况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定期存款合计118.59亿元,较2021年末215.2亿元减少96.61亿元 [8]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8.09亿元、34.06亿元、37.72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0.75% [9] - 同期净利润亏损分别为60.45亿元、64.4亿元、42.78亿元,2024年亏损收窄 [9] - 研发费用2022-2024年分别为40.14亿元、34.66亿元、41.32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9.2% [12] - 销售开支和行政开支2024年分别为6.55亿元和14.64亿元,同比减少20%和3.1% [13] 业务表现 - 生成式AI收入2023-2024年分别为11.84亿元和24.04亿元,同比增长103.1%,占比从34.8%提升至63.7% [9][11] - 视觉AI收入2023-2024年分别为18.38亿元和11.12亿元,同比下降39.5%,占比从53.9%降至29.5% [11] - 智能汽车收入2023-2024年分别为3.84亿元和2.56亿元,同比下降33.2%,占比从11.3%降至6.8% [12] - 绝影智能汽车平台2024年新增交付167万辆,同比增长29.2%,累计交付超360万辆 [12] 技术发展 - 2024年发布日日新5.0及5.5版本,是国内首个支持音视频流式交互的大模型 [10] - 预计2025年Q2发布6.0版本,将提升多模态理解、推理和交互能力 [10] - 大装置为内部研发提供支撑,并推动商业化服务布局 [9] 组织架构 - 2024年董事会新增两名执行董事:王征(CFO)和杨帆(联合创始人) [1][20] - 原联合创始人徐冰卸任董事职务,转任AI芯片业务负责人 [1][20] - 2024年员工总数从5098人缩减至3756人,累计减少1342人 [17]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2年40.12亿元降至2024年33.51亿元 [17] 市场表现 - 股价从上市高点9.7港元跌至1.64港元(截至8月7日),跌幅约83% [13] - 总市值634.3亿港元,TTM市盈率为亏损状态 [13]
商汤-W(00020.HK)完成配售新B类股份
格隆汇· 2025-07-31 11:54
交易完成情况 - 认购协议和配售协议的所有条件均已达成并于2025年7月31日完成 [1] - 以每股1.50港元认购1,666,667,000股认购股份 [1] - 认购股份相当于完成前已发行B类股份约4.58%及总股份约4.50% [1] - 经扩大后相当于B类股份约4.38%及总股份约4.31% [1] 资金用途规划 - 认购事项获得净额约24.98亿港元 [2] - 资金主要用于发展AI云和扩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商汤大装置 [2] - 支持生成式AI研发及多模态大模型衍生产品开发落地 [2] - 重点推进智能硬件等垂直场景商业化应用 [2] - 探索人工智能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区块链、RWA、数字资产等创新领域 [2] - 扩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数字金融风控及结算应用 [2] - 部分资金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2]
配售25亿港元,商汤冲击具身智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2:22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商汤科技获得25亿港元融资,由国际长线资本InfiniCapital全额认购,配售16.67亿股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支持AI云、多模态大模型衍生产品开发、具身智能机器人及真实世界资产(RWA)等业务 [1][3] - 具体资金分配包括:AI云及基础设施扩展、生成式AI研发、创新垂直领域技术融合、一般营运资金 [3] 业务发展与商业化 - 公司生成式AI收入2024年达24亿元,同比增长103.1%,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34.8%提升至63.7% [4] - 生成式AI商业化覆盖营销、办公等领域,并与手机厂商、汽车公司合作提供端侧AI能力 [4] - 公司构建"一基两翼"应用布局,生产工具商业化成果显著 [4] 具身智能布局 - 商汤计划成立独立具身智能公司,核心团队由王晓刚及陶大程领衔,两人在AI视觉领域有权威背景 [7] - 公司已展示基于SenseCore2.0的AI超市"双机协作"采购场景,具备千机并行仿真训练能力 [7] - 具身智能成为商汤多模态推理大模型重要应用场景,SenseNova系列大模型被多款机器人产品采用 [10] 行业趋势与市场 - 2024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达8634亿元,预计2025年增至9731亿元 [6] - 具身智能被列为政府工作报告未来产业重点方向,智驾和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关键应用 [6] - 国际科技巨头如谷歌、英伟达、特斯拉等均在具身智能领域加速布局 [4] 技术积累与战略 - 商汤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经验可迁移至具身智能 [9] - 公司计划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具身智能"大脑"平台,集成感知、导航及多模态交互能力 [10] - 公司私募国香资本已投资银河通用、钛虎等机器人公司,布局AI全产业链 [10]
上市四年累计募资73亿元,商汤科技获中东资本加持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24 10:39
募资情况 - 公司以每股1 5港元配发约16 67亿股B类股份 募资总额约25亿港元 净额约24 98亿港元 [1] - 募资由无极资本全额认购 该机构近期还全额认购了第四范式13亿港元定向增发股份 [1] - 这是公司上市以来第三次募资 前两次分别在2024年6月募资20亿港元 同年12月以每股1 5港元配售18 65亿股募资28亿港元 [2] 资金用途 - 募资主要用于发展核心业务 包括建设AI云 扩大商汤大装置规模 研发生成式AI及多模态大模型衍生产品 [1] - 探索AI在垂直领域应用 包括具身智能机器人 真实世界资产(RWA) 数字资产及数字金融领域 [1] 业务布局 - 公司计划进军具身智能领域 核心团队已初步组建完成 [3] - 正在进行"1+X"架构调整 推动智能汽车"绝影" 家庭机器人"元萝卜"等板块拆分独立融资 [3] - AI芯片 AI零售等生态企业已在今年披露融资进展 [3] 市场反应 - 募资消息公布后股价一度涨超9% 收盘涨8 12%至1 73港元 市值达640 2亿港元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8 09亿元 34 06亿元 37 72亿元 [3] - 同期净利润从-60 45亿元收窄至-42 78亿元 [3] 行业特征 - 人工智能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特性 需持续投入以保持技术领先 [2]
商汤科技完成配售25亿港元 加速布局具身智能
经济观察网· 2025-07-24 10:35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16.67亿股新B类股份配售,募集资金总额约25亿港元,净额约24.98亿港元 [1] - 配售股份占已发行B类股份总数的4.58%,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50% [2] - 每股认购价为1.50港元,较7月23日收盘价1.60港元折让约6.25%,较近五日平均收盘价1.64港元折让约8.54% [2] - 国际长线资本Infini Capital(无极资本)全额认购 [1][2] 资金用途 - 30%用于AI核心业务发展,包括打造AI云服务平台和扩大"商汤大装置"规模 [3] - 30%支持生成式AI与多模态大模型研发,重点开发垂直领域衍生产品 [3] - 20%投入具身智能与新兴技术融合,包括具身智能机器人、真实世界资产(RWA)等领域 [3] - 剩余20%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3] 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成立独立的具身智能公司,核心班底包括首席科学家王晓刚等 [4] - 将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揭晓具身智能"大脑",集成感知、视觉导航及多模态交互能力 [4] - 公司已完成"1+X"架构重组,"1"代表核心业务,"X"代表生态企业矩阵,如智能汽车板块"绝影"和家庭机器人板块"元萝卜" [4]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企业融资规模显著增长,技术竞争从算法层面向硬件、场景层延伸 [5] - 国产AI技术正从"高性价比替代"转向"技术引领",具身智能、多模态大模型等前沿领域成为新增长空间 [5] - 公司与宇树科技、归墟机器人等合作开发具身智能产品,如"飞燕"机器人和傅利叶GRx通用人形机器人 [5][6]
商汤-W(00020.HK)拟配售新B类股份总筹25亿港元 加码AI等核心业务
格隆汇· 2025-07-23 22:48
公司融资情况 - 公司订立认购协议,配发及发行约16.67亿股认购股份,每股认购价为1.50港元,总代价约为25亿港元 [1] - 认购股份数目相当于公告日期已发行B类股份约4.58%及已发行股份约4.50%,经配发及发行认购股份后扩大已发行B类股份约4.38%及已发行股份约4.31% [1] - 公司与配售代理国泰君安国际及中信证券订立配售协议,协助完成认购协议项下交易 [1] 认购人背景 - 认购人为无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部设于中国香港及阿布扎比,获证监会及阿布扎比全球市场金融服务监管局发牌 [1] - 认购人由开曼群岛控股公司Infini Capital Global全资拥有,最终实益拥有人为认购人创办人兼投资总监Tony Chin [1] 资金用途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5亿港元,净额约为24.98亿港元 [2] - 30%用于支持核心业务发展,包括打造行业领先的AI云及扩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商汤大装置的规模与场景覆盖 [2] - 30%用于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发及多模态大模型衍生产品的开发与落地,重点推进智能硬件等垂直场景商业化应用 [2] - 20%用于探索人工智能在创新垂直领域的技术融合与实践,包括具身智能机器人、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数字资产、稳定币等业务 [2] - 20%用作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 [2]
商汤-W拟向无极资本发行约16.67亿股新B类股份 净筹约24.98亿港元 进一步巩固在领先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地位
智通财经· 2025-07-23 22:32
公司融资 - 公司于2025年7月23日与无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订立认购协议,拟发行1,666,667,000股新B类股份,每股认购价1.50港元,较当日收盘价1.60港元折让6.25%,总代价25亿港元 [1]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24.98亿港元,分配比例为:30%用于核心业务发展(AI云及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商汤大装置)、30%用于生成式AI研发及商业化应用、20%用于创新垂直领域技术融合(如具身智能机器人、区块链、RWA等)、2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1] 战略意义 - 董事认为此次融资将提升公司在生成式AI领域的领先地位,增强技术市场渗透率,并探索创新领域机会,同时优化财务稳健性 [2] - 认购人无极资本总部位于香港及阿布扎比,持有两地监管牌照,最终实益拥有人为创始人Tony Chin [2]
商汤科技将于WAIC2025发布日日新6.5及系列生产力工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8 02:48
论坛概况 - WAIC 2025大模型论坛将于7月27日在上海开幕 由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主办 商汤科技承办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指导 [1] - 论坛旨在汇聚全球顶尖智慧 依托上海大模型战略高地势能 驱动创新生产力向千行百业加速转化 [1] 参与企业与机构 -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领衔 阶跃星辰 MiniMax 智谱AI 英伟达等全球大模型产业领军企业代表齐聚 [2] - 华为 海光 寒武纪 壁仞科技 摩尔线程 库帕思 麒麟软件等软硬件厂商参与探讨国产异构算力产业协作 [3] - 银河通用 穹彻智能 库帕思等产学研先锋力量参与具身世界模型议题讨论 [3] - 金山办公CEO 小米小爱负责人 香港国际机场服务控股CEO等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分享实战经验 [4][7] 核心议题 - 聚焦"破解模型之问" 探讨大模型产业生态构建逻辑 协作范式与发展瓶颈 [2] - 围绕"国产异构算力产业协作与生态构建" 探索如何构建坚实 高效 安全的国产算力底座 [3] - 探讨"具身世界模型核心突破" 加速具身智能从实验室研究迈向规模化产业应用 [3] 技术展示与发布 - 商汤将在论坛揭晓具身智能"大脑" 集成感知 视觉导航及多模态交互能力 为机器人 智能设备等提供赋能 [3] 国际协作 - 邀请沙特国王大学校领导 印度尼西亚政府高级官员等国际嘉宾 共商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协作机遇 [4] - 探索技术标准 伦理治理 人才培养等方面全球协同发展新路径 [4] 论坛议程 -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文勇刚发表主题演讲 [6] - 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发表主题演讲 [7] - 圆桌对话"大模型演进与发展之路"由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林达华主持 阶跃星辰 MiniMax等企业参与 [7] - 圆桌对话"具身世界模型发展关键问题"由量子位总编辑李根主持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王晓刚等参与 [7]
商汤董事会“换血”:徐冰转战AI芯片,两高管新当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4:21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商汤2025年股东大会召开,标志着治理结构优化和战略深化迈出坚实一步,"二次联合创业"走上新征程[1] - 原执行董事、董事会秘书徐冰辞任后转战AI芯片赛道,杨帆、王征首次当选为执行董事,任期三年[1] - 徐冰作为联合创始人曾主导商汤2017-2018年超10亿美元融资及2021年港股IPO,现负责AI芯片业务突破[2] - 新任执行董事杨帆主管"商汤大装置"业务,王征为首席财务官兼创新业务负责人,拥有私募股权投资经验[2][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邱达根加入,并担任审计、企业管治及提名委员会成员[3] - 董事会变阵体现"1+X"战略深化,技术骨干负责芯片业务强化算力布局,新董事优化战略与财务体系[7] 战略调整与业务进展 - 公司2023年全面押注生成式AI,虽入局较晚但业务进展迅速,2024年生成式AI收入24亿元(同比+103.1%),占总收入63.7%[4][5] - 2024年推出"1+X"新架构:聚焦生成式AI核心业务,分拆智能汽车、家庭机器人、医疗等生态企业独立融资[6][7] - 分拆业务市场化加速:家庭机器人"元萝卜"2024年完成天使轮,AI零售公司商汤善惠2025年1月完成A轮,医疗业务首轮融资过亿元[7] - 上海临港智能AIDC获全国首个5A级智算中心认证,总算力规模超23000Petaflops(同比+92%)[5] 财务与研发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37.72亿元(同比+10.8%),但亏损净额43.07亿元,研发开支达41.3亿元[5] - 生成式AI业务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收入占比从2023年显著提升至6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