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证券

搜索文档
晶品特装(688084):需求复苏实现减亏,备产备货静待花开
国投证券· 2025-08-21 07:15
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A评级,12个月目标价121.5元(当前股价95.5元)[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7665万元(同比+112.6%),归母净利润-755万元(同比减亏62%),扣非净利润-1859万元(同比减亏28%)[1] - 毛利率25.1%(同比-4.8pct),费用摊薄效应推动减亏[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0.23/0.70/1.13亿元,增速扭亏/209%/61.6%[4] 业务分项表现 - 特种机器人:营收2992万元(同比+10.4%),毛利率53.8%(同比+24.67pct)[2] - 智能感知装备:营收1239万元(同比+96.9%),毛利率19.03%(同比-11.60pct)[2] - 模拟仿真:营收1455万元(同比+1421%),毛利率-9.16%(同比-39.69pct)[2] 研发与产能布局 - 2025H1研发投入2495万元(同比+2.12%),管理/销售费用同比+29.26%/+3.80%[3] - 存货2.09亿元(较年初+36.6%),新增1895万元投入南通产线建设,反映备产备货积极[3] 行业与估值 - 可比公司中无人机/航天彩虹/绿地谐波2026年平均PB 5.5倍,报告给予公司4.8倍PB(2026年)[4][10] - 当前市值72.3亿元,2026年预测ROE 4.2%,2027年提升至6.5%[10][11] 市场表现 - 近12个月绝对收益154.1%,跑赢沪深300指数126个百分点[8]
鼎捷数智(300378):举办数智生产力创想会,打造AI应用方法论
国投证券· 2025-08-21 07:0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为买入-A,维持评级 [5] - 6个月目标价66.87元,较当前股价55.17元有21.2%上行空间 [5] - 总市值149.73亿元,流通市值148.62亿元,总股本2.71亿股 [5] 核心业务与战略 - 鼎捷数智提出AI融合下的未来世界架构:物理数字双世界模型、快慢任务双内核驱动、三类智能体(数字分身/专家/指挥官) [2] - 企业AI落地分三阶段:创新试点(降本增效)、拓展规模(拓增业务)、业务重构(范式破界) [3] - 构建"AI软基建"雅典娜平台,通过PaaS层能力套件化降低使用门槛,形成"共需同欲"价值共创关系 [3][4] 技术平台与产品生态 - 雅典娜数智原生底座整合AI/大数据/知识图谱,具备低代码、云原生特性,覆盖业务/知识/数据中台及智驱平台 [4] - AI模型双轮驱动:传统AI算法(NLP/时序预测/图像检测)适配制造业场景,大模型领域与DeepSeek R1/Qwen2.5/YI 1.5等开源模型合作开发垂直行业模型 [4][8] - 推出场景化AI应用(零部件云/装备制造云/财务云)和通用AI应用(ChatFile/文生设计/"娜娜"数智员工) [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5.89/29.03/33.09亿元,CAGR 13.1%;归母净利润2.01/2.49/2.94亿元,CAGR 21.0% [9][11] - 采用PS估值法,目标价对应2025年7倍动态市销率 [9] - 关键财务指标:毛利率60.7%-61.7%,净利润率7.8%-8.9%,ROE 8.8%-10.9% [11]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12个月股价区间15.75-66.06元,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217.5% [5][6] - 工业软件领域领先企业,深耕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在中国台湾地区积累深厚实践经验 [9] - 近期举办数智生产力创想会,发布《数智生产力》专著强化行业影响力 [1][2]
小鹏汽车-W(09868):25Q2毛利率显著提升,期待增程产品周期
国投证券· 2025-08-21 06:2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102.6港元(当前股价80.45港元)[7] 核心观点 - 25Q2营收182.7亿元(同比+125.3%,环比+15.6%),净亏损收窄至4.8亿元,Non-GAAP净亏损3.9亿元[1] - 汽车交付量10.3万辆(同比+241.6%),单车ASP提升至16.9万元(环比+1.62万元)[2] - 汽车销售毛利率达14.3%(同比+8.0pct,环比+3.9pct),研发/销售费用率分别降至12.1%/11.9%[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900/1389/1736亿元,对应PS 1.7/1.1/0.88倍[4] 业绩表现 - **收入增长**:25Q2汽车销售业务收入169亿元(同比+148%),占总营收92.5%[2] - **毛利率改善**:技术降本、供应链优化及规模效应推动毛利率同比提升8pct[3] - **费用控制**:研发费用率12.1%(同比-6.01pct),销售费用率11.9%(同比-7.54pct)[3] 产品与战略 - **新车周期**:Q4将推出增程新车,2025年计划发布2款Mona SUV及多款增程车型[4] - **AI能力**:智驾保持国内第一梯队,G7 Ultra/P7搭载3颗图灵芯片,即将推送VLA大模型[4] - **经营优化**:24年以来供应链、产品打造及组织效率显著提升[4] 财务预测 - **营收预期**:2025E营收900.4亿元(同比+120.3%),2027E达1735.8亿元[10] - **盈利拐点**:预计2026年实现净利润22.8亿元(2025E亏损31.6亿元)[10] - **估值指标**:2025E市销率1.7倍,2027E净资产收益率20.3%[10]
长虹美菱(000521):Q2空调内销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受汇兑影响
国投证券· 2025-08-21 05: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8.99元(当前股价7.67元)[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180.7亿元(YoY+20.8%),归母净利润4.2亿元(YoY+0.3%)[1] - Q2单季收入107.1亿元(YoY+18.8%),归母净利润2.4亿元(YoY-9.7%)[1] - Q2毛利率9.5%(同比+0.1pct),净利率2.2%(同比-0.7pct)[3] - Q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6.5亿元(YoY-7.2%)[3] 分业务分析 - 空调业务:H1收入YoY+36.2%,Q2内销出货量YoY+28.4%(外销+1.8%)[2] - 冰箱业务:H1收入YoY-4.1%,Q2内销出货量YoY-1.7%(外销-2.6%)[2] - 洗衣机业务:H1收入YoY+32.7%,受益于国内外差异化产品策略[2] 盈利驱动因素 - 空调内销增长主要受以旧换新政策和618促销驱动[1][2] - 汇兑损失导致Q2财务费用率同比+0.6pct,侵蚀利润[3] - 费用控制良好:Q2销售/管理费用率持平,研发费用率-0.1pct[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75/0.83/0.92元[3] - 2025年预测收入321.7亿元(YoY+12.5%),净利润7.7亿元(YoY+10.3%)[10] - 持续贯彻"一个目标,三条主线"经营方针,优化渠道布局[3]
英维克(002837):液冷驱动25H1业绩高增,算力时代机遇铸就增长引擎
国投证券· 2025-08-21 00:5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维持英维克"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81.88元,当前股价69.30元(2025-08-20)[7] - 采用PS估值法给予2025年13倍PS,对应目标市值81.88元/股[4] - 总市值671.53亿元,流通市值583.96亿元,总股本9.69亿股[7] 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25.73亿元(+50.25%),归母净利润2.16亿元(+17.54%),扣非净利润2.02亿元(+18.05%)[1] - 25Q2单季收入16.41亿元(+69.67%),归母净利润1.68亿元(+37.98%),扣非净利润1.6亿元(+37.13%)[1] - 25H1整体毛利率26.15%(同比-4.84pcts),净利率8.78%(同比-1.92pcts)[2] - 费用率优化: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3.91%/4.01%/7.61%(同比-2.90/-0.56/-0.75pcts)[2] 业务亮点 - 算力及机房液冷业务25H1营收超2亿元,机房/机柜温控产品收入分别同比+57.91%/+32.02%[2] - 液冷产品全链路布局覆盖冷板、快速接头、Manifold、CDU、机柜等[3] - 入选英伟达MGX生态系统合作伙伴,UQD产品应用于Blackwell GB200系统开发[3] - 客户包括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等头部数据中心运营商[3] 未来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61.04/79.10/99.21亿元,归母净利润6.11/7.81/10.19亿元[4] - 未来三年收入CAGR 30.2%,净利润CAGR 31.1%[12] - 2025年预测PE 107倍,PB 18.4倍,PS 10.7倍[11] - ROE持续提升:从2023年13.8%预计升至2027年21.4%[11] 行业机遇 - 液冷技术成为高热密度数据中心散热优化主流方案,进入规模应用阶段[3] - 算力时代驱动液冷需求,公司技术优势与客户资源形成增长双引擎[3] - 与英伟达深度合作强化技术背书,受益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浪潮[3][4]
路维光电(688401):半导体掩膜版进军40nm试生产,获京东方G8.6AMOLED主力供应商资格
国投证券· 2025-08-20 15:36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A",6个月目标价54.45元,当前股价44.50元 [6]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5.44亿元(同比+37.48%),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29.13%),扣非净利润0.95亿元(同比+27.59%)[1] - 25Q2营收2.84亿元(同比+29.71%),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38.53%),扣非净利润0.5亿元(同比+35.35%)[1] - 毛利率33.68%(同比-0.5pcts),净利率19.56%(同比-1.38pcts),主要受汇兑损失影响(上半年损益1299.8万元 vs 去年同期收益774.9万元)[2]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1.64/15.72/21.69亿元,归母净利润2.51/3.35/5亿元,对应PE 34.3/25.7/17.2倍 [12][13] 业务进展 平板显示业务 - 成为京东方G8.6 AMOLED产线掩膜版主力供应商,首套产品计划25Q3交付 [3][11] - 投资20亿元在厦门建设光掩膜版生产基地,规划11条高端产线(一期5条G8.6及以下AMOLED产线),预计26年下半年实现收入 [11] 半导体业务 - 路芯半导体掩膜版项目一期布局130-40nm制程节点,90nm及以上产品已获部分客户验证通过 [11] - 40nm制程计划25H2进入试生产阶段,未来将覆盖MCU、SiPh、CIS、BCD、DDIC、MS/RF等半导体制造领域 [11] 财务表现 - 25H1运营效率提升: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均同比下降 [2]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35.2%/35.2%/36.0%,净利润率21.5%/21.3%/23.0% [13] - 预计2025-2027年ROE 15.5%/18.1%/22.7%,ROIC 17.9%/19.9%/23.9% [13]
康耐特光学(02276):国内镜片隐形冠军,AI眼镜浪潮有望助力成长
国投证券· 2025-08-20 14:2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为买入-A,首次评级 [4] - 6个月目标价54.07港元,当前股价42.10港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5.50、6.65、8.01亿元,同比增长28.29%、21.10%、20.39% [4][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全球树脂镜片制造商,2023年销量和销售额市占率分别位列全球第二和第五 [1] - 创始人持股44.33%,股权结构稳定 [1] - 2018-2024年营收CAGR达15.82%,归母净利润CAGR达32.81% [1] - 2024年营收20.61亿元,归母净利润4.28亿元,毛利率38.58%,净利率20.78% [1][8]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会 - 全球镜片市场2019-2024年CAGR为3.6%,中国增速6.0%高于全球 [2] - 功能化、高折射率化、定制化趋势带动均价提升 [2] - AI眼镜渗透率快速提升,催化镜片向轻薄高折升级 [2] - 中国智能眼镜市场预计从2024年46.9亿元增长至2029年1191.1亿元 [2][9]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掌握国内稀缺的1.74高折射率镜片量产能力,获得三井化学独家原料供应 [3] - 产品性能接近国际品牌,价格显著低于外资品牌,质价比突出 [3] - 拥有700万+SKU产品网络,涵盖UV++系列、学生系列、1.74高折系列等 [13] - 2024年功能镜片营收7.55亿元,同比增长32.4%,占比36.64% [13] 业务模式与增长引擎 - ODM绑定豪雅等国际头部品牌,同时拓展自主品牌 [3] - 创新C2M模式赋能终端客户,快速开拓定制化市场 [3] - 与歌尔股份战略合作布局XR镜片,已获多家科技龙头在研项目 [3] - 计划在泰国新建XR配套镜片专用产线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4.30、28.40、33.15亿元 [4] - 给予25年43xPE估值,目标价54.07港元 [4][7] - 2025年预测市盈率34.2倍,2027年降至23.4倍 [8]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23.4%提升至2027年34.6% [8]
银龙股份(603969):2025H1维持业绩高增态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国投证券· 2025-08-20 04:0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12个月目标价12.14元 [4][9] 核心观点 - 2025H1营业收入14.73亿元(yoy+8.85%),归母净利润1.72亿元(yoy+70.98%),延续高增态势 [1][2] - 业务结构优化驱动盈利能力提升:预应力材料板块净利润1.30亿元(yoy+67.05%),混凝土制品板块净利润0.43亿元(yoy+76.69%) [2]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57/4.72/5.67亿元,对应PE 23.7/18.0/14.9倍 [9][11] 业务表现 营收结构 - 预应力材料板块营收11.58亿元(yoy+8.12%,占比78.58%),其中钢丝业务yoy+34.36%,钢绞线业务yoy-12.62% [2] - 混凝土制品板块营收2.13亿元(占比14.45%),高铁轨道板营收同比高增64.21% [2] 盈利能力 - 综合毛利率24.26%(同比+8.14pct),净利率12.24%(同比+4.45pct) [3] - 预应力材料毛利率17.43%(同比+4.50pct),细分产品钢丝/钢绞线毛利率分别提升4.83pct/4.03pct [3] - 混凝土制品毛利率49.56%(同比+22.09pct),净利率20.19%(同比+8.76pct) [3] 财务与运营 - 2025Q2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06亿元,较2024Q2(-7750.41万元)显著改善 [8] - 应收账款22.45亿元(较2024年末+2.41亿元),1年内账期占比80.28% [8] - 资产负债率39.33%,负债水平较低 [8] 成长驱动 - 高附加值产品(轨道板钢丝、超高强钢绞线等)占比提升优化业务结构 [3] - 基建投资稳健增长支撑短期需求,中长期受益于细分产品渗透率提升及海外布局 [9] - 全产业链布局强化竞争力,新能源等多元业务贡献增量 [9] 市场表现 - 总市值84.96亿元,流通市值83.53亿元,12个月股价区间3.98-9.91元 [5] - 近12个月绝对收益134.8%,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109.0% [6]
北新建材(000786):石膏板主业承压,涂料营收同比高增,Q2毛利率环比改善
国投证券· 2025-08-20 03:34
投资评级 - 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30.42元,对应2025年13倍PE [4]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135.58亿元(同比-0.29%),归母净利润19.30亿元(同比-12.85%),Q2营收73.12亿元(同比-4.46%),归母净利润10.87亿元(同比-21.89%)[1] - 石膏板主业承压(营收66.77亿元,同比-8.57%),涂料业务高增(营收25.11亿元,同比+40.82%,占比提升至18.52%)[2] - 海外扩张加速:坦桑尼亚、乌兹别克斯坦基地实现双位数增长,泰国4000万㎡/年石膏板产线进入试生产[2] - Q2毛利率环比提升2.61pct至31.55%,主因3月石膏板提价落地,但H1整体毛利率同比-0.59pct至30.35%[3] 财务表现 营收结构 - 石膏板66.77亿元(yoy-8.57%)、龙骨11.37亿元(yoy-10.72%)、防水卷材17.20亿元(yoy+0.63%)、涂料25.11亿元(yoy+40.82%)[2] - 嘉宝莉子公司贡献营收18.25亿元(yoy+38.66%),净利润1.50亿元(yoy+26.89%)[2] 盈利能力 - H1销售净利率14.56%(同比-2.01pct),受毛利率下降、费用率提升(13.37%,同比+0.57pct)及信用减值6976万元(去年同期912万元)拖累[3] - 分产品毛利率:石膏板38.68%(同比-0.94pct)、龙骨21.65%(同比+0.43pct)、防水卷材16.97%(同比-2.34pct)、涂料31.79%(同比+0.51pct)[3] 现金流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9.62亿元(同比-52.86%),主因去年同期嘉宝莉股权转让应收账款回款及本期销售回款减少[7]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276.09亿元(yoy+6.93%)、300.37亿元(yoy+8.79%)、324.22亿元(yoy+7.94%)[7] - 归母净利润预测:39.56亿元(yoy+8.48%)、44.26亿元(yoy+11.87%)、49.25亿元(yoy+11.28%),对应PE 11.4x/10.2x/9.2x [7][8]
中科飞测(688361):25H1收入同比高增,七大设备批量量产驱动国产替代提速
国投证券· 2025-08-20 02:32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A [6] - 6个月目标价:103.02元 [6] - 当前股价(2025-08-19):86.08元 [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7.02亿元,同比增长51.39%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减亏73.01% [1] - 2025Q2营业收入4.08亿元,同比增长78.73% [1] - 2025Q2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减亏96.68% [1] - 2025H1毛利率54.31%,同比提升8.08个百分点 [2] - 2025H1研发费用率40.65%,同比下降4.01个百分点 [2] 核心业务进展 - 七大设备已在国内头部客户产线实现批量量产 [3] - 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累计交付超300台,服务客户超100家 [3] - 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累计交付超400台,服务客户超50家 [3] - 三维形貌量测设备累计交付超200台,覆盖近50家客户产线 [3] - 三大智能软件(良率管理系统、缺陷自动分类系统、光刻套刻分析反馈系统)全面覆盖国内头部客户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0.71亿元、30.23亿元、42.02亿元 [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9亿元、4.53亿元、6.36亿元 [9] - 采用PS估值法,给予2025年16倍PS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