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LP1减重宝典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预警!中国或将领跑全球?2050年超6亿国人深陷肥胖浪潮!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7 10:44
全球肥胖现状 - 到2050年全球超一半成年人(38亿人)和三分之一儿童青少年(746亿人)将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 [3] - 2021年中国成年超重和肥胖人数达402亿居全球首位男性肥胖率366%女性425% [4] - 预计2050年中国超重肥胖成人将增至627亿儿童青少年肥胖人数达3520万 [4] 中国城市肥胖数据 - 北京肥胖率259%居全国首位平均每四人中有一人BMI超标 [5] - 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104%小学生中每五人有一人超重或肥胖 [10] 肥胖健康危害 - 全球每年160万人因肥胖过早死亡55%糖尿病死亡与肥胖直接相关 [8] - 肥胖导致30岁心梗40岁肾衰等病例频发常伴随脂肪肝高血压等并发症 [9] 肥胖驱动因素 - 外卖市场规模2022年突破万亿高热量食品如麻辣香锅需运动2小时消耗奶茶需跳绳1小时 [11] - 算法推荐加剧饮食诱惑深夜吃播美食探店内容增加不健康饮食摄入 [12] - 全国仅30%中小学实现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青少年体能指标普遍下降 [15] 政策应对措施 - 国家卫健委启动三年"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从食品链教育体系等多维度干预 [16] - 四部委联合发文要求中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以改善青少年体质 [15]
速递|博瑞医药GLP-1双靶点激动剂首次启动海外 III 期临床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7 10:44
博瑞医药BGM0504 III期临床试验进展 - 公司登记了一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BGM0504 III期临床试验 [2] - 试验设计为随机、开放标签研究 比较BGM0504皮下注射与司美格鲁肽在二甲双胍辅助治疗下的疗效和安全性 [4] - 试验将在印度尼西亚进行 计划招募477名参与者 [4] - 主要研究终点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对于基线的变化 [4] BGM0504药物特性 - 药物为自主研发的GLP-1/GIP受体双重激动剂 [4] - 可同时激活GIP和GLP-1下游通路 [4] - 具有改善血糖控制、减轻体重及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的潜力 [4] 临床试验整体布局 - 已启动四项III期临床试验 [6] - 三项在中国进行(两项针对2型糖尿病 一项针对肥胖) [6] - 一项在印度尼西亚进行(针对2型糖尿病) [6]
速递|恒瑞减重药实现近18%体重下降!拟加快在中国申报上市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6 04:12
恒瑞医药HRS9531临床三期试验结果 - 核心观点:恒瑞医药研发的GLP-1/GIP受体双重激动剂HRS9531在48周临床三期试验中实现平均17.7%体重减轻,最高剂量组达19.2%,计划尽快在中国申请上市 [2] - 试验设计:纳入531名超重或肥胖非糖尿病患者,每周皮下注射2/4/6毫克剂量,安慰剂校正后减重效果为16.3% [2] - 疗效数据:88%受试者实现≥5%体重减轻,44.4%达到≥20%减重,不良事件主要为轻中度胃肠道反应 [3] - 剂量对比:二期试验中8毫克剂量曾实现22.8%减重,但未纳入三期研究 [4] 市场竞争与开发计划 - 对标产品:HRS9531疗效接近礼来替尔泊肽(Zepbound)的20.9%减重效果 [2] - 全球拓展:合作伙伴Kailera Therapeutics将启动全球临床试验探索更高剂量及更长周期 [5][6] - 商业化进展:恒瑞加速中国注册申请,若获批将成为继信达生物mazdutide后第二款国产减重药 [6] 公司表态与专家评价 - 恒瑞声明:HRS9531具有显著持续减重效果,安全性良好,正推进个性化减重方案开发 [7] - Kailera评价:三期结果验证药物潜力,计划通过全球项目探索"同类最佳"可能性 [6]
63岁美国知名喜剧演员公开分享使用替尔泊肽变瘦!体重显著下降,生活方式改变引关注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6 04:12
替尔泊肽的减重效果 - 知名喜剧演员罗茜·奥唐奈通过使用替尔泊肽并结合生活方式改变,成功减重并展示显著身形变化 [2][4] - 奥唐奈透露使用替尔泊肽后体重从240磅降至176磅,近期又减掉10磅 [4][6] - 喜剧演员吉姆·加菲根使用替尔泊肽后减重50磅(45斤),体重从270磅降至220磅 [7][9] 替尔泊肽的医学背景 - 替尔泊肽是GIP/GLP-1受体双重激动剂,能同时激活GLP-1和GIP激素调节血糖 [9] - 2022年5月FDA批准替尔泊肽(商品名Mounjaro)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9] - 2023年11月FDA批准替尔泊肽(商品名Zepbound)用于帮助肥胖或超重成年人减重 [9] 临床数据与使用体验 - SURMOUNT-5临床试验显示替尔泊肽治疗组平均减重50.3磅(22.8公斤),减重率达20.2% [9] - 加菲根最初对药物效果存疑,但实际使用后体重显著下降并改善健康状况 [9][11] - 奥唐奈表示替尔泊肽显著降低食欲,配合增加活动量实现减重效果 [6] 生活方式改变 - 奥唐奈停止饮用健怡可乐改为只喝水,并调整饮食习惯 [6] - 加菲根通过增加步行活动(使用Apple Watch计步)辅助药物效果 [13] - 两位使用者均强调药物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6][13]
最新研究证实:咖啡、茶和白开水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6 04:12
全球糖尿病现状与挑战 - 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达5.37亿,预计2045年将飙升至7.83亿 [9] - 2型糖尿病患者面临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及过早死亡风险 [9] - 饮食干预在血糖管理中扮演关键角色,但普通人群饮食建议未必适用 [9] 饮品选择与糖尿病健康关联 - 含糖饮料(SSBs)高摄入量与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不良结局上升显著相关 [6][10] - 咖啡、茶、白开水及低脂牛奶展现出保护性效应,与全因死亡率降低存在明确关联 [6][10] - 人工甜味饮料(ASBs)作为SSBs替代品曾被推荐,但全面证据仍需探索 [10] 突破性研究核心发现 - 研究追踪15,486名2型糖尿病患者长达38年,中位随访18.5年 [6][12] - 最高摄入组全因死亡风险比:SSBs 1.20、咖啡0.74、茶0.79、白开水0.77 [13] - SSBs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HR=1.25)和死亡率(HR=1.29)呈正相关 [13] - 诊断后增加咖啡、茶或低脂牛奶摄入者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 [13] 饮料替代效应量化 - 用人工甜味饮料替代SSBs可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 [13] - 用咖啡、茶或白开水替代SSBs、果汁或全脂牛奶均带来统计学意义的生存获益 [13] 临床实践启示 - 减少SSBs摄入并增加咖啡、茶或白开水等健康饮品消费是改善长期预后的可行策略 [14] - 研究填补了糖尿病营养干预领域重要知识空白,为个体化饮食指导提供循证依据 [14]
重磅中国肥胖报告:41.1%男性超重,九成肥胖者伴有脂肪肝、糖尿病前期等并发症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6 04:12
中国肥胖现状分析 - 中国1580万成年人中,超重比例34.8%,肥胖比例14.1% [5] - 男性超重率41.1%显著高于女性27.7%,男性肥胖率18.2%也高于女性9.4% [6] - 北方地区肥胖率高于南方,内蒙古、山东、河北超重和肥胖情况最突出 [7][8] 年龄与肥胖特征 - 男性肥胖高峰在35-39岁,女性在70-74岁 [6] - 男性超重率在50-54岁达顶峰,女性在65-69岁达高峰 [6] - 年轻群体超重和肥胖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11] 肥胖相关并发症 - 肥胖人群最常见并发症为脂肪肝34.9%、糖尿病前期27.6%、血脂异常24.9%、高血压17.6% [9] - 仅10.9%肥胖者无并发症,25.8%有1种并发症,30.6%有2种并发症,22.8%有3种并发症 [9] - BMI越高伴随并发症数量越多 [10] 饮食管理建议 -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控制红肉比例,增加白肉选择 [12] - 使用大豆油、玉米油等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替代饱和脂肪 [13] - 主食中加入杂豆或薯类可降低热量并增强饱腹感 [14] 运动管理建议 - 推荐慢跑、登山、步行等中等强度运动,每天至少30分钟 [15] - 初始运动者可从每天3000-5000步开始培养习惯 [16] - 体重较大者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关节压力小的运动 [17] 体重监测与行为管理 - 每天称重者一年可减重3%且更易保持效果 [19] - 早餐摄入充足蛋白质,餐间补充水果坚果可控制饥饿感 [20] - 每周减重0.5-1公斤是安全且不易反弹的速度 [22]
速递|瑞德林司美格鲁肽侧链,通过FDA DMF备案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5 09:32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近日,瑞德林生物合成的司美格鲁肽侧链成功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药品主文件(Drug Master File, DMF)备案。这 是继其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及主链完成备案后,瑞德林在多肽生物医药领域达成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充分证明了公司在司美格鲁肽全产业 链上的技术实力与合规能力,标志着瑞德林在全球医药领域的持续进步与重要突破。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药物主文件(Drug Master File)备案,是制药行业中用于提交有关药物成分、生产工艺、质量控制 等信息的正式文件,旨在全面展示产品的制造流程、原材料选用、化学特性分析、质量控制手段及稳定性数据等关键环节,确保药品符 合FDA的严格标准,为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所有「GLP1减重宝典」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减重宝典将向其追究法律责 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andyxu365 加入专家库与我们深度讨论 「GLP-1俱乐部」覆盖数百位专业人士, ...
使用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期间如何预防胃肠道不适?一文看懂饮食搭配技巧​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5 09:32
GLP-1激动剂的胃肠副作用及应对策略 - GLP-1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通过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和稳定血糖发挥效果,但可能引发胃胀、恶心、便秘或腹泻等不适,尤其在剂量调整期更明显 [2][3] 缓解胃肠不适的饮食建议 - **少食多餐**:初期建议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细嚼慢咽以减轻胃部负担 [5] - **高蛋白高纤维饮食**:每餐摄入20-30克蛋白质(鸡胸、鱼、豆腐等),搭配豆类、全谷物、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保护肌肉并延长饱腹感 [6] - **避免刺激性食物**:排除油炸、肥肉、高糖糕点、辛辣及酸性食物(如咖啡、柑橘类)以控制胃酸 [7] - **易消化食物选择**:粥、蒸蛋、软面条、香蕉等温和食物可缓解恶心 [9] - **水分与益生菌补充**:每日饮水1.5-2升,搭配温水、淡茶或天然益生菌食物(酸奶、泡菜)维持肠道平衡 [10] 国外专家补充建议 - 推荐非淀粉类蔬菜、水果、全谷物和瘦蛋白,避免高脂零食和甜品 [14] - 高纤低GI食物结合蛋白质可缓解胃胀,减少烧心频率 [14] - 明确推荐豆类、蔬菜、全谷、鸡鱼豆腐等为"肠胃好伙伴",避免油炸、加工食品及酒精 [14] 生活方式配合 - **运动与作息**:每日30分钟快走或游泳促进肠胃蠕动,固定进餐时间并正念进食至七分饱 [15] - **压力管理**:通过冥想、瑜伽减少焦虑对消化的干扰 [15] - **营养补充**:必要时短期使用纤维、益生菌或镁剂(需医生指导) [15] 核心总结 - 高蛋白、高纤维、低脂低糖饮食结合少量多餐及温和生活方式是缓解GLP-1相关胃肠不适的最佳组合 [17] - 科学饮食与习惯调整可显著减轻多数不适,持续异常需及时就医或个性化指导 [18]
国家不让你长胖!中国再登全球榜首,2050年或将“更胖”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5 09:32
全球肥胖现状 - 2021年全球近一半成年人受到超重或肥胖困扰,其中中国超重/肥胖人数高达4.02亿,位居世界第一 [3] - 1990年至2021年,女性肥胖率上升104.9%,男性肥胖率飙升155.1% [3] - 2021年全球25岁及以上成年人中约有21.1亿人超重或肥胖,占全球成年人口的45.1% [7] - 全球超重和肥胖人群主要集中在八个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巴西、俄罗斯、墨西哥、印尼和埃及 [7] 中国肥胖情况 - 中国超重/肥胖人数2021年达到4.02亿,预计2050年将增至6.27亿 [3][13] - 中国年龄标准化肥胖率相对较低,男性为8.8%,女性为10.8% [7] - 中国预计2050年仍将是全球超重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13] 肥胖发展趋势 - 预计2050年全球25岁及以上超重及肥胖人口总数将飙升至38亿,其中肥胖患者达19.5亿 [13] - 未来30年全球超重和肥胖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预计上升30.7%,接近60%的成年人将属于超重或肥胖 [14] -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超重和肥胖人数预计增长最快,增长率高达254.8% [13] 肥胖健康影响 - 2021年因超重和肥胖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371万,造成1.29亿伤残调整寿命年损失 [4] - 预计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突破13.1亿 [5] - 预计2070年全球每年新增与肥胖相关的癌症病例将超过200万,占所有癌症发病数的7% [5] 地区差异 - 肥胖率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大洋洲、北非和中东 [7] - 男性肥胖率最高的地区包括瑙鲁、美属萨摩亚等,女性肥胖率最高的为汤加、科威特等 [7] - 男性肥胖率最低的地区为南亚,低于4.6%,女性肥胖率最低的为高收入亚太地区,仅为6.5% [7] 年龄与性别分布 - 全球多数地区超重和肥胖率在50岁左右达到高峰 [9] - 除高收入地区外,全球大多数地区女性超重和肥胖率高于男性 [9] - 高收入地区男性超重和肥胖率一直高于女性,仅在老年时性别差异缩小 [9]
Cell:中国科学家突破糖尿病治疗!或实现首次治愈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5 09:32
中国突破1型糖尿病治疗 - 全球首例通过干细胞技术实现1型糖尿病功能性治愈的成功案例,患者为25岁男性,病程长达11年,移植后已停用胰岛素1年且无不良反应 [4][5][7] - 研究团队通过化学重编程技术将患者自体多能干细胞转化为功能性胰岛细胞(CiPSC胰岛),并移植至腹直肌前鞘下,血糖在75天内稳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至5%,血糖达标时间(TIR)超过98% [5][7] - 该技术具有双重革新价值:突破细胞来源限制和选择腹直肌前鞘作为移植位点,有效重建患者胰岛功能并展现优异安全性 [8] 技术革新与临床意义 - 化学重编程技术解决了胰岛细胞来源限制问题,为根治1型糖尿病提供全新临床路径 [8] - 创造性选择腹直肌前鞘作为移植位点,临床证据表明该位点移植安全有效 [8] - 研究成果标志着代谢性疾病治疗进入细胞再生医学新时代,未来若大规模临床试验成功将彻底改写糖尿病治疗格局 [8] 患者临床效果 - 患者移植后血糖迅速稳定,HbA1c降至5%,TIR超过98%,达到功能性治愈标准 [7] - 患者既往因隐源性肝硬化接受过肝移植和胰腺移植,但均未成功,此次CiPSC胰岛移植实现长期停用胰岛素 [6][7] - 研究团队强调仍需长期随访评估远期疗效,但成果已为全球4000万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治愈希望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