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治疗

搜索文档
礼来(LLY.US)停止肌肉保护药物糖尿病研究,Zepbound组合计划受影响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2:06
已终止的试验原计划对180名患有2型糖尿病且肥胖或超重的患者进行约13个月的随访。其主要观测指标 是体重减轻程度,但关键的次要衡量标准是体脂减少量。 根据美国临床试验登记处周三晚些时候更新的信息,礼来公司于6月10日终止了该试验,此时距试验启 动尚不足一个月。该网站显示,一项针对非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类似研究仍保持活跃。 在礼来8月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演示中,该公司曾预计这项糖尿病试验将于2026年10月前得出结果。 在6月下旬公布的一项被视为bimagrumab概念验证的研究中,礼来表示该药物能帮助患者在服用竞争对 手诺和诺德的减肥药Wegovy减重时维持肌肉量。 该化合物旨在阻断一个通常调节肌肉生长的受体,其原研开发商诺华集团约八年前曾在一项小型研究中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过测试。在诺华早期研究中,37名接受bimagrumab治疗的患者里有一人出现胰腺炎 并住院。一些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胰腺炎风险。 智通财经APP获悉,制药巨头礼来(LLY.US)已停止一项旨在防止肥胖患者肌肉过度流失的实验性药物研 究,理由是出于战略性商业考量。 这款实验性注射液是礼来应对快速减重患者常见肌肉流失策略的核心产品。包括 ...
《柳叶刀》重磅披露:口服纤体新药功效史无前例,体重剧降15.1%,逾半受试者血糖理想达标!
GLP1减重宝典· 2025-09-20 04:04
OASIS 1研究核心发现 - 口服司美格鲁肽50mg每日一次治疗68周使超重或肥胖患者平均体重下降15.1%,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2.4%降幅(p<0.0001)[6][9] - 85%参与者实现临床意义减重(≥5%),各级减重目标(5%/10%/15%/20%)达成率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6][11] - 采用阶梯式递增给药策略:起始剂量3mg,每4周递增,第16周达50mg目标剂量[8] - 安全性良好,80%患者报告胃肠道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且可耐受[13] PIONEER PLUS研究核心发现 - 高剂量口服司美格鲁肽(25mg/50mg)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呈现剂量依赖性疗效:50mg组HbA1c降低2.0%,25mg组降低1.8%,14mg组降低1.5%[18] - 50mg组63%患者达到理想血糖目标(HbA1c<7.0%),显著高于14mg标准剂量组[18] - 高剂量组体重减轻超过5%或10%的患者比例明显更高,同时改善心脏代谢风险因素(收缩压降低6.6mmHg、高敏C反应蛋白降低57.3%)[14][18] - 研究纳入1606名平均HbA1c 9%、BMI≥25kg/m²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阶梯式递增给药[15][16] 临床试验设计特征 - OASIS 1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3期试验,纳入667名无糖尿病的超重/肥胖患者(BMI≥30或≥27伴并发症)[6] - PIONEER PLUS为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3b期试验,针对接受1-3种口服降糖药治疗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4][15] - 两项研究均结合生活方式干预,主要终点分别为体重变化百分比(OASIS 1)和HbA1c变化幅度(PIONEER PLUS)[6][16] 综合临床效益 - 口服司美格鲁肽显著改善患者身体功能评分(IWQOL-Lite-CT生理功能评分改善≥14.6分者达50%)及多项心脏代谢指标(腰围减少13.0cm、空腹胰岛素下降33.1%)[14] - 43.9%的患者基线BMI从≥30kg/m²降至<30kg/m²,实现肥胖等级跨越[14] - 胃肠道不良反应为最常见副作用(恶心51.8%、便秘27.5%、腹泻26.6%),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9.6% vs 8.7%)[14][15]
剔除饮食中的这种氨基酸,竟能引发惊人减重效果!
GLP1减重宝典· 2025-09-18 10:28
研究核心发现 - 饮食中去除半胱氨酸可使实验小鼠7天内体重骤降30% [5][8][9] - 体重变化具有高度可逆性 恢复正常饮食后体重快速回升 [5][8][12] - 减重效果远超传统干预手段 比普通节食组高出15% [9] 代谢机制 - 半胱氨酸缺失触发代谢重编程 呼吸交换比显著降低 脂肪燃烧效率大幅提升 [10] - 白色脂肪组织出现"棕色化"现象 产热蛋白UCP1表达激增 [10] - 激活双重应激通路:eIF2α磷酸化抑制蛋白质合成 NRF2通路调控抗氧化系统 [10] 分子作用机制 - 通过"GSH耗竭-应激反应激活-能量危机"级联效应切换代谢模式 [13] - 半胱氨酸是谷胱甘肽前体和辅酶A重要组成 在能量代谢中起核心调控作用 [8][12] - 氨基酸代谢网络展现高度动态可塑性 特定代谢通路存在"分子开关" [13] 研究意义 - 研究发表于《Nature》期刊 挑战传统减肥理论局限性 [8][12] - 为开发靶向半胱氨酸代谢通路的精准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12][13] - 有望革新肥胖治疗模式 并为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14]
平均减重22.8公斤!医学专家是如何评价替尔泊肽的
GLP1减重宝典· 2025-09-15 09:48
核心观点 - 替尔泊肽作为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在减肥和代谢健康领域展现出突破性疗效,通过多途径调节食欲和血糖,实现可持续减重并改善多种并发症 [4][6][7] 临床试验数据 - SURMOUNT-5的3b期头对头试验显示,替尔泊肽组患者在72周时平均减重50.3磅(22.8公斤) [6] - 专家评价该数据具有开创性意义,是现代肥胖治疗的基石 [6] 作用机制 - 替尔泊肽同时靶向GIP(胃抑制多肽)和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两种激素,通过多途径调节食欲、血糖控制和脂肪减少 [6][7] - 双靶点机制提供更全面的体重管理支持,帮助患者长期维持饱腹感并减少暴饮暴食冲动 [6][7] 健康益处 - 对心血管代谢指标(血压、血脂、BMI、腰围)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7] - 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已获批,通过减重缓解气道压迫 [9] - III期SUMMIT研究显示替尔泊肽降低肥胖伴心力衰竭患者风险38%,并改善心衰症状和运动能力 [9] - II期SYNERGY-NASH研究实现73%患者MASH消退且纤维化未恶化,59%患者纤维化改善至少一个阶段 [9] 应用拓展 - 慢性肾病治疗处于II期临床阶段,酒精和药物滥用研究拟明年启动 [10] - 专家认为其从根源干预肥胖相关代谢紊乱,可能大幅降低慢性病医疗负担 [10] 社会与健康影响 - 肥胖与多系统并发症相关(代谢紊乱、躯体异常、精神健康问题),增加社会经济压力 [10][12] - BMI 40-50 kg/㎡群体仅50%活到70岁(正常BMI群体为80%),且预期寿命随BMI上升显著缩短 [12] - 有效减重干预可降低并发症风险,例如从1级肥胖减至超重状态可使2型糖尿病或睡眠呼吸暂停风险减少超过50% [12]
Novo Nordisk to present new semaglutide data on ‘food noise', body composition and cardiovascular benefits, as well as pipeline data at the EASD diabetes congress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9-05 06:01
公司动态 - 诺和诺德将在2025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大会上展示35篇摘要 涵盖糖尿病和肥胖产品组合的临床及真实世界数据[1] - 公司将于9月17日举办研发投资者活动 通过官网直播介绍大会科学成果[2] - 首席科学官Martin Holst Lange强调司美格鲁肽具有最广泛的适应症批准范围 并正开发下一代疗法[3] 产品数据展示 - 口服司美格鲁肽心血管结局研究(SOUL试验)将于9月17日展示对2型糖尿病高危患者的心血管影响[5] - Wegovy®(司美格鲁肽2.4mg周制剂)和7.2mg新剂量版本将展示临床数据[6] - Ozempic®(司美格鲁肽1.0mg周制剂)将公布与度拉糖肽对比的心血管结局优势研究(REACH研究)[7] - Rybelsus®(口服司美格鲁肽14mg日制剂)将展示肝脏相关反应数据[9] 临床研究突破 - INFORM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可降低"食物噪音" [7] - STEP UP临床试验证实司美格鲁肽7.2mg对饮食控制和身体成分的改善作用[8] - REDEFINE 1研究展示cagrilintide 2.4mg作为单药治疗的潜力[11] - CagriSema(司美格鲁肽2.4mg+cagrilintide 2.4mg)组合疗法将公布REDEFINE 2试验数据[16] - 新型分子amycretin将公布1b/2a期临床试验结果[17] 产品特性 - 司美格鲁肽是GLP-1受体激动剂 具有3300万患者年安全数据支持[13] - 产品线包含三种剂型: Wegovy®(周制剂2.4mg), Ozempic®(周制剂1.0mg), Rybelsus®(日制剂14mg)[14] - 作用机制模拟天然GLP-1激素 调节体重和血糖[13] 公司背景 - 诺和诺德成立于1923年 总部位于丹麦 在全球80个国家雇用78,400名员工[18] - 产品销往约170个国家 在纳斯达克哥本哈根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18]
Metsera Inc(MTSR)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4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无相关内容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核心管线MET-097i(GLP-1受体激动剂)即将进入三期临床 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公布两项二期研究结果[3] - MET-097i效力比tirzepatide强十倍 可降低API需求并改善可制造性[4] - MET-233i(胰淀素类似物)处于1B/2A期研究 作为单药和与MET-097i联合使用[4] - MET-233i单药治疗显示高达8.5%的安慰剂调整后减重效果 起始剂量耐受性极佳[5] - 口服肽策略基于高效力平台开发 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公布临床数据[6][7] - 前体药物MET-815是MET-097i的前药 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进入临床[7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无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下一代肥胖治疗创新 专注于靶向营养刺激激素途径的治疗性肽[2] - 拥有超过10,000种体内测试肽的资产组合 专注于效力、耐久性、可扩展性和可组合性[3] - MET-097i和MET-233i采用匹配半衰期设计(18天和19天) 可实现每月一次给药组合产品[5] - 口服肽策略采用差异化方法 将肽递送至小肠 消除食物和水限制[6][7] - 公司专注于可扩展性挑战 认为这将定义该类别的未来[8] - 开发策略包括超长效维持和前药策略 探索季度给药方案[74][75] - 在胰淀素领域 与Aloralantide同属长效类别 与Petrolantide、Kagri、Gubra等周制剂形成差异化[53][5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维持治疗极为重视 认为市场最终将完全围绕维持治疗[74] - 预计五年后行业将关注平坦曲线而非凸曲线 重点是如何用最少注射维持平坦曲线[75] - 认为多激素组合代表重要治疗进展 特别是对于难以耐受GLP-1的患者[56] - 口服肽策略如能实现可扩展性 可使口服制剂达到注射剂效果[66] 其他重要信息 - MET-097i是进入临床开发时最长效的治疗性肽 仅被MET-233i超越约一天[4] - 公司拥有偏向性GLP-1设计 仅通过活性途径信号传导 使更多GLP-1受体保持在细胞表面[11] - 超长半衰期(18-19天)可实现平缓浓度曲线 改善耐受性[12] - 二期研究设计将问题拆分到多个研究中 VESPER-1专门用于剂量选择 VESPER-3探索滴定和月度给药[22][24] - VESPER-3入组速度超预期 约五周完成入组[28]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偏向性信号传导如何实现更好耐受性 - 偏向性配体仅通过活性途径信号传导 使更多GLP-1受体保持在细胞表面活性状态[11] - 超长半衰期(18-19天)可实现平缓浓度曲线 避免浓度大幅波动导致的胃肠道不良事件[12] - 剂量滴定(0.4至0.8至1.2)耐受性极佳 仅20名患者队列中出现2例呕吐和1例恶心[16] 问题: 12周数据结果和背景 - 12周研究显示10%-11%安慰剂调整后减重 处于竞争格局高端[15] - 滴定队列显示6.3%安慰剂调整后减重 与tirzepatide类似[16] - 4倍跳跃月度步骤耐受性良好 为VESPER-3研究设计奠定基础[18] 问题: VESPER-1研究设计无滴定原因 - 研究设计旨在快速推进三期和最终上市[21] - 最有效选择剂量方法是不进行滴定 观察四周剂量与安慰剂对比至28周[22] - 在二期A研究中探索滴定方案[23] 问题: 时间表从2025年中调整至9月原因 - VESPER-3进展快于预期 推迟VESPER-1揭盲分析几周以同步进行[28] - 实际是进展快于预期而非延迟[28] 问题: VESPER-1和VESPER-3成功标准 - 疗效目标应与双重激动剂相当 预计28周时安慰剂调整后减重超过10%[29] - 耐受性目标至少达到tirzepatide水平 期望利用半衰期优势实现更好耐受性[31] - 从一期到三期 减重效果通常会逐渐降低 因患者群体和剂量策略变化[33][34] 问题: MET-097i在肥胖治疗范式中的定位 - 定位为最佳候选药物 服务于适合双重激动剂减重效果的大部分人群[40] - 将成为两种可能可用的月度给药资产之一 具有极强竞争力耐受性[40] - 最多两个滴定步骤 versus 四或五个 更简单易用的消费者友好型方案[40] 问题: MET-233i差异化特征 - 五周数据显示8.4%安慰剂调整后减重 显示强效化合物特性[44] - 0.15和0.3剂量显示2.5%安慰剂调整后减重 耐受性极佳[44] - 目标是从起始点滴定至更高剂量 实现GLP-1样减重且耐受性类似安慰剂[45] 问题: MET-233i与tirzepatide比较 - MET-233i具有长半衰期 是唯一适合月度给药的开发中非Metsera肽[48] - 长半衰期带来积累效益 约12周内积累四倍[48] - 高剂量组出现疲劳、抑郁等问题 提示减重速率可能过快[50] 问题: DACRA versus 人选择性胰淀素 - 所有领先肽类都作用于所有三种胰淀素受体和降钙素受体[52] - 区别更多在于给药方式: 公司与Aloralantide属长效类别 Petrolantide、Kagri、Gubra属周制剂类别[53] 问题: 胰淀素和组合在策略中的定位 - 如能实现真正安慰剂样耐受性 胰淀素单药可成为重要治疗替代方案[55] - 组合方案代表独特赛道 目标达到类别顶端减重效果(接近25%-30%)[57] - 利用耐受性良好的起始点 通过剂量递增解决胃肠道不良事件叠加问题[57] 问题: 口服肽策略的差异化 - 口服肽如能实现可扩展性 可达到注射剂效果 小分子无法实现[66] - 关键优势在于肽的效力: MET-097i所需剂量仅为Viking的十分之一[67] - 肽在肠道中稳定 可使用常规制剂 获得更好吸收且无食物水效应[68][69] 问题: 未来一年投资组合重点亮点 - 专注于维持治疗理念 开发最可扩展的维持方案[74] - 前药策略探索季度给药方案 MET-815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进入临床[74] - 未来五年目标实现平坦曲线而非凸曲线 关注最少注射次数维持方案[75]
斯坦福AI揭秘超级减肥神器!不靠GLP-1照样燃脂,全新多肽机制首次曝光,减重效果堪比"司美",代谢疾病患者迎来福音!
GLP1减重宝典· 2025-08-31 03:37
肥胖问题严重性与政策关注 - 国家卫健委紧急提醒体重管理刻不容缓 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直接引发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6] - 肥胖被确认为多种代谢疾病的元凶 身边案例显示医生多次建议通过减肥解决打嗝异常和足跟剧痛等健康问题[6] - 今年两会热词榜上"减肥"意外走红 显示政策层面对该问题的关注度提升[5] 现有减重药物市场情况 - 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已获减重适应症批准 这类药物模拟人体天然生物活性肽GLP-1参与能量平衡调节和食欲控制[7] - 体重管理需双管齐下 一方面靠自律包括合理运动和科学饮食 另一方面借助外力包括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6] 新型生物活性肽BRP的发现 - 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利用AI计算工具筛选出全新天然生物活性肽BRINP2相关肽(BRP) 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杂志[8] - BRP由前体蛋白BRINP2经PCSK1/3切割生成 仅含12个氨基酸 人类脑脊液中BRP浓度为700pM-3nM[12] - 科学家从2082种人体分泌蛋白中筛选出373种前体蛋白 预测可生成2683种不同肽段 其中21%-23%可能具备生物活性[12] BRP的临床前实验效果 - 小鼠实验显示BRP能显著抑制食物摄入 注射后立即生效持续3小时 5mg/kg剂量有效减少食物摄入 20mg/kg几乎完全抑制食欲[14] - 14天治疗周期内肥胖小鼠注射5mg/kg BRP平均减重4g 效果与100μg/kg利拉鲁肽相当 且保留瘦体重仅减少脂肪质量[14] - BRP通过减少进食频率和延长餐间间隔降低总摄食量 同时降低呼吸交换比率表明脂肪氧化增强[14] - 迷你猪实验证实注射2mg/kg BRP后1小时内食物摄入量减少50% 效果类似于8μg/kg利拉鲁肽且无不良反应[16] BRP的作用机制特点 - BRP通过激活下丘脑神经元cAMP-PKA-CREB-FOS信号通路调控食欲 其机制与GLP-1、瘦素等食欲相关肽类激素完全独立[16] - BRP主要激活下丘脑结节区、视前区、弓状核和背内侧核神经元 调节食欲和代谢相关神经网络[16] - 与GLP-1受体激动剂相比 BRP不引发焦虑情绪或行为偏好改变等副作用 无恶心厌食现象[8][14] 研究意义与前景 - BRP的发现为肥胖治疗开辟全新方向 证实多物种中均表现出显著食欲抑制效果 能有效逆转肥胖和代谢综合征[16] - 肽类激素是肥胖干预的理想靶点 目前已确认神经肽Y、胰岛素、瘦素等12种与摄食调节密切相关的肽类激素[10] - 尽管展示出色减肥效果 但BRP详细作用机制及长期使用安全性仍需深入探索 走向临床应用需更多动物实验数据支持[18]
Viking Therapeutics (VKTX)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8-19 13:02
**公司和行业关键要点总结** **1 公司及产品概述** - 公司为Viking Therapeutics (VKTX),专注于开发治疗肥胖症的双重激动剂VK2735,靶向GLP-1和GIP受体[3][5] - VK2735具有皮下注射和口服片剂两种剂型,口服剂型为差异化优势[7][8] - 皮下注射剂型已完成II期研究(VENTURE研究),并进入III期开发(Vanquish项目)[5][6] **2 核心临床数据** - **口服VK2735的II期研究(VENTURE Oral)结果**: - 主要终点:13周治疗后体重较基线显著降低(最高12.2%),较安慰剂组降低10.9%[11][12] - 次要终点:97%治疗组患者达到≥5%体重减轻(安慰剂组10%),80%达到≥10%(安慰剂组5%)[13] - 安全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中度,胃肠道(GI)不良事件(如恶心、呕吐)在治疗早期高发但迅速缓解[16][17] - **探索性剂量组(90mg→30mg维持治疗)**: - 从90mg降至30mg后,平均体重减轻从8.1%进一步改善至9.2%,支持低剂量维持治疗的可行性[14][15] **3 竞争力和商业化潜力** - **口服剂型的优势**: - 与皮下注射剂型使用相同分子,减少转换治疗时的安全性风险[8][9] - 低剂量(如15mg)可能作为长期维持治疗选项[15][27] - **商业化可行性**: - 30mg剂量被确认为具有商业可行性,更高剂量(如90mg)亦可能适用[27] - 口服剂型可能更适合维持治疗市场,扩大患者覆盖[98][99] **4 安全性与耐受性** - **不良事件(AE)特点**: - GI相关AE(恶心26%、呕吐10%)主要发生在治疗前3周,随后迅速下降[17][18] - 停药率:治疗组11% vs 安慰剂组5%,主要因GI事件[16][35] - 安慰剂组AE率异常升高,可能与患者对GLP-1类药物的预期心理有关[23][68] - **优化方向**: - 未来研究可能采用更缓慢的剂量递增策略以降低GI事件[24][75] **5 未来开发计划** - **后续研究重点**: - 启动维持治疗研究(皮下注射→口服或每月注射过渡),预计本季度开始[19][34] - 需等待PK数据(预计本季度末)以确定最佳剂量范围[60][80] - **潜在适应症扩展**: - 目前未优先开发MASH适应症,因FDA可能要求肝活检[91][92] **6 其他重要细节** - **给药方案**: - 口服片剂需空腹服用,最高剂量(120mg)需4片30mg药片[86] - 未来可能探索每周一次口服给药以减少用药频率[121] - **患者保留策略**: - 考虑通过扩展研究(如安慰剂组转为治疗组)提高试验参与率[113] **数据引用** - 体重减轻数据:[11][12][13] - 安全性数据:[16][17][35] - 剂量探索数据:[14][15][27] - 商业化分析:[8][98][99]
礼来公司20250807
2025-08-07 15:03
艾美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艾美公司(礼来公司)[1] - 会议时间:2025年8月7日[1] 财务表现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 - 毛利率达85%,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生产成本降低和产品组合优化,部分被价格下降抵消[2] - 非GAAP业绩利润率达40.5%,同比增长超6个百分点[2] - 每股收益增长61%至6.31美元,包含收购IPR和折旧的负面影响14美分[2][4] - 营销、销售和管理费用增加30%,研发费用增加23%,主要由于后期资产费用增加和早期研究额外投资[4] 区域收入表现 - 美国市场收入增长38%,主要得益于赛班销量增长,但受8%价格下降影响[2][5] - 欧洲市场收入增长77%(恒定汇率),反映蒙大拿业务强劲增长[2][5] - 中国市场收入增长19%(恒定汇率),主要得益于蒙大拿业务销量增加[2][5] - 其他地区收入下降1%(恒定汇率),受去年同期蒙大拿新市场发布影响[2][5] 未来预期 - 预计2025年收入在600至620亿美元之间[3][13] - 预计非GAAP业绩利润率在43%至45.5%之间[3][13] - 预计每股收益在21.75美元到23美元之间[3][13][14] - 下半年产能预计至少达到2024年下半年的1.8倍[3][14] 产品表现 核心产品 - 蒙大拿(Montana)实现52亿美元全球销售,在美国已成为2型糖尿病总处方量市场领导者[12] - 七号品牌(Seven)在美国减肥市场占据总患者2/3市场份额[12] - 高级(Advanced)全球销售在第二季度增长12%,美国处方量增长454%,国际量增长18%[10] 新产品进展 - 卡西拉新剂量时间表获美国FDA批准[6][7] - 推出12.5毫克和15毫克单次使用剂型小瓶装产品[12] - 从7月1日起,CBS药房福利管理公司将七号从其模板处方保险计划中排除,可能影响第三季度销量增长[12] 研发进展 临床项目 - 启动多个新临床项目,增加研发投资[6] - 完成对Site One Therapeutics的收购,扩大无阿片类疼痛项目组合[6] - 收购Verb Therapeutics,为心血管疾病带来新的基因治疗药物[6] - Surpass CDOT三期试验针对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患者取得积极结果[7] - Brewing CLL 314三期试验宣布积极结果,对CLL和SLL治疗是重要进展[7] 肥胖治疗 - 阿特恩(Attern)一期试验显示,肥胖患者服用最高剂量药物后体重减轻超过27磅(12.4%)[8][15] - 安全性和耐受性与注射型GLP-1类药物一致[8] - Groupon在FURTHER研究中达到所有次要终点指标,包括改善血压、胆固醇和炎症等代谢健康关键指标[8] - 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提交申请应对全球肥胖挑战[8] 心血管代谢 - 三氮嗪食欲抑制剂心血管结局试验显示: - 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28%[3][15] - 全因死亡率降低39%[3][15] - 提供肾脏保护效益及降低整体死亡风险[15] - 启动针对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GLITTER的新3期试验[15] - LEBRON 2期3期试验初步结果显示,在72周后参与者平均减重7.8%至12.4%[15] 肿瘤学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治疗取得积极进展[10] - 高级(Advanced)成为高危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护理[10] - 普瑞托布汀(Pretobtinib)达到反应率的主要终点,与对照药物相比具有非劣效性[18] 神经科学 - Kisana稳步推进其发布轨迹[11] - 在美国,由宠物驱动的诊断增长强劲,血液检测也在加速[11] - 在欧洲,预计将在2025年晚些时候获得批准并上市[11] 市场策略与定价 患者成本控制 - 通过Lily Direct模式提供更实惠药品,领先减肥药价格降幅超50%[9] - 降低胰岛素价格70%,确保患者每月只需支付35美元[9] - 在欧洲谈判到广泛可及价格,使患者自付费用较低[9] 定价政策 - 支持政府立场,认为医疗研究成本需更公平分担[9] - 呼吁改革美国制药市场以降低消费者成本并减少繁文缛节[9] - 预计会像其他慢性药物一样出现个位数的净价下降,同时保持合理列表价格[22] 行业趋势与挑战 市场环境 - 美国总体锚定锡增长达到42%,莉莉的增长超过两倍[22] - 加拿大仿制药品可能带来逆风,但整体自付和承保市场仍然表现健康[24] - 美国雇主为员工提供抗肥胖药物保险覆盖比例稳定在50%到55%之间[25] 全球定价平衡 - 从长远看,美国和欧洲之间需要重新平衡定价,以合理分担研发成本和风险[32][35] - 渐进式做法更合适,环境突然变化难以持续[35] - 支持直接面向消费者渠道,为无保险者提供出口并为消费者、雇主提供价格透明度[35]
Science重磅:暴饮暴食并非意志薄弱!华人科研团队揭秘大脑如何控制食欲,肥胖治疗迎来新突破
GLP1减重宝典· 2025-08-06 10:12
全球肥胖现状 - 2021年全球有21.1亿成年人和4.93亿儿童及青少年受到超重或肥胖困扰 [6] - 预计到2050年全球60%成年人(约38亿人)和31%儿童青少年(约7.5亿人)将面临超重或肥胖风险 [6] GLP-1类减重药物 - GLP-1类减重药物如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为肥胖防控带来新突破 [7] GPR45研究突破 - 研究发现GPR45在调控进食行为中扮演核心角色,通过将Gαs运输到神经元初级纤毛来传递饱腹信号 [7] - GPR45缺失会导致小鼠进食量增加,限制进食量可逆转肥胖表型 [8] - GPR45蛋白只定位于初级纤毛,这一定位依赖于纤毛运输蛋白TULP3 [10] - GPR45通过激活ADCY3提升纤毛内cAMP水平来抑制食欲 [10] - GPR45的定位作用而非信号传导本身是其调控食欲的关键 [12] 研究意义 - 人类GPR45蛋白与小鼠高度同源,且GPCR家族成员易于成为药物靶点 [12] - 该发现为新型抗肥胖药物研发提供了全新方向和宝贵靶点 [12] 减重手术效果 - 68%患者手术后体重减半,三大减重手术中某一术式效果领先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