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T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火热预定,2025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等你来!
DT新材料· 2025-08-02 16:04
展会概况 - 2025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iTherM2025)将于2025年12月03-0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旨在打造热管理产业链一站式价值对接服务平台 [1] - 展会预计展览面积20,000平方米,吸引超过30,000名行业观众和1,000+参展企业 [8]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和深圳市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7] 行业背景与需求 - 电子器件、芯片和设备向微型化、高性能化发展导致功率密度和发热量急剧攀升,驱动热管理技术创新 [3] - 消费电子、AI、5G、数据中心、新能源车、储能等应用场景对热管理解决方案需求旺盛 [3][4] - 热管理技术需确保终端产品的效率、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和持续稳定性 [4] 展会亮点 - 设立材料、消费电子热管理、数据中心热管理、新能源热管理、储能热管理等主题展示区 [19][23][27][29][31] - 同期举办专题论坛、圆桌讨论、闭门研讨会、新品发布等50+场活动 [8][5] - 提供实验室技术成果转化机会,促进科研机构与产业对接 [6][17] - 70%参展企业能与专业观众建立有效业务联系 [8] 展区布局 材料展区 - 展示热界面材料(导热膏/凝胶/垫片)、导热高分子材料、碳材料(石墨烯/金刚石)、陶瓷基板等 [19][20] - 涵盖气凝胶、真空绝热板等隔热材料及配套辅材 [21] 应用领域展区 - 消费电子:散热器、热管/VC均热板、热电制冷等解决方案 [23][24] - 数据中心:液冷板、液冷技术(浸没式/喷淋式)、温控设备等 [27][28] -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导热材料、热泵空调、充电桩热管理方案 [29][30] - 储能:相变储热系统、热失控监测预警技术等 [31] 设备与测试展区 - 展示生产加工设备(烧结/灌装)、热分析仪器(DSC/TGA)、物性检测设备等 [32][33][34] 参展收益 - 把握行业前沿趋势,获取最新技术动态 [9][16] - 通过精准采购商邀约实现高效业务对接 [13] - 利用新媒体矩阵扩大品牌曝光度 [16][18] - 标准展位价格15,800元起,光地展位1,200元/平方米 [35]
万亿央企宣布收购13家公司,涉及一化工新材料龙头
DT新材料· 2025-08-02 16:04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 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 多家央国企加速推动企业内部优质资源向控股上市公司汇聚 包括中化国际 中化装备 内蒙华电等近期有相关动作 [2] 中国神华重大资产收购 - 中国神华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多个千亿级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公司A股股票自2025年8月4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 - 此次收购旨在履行避免同业竞争协议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打造全球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 [2] - 中国神华2024年底营业收入3383.75亿元 资产规模6581亿元 截至8月1日市值7463亿元 [2] 中国神华主营业务及产能 - 主营业务包括煤炭 电力生产销售 铁路港口船舶运输 煤制烯烃等 2024年商品煤产量327.1百万吨 煤炭销售量459.3百万吨 [3] - 收购标的包括13家企业 涵盖国源电力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 新疆能源化工等 将显著提升公司在煤炭市场话语权 [3] - 新疆能源煤炭产能10150万吨/年 乌海能源1500万吨/年 神延煤炭西湾露天煤矿1000万吨/年 晋神能源旗下沙坪煤业800万吨/年 磁窑沟煤业500万吨/年 包头矿业1840万吨/年 [3] 煤化工领域布局 - 煤化工公司拥有世界唯一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 世界首套60万吨/年煤制烯烃 亚洲首个10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 世界首套5万吨/年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工程 [4] - 全资子公司国能新疆化工规划建设30万吨/年PGA联产5万吨/年乙二醇项目 投资98.24亿元 [4] - 新疆能源化工推进120万吨/年甲醇项目 后续生产40万吨/年MMA/PMMA 复产聚甲醛和SAP新材料 总投资171.3亿元 [4] 国家能源集团背景 - 国家能源集团由国电集团和神华集团2017年联合重组成立 截至2023年底员工总数31万人 资产总额2.1万亿元 [4] - 拥有中国神华 龙源电力2家A+H股上市公司 国电电力 长源电力等A股上市公司 1000余家生产单位 [4]
又一百亿上市公司,官宣入局PEEK!
DT新材料· 2025-08-01 22:05
国恩股份PEEK全产业链布局 - 公司已完成PEEK材料生产技术与核心工艺开发 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国恩化学打造覆盖PEEK从聚合到复合再到制品的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平台 [2] - 项目总投资9.6亿元 建设PEEK聚合生产线2条 苯乙烯类工程材料聚合中试平台装置1套 改性复合材料生产线36条 总占地面积150.6亩 [2] - 项目产品将优先聚焦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大的高增长应用场景 浙江国恩化学成立于2022年11月 注册资金1亿元 [2] 公司战略拓展与财务表现 - 7月14日成立国恩未来(深圳)科技 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研发与销售 从高性能材料向机器人领域延伸 [3] - 大化工板块占总营收90.38% 2024年改性塑料销量99.6万吨(同比+6.7%) 绿色石化产品销量44.64万吨(同比+18%) [3] - 2024年营收192.2亿元 市值96.97亿元 6月26日递交港交所招股书 或成改性塑料首家A+H企业 [3] PEEK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由威格斯(7150吨)、赢创(1800吨)、世索科(2500吨)主导 国内重点企业包括吉大特塑、中研股份等十余家 [3] - 2024年全球PEEK市场规模9亿美元(同比+5%) 中国占全球份额41.8% 市场规模19.2亿元 [3] - 普利特官宣40万吨产线含PEEK改性料 万润股份有中试线 万华化学掌握相关技术 [3] PEEK核心应用领域 -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单车用量1.2-2.0kg 用于绝缘环、电池密封件等 世索科产品被马威电动力采用于高端跑车高压电机 [5] - 半导体(晶圆载具国产化率突破40%)、航空(减重率15-20%)、医疗植入器械、5G基站等传统领域需求明确 [5] - 机器人关节部件可使整体减重10kg(特斯拉案例) 东丽开发超低摩擦系数PEEK实现组件减重35%+降耗22% [6] - 低空经济领域用于无人机框架、飞行汽车结构件等 碳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应用广泛 [6] 行业技术壁垒与供需现状 - 原材料、聚合工艺专利及改性技术形成壁垒 国内外在医疗级、航空航天级等高端领域差距明显 [6] - 高端产能利用率仅42% 低端产能过剩率35% 高端应用渗透率仍在提升 国内市场空白较大 [6]
电池巨头,签订超300亿大单
DT新材料· 2025-08-01 22:05
LG新能源磷酸铁锂电池合同 - 公司签署43亿美元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合同,占2024年预计销售额的23.2%,合同期限3年并可协商延长至7年 [2] - 合同客户疑似特斯拉,产品用于储能系统,但未获官方确认 [2] - 合同包含产能扩展条款,未来可能调整供货量和金额 [2] 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表现 - 营收5.6万亿韩元(约290亿人民币),环比下降11.2%,但营业利润达4922亿韩元(约25亿人民币),环比增长31.4% [2] - 营业利润率提升至8.8%,主要受益于4908亿韩元《通胀削减法案》税收抵免,实现五个季度来首次扭亏为盈 [2] - 上年同期净亏损240亿韩元,本季度业绩改善显著 [2] 市场动态与战略布局 - 美国关税政策促使客户提前囤货,短期拉动需求,但10月1日起7500美元新车税收抵免终止可能冲击电动车市场 [3] - 特斯拉销量下滑导致公司前5个月电池使用量同比减少13.3%,欧洲市场受影响显著 [3] - 储能业务成为新增长点,重点布局可再生能源和AI数据中心需求,密歇根州首座储能电池工厂已投产 [3][4] 产能扩张计划 - 目标2024年底将储能电池年产能提升至17GWh,2026年前北美产能超30GWh [4] - 波兰工厂下半年量产中低端电池产品,包括高压中镍和磷酸铁锂电池 [4] - 与奇瑞签署8GWh圆柱电池供应合同,系韩国厂商首次直接供货中国整车企业 [4]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从2023年13.5%降至2024年10.8%,2024年前5个月进一步下滑至10% [4] - 美国限制中国电池企业政策为日韩企业创造市场机会 [3] 国际碳材料大会信息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将于2025年12月9-11日在上海举办,聚焦半导体、新能源等应用领域 [7][9] - 展会规模包括3大主题展馆、800+展商、3万平米展出面积,配套7大同期活动 [9][10] - 重点活动涵盖碳材料产业地图发布、新能源电池大会及高端装备制造论坛 [9][10]
人民日报: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
DT新材料· 2025-08-01 22:05
英伟达芯片安全问题 - 英伟达算力芯片H20被曝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可能引发新能源车动力切断 远程手术设备黑屏 移动支付功能失灵等极端场景[2] - 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一旦触发将造成系统性影响 被国家网信办约谈[2] 外资企业在华经营准则 - 外资企业需严格遵守中国法律 将安全红线作为经营前提[3] - 英伟达CEO曾公开承诺遵守各国法律 需在中国市场落实该承诺[3] -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基础 中外企业需共同维护规则[3]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 - 展会涵盖半导体碳材料全产业链 包括高纯气体 石墨 晶种等基础材料[5] - 展品涉及金刚石单晶 薄膜 超硬刀具等制品 覆盖培育钻石等新兴领域[5] - 配套展示MPCVD设备 激光加工设备等生产装置 以及XRD SEM等检测仪器[5] - 应用场景覆盖光学窗口 航空航天 消费电子等四大领域[6] - 展会定位新材料科技服务平台 提供品牌传播 投资孵化等增值服务[10] 展会基本信息 - 举办时间2025年12月[7] - 地点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1馆[8] - 英文名称为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arbon Materials Conference & Exposition[9]
信维通信:LCP是向6G时代跃迁的全域场景核心材料
DT新材料· 2025-08-01 22:05
6G技术发展现状 - 6G频段范围100GHz-10THz,峰值传输速度100Gbps~1Tbps,通信延迟小于0.1毫秒,对天线、半导体材料性能要求严苛[2] - 中国、美国、芬兰、韩国等多国及华为、苹果、三星等巨头已开展6G技术研发[2] - 液晶高分子(LCP)材料因高强度、高耐热性、低介电损耗等特性,成为5.5G至6G关键国产替代材料[2] 信维通信技术优势 - LCP薄膜介电常数(Dk)2.9~3.2,损耗因子(Df)低至0.001~0.003(@10GHz),显著优于传统PI薄膜[3] - 5G频段(28GHz/39GHz)下信号衰减极低,厚度可控制在5~100μm,热膨胀系数(CTE)接近铜箔,适配折叠屏手机及可穿戴设备[3] - 公司已实现从LCP薄膜研发到模组整合的全链条突破,构建天线仿真、材料设计、量产制造一站式解决方案[8] 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行业趋势 - 高分子电磁复材需满足宽频化、高耐温、高导热、低介电损耗等需求,以应对5.5G/6G、AI、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升级[12] - 行业聚焦低介电材料(如LCP、PI、PTFE)、碳基屏蔽材料(石墨烯、MXene)及超材料(隐身材料、电磁黑洞)研发[16] - 电磁复材在5.5G/6G基站、卫星通信、AI服务器等场景应用加速,涉及天线振子、滤波器、柔性电路板等组件[14][16] 2025高分子电磁复材论坛亮点 - 核心议题包括6G高分子复材探索、电磁屏蔽/吸波/导热材料性能调控、高频高速PCB基板技术[14][15] - 拟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覆盖通信、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推动产学研合作[16][20] - 同期展示100+新材料及技术,组织校企对接、项目路演等活动,预计曝光量超100w+[25][30]
小鹏反超理想,比亚迪环比下降8.8%
DT新材料· 2025-08-01 22:05
新能源车企7月交付量排名 - 零跑汽车以5.01万辆交付量位居新势力第一,同比增长超126%,首次突破5万辆并连续5个月领先 [2][3] - 小鹏汽车交付3.67万辆,同比增长229%,创历史新高,其中MONA M03车型交付超1.5万辆 [6] - 理想汽车交付3.07万辆,环比下滑15% [6] 头部车企销量表现 - 比亚迪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4.43万辆,1-7月累计249.03万辆,同比增长27.35% [3] - 极氪科技销量44193台(极氪品牌16977台+领克品牌27216台),同比增长19.7%,吉利宣布将合并极氪并推动其纽交所退市 [3] - 小米汽车首款SUV YU7首个交付月突破3万台,此前三个月交付量均低于3万台 [4] 其他车企交付情况 - 蔚来汽车交付2.1万辆(蔚来品牌12675辆+乐道5976辆+萤火虫2366辆),环比下滑 [4] - 岚图汽车交付1.21万辆,同比增长102% [4] - 阿维塔销量10062辆,同比增长178% [4] - 智己汽车交付7027台 [4] 行业整体数据 - 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预计185万辆,新能源零售101万辆,渗透率达54.6% [4] - 新能源市场同比增7.6%,环比降11.2% [4] 高分子产业年会信息 - 2025年9月10-12日举办高分子产业年会,包含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等主题 [7][8] - 设置七大专题论坛:工程塑料、新能源材料、电磁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 [9][10] - 配套活动包括CEO研讨会、科技成果路演、国际合作对接等 [10] - 设置产品设备展区、科研成果展示区及"新塑奖"评选 [10][11]
探索绿色甲醇特色发展之路丨第五届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9月24-26日,大连)
DT新材料· 2025-08-01 22:05
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核心观点 - 液态阳光技术是利用绿氢和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的关键路径 是实现双碳目标最平稳可行的技术方案 [2] - 2025年国家能源局推动绿色燃料技术攻关 江苏 浙江等重点省份布局绿色甲醇产业 全链已实现规模化项目投产 生物质气化中试 船燃加注等突破 [2] - 行业当前痛点包括规划多落地少 消纳难 市场待突破 论坛旨在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 产业宏观趋势与政策 - 论坛将邀请发改委等政府单位解读政策 探讨绿色甲醇发展方向 国际港口 船东及生产企业将分享规模化发展经验 [6] - 国家能源局2025年发布绿色燃料技术攻关通知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布局 首个规模化绿氢耦合生物质绿醇项目已投产 [2] 技术突破与产业生态 - 论坛聚焦绿色甲醇及SAF规模化制备 生物质气化 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等关键技术 推动"技术攻关+场景"闭环落地 [2][6] - 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前沿论坛将讨论制备绿色燃料 高性能材料等技术 采用"10分钟报告+5分钟交流"模式促进产学研对接 [8][9]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设置绿色甲醇国际对接专场 邀请国际港口构建"1对1"精准对接平台 促进中国绿醇产品出海 [11] - 多企已签下绿醇国际订单 多个港口实现首单船燃加注 产业国际化进程加速 [2][11] 论坛活动与影响力 - 往届累计吸引1500余位行业代表 100位院士专家演讲 800余家知名企业参与 包括中石化 国家能源集团 巴斯夫等 [15] - 本届设置产业创新展览 实地参观 供需对接等互动形式 覆盖400+上下游企业 媒体触达百万行业群体 [6][12] 科研成果转化 - 现场设置科研成果展示区 征集液态阳光领域科研团队成果 海报展示规格80cm*120cm 截稿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 [12] - 青年科研工作者将参与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技术研讨 突破思维限制解决科学难题 [9]
四川具身科技:提供真实迫切的人形机器人产品的新材料需求
DT新材料· 2025-07-31 16:05
公司动态 - 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平台天行者2号(Skywalker Ⅱ),身高165cm、体重55KG,全身55个自由度,能实现高度仿真肢体动作 [1][3] - 天行者2号较1号在本体性能、感知交互、空间智能方面均有大幅提升,通过三自由度仿生腰部枢轴实现全身协调的力运动控制 [3] - 公司将于年底推出四川首个情感交互人形机器人爱湫EMO1,以"硬件可靠+交互智能"双引擎推动人形机器人从"生产工具"进化为"全生命周期伙伴" [3] - 公司成立于2024年9月,仅八个月后发布四川首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天行者1号,2025年5月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4] - 天行者1号关键零部件超过90%实现成都本地化制造,为构建本地化供应链奠定基础 [5] 技术突破 - 天行者2号全身级运动算法在动态交互场景中展现技术完备性,标志公司具身智能技术矩阵完成从实验室验证到工程化落地的关键跃迁 [3] - 公司研发的仿生关节模组结构紧凑、参数可调且显著降低成本 [5] - 团队与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深度共建产研平台,在成都搭建覆盖核心关节模组、自主整机集成与系统开发的人形机器人全链路 [4] 行业趋势 -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行业正在探索人形机器人批量化产品落地应用 [4] - 人形机器人轻质材料的应用探索是行业创新重要方向,尤其需要具备轻质、柔性、安全、便宜等特性的新材料 [4] - 公司CEO冯振宇博士将在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上发表"交互人形机器人产品新材料应用的探索与尝试"主题报告 [5] 团队背景 - 创始人冯振宇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团队核心成员大多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 [4] - 冯振宇博士长期从事机器人与无人系统集群智能研究,发表SCI论文10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18.6 [9] - 团队以69天研发周期完成天行者1号从0-1的研发与发布 [9]
倒计时2周 | 西南地区新材料盛会(参会免费),报告议程发布!
DT新材料· 2025-07-31 16:05
大会概况 - 2025年8月14-16日在重庆举办"2025(第二届)国际前沿新材料大会暨(第五届)中国(重庆)石墨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主题为"智汇新材 链动重庆" [1] - 采用"1+3+N"模式设置日程框架:1场全体大会、3场专题论坛、多场特色活动(产业需求对接、产品展示、学术海报等)[1] - 大会旨在凝聚全国新材料创新资源,搭建产业链交流合作平台,推进重庆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于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下游产业[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重庆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 - 协办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市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国电科碳基电子重点实验室等7家机构[2] 报告议程 - 8月15日上午开幕式后安排主旨报告,包括吕坚教授(香港城市大学)的待定题目、张海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的"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及新材料需求"[4] - 产业专题论坛聚焦石墨烯及新材料,涵盖一维碳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王勇)、蒙烯材料(元月)、石墨烯气凝胶(许震)等研究方向[5] - 应用专题论坛涉及新能源领域,包括石墨烯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王旭东)、石墨烯航空电池(中国航发北京航材院)等议题[5][6] - 学术专题论坛讨论电子信息材料,涉及柔性印刷电子(赖文勇)、碳基半导体(李忠辉)、稀土新材料(王宁)等前沿技术[5][6] 上届回顾 - 2024年大会吸引中石油、中石化、方大炭素、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等200余位行业代表参会[13] - 设置主旨报告、闭门会议、项目签约等创新交流形式,聚焦新能源和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领域[13] 会议配套 - 会议酒店为重庆岱江花园饭店,协议价格370元/间/晚[14] - 同期举办产业需求对接、产品展示等特色活动[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