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T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生物制造如何重塑化工产业基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场找答案
DT新材料· 2025-08-07 16:05
生物制造行业趋势 - 生物基材料以淀粉、纤维素、油脂等可再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循环经济模式,改变传统线性经济模式[2] - 合成生物和生物制造借助菌种、细胞、酶等生物体代谢机能,结合工程学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3] - 化工行业绿色转型主要途径包括非粮生物基合成生物产品开发、塑料单体绿色生物制造、CO2资源利用、废塑料酶解再利用[3]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设绿色化工和新材料专场,邀请重庆大学王丹教授、大连理工大学薛闯教授等专家探讨合成生物赋能化工的成果与实践[4] - 专题论坛1聚焦绿色化工与新材料,议题包括聚酰胺材料单体生物制造、细胞工厂设计、非粮秸秆糖应用示范等[19] - 专题论坛2探讨AI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涵盖工信部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分享[25][26] - 专题论坛3涉及未来食品&农业,议题包括新型功能糖挖掘、益生菌产业转化、HMO生物制造等[27][28] 大会同期活动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暨武汉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交流会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20+行业领袖参与[11][12] - 《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由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指导,推广AI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应用案例[21][23] - 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合成生物创新展览同期举行[10] 行业研究成果发布 - DT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将在大会上发布《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和《中国生物制造500+代表性企业榜单》[30][32] - 已发布浙江、江苏、上海、广东、京津冀等地区生物制造企业上榜名单,涵盖65家浙江企业、80家江苏企业等[33]
南京工业大学周洪庆教授:高频电磁复合介质材料需要工程化应用
DT新材料· 2025-08-07 16:05
论坛核心信息 -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周洪庆将出席2025年第三届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及应用论坛,并作题为"高频电磁复合介质材料研发与工程化应用"的报告 [2][3][7] - 论坛将于2025年9月11-12日在安徽合肥举行,由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9][12][13] - 大会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担任,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中国新材料产业创新战略平台等多家机构 [13]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6G技术发展需要大规模革新材料体系,要求适应更高载波频率(100GHz以上)、更宽通信带宽,实现高效率高线性度信号传输 [2] - 当前微波复合基板材料面临高介电、低损耗、低热膨胀等多重性能挑战,制约高频通信设备发展 [2] - 电磁复合介质材料设计核心是多尺度协同+界面工程,需平衡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机械强度等性能 [3]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多功能集成(介电/导热/电磁屏蔽等)、智能响应、仿生结构设计、环保可降解等 [3] 材料研发重点 - 高频通信关键材料:纳米复合屏蔽材料、低温共烧铁氧体、微波铁氧体、特种树脂基复合材料等 [7] - PCB基材: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等15种特种树脂 [15] - 天线材料:LCP、聚醚酰亚胺、高温尼龙等 [16] - 碳基屏蔽材料:MXene、石墨烯、碳纳米管等7类新型材料 [16] 应用领域拓展 - 新兴应用场景包括5.5G/6G通信、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 [14] - 电子设备向集成化、小型化、高功率化发展,需求宽频化、高耐温、高导热等特性的复合材料 [10] - 具体应用方向:基站材料、天线振子、电子封装、柔性电路板、雷达透波材料等 [14] 论坛特色与议程 - 核心议题涵盖电磁复合材料现状、6G材料探索、聚合物基屏蔽材料研究等5大方向 [13][14] - 设置前沿对话环节,探讨电磁材料产业链变革与5.5G/6G时代创新需求 [14] - 同期活动包括校企合作、项目路演、100+新技术展示等特色环节 [25] - 拟邀专家来自高分子电磁材料、天线、汽车电子、通讯等多个领域 [14]
重磅!国家能源局发布,三大绿色能源赛道9大项目公示
DT新材料· 2025-08-07 16:05
国家能源局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项目 - 国家能源局公示第一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共9个 涵盖燃料乙醇 绿色甲醇和绿氨三大方向 分布在黑龙江 吉林 内蒙古 辽宁 江苏五省区 [2] - 绿色氨醇项目占比达89% 其中绿色甲醇项目5个 绿氨项目3个 燃料乙醇项目1个 [2][3][4] - 重点项目包括金风科技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一期25万吨/年 远景赤峰152万吨/年零碳氢氨P1期30万吨/年合成氨等 [4][5] 绿色甲醇产业化项目详情 - 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由上海电气绿源科技实施 吉林省能源局推荐 [4] - 金风科技绿氢制甲醇项目一期产能25万吨/年 由金风绿能化工与兴安盟汇科能源联合实施 [4] - 辽宁华电调兵山项目配套45万千瓦风电制氢 岚泽大丰港项目规划年产30万吨绿色甲醇 [4][5] 绿氨产业化项目布局 - 远景零碳技术在赤峰建设152万吨/年零碳氢氨项目 首期30万吨合成氨 内蒙古能源局推荐 [4] -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参与 实施绿色氢氨醇一体化 [4] - 国家电投大安项目采用风光制绿氢合成氨技术 由吉林省能源局推荐 [4] 液态阳光产业论坛信息 - 2025年9月24-26日在大连举办 聚焦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 绿色甲醇制备技术及SAF等议题 [6][8] - 论坛设置4大主题 包括二氧化碳捕集加氢制甲醇催化剂 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等关键技术 [8] - 参会单位包括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清华大学 马士基 吉利等 覆盖产学研400+上下游企业 [9][11] 行业技术前沿动态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团队将探讨液态阳光发展战略路径 清华大学魏飞分享二氧化碳制绿色航煤技术 [11] - 东方电气将展示生物质炭粉纯氧加压气流床气化技术 霍尼韦尔介绍绿色甲醇制备e-SAF关键工艺 [11] - 吉利披露远程醇氢电动解决方案及甲醇制备技术布局 马士基分享航运脱碳实践 [11]
万华化学,再成立三家新公司!
DT新材料· 2025-08-07 16:05
万华化学新公司布局 - 万华化学与兴发集团合资成立湖北兴华硅材料有限公司,持股49%,注册资本5000万元,总投资54亿元,建设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和电子级化学品生产装置[2] - 双方另成立烟台华兴硅材料有限公司,万华持股51%,注册资本500万元,主营高性能密封材料等业务[2] - 成立烟台万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万华持股70%,注册资本1亿元,专注合成材料与专用化学产品研发[4] 兴发集团业务优势 - 电子化学品产能领先:建成6万吨/年电子级磷酸、10万吨/年电子级硫酸、3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等产能,2024年平均毛利率26.99%[3] - 有机硅龙头地位:拥有60万吨/年单体产能及配套深加工能力,2024年毛利率-3.99%受市场价格下跌影响[3] - 磷化工行业龙头:与万华合作建设3.5万吨/年BDP有机磷阻燃剂项目,并布局磷酸铁锂上游磷矿资源[4] 产业链整合 - 打通"磷矿-阻燃剂-工程塑料"、"磷矿-碳酸锂-磷酸铁锂-电池"全产业链[4] - 通过合资合肥新美材料切入光学膜领域,规划建设5条显示材料生产线,目标年产能表面处理膜5000万平方米、保护膜8000万平方米[5] - 布局"树脂合成→光学膜制造"产业链,加速COP、光学级PMMA等材料国产化[5] 行业活动动态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将于9月在合肥举办,涵盖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等议题[8][14] - 第七届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论坛聚焦电池动力系统、高压充电系统等领域[9] - 第三届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论坛涉及5.5G/6G新应用、AI设备材料等前沿方向[13]
58个新材料优质项目!关于“中国好技术”新材料领域项目评审会的通知
DT新材料· 2025-08-07 16:05
评审会安排 - 评审时间为2025年8月28日-8月29日 [1] - 评审地点为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数慧云巷园区 [1] - 评审流程包括抽选评审专家组、审核资料和召开碰头会、项目说明和专家质询 [1] 资料准备要求 - 项目演讲PPT限时7分钟内,需提前1天提交进行调试 [2] - 项目内容需清晰表达重要信息,包括产品阐述、市场前景、行业地位、关键核心技术和应用推广情况 [2] - 参评人员为企业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1-2人) [3] - 电子版材料需于8月25日前提交至指定邮箱 [3] 参评项目名单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万米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 [5] -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大比例增产航煤兼产优质乙烯料的节能型加氢裂化技术 [5] -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环已烯酯化加氢制备环己酮新技术 [5] -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稀乙烯增值转化高效催化剂及成套技术 [5] - 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润滑脂分公司:聚脲基新能源汽车CVJ润滑脂的开发 [5]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强聚丙烯长丝土工布专用树脂开发及应用成套技术 [5] - 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氧化碳电化学制备气代化学品项目 [5] - 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低浓度甲烷介尺度催化氧化项目 [5] -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绿色高性能生物基聚氨酯防腐涂料开发及产业化 [5] -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不同工况反应精馏高效生产(甲基)丙(烯)酸酯工艺技术 [5]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铝合金黑色硬质阳极化技术 [5]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耦合反应水氯镁石脱水制低水氯化镁研究 [5] - 山东耐材集团鲁耐窑业有限公司:长寿干熄焦用耐火材料制备技术 [5] - 苏州市相城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低碳高性能沥青路面坑槽快速修复材料及应用技术 [5] - 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高电压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的技术开发 [5] -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高纯片状硼酸制备工艺技术研发及工业化示范应用 [5] - 内蒙古科技大学:高隔热长寿命稀土热障涂层陶瓷材料集成技术与示范应用 [5]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储能密度相变材料的研制及应用 [5] -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开发 [5] - 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焦磷酸磷酸铁钠正极材料产业化及应用 [5] -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水性沥青基冷粘防水材料工业化制备成套技术开发 [5] - 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无卤磷酸酯阻燃剂材料WSFR-1103的合成工艺 [6] - 金力永磁(包头)科技有限公司:面向新能源汽车的超高效绿色稀土永磁材料48UH开发应用 [6] - 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KrF负性光刻胶HTKN602 [6] - 烟台一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IC封装用高可靠性镀金锂铜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6] - 连云港福东正佑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半导体单晶结晶用石英管制备技术及其方法 [6] - 江苏弘扬石英制品有限公司:高纯黑色石英玻璃材料制备技术 [6] - 上海普力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弹性体-硬质难粘基材的高性能粘接界面材料 [6] - 山东鲁能光大电力器材有限公司:特高压自由回转式八分裂阻尼间隔棒的研发 [6] - 烟台市固光焊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高性能自粘纤料合金粘带 [6] - 连云港高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制备高纯氧化错敏示范应用项目 [6] - 山东奥卓新材料有限公司:基于超分子弹性体的减振降噪关键技术与应用 [6] - 广州先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高可靠性封装金属互连材料 [6] - 中纤新材料技(承德)有限公司:新鼎玄武岩纤维(关键战略新兴材料)产业项目 [6] - 先导薄膜材料(江苏)有限公司:高端柔性显示核心材料(IGZO)氧化钢锌锌 [6] - 江苏绿源橡胶资源循环利用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橡胶复合微纤维制备技术及装备 [6] - 智仑新材料科技(西安)有限公司:高纯低氯环氧树脂关键技术 [6] - 广州有研焊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宽温域高性能复合轩焊材料研制及应用 [6] - 茂名市茂南奥邦涂料有限公司:重型超大规格瓷砖环保粘接剂及其配套装置 [6] - 斯普莱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高性能反渗透膜的研发及产业化 [6] - 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消费后再生锦纶6纤维爱赛纶E-SUNLON® [6] - 博森新材料(烟台)有限公司:高性能脱醇耐油性有机硅胶密封材料 [6] - 烟台力和新材料有限公司:面向稀土永磁行业的敏铁硼材料切割用金刚石线研发及产业化 [6] - 青海中信国安锂业发展有限公司:硫酸镁亚型盐湖高镁卤锂比卤水制备电池 [6] - 中科晶益(东莞)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纯单晶铜 [6] - 环霆科技(宁波)有限公司:先进农业废弃物转化低碳全降解循环材料技术 [6] - 连云港国伦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大口径硅片扩散与光刻应用高纯石英钟罩 [6] - 连云港市盛昌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新型高抗拉光纤连接器用石英玻璃套管研发 [6]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僧水型高延性混凝土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 [6] - 湖南高瑞电源材料有限公司:基于表面修饰技术的高性能锂电池集流体功能涂层材料 [6] - 西安航天神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基于特殊工程建设应用的地聚合物新材料研究 [6] - 安徽科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气凝胶纳米防火毯 [6] - 环霾科技(宁波)有限公司:海洋可降解无甲醛生物基胶粘剂 [6] - 益昌纳米新材料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以纳米细菌纤维素为载体的医用天然高分子材料 [6] - 深圳材启新材料有限公司:面向锂/钠离子申池的超级快充石墨烯导电剂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 [6] - 广州绿徽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种复合超纳研磨植物纤维粉的装置 [6] - 赤途实业(上海)有限公司:导热尼龙用于汽车轻量化散热系统 [6] - 鞍山市奥鞍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环保节能型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 [6]
业绩大爆发!帝斯曼反手剥离,万华化学成立新公司紧跟
DT新材料· 2025-08-06 16:05
帝斯曼-芬美意业绩表现 - 2025上半年总销售额达65.1亿欧元(约536.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 [1] - 调整后EBITDA为12.6亿欧元,同比增长29%,EBITDA利润率从15.5%提升至19.4% [1] - 集团净利润从去年同期5000万欧元增至5.41亿欧元,同比增长近10倍 [1] 业务板块分析 动物营养与健康业务 - 上半年销售额17.51亿欧元,同比增长14%,调整后EBITDA增长293% [2] - 业绩增长主因维生素价格暴涨(巴斯夫维生素A/E不可抗力事件带动行业红利) [2] - 公司计划2025年下半年剥离该业务,以减少维生素收益波动风险敞口 [2] 其他核心业务 - 香水与美容业务销售额19.89亿欧元,同比下降1%(防晒产品需求疲软拖累) [3] - 味觉、质地与健康(TTH)业务销售额16.86亿欧元,同比增长3% [3] - 健康、营养与护理(HNC)业务销售额10.72亿欧元,同比下降2%但有机增长6% [3] 公司战略转型历程 - 1902年成立时为煤矿开采商,1973年转型石化与工程塑料,2003年收购罗氏维生素业务进入营养科学领域 [3] - 2011-2020年密集并购营养企业(如Martek、Glycom),同时剥离化工资产(如2022年38.5亿欧元出售工程塑料业务) [4] - 2023年5月与芬美意合并成立dsm-firmenich,聚焦营养、香精、美容与健康领域,成为全球最大维生素生产商 [4] 行业竞争动态 万华化学布局 - 2023年成立万华营养科技,2024年6月合资成立烟台万禾香料(注册资本2亿元) [4] - 完成柠檬醛到VA闭环生产,香精香料领域布局包括香茅醇(1.5万吨)、VA(1万吨)、VE(2万吨)等 [5] 新和成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216.09亿元,同比增长42.95%,营养品业务占比70%(150.55亿元,毛利率43.18%) [5] - 香精香料业务营收39.16亿元(占比18%),毛利率高达51.84% [5] - 核心产能:VA 8000吨、VE 6万吨、柠檬醛8000吨(在建5000吨) [5] 合成生物行业会议信息 - SynBioCon 2025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 [8] - 专题论坛包括绿色化工与新材料、AI赋能生物制造、未来食品&农业等方向 [10][21][23] - 参会机构涵盖学术界(深圳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与企业界(蓝晶微生物、伊利等) [17][24][25]
5G通信天线材料:LCP发展及概述
DT新材料· 2025-08-06 16:05
5G技术发展背景与市场前景 - 5G商用牌照于2019年6月6日正式发放,标志着5G时代开启[2] - 以5G基建为首的七大核心产业新基建2020年投资规模约21800亿元[2] - 预计到2035年,5G在全球创造的潜在销售活动将达12.3万亿美元[2] 5G技术特性与挑战 - 传输速率比4G提升约100倍,时延从140毫秒降至1毫秒[4] - 使用高频段(初始中频3.3-3.6GHz/4.8-5GHz,高频24.75-42.5GHz),接近毫米波波段[2] - 高频信号存在穿透力差、衰减大、易受干扰等缺点[2][4] 5G对材料性能要求 - 需要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材料以减少信号传输损耗[6] - 要求高电磁屏蔽能力以弥补信号覆盖能力差的缺陷[6] - 需要高导热材料解决元器件散热问题[6] - 综合需求为低介电、高导热和高电磁屏蔽的高分子材料[6] 5G天线材料技术演进 - 传统PI基天线在10GHz以上损耗明显,无法满足5G需求[11][17] - LCP材料凭借低介电损耗、灵活性和密封性成为替代方案[17] - MPI作为改良聚酰亚胺,在10-15GHz性能接近LCP且成本更低[17][27] - iPhone X首次采用LCP天线(2个),单机价值达10美元[18][19] LCP与MPI材料对比 - LCP天线单机价值10-30元,MPI天线成本更亲民[14][27] - LCP制造工艺复杂且成本极高,MPI在过渡期更具竞争力[17][27] - 苹果2019年新机LCP天线单机价值提升至12美元[19] LCP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产业链包括LCP树脂/膜→FCCL→FPC软板→天线模组[33] - 全球LCP树脂产能集中度高,塞拉尼斯(29.7%)、宝理(20.2%)、住友(13.5%)前三家占比63%[38][39] - 薄膜技术由日本企业主导,村田和可乐丽达到商品化阶段[37][38] - 天线模组制造商包括安费诺、立讯精密、信维通信等[30][35] 国内LCP材料企业进展 - 沃特股份:产能3000吨,薄膜级LCP处于客户测试阶段[42][45] - 金发科技:产能3000吨,薄膜树脂小批量出口日本,与国内设备商合作开发天线[42][47] - 普利特:产能2500吨,已研发出薄膜级树脂,与下游客户联合开发薄膜产品[42][49] - 宁波聚嘉新材料:具备膜级树脂产能,薄膜产品处于中试阶段[42][50] 市场应用与增长预测 - LCP天线除智能手机外,将拓展至智能手表、摄像头软板、笔记本电脑等场景[2] - 2018年iPhone LCP天线市场规模达1128百万美元,2019年预计增至1980百万美元[19] - 安卓厂商有望跟进苹果技术路线,推动LCP天线市场爆发[20]
吉利联手圣泉集团,投资这一热门新材料
DT新材料· 2025-08-06 16:05
以下文章来源于Carbontech ,作者Carbontech Carbontech . 例如, 杉杉股份 已在宁波、包头等地建有硅基负极中试与产线验证平台,并配合石墨材料进行配比调配,面向高电压平台车型的电池包测试。 贝特瑞 则 在深圳坪山基地开展CVD类硅碳材料开发,产品逐步进入样品交付阶段。 璞泰来 旗下江西紫宸已形成万吨级氧化亚硅产能,应用客户包括中创新航等。 中科电气 通过旗下星城石墨,联合科研机构推进氢化硅氧结构与前驱体修饰技术,聚焦产品一致性与寿命提升。 应用端方面, 新能源汽车平台的电池系统升级正带动对高比能与快充性能的综合需求 。特别是在800V高压平台逐渐成为整车主流的趋势下,负极材料亟 需在容量、倍率与体积能量密度之间实现平衡。硅碳负极凭借理论比容量优势,在与高镍正极、电压窗口扩展型电解液协同使用方面, 已成为各大电池企 业重点验证对象。 传播碳材料领域前沿资讯,带您进入碳时代! 【DT新材料】 获悉, 近日, 四川物科金硅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由 榆煤基金 担任战略领投方, 吉利资本(吉利集团投资平 台) 、 圣泉新能源(圣泉集团子公司) 等机构参与其中 据了解, ...
理想汽车,致歉!
DT新材料· 2025-08-06 16:05
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联合声明 - 理想汽车澄清测试目的仅为验证i8被动安全性能,不针对其他品牌车辆安全质量 [3][10] - 公司对测试引发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负面舆情表示歉意,承认风险预估不足 [3][10] - 承诺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争议再次发生 [4][11] 中国汽研责任说明 - 机构承认未向公众明确说明东风柳汽车辆仅作为"移动壁障车"使用 [5][12] - 测试流程存在信息发布不完整问题,导致公众误解 [5][12] - 将完善测试管理机制,坚守科学客观原则 [6][12] 东风柳汽立场声明 - 强调企业坚持"高品质+可信赖"质量方针,持续强化核心技术 [7][13] - 承诺抵制不正当竞争,坚守合规经营底线 [8][13] 三方共同倡议 - 呼吁行业自律,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不当竞争行为 [9][13] - 倡导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与核心技术突破 [9][13] - 提出共建以安全、技术、诚信为基础的产业生态 [9][14] 高分子产业年会活动 - 设置七大专题论坛覆盖工程塑料、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 [18][19] - 特色活动包括CEO战略研讨会、科技成果路演及投融资对接 [19] - 展览展示涵盖产品设备、科研成果及实验室成果 [19]
倒计时7天!去网红「重庆」免费参加「2025国际前沿新材料大会暨石墨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DT新材料· 2025-08-06 16:05
大会概况 - 2025年8月14-16日在重庆举办"2025(第二届)国际前沿新材料大会暨(第五届)中国(重庆)石墨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主题为"智汇新材 链动重庆" [2] - 采用"1+3+N"模式设置日程框架,包括1场全体大会、3场专题论坛及多场特色活动(产业需求对接、产品展示、学术海报等) [2] - 目标为促进重庆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汽车、电子等重庆明星产业 [2]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重庆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3] - 协办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市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国电科碳基电子重点实验室等8家机构 [3] 参会阵容 - 邀请工信部、重庆市政府领导、两院院士、行业专家学者及新材料/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领域头部企业代表 [2] - 2024年大会吸引中石油、中石化、方大炭素、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等200余位行业代表参会 [8] 核心议程 8月15日大会报告 - 新型轻质碳基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探索(成会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 [4] - 基于增材制造与人工智能的新材料创新(吕坚,香港城市大学) [4] - 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及新材料需求(张海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 [4] 产业专题:石墨烯及新材料 - 一维碳纳米材料填充改性高性能复合材料(王勇,西南交通大学) [4] - 氧化石墨烯二维大分子构象调控(许震,浙江大学) [4] - 高能射线辐照制备石墨烯环保应用(李吉豪,中科院上海应物所) [4] 应用专题: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 - 石墨烯在新能源汽车应用(王旭东,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 [4] - 单壁碳纳米管吨级量产装备(简贤,电子科技大学) [4] - 高功率蓄电池碳纳米导电剂研究(李新禄,重庆大学) [5] 学术专题: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 - 稀土新材料在半导体领域应用(王宁,有研稀土) [5] - 碳纳米管基高分子热电材料(张贻川,西南大学) [5] - BN陶瓷纤维气凝胶隔热材料(杨文彬,西南科技大学) [6] 特色活动 - 设置产业需求对接、产品展示、学术海报等同期活动 [6] - 2024年大会曾创新采用闭门会议、项目签约、引才长廊等形式 [8] 会议配套 - 举办地点为重庆岱江花园饭店,协议价370元/间/晚 [9] - 提供赞助、展位、媒体合作通道,联系人董经理(1804209990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