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昆仑

搜索文档
AI云时代:云计算产业的新变局与长期主义者的领跑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8-29 12:10
行业趋势与变革 - 中国2024年诞生50个千亿级参数大模型 推动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增长74.1% 远超通用算力增幅 智算中心利用率突破70% [1] - AI技术重塑云服务架构与价值逻辑 催生"AI云"新范式 突破云计算长期增长瓶颈 开启行业第二增长曲线 [1] - AI与云计算紧密共生重构技术与商业边界 云计算竞争格局开始松动 竞争焦点从计算成本转向解决业务难题的创新解决方案 [2][4] - 微软与OpenAI 2020年5月在Azure云平台构建首台AI超级计算机 为云计算产业带来新曙光 [2] 公司战略与技术布局 - 百度智能云提出"云智一体"发展策略 以全栈AI技术优势引领AI开发范式变革 [4] - 公司拥有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完整AI技术栈 包括2016年发布中国首个自主研发深度学习框架"飞桨" 2018年推出云端AI芯片"昆仑" 2019年启动预训练大模型研发 [4] - 百度智能云提供三层架构服务:基础设施层(AI IaaS)含自研昆仑芯芯片和百舸AI异构计算平台 平台服务层(AI PaaS)以千帆平台为核心 应用解决方案层(AI SaaS)面向具体场景 [5] - 公司以"AI带动云"为核心驱动力 通过全栈自研AI能力吸引客户上云 实现换道超车 [6] 市场地位与业绩表现 - 百度智能云以24.6%市场份额连续六年、累计十次蝉联中国AI公有云市场第一(IDC 2024年报告) [6] - 百度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长27% 推动AI新业务首次突破100亿元 同比增长34% [7] 产品迭代与升级 - 百度百舸AI计算平台迭代至5.0版本 重点升级推理能力 昆仑芯超节点实例实现64张卡同机柜部署 大幅提升单卡性能与吞吐 [6] - 百舸平台发布强化学习框架BRL 提升训练与推理效率 将单点吞吐推至极限 [6] - 千帆平台升级至4.0版本 打造以Agent为核心的一站式企业级服务平台 提供模型、编排、数据等开发能力 [7] 未来发展方向 - 百度智能云升级"云智一体"战略 致力于提升智能天花板与扩大智能渗透面 目标成为支撑中国AI引领世界的底座 [6] - 公司解决方案应用领域从传统行业扩展至创新赛道 为未来科技竞争占据有利地位 [7]
AI云,重画的起跑线
远川研究所· 2025-08-29 07:04
AI与云计算融合趋势 - AI与云计算以前所未有的紧密姿态绑定,AI云成为新范式,推动云计算产业突破长期桎梏并跑出增长第二曲线 [1] - 2024年中国新增千亿级别参数大模型50个,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增长74.1%,是通用算力同期增幅的三倍以上,智算中心利用率持续突破70% [1] - AI彻底改变云服务架构与价值逻辑,产业进入应用规模化落地期,需求从底层AI算力基础设施走向一站式端到端解决方案 [1] 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17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6%,但行业陷入同质化价格战困局 [5] - 海外云计算巨头率先发起价格战:亚马逊AWS最高降幅40%,微软Azure超50%,谷歌云超60% [5] - 私有云定制化解决方案虽可避免同质化,但面临碎片化瓶颈,需求非标导致成本高企 [8] AI重构云计算商业模式 - AI模型训练依赖云计算超大规模计算能力,打开市场空间并带来技术革新,在同质化与碎片化间取得平衡 [8] - 竞争焦点从"计算力价格"转向"业务难题解决能力",从资源规模竞争升级为创新解决方案竞争 [9] - 微软与OpenAI合作构建AI超级计算机,为云计算产业开辟新赛道 [3][5] 百度智能云战略布局 - 百度拥有完整AI技术栈:芯片层(昆仑芯)、框架层(飞桨)、模型层(文心大模型)和应用层 [10] - 2020年提出"云智一体"战略,以全栈布局优势引领AI开发范式变革 [11] - 提供三层服务:基础设施层(AI IaaS)支持三万卡集群部署;平台服务层(AI PaaS)千帆平台作为企业级大模型开发工厂;应用解决方案层(AI SaaS)提供开箱即用Agents [14][15] 技术突破与性能提升 - 百舸AI计算平台5.0实现推理能力全面升级,推理算力占比达58.5% [18] - 昆仑芯超节点实例单卡性能提升13倍,单卡吞吐提升近一倍,较国内同类产品高15% [19] - 强化学习框架BRL将训练推理效率提升9倍,万亿美元参数模型可在几分钟内运行 [19] 市场表现与生态建设 - 百度智能云以24.6%市场份额连续六年蝉联中国AI公有云第一 [16] - 2024年第二季度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长27%,AI新业务首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34% [21] - 千帆平台4.0扩充模型库至150个,提供Agent开发基础设施,降低开发门槛 [19][20] 行业应用与落地实践 - 解决方案覆盖金融、冶金、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3D创作及AI眼镜等创新赛道 [20] - 千帆慧金金融模型在认证考试和推理计算评估集上超越SOTA通用模型 [20] - 推出数字员工"AI吴彦祖"和一见SOP合规分析能力,为客服、营销及视觉AI应用提供范本 [20]
【西街观察】“黄仁勋热”是AI良性竞争的缩影
北京商报· 2025-07-17 15:21
黄仁勋访华行程与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年内第三次来华 参加链博会开幕式 媒体见面会 并与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对话 [1] - H20 GPU获准恢复在中国销售 同时公司计划在华推出全新RTX PRO GPU [1][2] - 黄仁勋强调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指出技术生态互联互通是产业演进关键 [1] 英伟达与中国市场关系 - 中国市场对英伟达至关重要 公司市值飙升至4万亿美元 部分得益于中国AI企业对算力的旺盛需求 [2] - 黄仁勋称"任何轻视华为 轻视中国制造能力的人极其天真" 承认国产芯片的竞争价值 [2] - 中国开源AI被黄仁勋评价为"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 肯定其对AI革命的贡献 [3] 中国AI产业生态 - 中国AI创新活力强劲 模型层涌现文心 通义 DeepSeek等 硬件端人形机器人屡屡出圈 [2] - 华为昇腾 百度昆仑 寒武纪等国产芯片厂商持续发展 虽与世界顶级有差距 但已具备博弈筹码 [2] - 全球芯片竞争者(如AMD 华为昇腾)促使GPU算力成本下降 满足多样化需求并推动行业创新 [2] 产业链合作趋势 - 链博会参展企业覆盖全球技术生态 反映供应链高度相互依存 [1] - AI产业链合作与竞争并存 ChatGPT与DeepSeek横向竞争 算力需求推动纵向合作 [2] - 中国市场通过高水平开放 成为企业维持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