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股研究社
icon
搜索文档
亚马逊和苹果:盈利后展望更新
美股研究社· 2025-05-23 09:52
亚马逊财报分析 - 本季度广告、北美和国际零售业务收入符合预期 国际零售利润率3% 北美零售利润率6.3%较预期低20个基点 主要受客户退货一次性费用和关税前提前库存成本影响 [2] - 公司预计Q2总营收1590-1640亿美元(市场预期1610亿) 营业利润130-175亿美元(低于预期177亿) 市场对2025财年总营收预期从6906亿上调至6937亿美元 [2] - 2026财年营收预期上调超100亿至7592亿美元 主要受北美(4160亿→4490亿)和国际零售收入预期提升推动 广告收入预期今年650亿/明年750亿(同比+16%) [2] - AWS表现超预期 Q1营收294亿符合预期 但利润率39.5%远超35%预期 得益于电力和基础设施成本下降 2025财年利润率预期从34.3%上调至36.3% [3] -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增至1048亿(较2023年527亿翻倍) 用于满足AI驱动的云端基础设施需求 [3] - 股价波动显著 Q4财报后跌12.6% Q1财报后涨9.7% 2026财年预期PE从22倍升至29倍 [3] 苹果财报分析 - Q2总营收954亿符合预期 iPhone贡献468亿 大中华区营收160亿符合预期 产品毛利率35.9%低于预期 服务毛利率75.7%超预期 [8] - 公司预计Q2营收同比增速降至低中个位数(原预期5%) 市场普遍预期Q3营收888亿(+3%) 毛利率预期46.1%含9亿关税成本影响 [8][9] - 2025-2026财年收入预期波动 iPhone全年收入预期稳定在2020-2030亿区间 反映市场对升级周期和关税压力的谨慎态度 [9] - 服务业务表现强劲 2027财年收入预期上调55亿至1292亿 接近上季度预期的1305亿 反映Apple生态系统持续增长 [9] - 股价波动相对温和 Q2财报后微跌1% Q1财报后累计跌11% 2026财年预期PE从24倍升至29倍 [9] 财务数据对比 - 亚马逊2025E总营收6937亿(9%YoY) 苹果4072亿(4%YoY) 亚马逊营收规模约为苹果1.7倍 [5][10] - 亚马逊2025E营业利润767亿(11.1%利润率) 苹果1281亿(31.5%利润率) 苹果盈利能力显著更强 [5][12] - AWS 2025E营收1257亿(17%YoY) 利润率36.3% 苹果服务1077亿(12%YoY) 利润率74.7% 显示两者高增长高利润业务特征 [5][12]
AI日报丨全线暴涨!龙头IonQ豪言要做“量子英伟达”,投资者疯狂追捧,美股量子计算股集体爆发
美股研究社· 2025-05-23 09:52
AI快报 -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智能眼镜,与Meta的Ray-Ban智能眼镜竞争,并搁置了研发智能手表的计划[3] - OpenAI将与苹果前首席设计官Jony Ive合作,从明年开始推出硬件产品[3] - Builder.ai去年向贷款机构提供的2024年销售额预测为2.2亿美元,实际收入约为5000万美元[3] - Anthropic发布Claude 4,是该公司历史上最强大的AI模型,能够分析数千个数据源,执行长时间运行的任务[4] - 摩根大通主导的财团将向OpenAI数据中心提供约70亿美元贷款,这是150亿美元1.2 GW合资数据中心计划的第二笔融资[5] - 美股量子计算股集体爆发,IonQ股价飙升近37%,D-Wave Quantum攀升24%,Rigetti Computing大涨26%[5] - IonQ一季度营收760万美元,略高于预期的750万美元,净亏损32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960万美元有所收窄[6] - 预计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公共投资将达到450亿美元[6] 七巨头日报 - Snowflake第一季度财务业绩超出预期,股价上涨超过10%,并带动其他企业软件股上涨[8] - Palantir获得美国陆军一份价值7.95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其Maven智能系统软件的授权[9] - 甲骨文和思科系统股价上涨,宣布将与英伟达、OpenAI、软银集团和G42合作打造"星际之门阿联酋"[9] - Zoom Communications第一季度发布稳健的收益报告后上涨了0.4%[9] - ServiceNow和Adobe股价均上涨约0.2%,Salesforce上涨0.7%,SAP上涨0.4%[10] - 微软和谷歌分别上涨0.4%和2%,谷歌宣布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创新[10] - 惠普企业股价上涨0.4%[11] 星际之门AI项目 - 英伟达、甲骨文、OpenAI、思科系统、软银集团和G42正在合作打造星际之门阿联酋[12] - "星际之门"计划是一项为期四年、耗资50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 - Stargate UAE是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集群,将在阿布扎比新建的5千兆瓦阿联酋-美国人工智能园区运行[13] - Stargate UAE是一个1千兆瓦的计算集群,将由G42建造,并由OpenAI和Oracle运营[15] - 首个200兆瓦的人工智能集群预计将于2026年投入使用[16]
大摩:忘掉“卖出美国”交易!美股、美债明年将主宰全球市场
美股研究社· 2025-05-23 09:52
美国资产近期表现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后 美国国债拍卖遇冷 特朗普政府减税法案引发预算赤字扩大担忧 导致"卖出美国"交易加速 [1] - 标普500指数过去两天下跌约1%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四天内飙升10个基点 [1] 摩根士丹利对美国资产的展望 - 预计美国资产将在明年反弹 表现将优于全球同行 反对外国投资者会大幅抛售美国资产的观点 [1] - 认为"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主题仍然有效 即除了持有股票别无更好选择 [1] - 预计到2026年第二季度标普500指数将达到6500点 较目前水平上涨10% [1] - 2026年美联储降息 美元走软 人工智能驱动效率提高将有助于盈利路径 [1] - 贸易紧张局势缓和消除了美股最大下行风险 标普500指数不太可能重新测试4月低点 [1] - 宽松政策议程和2026年潜在七次降息将推动高于平均水平的估值 [1] 美债市场展望 - 认为近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攀升只是暂时趋势 预计第四季度前将保持区间波动 [2] - 预计到2026年中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降至3.45%(目前约4.54%) [2] - 不认为投资者正在以持久方式抛售美国资产 全球股票基金过去一季度未从美国撤出 [2] - 外国人持有的美元债券数量创历史新高 表明全球对美国高质量资产仍有需求 [2]
Palo Alto: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将推动下一代测序 (NGS) 产品的发展
美股研究社· 2025-05-23 09:52
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为22.9亿美元,同比增长15.33%,超出分析师预期899万美元 [1] - 非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80美元,同比增长21.2%,超出预期0.03美元 [1] - 非GAAP营业利润率为27.4%,剩余履约义务(RPO)同比增长19%至135亿美元 [1] - 2025财年营收指引为91.7亿至91.9亿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指引为3.26至3.28美元,RPO指引为152亿至153亿美元 [1] - 第四季度营收指引为24.9亿至25.1亿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指引为0.87至0.89美元 [2] 业务发展 - 2030年年度经常性收入(ARR)目标为150亿美元,下一代安全产品(NGS)ARR首次突破50亿美元 [3] - 人工智能安全平台XSIAM的ARR同比增长超过200%,成为整体ARR增长的主要催化剂 [5] - 推出综合人工智能安全平台Prisma AIRS,并计划收购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公司Protect AI [5] - 平台化战略持续见效,平台化交易数量逐季增长,NGS产品和AI网络安全平台加速战略推进 [6] 市场与估值 - 当前预期市盈率为51.1倍,低于五年历史中值52.1倍,长期平均每股收益增长率为13.56% [10] - 基于不同PEG比率测算,目标价平均为230美元,较当前水平有27%上涨空间 [11] - 2025财年预测每股收益为3.35美元,预计第四季度每股收益需达到0.96美元以超出市场预期 [9]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需求增长推动公司发展,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将大幅增长 [5] - 人工智能革命使网络安全领域重要性提升,公司处于有利地位抓住这一趋势 [8][13]
长剧微剧双轮驱动,爱奇艺瞄准了未来的生态增量
美股研究社· 2025-05-23 09:52
内容生态变革 - 用户注意力变化推动短剧App月活接近长视频平台梯队,反映消费习惯变迁[1] - 公司通过"长+短"双轮驱动策略稳固长视频基本盘并挖掘微剧潜力,形成互补生态[3][5] - 微剧重度用户数(80%以上时间观看)较2024年12月增长3倍,平台微剧总量达1.5万部(收费与免费各半)[1][9]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Q1总收入71.9亿元(环比+9%),运营利润3.4亿元(环比+20%),Non-GAAP运营利润4.6亿元(环比+13%)[1] - 会员服务收入44.0亿元(环比+7%),国际版收入同比增超30%,广告收入同比增40%[7] - 微剧春节档上新28部作品,分账金额一周破百万,播放时长与用户规模快速增长[7] 长视频战略 - 长剧集云合市占率持续领先,核心赛道表现稳健:《漂白》热度值破万,《北上》获好评,《无忧渡》《白月梵星》热度超9600[5] - 五大剧场(小逗、恋恋、迷雾、大家、微尘)覆盖多元用户需求,IP延伸至短剧(如《唐诡奇谭》《灵魂摆渡·十年》)[12] - 长视频支撑内容出海,带动国际版日均会员数创新高[7] 微剧商业化路径 - 定位为长剧和电影外的"第三类型",通过五大计划(如精品微剧千部、古龙IP微剧)提升审美与题材广度[13] - 微剧吸引下沉市场及高龄用户,扩大会员覆盖并增加广告库存,创新变现形式包括微综艺、定制广告等[13] - "奇炬"广告平台整合长视频与微剧资源,提供智能营销解决方案[13] 产品与技术创新 - 极速版更名"爱奇艺微短剧",推出"跳看"功能(AI生成剧情跳转点)以适配碎片化消费[16] - AI角色互动平台"桃豆世界"(互动量超1亿轮次)与智能助手"桃豆"增强用户黏性[16] - 内容电商与线下IP运营布局延伸商业化场景[19] 行业趋势前瞻 - 2025-2026年影视行业变革以"短"为核心,影响剧集集数优化与电影时长[11] - 内容形态与产品功能协同(如长视频内嵌"短"体验)重构用户注意力分配[16][19] - 差异化内容战略构建增长网络,推动平台价值支点多元化[19]
市场热议“宏观大鳄”豪赌:一家机构狂买“数十亿美元”看涨期权,涉及主要美国科技股
美股研究社· 2025-05-23 09:52
神秘期权买家豪赌美股上涨 - 有机构投资者在过去一个月内持续买入2027年6月到期的美股看涨期权,总期权金接近30亿美元 [1] - 交易模式高度一致,可能为同一方建立头寸或其他投资者模仿交易 [1] - 野村证券分析师形容这轮看涨期权买入为"壮观至极" [1] 重点押注科技巨头 - 期权买入时机恰逢纳斯达克100指数自4月8日以来上涨24% [3] - 在亚马逊平值看涨期权上花费3.16亿美元 [3] - 在Salesforce类似期权上花费1.59亿美元 [3] - 在Arm上投入8.78亿美元,为最大单笔押注 [3] 长期期权特点 - 这些期权距离到期还有数年时间,期权金远高于短期合约 [4] - 例如2200份ARM看涨期权每份价格高达47.40美元,总期权金1040万美元 [4] - 但交易量仅占整体期权持仓的0.2% [4] 波动率策略分析 - 纳斯达克100ETF两年期期权的隐含波动率相对于标普500ETF升至今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 [6] - QQQ和SPY的60天波动率仍维持在近五年来高位 [6] - 推测买家可能是资金雄厚、长期看好市场的全球宏观玩家,旨在通过持有期权在波动性增加时获利 [7]
苦尽甘来,小鹏要变展翅“大鹏”?
美股研究社· 2025-05-22 11:43
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2024年一季度财报表现符合预期,毛利率略超预期,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和政府补贴 [3][4][5] - 二季度销量和收入指引呈现边际改善趋势,但大产品周期需等到三季度才能开启 [6][24][27] - 公司新品周期强劲,2025年计划推出多款新车型,包括增程版本,销量增长确定性高 [7][8][9] - 公司研发效率高,供应链降本到位,已具备持续打造爆款的能力 [8][34] - 当前股价被低估,若销量达乐观预期,仍有20-30%上涨空间 [11][13] 财务表现 一季度业绩 - 总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141%,符合预期 [5][29] - 汽车销售收入143.7亿元,同比增长159% [5] - 整体毛利率15.6%,超市场预期的14.8% [5][29] - 汽车业务毛利率10.5%,环比提升0.5个百分点,超市场预期的10% [3][15][21] - Non-GAAP经营亏损8亿元,大幅优于市场预期的18亿元亏损,主要受益于5.4亿元政府补贴 [4][38] 单车经济 - 单车收入15.3万元,环比下降0.7万元,主要因低价车型Mona M03占比提升及清库存降价 [15][17][18] - 单车成本13.7万元,环比下降0.6万元,受益于规模效应 [20] - 单车毛利1.6万元,与上季度持平 [21] 业务展望 二季度指引 - 销量指引10.2-10.8万辆,隐含5/6月月销3.35-3.65万辆,与4月销量3.5万辆基本持平 [24][25] - 收入指引175-187亿元,隐含单车收入15.8万元,环比回升0.5万元 [27] 产品规划 - 2025年计划推出多款新车型,包括Mona M03智驾版、G7 SUV、全新P7等 [9][28] - 三季度将推出增程车型,采用"鲲鹏超级电动体系",纯电续航430公里,综合续航1400公里 [9][10] - 2025年销量目标40万辆,同比增长11% [9][28] 竞争优势 研发效率 - 单季度研发费用20亿元,处于新势力中低位,但产品推出速度快 [8][34] - 智驾研发团队超3000人,端到端能力位于第一梯队,计划2025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 [34] 供应链管理 - 在单车收入15万元情况下实现10.5%毛利率,证明供应链降本到位 [8] - 平台化SEPA2.0架构通用化程度高,支持快速推出新车型 [34] 合作业务 - 与大众合作的技术服务费贡献14.4亿元收入,毛利率达66.4% [30] - 2026年起将获得基于销量的平台使用费和智驾收入 [31]
Wolfspeed:破产可能导致股权损失
美股研究社· 2025-05-22 11:43
公司财务状况 - Wolfspeed股价暴跌60%创历史新低 因《华尔街日报》报道其可能在数周内申请破产[1] - 公司第一季度末拥有13亿美元非限制性现金 无近期债务到期或违约风险[1] - 需为31亿美元可转换债务再融资才能获得拜登政府7.5亿美元CHIPS法案资助[1] - 过去两年公司现金流出血超过20亿美元[1] - 总债务达66.5亿美元 包括5.75亿美元1.75%可转债和17.5亿美元1.875%可转债等[2] 债务重组进展 - 管理层警告可能进行法庭重组 将在10-Q报表中加入"持续经营要求"条款[2] - 阿波罗全球管理持有15亿美元优先担保票据 在法庭重组中占据主导地位[3] - 瑞萨电子作为最大客户兼无担保债权人 提供20亿美元无担保可退还押金可能面临重大损失[3] - 公司寻求预先包装破产程序 需获得有担保和无担保贷款机构多数支持[4] 股东权益风险 - 第11章破产情况下普通股股东可能血本无归[4] - 现有股东对重组计划无投票权 担保债权人缺乏保护股东利益的动机[4] - 即使达成重组支持协议 现有股东仍可能被淘汰 无担保债权人将成为重组后公司新主人[6] - 分析师建议"强力卖出" 因类似案例均以普通股股东彻底损失告终[5] 重组方案复杂性 - 瑞萨电子双重身份使情况复杂 疏远客户将影响重组后公司估值[4] - 企业价值降低会波及所有债权人回收水平[5] - 分析师预计大部分无担保债务可能被股权化 担保债务在破产后恢复[5] - 成功达成全面重组支持协议可使公司数周内摆脱破产保护[5]
最近,巴菲特、索罗斯、达利欧,都做了同一件事
美股研究社· 2025-05-22 11:43
顶级投资者一季度持仓调整 - 华尔街顶级投资者普遍增强组合防御性,包括巴菲特"持币不买"、索罗斯"抛小盘买大盘"、桥水增持黄金等 [1] - 对科技股态度分化:巴菲特坚守苹果,索罗斯加仓英伟达但清仓超微电脑,桥水减持谷歌、英伟达、Meta等 [1] - 中概股方面,David Tepper减持阿里但仍维持其第一大持仓,桥水则新进京东并增持阿里、百度 [1][2] 巴菲特持仓变化 - 清仓花旗集团1464万股,减持美国银行4866万股(减持比例超7%),减持第一资本金融30万股(约4%) [4] - 核心持仓保持稳定:苹果3亿股(占组合25%,市值666亿美元)、美国运通、可口可乐、美银和雪佛龙 [4] - 向SEC申请保密持仓,可能为10-20亿美元规模的"商业与工业类"股票 [5] 索罗斯投资策略 - 完全清仓iShares罗素2000ETF 75.2万股(影响组合-3.41%),转向防御性策略 [7] - 大幅增持SPDR标普500ETF 19.6万股(增幅165.93%),总持股31.4万股(价值1.76亿美元) [8] - 反映其认为大型企业在市场波动中更具抗风险能力的观点 [9] 桥水基金操作 - 新建立SPDR黄金ETF头寸1.106亿股(市值3.19亿美元),成为其美股第六大持仓 [11][12] - 增持iShares核心MSCI新兴市场ETF,显示看好新兴市场机会 [12] - 增持阿里巴巴540多万股(总持股566万股,市值7.48亿美元),百度188万股(市值1.91亿美元) [13][14] - 减持谷歌约15%,英伟达18%以上,显示对科技巨头的谨慎态度 [15] Ackman与Tepper动向 - Ackman清仓耐克1876.9万股,预判关税风险,同时重仓Uber 3030万股(市值22.1亿美元,占比18.5%) [16][17][19] - Tepper减持阿里261万股(减少22.06%),但仍为第一大持仓(占比14.56%),中概股占前五大持仓三席 [21] - Tepper清仓AMD 120万股和联邦快递35万股,但保持对中国数字经济的长期信心 [23] Renaissance持仓调整 - 减持Palantir Technologies 28%以上(原占美国普通股资产2%) [26] - 增持Robinhood Markets 37%以上,成为第四大美国普通股多头头寸,看好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前景 [26]
美债市场“起义”:20年期拍卖翻车恐成“债券卫士”归来序曲
美股研究社· 2025-05-22 11:43
美国国债市场动态 - 美国财政部拍卖160亿美元20年期国债,得标利率达5.047%,较4月的4.810%上升24个基点,尾部利差扩大1.2个基点,创2022年12月以来最大差值 [3] - 此次拍卖需求疲软,为5年来表现最差之一,反映投资者情绪恶化,导致股债汇三杀:标普500指数跌1.5%,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607%(2月13日以来最高),30年期收益率跳涨10个基点,美元指数跌0.5% [3][4] - 德意志银行指出外国买家集体回避美债,认为融资成本上升正压制股市,需美债价格"大幅下降"才可能重新吸引外资 [4] 财政赤字与市场反应 - 美国公共债务/GDP比率达100%,2024年利息支出8800亿美元超国防预算,未偿国债从2016年14万亿美元飙升至近30万亿美元,2023年政府债务年销售额创2.6万亿美元纪录 [8] - 摩根大通认为债券市场正警告财政可持续性问题,该担忧已蔓延至股市和信贷市场 [7] - 双线资本指出政府押注经济增长解决债务问题,但若失败将加剧财政恶化轨迹 [8][9] 政策与市场联动 - 白宫施压共和党通过特朗普税收法案,但市场担忧该法案将扩大已膨胀的赤字 [6] - 前财长姆努钦更关注预算赤字而非贸易失衡,共和党议员在社交媒体警示债券市场风险 [6] - 投资者通过期权对冲长期美债收益率上行风险,高盛、摩根大通等机构纷纷上调收益率预期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