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股研究社
icon
搜索文档
市场对博通的乐观情绪是不是有些过头了?
美股研究社· 2025-09-08 11:26
核心观点 - 博通在AI定制芯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与OpenAI合作进入量产阶段 推动公司大幅上调2026财年AI营收预期 并在与英伟达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1][2][3] - 公司未完成订单额达1100亿美元创纪录 XPU定制处理器占半导体AI营收65% 显示出在AI训练和推理工作负载领域的强劲竞争力 [5][6] - 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前瞻EBITDA倍数超过31倍 未来增长依赖超大规模客户 需关注2027财年可能出现的增长常态化风险 [8][10][12] 财务表现与预期 - 2025财年预计实现营收634亿美元 2026财年AI营收预期被大幅上调 [3][5] - 运营杠杆提升能力显著 利润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5] - 定制芯片业务快速增长可能拉低整体利润率 软件和网络业务的高利润率可部分抵消该影响 [8] 业务进展 - 四家超大规模客户中已有一家进入量产阶段 OpenAI合作从设计转入生产 可能带来超过100亿美元订单增长 [2][3] - 未来可能还有另一家超大规模客户启动量产 为2027年及以后增长提供动力 [6] - 基于以太网标准的AI网络技术与定制AI芯片形成协同效应 对希望减少英伟达依赖的大型LLM客户具吸引力 [6] 市场竞争地位 - 在定制芯片市场针对超大规模客户实施聚焦战略 XPU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6][8] - 与英伟达专有技术栈形成竞争 开放的以太网架构提供差异化优势 [6] - AI基础设施未完成订单额1100亿美元 创下新纪录 [5] 增长驱动因素 - 定制处理器在高要求训练和推理工作负载中重要性提升 [2] - AI集群规模扩大推动以太网网络技术需求增长 [6] - 超大规模客户和前沿LLM企业量产计划带来持续订单 [6][8] 估值与风险考量 - 当前估值处于十年高位 前瞻EBITDA倍数超过31倍 [10] - 增长势头能否持续取决于有限数量的超大规模客户 [8][11] - AI基础设施增长可能放缓 估值倍数进一步上升的风险收益比偏向下行 [12]
AI日报丨超预期!芯片巨头博通盘前涨超7%,交出满分财报,与OpenAI“百亿大单”曝光
美股研究社· 2025-09-05 11:53
AI半导体行业动态 - 博通第三财季调整后净营收159.5亿美元超预期 分析师预期158.4亿美元[5] - 第三财季AI半导体营收52亿美元超预期 分析师预期51.1亿美元[5] - 第四财季营收指引174亿美元超预期 分析师预期170.5亿美元[5] - 第四财季AI半导体营收指引62亿美元超预期 分析师预期58.2亿美元[5] - 获得价值超100亿美元AI加速器生产订单 客户疑似OpenAI[5][6] - 积压订单总额达1100亿美元创纪录 2026财年AI收入增长率将显著改善[6] 自动驾驶与AI芯片合作 - Waymo将于2025年秋季在加州圣何塞机场启动无人驾驶测试[7] - 英伟达与Lambda达成15亿美元AI芯片租赁协议[7] 云计算与AI芯片发展 - 亚马逊股价上涨3% 因与Anthropic合作推动数据中心建设[11] - AWS为Anthropic建设三个数据中心园区 总容量达1.3千兆瓦[11] - 数据中心将部署近100万个Trainium2芯片 形成最大非英伟达AI芯片集群[11] - Anthropic参与芯片设计过程 使芯片适配其大型语言模型需求[11] - Anthropic主要收入来自高价值企业交易 与OpenAI消费级订阅模式形成对比[12]
巴菲特十年前押注遇挫?460亿美元并购落幕,卡夫亨氏决定拆分重组
美股研究社· 2025-09-05 11:53
公司拆分方案 - 卡夫亨氏宣布拆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 交易预计2026年下半年完成 需获得监管批准 [2][4] - 拆分通过免税分拆方式进行 一家公司专注酱料、调味品和即食餐食(年销售额154亿美元) 另一家专注北美杂货业务(年销售额104亿美元) [6][13] - CEO Carlos Abrams-Rivera将出任新杂货公司首席执行官 另一家公司CEO正全球物色 [7] 业务结构优化 - "全球味觉提升公司"专注酱料、调味品和即食餐食 含亨氏番茄酱、卡夫通心粉奶酪等品牌 [4][13] - 北美杂货公司聚焦Oscar Mayer热狗、Lunchables等杂货品牌 [4][13] - 拆分旨在简化业务结构 提升品牌资源配置和盈利能力 [2] 财务与运营影响 - 拆分预计带来3亿美元额外运营成本 但公司承诺维持现有分红水平 并力争保持投资级信用评级 [7] - 市场关注拆分后两家公司独立表现及潜在并购机会 分析认为新公司可能成为收购目标 [7] 历史背景与业绩表现 - 此次拆分终结2015年卡夫与亨氏460亿美元合并 该合并由巴菲特和3G Capital主导 [2][4][9] - 公司市值自2017年高点缩水约70% 过去一年股价累计下跌21% [2][9] - 巴菲特2019年承认对卡夫亨氏投资"在多个方面判断失误" 伯克希尔当年计提30亿美元减值 [9] - 3G Capital已于2023年完全退出卡夫亨氏持股 [4][9] 行业变革动因 - 健康消费观念兴起导致传统产品线失去吸引力 消费者对天然食品需求上升 新型减重药物和通胀压力改变消费习惯 [9][10] - 行业正经历深度重组:Kellogg 2023年分拆为WK Kellogg Co和Kellanova Mars 2024年以360亿美元收购Kellanova Ferrero以31亿美元收购WK Kellogg [11] -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呼吁减少超加工食品消费 推动企业调整产品结构 [11]
海外业务大涨77%,霸王茶姬有不跟风的底气
美股研究社· 2025-09-05 11:53
核心观点 - 霸王茶姬在激烈的新茶饮行业竞争中凭借全球化布局和价值优先战略实现突围 海外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国内用户规模显著扩大[1][3][9] 全球化布局成效 - 二季度海外GMV达2.352亿元 同比增长77.4% 环比增长31.8%[1] - 海外门店总数达208家 覆盖马来西亚(178家)、新加坡(16家)、印尼(8家)、泰国(5家)、美国(1家)等市场 上半年净增52家门店[5] - 印尼雅加达首店开业前三日销量突破1万杯 首周获5000多位注册用户 4月日均销量超2000杯[5] - 泰国门店正式开业后日均杯量较试营业增长54% 三日吸引15000位注册用户[5] - 洛杉矶首店开业首日销售突破5000杯[5] - 推出本土化创新产品如谷香焙茶(上市两周售罄)及大英图书馆联名伯爵茶系列[7] - 聘请具有上市公司经验的高管团队 包括北美首席商务官Emily Chang和首席发展官Aaron Harris[7]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总GMV达81.031亿元 同比增长15.5%[4] - 净收入33.319亿元 同比增长10.2%[4] - 调整后净利润6.298亿元 调整后净利率18.9%[4] 国内价值优先战略 - 注册会员规模突破2.069亿人 环比净增1455万人 同比增长42.7%[10] - 73.9%的小程序订单来自复购客户[10] - 坚持不以折扣换市场 通过产品创新巩固高端定位[10] - 推出"原叶鲜奶茶"新品"一骑红尘"和"夏梦玫珑" 市场反响良好[12] - 在浙江、江苏、贵州等地区推出区域限定产品[13] - 推出CHAGEE TOWN茶友权益体系和消费者倾听项目[13] 运营效率提升 - 原料、仓储和物流成本同比下降1.5%[13] - 计划第四季度推出4.0自动化设备以降低人力成本[13] - 全面启动核心原料升级计划 涵盖茶叶、奶源、糖浆等品类[13] 行业竞争格局 - 蜜雪集团在全球12个国家布局4733家海外门店 茶百道在8个国家地区签约超40家门店 奈雪的茶加速海外布局[8] - 海外市场成为新茶饮品牌必争之地[8]
年内最重要的非农就在今晚!黄金狂飙还是美元翻盘?
美股研究社· 2025-09-05 11:53
金十财经 . 每日8点,为您呈上金融投资行业的国际动态、财经数据和市场观察。 以下文章来源于金十财经 ,作者金十小金 来源 | 金十财经 北京时间周五晚八点半,美国劳工统计局将公布8月非农就业报告。经济学家普遍预测, 美国雇主招聘意愿依旧不足,失业率可能升至近四年来 的最高水平,进一步凸显劳动力市场低迷。 根据市场预期,8月新增非农就业岗位或为7.5万个,失业率预计为4.3%。如果符合预期,这将是非农连续四个月增幅低于10万,同时也是自 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最疲软的连续表现。 今 晚 非 农 很 关 键 这份报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到对美国经济整体走向的判断,还将直接影响美联储9月会议的降息决定。市场普遍预计, 美联储将在 9月降息25个基点,但如果就业回暖、通胀恶化,这一预期可能会被打破。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T·加潘(Michael T. Gapen)指出:" 如果8月新增22.5万个就业岗位,或许能打消美联储对劳动力市场的担 忧,从而推动决策者维持较高利率水平。 "不过他也提醒,这样的增速将是自2024年12月以来最快的一次。 摩根士丹利在8月底修正预测,称预计美联储今年会降息两次, ...
英伟达走到十字路口
美股研究社· 2025-09-05 11:53
核心观点 - 英伟达业绩远超预期 季度营收467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环比增长6% 超过450亿美元预期[1][4] - 公司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管理层认为中国市场是约500亿美元机遇 年增长率50% 若获得许可 H20芯片销售额可能达20亿至50亿美元[1][10] - 生成式AI应用场景拓展推动需求持续增长 管理层指引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3.8% 达540亿美元 环比增长17%[2][10] - 英伟达在GPU领域拥有难以超越的领先优势 CUDA开发者生态系统蓬勃发展 超过400个CUDA库可应对多行业主要工作负载[3][4] - 公司估值较高 交易价格约为销售额20倍 收益38倍 但预计收益增长快于收入增长[11][12] 财务表现 - 最近季度营收467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环比增长6% 超过450亿美元预期[4] - 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 达411亿美元[6] - 公司持有现金568亿美元 债务85亿美元 净现金资产状况稳健[8] - 管理层指引三季度营收540亿美元 同比增长53.8% 环比增长17%[10] - 预计2026年1月营收2064.28亿美元 同比增长58.18% 2027年1月营收2728.98亿美元 同比增长32.20%[12]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英伟达是生成式人工智能革命的核心供应商 提供"砖块和铲子"[3] - GPU加速计算需要软件重新设计 CUDA库提供高达200倍速度提升[4] - CUDA开发者生态系统在生成式AI兴起前就已蓬勃发展 现有超过400个CUDA库[3][4] - 公司在行业中拥有难以超越的领先优势 可能同时受益于市场增长和超高利润率[13] 增长驱动因素 - 生成式AI打破可能性边界 新应用理念需要更多GPU[10] - 推理型智能体AI需要大规模训练和推理算力[10] - 全球主权AI建设 企业对AI采用 物理AI和机器人技术兴起[10] - 中国市场是重要增长催化剂 预计年增长率50%[10] 估值分析 - 交易价格约为销售额20倍 收益38倍[11][12] - 预计2026年1月EPS 4.48美元 同比增长49.83% 远期PE 38.88倍[12] - 2027年1月EPS 6.33美元 同比增长41.31% 远期PE 27.51倍[12] - 增长放缓后可能维持较高估值倍数 类似苹果公司模式[13][14] - 若2029年PE维持30倍 年化回报率约11.4% 若PE降至24倍 年化回报率约5.3%[14]
AI日报丨英伟达要被“偷家”了?谷歌TPU业务迎重估,已成“最好的英伟达替代方案”
美股研究社· 2025-09-04 11:11
AI行业动态 - DeepSeek计划年底前发布具备更先进代理功能的人工智能模型 可代表用户执行多步骤操作并自主学习改进 [5] - 字节跳动否认切割芯片业务传闻 称业务主体未变化 仅切换飞书租户操作 [5] - 苹果计划明年为Siri推出AI驱动的网页搜索工具"世界知识问答" 将集成至Siri、Safari和Spotlight搜索 iOS 26.4版本预计最早2025年3月发布 [6][7] - xAI首席财务官Mike Liberatore已于7月底离职 [7] - 谷歌加强AI芯片市场竞争 与云服务商合作部署自研TPU芯片 被分析师评为"最佳英伟达替代方案" [7] 科技巨头市场表现 - 苹果股价周三上涨3% 达3月初以来最高收盘价 [11][12] - 摩根大通预计iPhone Air轻薄外形可能吸引更广泛消费者群体 尽管功能接近基础款而非Pro款 [13] - 供应链数据显示苹果下半年计划生产1000万至1500万台iPhone Air [13][14] - 若iPhone Air定价约800美元 可能符合中国补贴资格 带来销售增长空间 [14]
美股 9月看好两只降息受益股,潜力巨大!
美股研究社· 2025-09-04 11:11
美联储降息影响 - 美联储9月降息几乎确定 将降低融资成本并刺激投资 资金将重新配置 [4][5] - 降息周期中资金将从高估值科技巨头转向被低估行业 可能带来更大涨幅 [7] - 金融科技和房地产板块有望在降息环境中显著受益 [8] 金融科技公司Pagaya(PGY) - 公司采用AI风控平台模式 连接金融机构与投资者 不承担信贷风险 通过服务费盈利 市值28亿美元 [10][12] - AI模型已处理2.9万亿美元贷款请求 与31家机构合作 新增信贷350亿美元 识别被传统系统拒绝的优质客户(占美国消费者42%) [14] - 2024年以来融资能力大幅提升:与Castlelake签署25亿美元协议 ABS获AAA评级 发行5亿美元债券(认购倍数5倍) 融资成本从11%降至9% [17][19] - 业务多元化进展显著 POS分期和汽车贷款收入占比从9%提升至30% 覆盖6000万终端客户 季度处理2500亿美元贷款申请 [22] - 财务表现持续改善:2025年二季度净利润1700万美元(2024年同期亏损7500万美元) 连续两个季度盈利 全年盈利指引5500-7500万美元 [23] - 盈利质量提升:FRLPC利润率从3.3%升至4.8% 核心运营支出占比从57%降至39% [24] - 估值显著低估:2027年EBITDA预期4.67亿美元(仅5倍估值) EPS预期3.49美元(8.5倍市盈率) 较同行Upstart(22倍EBITDA/27倍市盈率)存在巨大折价 [29][30] - 敏感性分析显示若EPS达3.69美元且给予15倍市盈率 股价可达55美元 [31] 房地产金融公司Rocket(RKT) - 全美最大住房抵押贷款发放商 正转型为覆盖找房、贷款、汽车的一体化平台 [35] - 做空机构Citron罕见看多 认为公司有望成为"住房界亚马逊" 数字化改造空间巨大(85%购房搜索在线完成但仅15%在线申请贷款) [37][39][40] - 2025年二季度贷款成交量291亿美元(同比增长18%) 净利率锁定量提升13% [43] - 以94亿美元收购Mr Cooper 预计贡献1亿美元额外营收并节省4亿美元运营成本 [43] - 估值呈现错位:前瞻市盈率89倍(因高利率压制盈利) 但市销率仅0.58倍 远低于Zillow(8.4倍)和SoFi(9.8倍) [43] - 市场仍将其视为传统房贷股 未反映其科技平台价值 整合完成后估值逻辑将切换 [44]
礼来公司下跌是一个机会
美股研究社· 2025-09-04 11:11
公司概况 - 礼来公司是一家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的全球制药巨头 成立于1876年 业务遍及90多个国家 拥有47000名员工 专注于慢性和复杂疾病的创新疗法[1] 业务与产品组合 - 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生产和销售高复杂性人用药物 专注于糖尿病、肥胖症、肿瘤学、神经科学、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疼痛等医疗需求旺盛的领域[2] - 糖尿病领域主要药物包括Basaglar、优泌乐、优泌林、Jardiance、Mounjaro和Trulicity 后两者助力GLP-1领域增长并巩固领导地位[2] - 肥胖症领域Zepbound受全球体重控制趋势推动 收入呈爆炸式增长[2] - 肿瘤领域产品包括Verzenio(显示乳腺癌治疗生存获益)、Alimta、Cyramza、Erbitux、Jaypirca、Retevmo、Tyvyt和Venclexta[2] - 免疫学/神经科学领域产品包括Olumiant、Taltz、Omvoh、Ebglyss、Cymbalta和Emgality[2] 研发与战略 - 2024年研发投入达142.7亿美元 商业模式结合强大的研发投入与全球品牌的战略合作[2] - 投资渠道通过合作、收购和新分子授权进行 包括与勃林格殷格翰、罗氏/基因泰克、AdvanCell等合作[2] - 战略押注快速增长 以Zepbound和Mounjaro为主导大力扩张肥胖症和糖尿病领域[3] - 结合对研发(基因编辑、定制疗法)的强劲投资 进行战略性收购如SiteOne Therapeutics(慢性疼痛)[3] - 通过满足全球高需求的生产能力和积极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实现收入多元化并降低专利到期风险[3]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业绩令人惊喜 每股收益增长61%达到6.31美元 超出预期0.72美元[7][8] - 公司上调2025年预测 年中指导金额增加15亿美元[8] - 2024年收入预计为450.43亿美元 增长32% 2025年预计630.60亿美元 增长40%[10] - EBITDA利润率从2024年42.8%上升至2029年51.2% 反映效率提升[10] 产品管线与竞争 - 口服GLP-1药物Orforglipron在72周后导致体重下降12.4% 低于华尔街预期的15% 而竞争对手诺和诺德的Wegovy导致体重下降13.6%[9] - 礼来在减肥药物市场获得3.8%的美国市场份额 巩固了相对于诺和诺德的优势[8] - Orforglipron计划2025年底前申请监管部门批准 预计2026年推出[11] - 诺和诺德在美国市场约40%份额集中在注射疗法上 但其有效性低于礼来[11] 估值与投资建议 - 使用5年期DCF增长退出模型 净收入增长率从40%开始逐渐放缓至10% 折现率7.8% 永久增长率3%[9][10] - 公允价值为872.49美元 当前股价732.58美元 上涨空间19.1%[10] - 分析师建议买入 认为公司在中长期不断扩张的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15]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在制药行业的龙头地位依然稳固 竞争优势在于对研发的巨额投入和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4] - 在糖尿病、肥胖症、肿瘤学和神经科学等关键领域拥有强劲而多样化的产品线[14] - 近期的财务业绩证实商业模式的韧性 强劲的收入增长和业绩指引提升表明持续增长能力[15] 风险因素 - GLP-1领域市场竞争激烈 诺和诺德等竞争对手正在强力创新并扩大与消费者的直接合作伙伴关系[12] - 监管环境和全球价格动态构成威胁 如欧洲强制涨价可能影响收入可预测性[13] - 生物技术行业的波动、宏观经济变化或折现率调整可能加剧股价波动[11]
微软:到年底计算需求将超过供应
美股研究社· 2025-09-04 11:11
核心观点 - 微软2025财年第四季度业绩表现强劲 Azure云业务同比增长34% 营收达750亿美元 管理层预计2026财年一季度Azure增长37% 需求持续超过供应 算力紧张状况将延续至年底 [1][2][5] - 公司获得分析师重申强烈买入评级 尽管存在利润率压力 但营收增长强劲足以支撑估值溢价 [1][2][20]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四季度整体营收增长18%至764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26亿美元 营业利润增长23% 每股收益达3.38美元 超出预期27美分 [7] - 微软云业务年营收达1680亿美元 同比增长23% 其中Azure营收750亿美元 同比增长34% [2] - 截至上季度末 RPO(恢复订单管理)总额达3680亿美元 同比增长37% 其中35%积压订单将在未来12个月内确认 订单总额达1000亿美元 同比增长37% [7] 云计算业务 - Azure市场份额达20% AWS份额降至30% 自2023年以来持续从AWS抢占份额 [2][4] - 公司在70个地区拥有400个数据中心 过去12个月新增2吉瓦算力 对比Meta计划到2027年实现1.5吉瓦IT算力 微软新增量多出500兆瓦 [2][4] - 2024年全球超大规模自建数据中心运营算力达15.5吉瓦 其中约2吉瓦来自微软过去12个月新增 [4] - 相同GPU的token处理能力较去年提升90% [2] 利润率与成本 - 2025财年微软云毛利率为68% 较去年下降2个百分点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69% 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8][9] - CFO指引2026财年一季度微软云毛利率将降至67% 反映AI基础设施扩张影响 [11]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向美国政府提供高达60亿美元折扣 第一年让利31亿美元 将对净利润产生直接影响 [2][11] 业务分部表现 - LinkedIn收入增长9% 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8% 但人才解决方案业务受招聘市场疲软影响 预计2026财年一季度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12][14] - LinkedIn过去12个月仅占总收入6.3% 收入下滑影响有限 [16] - 企业减少入门级员工招聘与AI应用相关 2023年以来美国20-24岁失业人口略有增加 [12] 估值与预期 - 公司以明年33倍市盈率交易 高于五年历史平均水平约10% [16] - 2026财年季度每股收益预期:FQ1为3.66美元(同比增长10.88%) FQ2为3.79美元(17.43%) FQ3为3.86美元(11.42%) FQ4为4.13美元(13.03%) [19] - 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预计为本财年收入增长最慢季度 需密切关注财报表现 [19] 未来关注因素 - 需关注Azure业务增长态势及云计算容量限制是否在12月改善 [20] - 资本支出预期第一财季超过300亿美元 本财年上半年资本支出预计较2025财年上半年增加 [20] - 需密切关注云计算领域利润率变化 Azure效率提升是否能抵消AI基础设施建设拖累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