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讯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灾后恢复“隐形资本”大考
和讯· 2025-07-29 11:02
极端天气与保险行业响应 - 北京暴雨灾害导致30人死亡,保险公司迅速响应,开通理赔绿色通道,两家头部险企接报案超万件[1][2] - 人保财险接强降雨报案近8000件,报损金额约2亿元,平安产险接车险水淹报案708笔,已结案98笔[2][3] - 保险公司成立现场理赔中心,搭建临时网点,提供便民物资,配合政府救援部署[3] 保险理赔与服务进化 - 保险公司推动定损流程极简化,实现小额报案线上自动核赔,引入预赔、快赔、无单理赔机制[5] - 平安产险建立灾情动态监测机制,坚持"应赔尽赔、能赔快赔"服务承诺,调派查勘救援车辆深入受灾区域[4] - 保险核心作用向"响应式恢复"进化,支持受灾企业快速复产复工,对农户和个体工商户作用突出[5] 农业保险挑战与应对 - 河南经历罕见高温少雨大风天气,作为小麦主产地,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六成[5][6] - 农业保险责任涵盖多种自然灾害,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补助,使保费达到可接受水平[7] - 理赔金到账时间直接影响农户恢复效率,越短越能帮助抢回播种季,减少绝收风险[7] 保险角色转换与创新 - 保险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型服务者角色,提供应急物资、心理援助等,形成"保险+服务+公益"模式[10] - 响应机制从灾后理赔转向全周期风险管理,灾前参与政府风险管理体系,共享数据提升模型精度[10] - 灾中启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科技工具,探索预估赔付额度提前划拨机制[10] 普惠保险与公众意识 - 家财险年保费可能不到百元,但许多市民未购买导致暴雨后出现保障缺口[13][14] - 需推动保险知识前置化普及,纳入社区宣传和学校课程,提高公众对低频高损失风险的认知[14] - 探索"政府+保险"协作推广基础型灾害保险产品,试点普惠型灾害保险机制[15]
乳企首秀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飞鹤以AI重构乳业标杆
和讯· 2025-07-28 10:40
核心观点 - 飞鹤作为中国乳品行业数智化转型先锋,展示了AI赋能全产业链的成果,从生产、研发、流通到服务,实现全局AI场景重构 [1] - 公司通过AI技术提升研发效率、牧场管理、生产制造和消费者服务,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1][2][4][5][7] - 飞鹤构建了开放的创新生态,与华为云、阿里云等科技企业合作,推动AI技术在营养健康产业的深度应用 [10][13] - 公司布局全龄精准营养市场,推出全球首款AI功能营养品,实现从婴幼儿到中老年的全生命周期覆盖 [15][16] AI技术应用 研发创新 - 构建首个自主母乳智算引擎和中国母乳大数据中心,发布国内首个母乳低聚糖数据库 [2] - 运用大模型验证小分子乳蛋白功效机理,开发全球首款AI功能营养品"爱本跃动蛋白" [2] - 集成云计算、AI算法和母子健康队列,构建新一代中国母乳大数据中心 [13] 牧场与生产 - AI系统根据牛群状况制定个性化饲喂计划,自有牧场鲜奶蛋白质含量≥3.4%、菌落指数≤0.5万,纯净度领先国际水平 [4] - 实现"2小时生态圈",鲜奶2小时内抵达车间,最快28天送达客户 [4] - 千眼系统实现毫秒级质量监控,生产过程投料出错率和次数双归零 [4] 消费者服务 - 上线基于火山引擎大模型的母婴营养师,提供精准喂养建议 [7] - 推出搭载DeepSeek的智能语音机器人"鹤小小",实现专业知识与情感互动 [7] - 发布AI营养顾问"Doctor AI",提供全龄段定制化营养指导 [15] 产业生态建设 - 联合华为云、美年大健康成立"AI精准营养联盟",推动技术普惠化 [10] - 与全球7国20余家机构合作,组建"母乳研究国家队"开展生命早期研究 [12] - 与火山引擎、阿里云、华为云分别合作建设中台系统和智能运维项目 [13] 市场布局与成果 - 中国市场连续六年销量第一,赢得亿万消费者信任 [14] - 围绕乳蛋白技术受理50项专利,实现7种原料工业化生产 [16] - 爱本跃动蛋白粉获"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布局全年龄段功能营养 [16] - 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单位,研制新一代婴配粉 [12]
经济增速与税收增速为何背离?
和讯· 2025-07-28 10:40
税收与GDP增速关系 - 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 3%(不变价),同期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 2%,两者剪刀差为-6 5% [2] - 2024年全年税收增速与GDP增速剪刀差为-8 4%(税收增速-3 4%,GDP增速5%),税收收入降幅为2016年以来最大 [3] - GDP增速以不变价计算,税收收入以现价计算,PPI对税收影响显著,过去10年PPI增减与税收同幅度变化 [3] 税收结构变化 - "十四五"期间直接税比重超过40%,较"十三五"提高1个百分点,反映税制结构优化 [2] - 房地产等传统行业税收贡献下降,"新三样"等新兴行业税收规模较小且享受优惠政策多,对税收拉动有限 [5] PPI对税收影响 - 2024年全年PPI同比下降2 2%,下半年降幅从7月-0 8%扩大至12月-1 9% [4] - 2025年上半年PPI同比下降2 8%,6月同比降幅扩大至3 6%,创2023年8月以来新低 [5] 税务政策与市场建设 - 税务部门开展违规招商引资涉税问题专项治理,禁止配合地方违规行为并监控税费异常 [6] - "十四五"规划强调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中央财经会议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5]
释永信:“佛门CEO”的双面人生
和讯· 2025-07-28 10:40
释永信的商业版图与少林寺商业化 - 释永信直接控制5家公司,并通过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控制11家公司,名下至少16家公司,涉及佛教用品设计、地产开发、文化传播、食品药品、旅游酒店、文创授权、茶叶贸易等领域[10] - 累计注册706个商标构建"少林+"商业矩阵,商标授权费收入可观[10] - 创办中国首家佛教公司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1997年),开启佛教场所市场化运营[6] 少林寺商业化运营模式 - 门票年收入超3亿元(年接待游客400-420万人次,票价60-100元),香火捐赠旺季单日达几十万元[8] - 海外布局50余个少林文化中心,年收入超千万美元[6] - 武僧团全球巡演超200场/年,单场演出收入50万美元[7] 创新商业案例 - 国内首例宗教IP授权:2003年授权网络游戏《少林传奇》获38万元版权费[6] - 宗教电商模式:2008年淘宝店"少林欢喜地"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6] - 2021年抖音直播带货首场销售额破500万元(5分钟售罄999元礼盒)[6] 商业化争议事件 - 2009年少林寺上市风波:登封市政府与港中旅合资公司计划打包景区资产上市,遭少林寺强烈反对后终止[3][4] - 财务不透明问题:门票/香火收入无公开记录,多部门调查涉嫌挪用侵占寺院资金[1][8][10] 释永信的行业地位 -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连续多届全国人大代表[3] - 执掌少林寺26年(1999年升座第30代方丈),推动佛教机构全球化运作[3][6]
刘元春:下半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四大挑战
和讯· 2025-07-25 09:45
宏观经济形势 - 上半年经济增长超出预期 显示中国经济具有强大弹性和韧性 但6月数据显示下半年面临一系列挑战 包括外需承压 房地产需求疲软 低价格现象深化及反内卷行动的短期冲击 [2] - 境外机构如野村证券唱衰中国经济 认为可能出现需求端"断崖式下滑" 引发激烈讨论 [2] - 下半年需以"时不我待"态度部署扩大内需政策 对四大关键问题进行前瞻性调整 确保经济平稳并为明年打下基础 [13] 房地产市场 - 房地产已渡过最危险阶段 软着陆触底具有必然性 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3%但冲击弱于2022-2024年 2024年房地产对GDP拉动占比9.6% 较2016/2020年的14.5%显著下降 [3] - 万科等房企债务问题未恶化 上半年通过资产处置缓解流动性 6月偿债高峰期未暴雷 万科境外债务已基本结清 2027年前无外债压力 [4] - 中央加码房地产政策 以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为核心 房地产稳定性仍是宏观经济基石 [4][5] 出口贸易 - 出口面临"抢出口"效应减弱和美国关税战冲击 但断崖式下滑判断高估了影响 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7.2% 抢出口贡献约3-10个百分点 [6] - 中美关税战极端情况已通过谈判缓解 如H20芯片解禁 对拉美 东盟 南方国家及欧盟的出口增长潜力显著 [7] - 全球供应链重新定位背景下 中国制成品尤其是资本品出口需求将迎来短期高潮 [7] 消费政策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 2025年前5月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 提升社零增速近2个百分点 剩余1380亿元财政资金预计可继续撬动同等规模销售 [9]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包含30条政策 中长期将聚焦民生改善 收入提升及供给端创新 9.26政策通过稳股市楼市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 [9] - 消费波动属阶段性现象 政策体系通过广义财政支出和信贷支持为消费提供有力支撑 [10] 低价格效应治理 - 低价格现象反映在GDP平减指数 PPI和CPI 企业成本与利润同步下降 主因内卷问题严重 治理措施已在微观层面展开 [11] - 需关注宏观债务率 利润率及成本变化趋势 GDP平减指数负增长扩大成为政策制定关键问题 [11] - 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成效被利润水平未改善所抵消 需持续治理内卷以缓解价格压力 [11]
6名大学生坠落浮选槽溺亡,中金黄金盘中跌超7%
和讯· 2025-07-24 10:29
事故概述 - 中金黄金控股子公司内蒙古矿业乌努格吐山铜钼矿发生安全事故,6名学生在参观浮选工艺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溺亡,1名老师受伤 [2] - 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停产,涉事矿厂为当地利税大户及中国黄金集团支柱企业 [1][2][3] -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属于较大事故(3-10人死亡) [4] 市场反应 - 中金黄金股价当日盘中跌幅一度超7%,午盘收跌4.97%,市值蒸发约38亿元至732亿元 [2] - 黄金开采板块同步下跌:紫金矿业跌0.2%、湖南黄金跌0.38%、山东黄金跌2.37% [2] 公司经营情况 - 内蒙古矿业2024年营收59.15亿元,净利润22.8亿元,为中金黄金贡献90%权益 [7] - 中金黄金2024年营收655.56亿元(+7.01%),归母净利润33.86亿元(+13.71%);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6.14亿-28.75亿元(+50%-65%) [7] - 2024年矿产金产量18.35吨(-0.54吨),矿山铜8.2万吨(+2077.28吨) [7] 项目背景 - 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年处理能力2475万吨(7.5万吨/天),分两期于2009年和2012年建成 [6] - 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总投资29.49亿元(自筹资金),计划加高30米至840米标高,新增库容7873万立方米 [5][6] - 该项目因三期尾矿库建设延迟需紧急扩容,基建期5个月 [5][6]
肆月河豚融了3000万:从小品类到全链条、低价格
和讯· 2025-07-24 10:29
融资与估值 - 肆月河豚完成3000万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达4.5亿元 [1] - 本轮融资由京亚资本投资,资金将用于供应链建设、终端餐饮网络拓展及快餐子品牌孵化 [1] - 部分资金将用于零售渠道拓展,创始人认为零售热度回升但比较烧钱 [1] 公司发展历程 - 2014年创立"河豚先生",初期沿袭日本河豚做法 [1] - 2018年升级品牌为"肆月河豚",主打创意河豚菜和淮扬菜 [2] - 目前在北京、湖南、江苏等地开设十多家门店 [2] - 疫情期间依靠3500万融资渡过难关 [2] 商业模式调整 - 针对消费降级趋势,将核心品牌包间消费从500元降至300元 [2] - 推出人均50元以内的标准化小店"肆小月",计划今年开100家 [7] - 小店模式主打标准化、规模化复制,首店已在哈尔滨开业 [7] 供应链布局 - 供应链业务占比已达50%,预计2024年接近60% [6] - 已合作1000多家下游客户,覆盖全国除台湾外所有省份 [6] - 在北京、上海建设供应链门店,计划在深圳增设形成"北上深"批发中心 [6] - 拥有广东中山和河北曹妃甸两大养殖基地,北京两家加工厂 [10] 产品与研发 - 开发100多道河豚菜品,常规菜单保持20多道 [13] - 融合八大菜系做法,精细分解河豚各部位定制菜品 [13] - 从日料转向创意河豚菜+淮扬菜,以符合国人口味 [13] 行业认知与市场 - 中国河豚市场规模约100亿元,仍属蓝海市场 [14] - 行业需要整合上游,避免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下跌 [14] - 目前约25%灰色河豚仍在流通,需加强监管 [14] - 河豚文化根植中国,最早记载于《山海经》 [12] - 日本50%河豚从中国进口,公司也有日本供应链 [12] 政策与安全 - 2016年政策松动,允许养殖河豚流通 [1] - 国家采用源头控制法,确保进入餐厅的河豚完全无毒 [9] - 活鱼必须经认证加工厂宰杀后才能流通 [9]
这粒美元的“速效救心丸”,该怎么玩
和讯· 2025-07-23 10:16
国际货币体系加速重构 - 全球稳定币总市值从2020年200亿美元暴涨12倍至目前超2600亿美元,美元稳定币占比高达85%以上[2][7] - 美国财长贝森特称稳定币技术将强化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并带动美债需求[2][7] - 上海市国资委转变态度,加强对数字货币研究探索,与此前"严防虚拟货币交易"基调形成对比[2][3][9] 稳定币的全球竞争格局 - 美国通过《天才法案》建立联邦层面稳定币监管框架,欧盟通过《加密资产市场条例》修正案,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5][6] - 花旗预测2030年稳定币流通供应量有望达3.7万亿美元[7] - 国泰君安国际获批提供加密货币交易服务,被视为"国家队"入场信号[6] 稳定币对美元霸权的强化机制 - 稳定币作为高效交易媒介和底层支付基础设施,在支付薄弱地区可能导致"变相美元化"[7] - 美元稳定币通过去中心化特性吸引全球交易需求,并拓展数十亿人接入美元体系[7][8] - 周小川警示美元稳定币将快速发展,其辅助美元化可能带来经济副作用[8] 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路径分歧 - 郭凯主张"在岸先行",建议结合数字人民币优势发展严格监管的在岸稳定币[12] - 缪延亮提出"离岸先试",建议利用香港1万亿离岸人民币基础测试跨境结算应用[12][13] - 摩根士丹利认为香港法案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提供法律基础,可提振离岸人民币资产需求[13] 人民币稳定币的挑战与机遇 - 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不足(仅万亿规模),需通过增发国债、丰富对冲工具等手段破解[14] - 人民币稳定币可借助中国制造优势进入海外日常交易场景,弱化美元霸权[11] - 亚太区稳定币流动达1562.8亿美元为全球最高,人民币稳定币有望刺激需求增长[10]
以创业板定投助力“长钱长投”天弘基金联合深交所举办ETF大讲堂活动
和讯· 2025-07-22 10:39
国内ETF市场发展 - 国内ETF市场规模突破4万亿元,股票ETF规模超3万亿元,显示投资者对指数工具的迫切需求 [1] - 天弘基金与深交所基金部联合推出创业板定投策略,旨在助力投资者实现"长钱长投" [1] - 天弘基金在深圳举办"走进成分股·汇川技术"与"ETF大讲堂"活动,探索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1] 天弘基金业务发展 - 天弘指数基金管理规模超1300亿元,行业排名第9,产品数量超90只 [3] - 指数基金持有人户数超1200万户,持续多年行业第1,累计服务用户超3300万 [3] - ETF规模超700亿,产品数量超30只,覆盖宽基、行业、策略、商品及债券等多领域 [3] - 联合蚂蚁财富开发"目标投"、"指数红绿灯"等实用工具,以及面向B端投资者的解决方案 [3] 创业板定投策略 - 策略以创业板动态PB分位数为估值锚定,采用"低点多投、高点少投、高估不投"原则 [2] - 卖出策略设定估值分位变化和收益两个目标,实现有效止盈 [2] - 当PB分位数超过历史50%时终止定投,估值分位数突破90%并回落时考虑止盈 [5] - 年化内部收益率大于12%时卖出所有份额,实现"双条件触发"止盈 [5] - 策略经回测验证能显著提升年化收益率,尤其适合高波动、估值周期性明显的指数 [5] - 创业板指具有高波动特性,2016年6月以来长期定投资产曲线保持上升趋势 [6] 创业板市场投资价值 - 深交所优化创业板综指编制规则,新增风险警示股剔除及ESG负面剔除机制 [8] - 指数呈现"小市值为主、龙头引领"的杠铃特征,聚焦电力设备、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等成长领域 [8] - 当前创业板整体估值处于历史相对合理水平,未来正收益概率较高 [8] - 汇川技术作为工业自动化龙头和创业板指重要权重股,展现实体产业创新活力 [9] 全球市场趋势 - 2025年上半年A股呈现"以小为美"特征,银行、新消费、光模块等板块表现突出 [7] - 日本、美国股市领跑全球,黄金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与贸易不确定性 [7] - 港股上半年收益率领先全球,恒生科技、互联网、医药等板块业绩改善 [9] - 互联网龙头、大宗商品、运营商及医药新消费是港股配置优选方向 [9]
实际汇率三年累贬15%,人民币资产和外汇资产的配置选择题
和讯· 2025-07-22 10:39
人民币汇率改革与现状 - "7·21"汇改20周年,人民币汇率实现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的跨越式改革 [1] - 2005年到2022年初,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接近60%,年均升值幅度2.7% [1] - 2022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降逾15% [1] - 2025年3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降至近十年最低水平 [4]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从2022年—2025年贬值15.4%,其中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贬值12.5% [5] 汇率变化原因分析 - 需求不足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的主因 [6][7]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降三分之一来自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贬值,三分之二来自国内相对于国外的价格水平更低 [5] - 中国货物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顺差自2022年屡创历史新高,但并未对冲实际的汇率贬值 [5] - 中国的外汇需求主要是进口,2022年以后货物和服务进口占据全部外汇需求的88% [5] - 决定外汇市场供求变化的力量是经营主体愿意持有外汇资产还是人民币资产 [6] 经济基本面与政策 - 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保持韧性,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4%,高于上半年GDP实际增速水平(5.3%) [8]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滑落至2.8%,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扩大至11.2% [8] - 新建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从3月的-2%扩大至6月的-3.7% [8] - 扩大内需是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核心着力点,财政支出是关键 [10] -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基金支出合计42.2万亿,比去年增长9.3% [10] - 下半年需要在目前发债基础上额外增加2.3万亿以完成财政目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