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4潮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锂矿双雄的年度对决|独家
24潮· 2025-04-13 22:34
锂矿双雄经营困境 - 天齐锂业2024年归母净利润巨亏79.05亿元,同比下降208.32%,连续5个季度亏损;赣锋锂业2024年亏损20.74亿元,同比下降141.93%,为2007年以来首次亏损 [2] - 天齐锂业营业收入连续6个季度下降,近5个季度降幅均超50%;赣锋锂业营业收入连续7个季度下降 [2] - 两家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大幅下滑,天齐锂业同比下降81.13%,赣锋锂业同比下降63.68% [2][5] 公司战略差异 - 赣锋锂业投资百亿进入锂电池制造领域,实现"资源、冶炼、电池"一体化布局 [2] - 天齐锂业专注于上游锂资源,业务涵盖锂矿开发、锂精矿加工和锂化工产品生产销售 [2] - 赣锋锂业锂电池制造平台赣锋锂电2024年营业收入60.73亿元,同比下降23.14%,净利润率仅1.01% [8] 财务与运营数据 - 天齐锂业2024年总营收130.63亿元,同比下降67.75%;赣锋锂业总营收189.06亿元,同比下降42.66% [5] - 天齐锂业锂系列产品毛利率46.07%,同比下降38.92个百分点;赣锋锂业毛利率10.47%,同比下降2.06个百分点 [5] - 赣锋锂业锂电池产能规划达50GWh,总投资预算268亿元,但资金储备仅59.59亿元,短期有息负债160.28亿元 [8] 行业供需格局 - 2024年碳酸锂价格下跌32%,收于7.33万元/吨 [7] - 2025年预计锂资源供给过剩持续,价格中枢在60000~90000元/吨 [7] - 中国储能电芯2024年规划产能1000GWh,实际出货仅300GWh,产能利用率不足35% [8] - 全球动力电池企业2025年产能规划可能超8000GWh,而需求预测仅约2000GWh [8]
市值蒸发4500亿!美国关税风暴冲击储能江湖|深度
24潮· 2025-04-09 22:09
美国关税对全球储能行业的影响 -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税率从10 9%升至64 9%,2026年可能进一步升至82 4%,对中国储能电池和系统出口造成重大冲击 [15][16] - 国内储能上市公司两个交易日总市值蒸发4500亿元,降幅达15 92% [2] - 202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锂电池153 15亿美元(1100亿人民币),占国内锂电池出口总额25% [2] - 中国企业2024年与美国签订储能订单24个,总规模65 78GWh,占全球出海订单33 63% [2] 美国储能市场现状与需求 - 2024年美国储能装机需求约40GWh,占全球20%,对应电池需求80-100GWh [2] - 美国燃煤电站平均运行年限45年,70%电网系统超25年,2035年前计划退役59GW(占28%) [5] - 2024年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063TWh,EIA预计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将从21%提升至44% [5] - 加州弃光率从2022年16 4%升至2024年19 4%,"鸭子曲线"演变为"峡谷曲线"凸显储能需求 [5] - 美国已规划36条高压电网线路(640亿美元),可消纳187GW新能源项目 [5] 美国储能政策支持 - 《通胀削减法案》提供3690亿美元能源投资,ITC抵免延长10年,最高抵免比例达70% [11][13] - 特斯拉储能系统成本332美元/kWh,ITC补贴可提升毛利率13 6个百分点 [11] - 美国37个州制定可再生能源标准,17个州出台储能补助政策 [11] - 2023年美国储能装机达11 46GW/31 23GWh,7年增长38 52/47 05倍 [13] - EIA预测2035年美国风/光/储累计装机将达570/990/370GW,年均储能装机25GW [13] 中国企业应对策略 -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10家电池企业海外规划工厂近50个,总投资超5500亿元人民币 [18][21][22][23][24] - 宁德时代7大海外工厂总投资2416 79亿元,欧洲在建工程617 42亿元(进度21 26%) [18] - 海外建厂可降低关税影响,马来西亚建厂价格涨幅仅11 7% vs 国内64 3% [18] - 技术授权模式兴起,如宁德时代与福特合作(35亿美元/35GWh)及泰国CTP技术输出 [19] - 2023年超20家锂电材料企业赴海外建厂,规划总投资超1150亿元 [25][28][31] 美国储能应用场景与收益 - 储能主要应用场景:频率调节(6 7GW)、套利(5 2GW)、旋转备用(4 9GW)、能量时移(3 0GW) [8] - 2022年频率调节/旋转备用/套利增量占比分别为29%/23%/19% [8] - 加州储能项目IRR约21 5%(含30%ITC补贴),加征关税后IRR下降6 4-9 2个百分点 [15] - 1 6GWh储能项目可为20MW输电线路升级节省40%成本(4 46亿→2 69亿美元) [6]
全球新能源电力,进入史诗级大周期|深度
24潮· 2025-04-06 19:33
AI电力需求爆发 - 美国最大光伏项目"猎户座太阳能带"产能达875MW,相当于一个核电站规模,其中85%电力供应谷歌数据中心 [2] - 2023年美国数据中心停机原因中52%由电力不足导致,较2020年37%显著上升 [2] - ChatGPT单次请求耗电2.9瓦时,是谷歌搜索的10倍,日处理2亿请求耗电50万度,相当于37吨电解铝生产耗电量 [3] - GPT-3训练耗电1287兆瓦时,可支持3000辆特斯拉行驶20万英里;GPT-4单次训练电能可煮沸1000个奥运泳池水量 [9] - 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从2014年58TWh激增至2023年176TWh,占全国用电量4.4%,预计2028年达325-580TWh(占比6.7%-12%) [9] 电力基础设施瓶颈 - 美国电网设备严重老化:70%变压器超25年,60%断路器超30年,输电线路总长80万公里但多使用木制电杆 [18][21] - 2003年美加大停电影响5000万人,损失250-300亿美元,起因仅是树枝接触高压线 [13][14] - 德州电网孤立无援,成为过去十年停电最频繁地区 [22] - 美国80%电力变压器依赖进口,关键材料"取向硅钢"短缺 [22] 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 光伏+储能方案度电成本0.35元/kWh,与美国工业电价(5美分/kWh)持平,建设周期仅数月 [24] - 2024年全球风光新增装机580GW,是2015年5.03倍,但储能配套率仅11.9% [25] - 宁德时代预测2030年储能市场规模超1TWh,特斯拉计划2050年前实现100%可持续能源 [25] - 中国2060年风光发电占比将超60%,储能需求达每年上千GWh [25] 储能经济性挑战 - 100MW/400MWh储能电站测算显示:初始投资9600万元,LCOS 0.62元/kWh,但度电收益仅0.50元/kWh [27] - 关键变量敏感性:年循环次数从200次升至350次,电池日历寿命从8年延至15年,可使4H储能LCOS从0.62元降至0.34元 [30] - 中国独立储能2023年平均充放电仅172次,远低于设计值 [34] - 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实际寿命不足8年,仅为设计值53% [42] 储能产业格局 - 2023年末中国储能企业达15.76万家,较2014年增长13.33倍 [43] - 2022-2024年179个亿元级储能项目总投资1.24万亿元,规划产能超2800GWh [43] - 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产能750GWh,但出货量预计仅266GWh,供需严重失衡 [43] - 行业面临价格战,投标价半年下降33%,产品同质化严重 [43]
港股锂电双雄决战产业寒潮|独家
24潮· 2025-04-02 22:53
锂电双雄2024年财报对比 - 中创新航2024年营业收入277.52亿元,是瑞浦兰钧的1.56倍,但瑞浦兰钧营收增速达29.30%,远超中创新航的2.76% [2] - 中创新航储能业务收入增长72.40%至82.01亿元,超越瑞浦兰钧的72.59亿元,而瑞浦兰钧动力电池业务收入增速达73.84%,中创新航该业务下降12.13% [2] - 中创新航综合毛利率15.89%,扣非净利润6.32亿元,远优于瑞浦兰钧的4.14%毛利率和11.63亿元亏损 [2][5] - 中创新航研发投入14.18亿元(增长42.94%),规模是瑞浦兰钧7.79亿元(下降21.39%)的1.82倍 [5][6] 国际化布局 - 瑞浦兰钧海外收入26.63亿元(增长153.41%),远超中创新航6.4亿元(下降1.98%) [5] - 瑞浦兰钧在印尼规划8GWh产能,中创新航葡萄牙项目获批152亿元投资,规划15GWh产能 [3] - 中创新航泰国基地布局东盟,并斩获沙特7.8GWh和欧洲4.4GWh储能订单 [3] 产能规划与资金状况 - 瑞浦兰钧计划2025年实现150GWh产能,中创新航规划2025年500GWh、2030年1TWh [3] - 中创新航资金净值-80.66亿元(同比下降5787.59%),瑞浦兰钧12.14亿元(下降80.89%) [3][6] - 中创新航总负债744.19亿元(增长26.04%),资产负债率60.76%;瑞浦兰钧负债282.17亿元(增长15.27%),负债率73.22% [6]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63家动储上市公司净利润预计下降42.44%-59.41%,剔除宁德时代后整体亏损149-221亿元 [7] - 中国储能电芯2024年产能利用率不足35%,2025年全球产能规划或超8000GWh,但需求预测仅2000GWh [7] - 2025年2月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价格降至0.30-0.31元/Wh,部分企业报价已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线5% [7]
6大突破,造就史上最强比亚迪|深度
24潮· 2025-03-30 23:02
市场突破力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连续十年全球第一 [2] - 公司2024年产销分别为430.41万辆(同比增长125.52%)和427.22万辆(同比增长41.265%),市场占有率超33% [2] - 2020-2024年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分别增长26.21倍和2.25倍 [2] - 2024年乘用车销量达425.04万辆,商用车销量2.18万辆 [4][19] 全球突破力 - 2025年全球销量目标从427万辆增长至55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80万辆以上 [7]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 [8] - 公司海外销量41.7万辆(同比增长71.9%),占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比例32.48% [8] - 海外收入从0到100亿元用22年,100亿到千亿用6年,千亿到2000亿仅用1年 [8] 投资与产能突破力 - 2008-2024年累计对外投资6676.06亿元,2022-2024年三年投资合计4271.58亿元 [13] - 国内五大园区投资预算合计1120亿元 [16] - 乘用车年产能从2020年60万辆增至2024年428万辆,增长6.13倍 [17] - 海外工厂布局包括泰国(15万辆)、乌兹别克斯坦(5万辆)、匈牙利(15万辆)等 [13] 一体化与盈利突破力 - 2024年归母净利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连续三年刷新记录 [20] - 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22.31%(同比上涨1.29%),高于特斯拉(14.64%)、蔚来(13.07%) [23][24] - 锂矿自供率超70%,IGBT芯片自供率超80%,动力电池自供占比超90% [24] - 乘用车销售均价12.38万元/辆(同比下降8.31%),为2020年以来最低 [20] 研发突破力 - 2008-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1806.52亿元,2017-2024年研发投入是同期净利润的1.53倍 [24] - 2024年末研发人员12.16万人,较十年前增长4.69倍 [27] - 推出第五代DM技术,实现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和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 [30] - 发布"整车智能"战略,天神之眼C智驾系统BOM成本最低4000元 [31] 资本凝聚与突破力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74.64%(同比下降3.22%),资金储备1432.50亿元(同比增长20.73%) [32] -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规模2440.27亿元(同比增长22.95%),周转天数125.38天 [35][36] - 特斯拉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规模896.68亿元(同比下降12.27%),周转天数60.36天 [36]
投资巨兽宁德时代的5000亿商业帝国版图|独家
24潮· 2025-03-23 22:45
"我认为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 尽管刚刚遭遇持续增长神话破灭,但曾毓群极其领导下的宁德时代 (300750.SZ) ,却并未停止进 击与扩张的凶猛势头。 3月18日消息,蔚来、宁德时代同时官宣,双方在福建宁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 容,本次合作涵盖三大核心: 其一 、共建覆盖全系车型的电池更换服务体系,打造智能化换电基础设施网络; 其二 、联合制定换电领域技术规范体系,推动行业标准的统一化发展; 其三 、通过资本纽带强化战略协同,宁德时代将向蔚来能源注资不超过25亿元,以股权合作方式 深化双方战略互信。 而在4天前宁德时代发布的最新财报 (2024年报) 显示:2024年,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 3620.13亿元,同比下降了9.70%,为有记录以来 (2015年至今) 首次出现下降;从季度走势 看,宁德时代已经连续两个季度 (2024年第三和第四季度) 出现下降。 此时宁德时代敢于逆势扩张的底气与实力都隐藏在数据里。24潮产业研究院 (TTIR) 分析发现, 即便遭遇营收下降困境,宁德时代在盈利、研发、投资、资金战略储备等十项核心数据仍逆势刷 新了历史最高记录,再次展现其强大成长基因与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