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早知道
icon
搜索文档
禾赛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350亿港元,近4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中概股回港IPO
IPO早知道· 2025-09-16 04:09
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Hesai Group(以下简称"禾赛") 于 2025年 9月16日正式以"2525"为股票 代码在 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成为首家实现 "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 本次 IPO是迄今为止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也是近四年来融资规模最大 的中概股回港IPO ,绿鞋前融资总额超过 41.6亿港元(5.33 亿美元)。 同时, 禾赛本次发行还获得全球投资人火热认购,成功引入全球顶级主权及长线基金、中资意见领 袖、多策略基金和知名产业投资者 ,彰显资本市场对于激光雷达赛道的战略共识,以及对禾赛商业 化能力和技术价值的认可。 截至11:40,禾赛报于每股232.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9.21%,市值超350亿港元。 成立于 2014年 的禾赛现已成为 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支持高级辅 助驾驶系统 (ADAS)的乘用车和商用车、自动驾驶汽车,以及无人配送车、AGV 等各类智能机器人 应用。 ...
禾赛实现双重主要上市,光速光合宓群:创新需真正懂行业的风险资金来支持
IPO早知道· 2025-09-16 04:09
上市概况 - 禾赛科技于2025年9月16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成为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3] - 本次IPO是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的IPO 也是近四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中概股回港IPO 绿鞋前融资总额达41.6亿港元(5.33亿美元) [3] - 发行获得全球投资人火热认购 引入全球顶级主权及长线基金、中资意见领袖、多策略基金和知名产业投资者 [3]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公司凭借世界级自主研发能力和自有的先进制造生产能力 成为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领导者 [4] - 早期开发有别于传统机械雷达的固态激光雷达技术 实现产品快速迭代和高技术壁垒打造 [5] - 在自动驾驶爆发期前占据发展先机 迅速成为行业龙头 [5] 战略布局与成长路径 - 前瞻性布局机器人市场 满足产业革新趋势下涌现的新需求 [5] - 业务处于全球快速增长阶段 港股上市将进一步巩固全球激光雷达市场领军地位 [4] - 通过多元化的生态布局 推动相关领域的智能化、规模化发展 [5] 投资背景 - 光速光合于2018年主导投资禾赛科技 此后连续投资5轮 累计投资额超1亿美元 [5] - 投资基于对激光雷达行业的长期研究和技术趋势预判 [5] - 除资金支持外 在战略布局上提供前瞻性帮助 [5]
BeBeBus今起招股、23日上市:获1500万美元基石认购,主打中高端耐用型育儿产品
IPO早知道· 2025-09-15 05:33
公司市场地位与业务概览 - 按2024年GMV计算 公司在中国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的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一[3][4] - 公司成立于2018年 2019年创立BeBeBus品牌并战略性切入高端育儿产品市场[4] - 产品覆盖亲子出行、亲子睡眠、亲子喂养和卫生护理四大关键场景 核心产品包括婴儿推车、儿童安全座椅、婴儿床和餐椅[4] 产品设计与创新优势 - 公司是全球首批推出智能儿童安全座椅的品牌之一 Art+艺术家系列婴儿推车和Soft+舒睡家儿童枕获得国际脊骨神经科学会认证[8] - 采用跨行业技术: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汽车座椅Cobra记忆棉和防水面料 婴儿推车车架采用航空级镁合金[8] - 荣获50多个国内外设计大奖 包括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和德国红点奖[8] - 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 包含至少一件核心产品的订单平均交易金额保持在2400元以上[8] 用户运营与渠道建设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超300万名会员[9] - 2022年至2024年私域平台复购率分别为45.7%、47.5%、53.3% 2024年上半年为52.3%[9] - 同期线上渠道复购率分别超过20.1%、31.0%、40.9% 2024年上半年为40.2%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9] - 2023年在宁波开设首家体验店 与中国领先育儿产品零售商及超300个城市分销商合作[9] 全球化拓展战略 - 2024年10月4日成立BeBeBus USA 2024年12月3日组建BeBeBus Indonesia 进军北美和东南亚市场[11] - 2024年10月推出新网站促进国际线上销售 已在美国及印度尼西亚设立子公司实现本地化经销[1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5.07亿元、8.52亿元和12.49亿元[13] - 2024年上半年营收7.26亿元 较2023年同期5.82亿元增长24.7%[13]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47.7%、50.2%、50.4% 2024年上半年为49.4%[14] - 2022年至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977万元、0.59亿元和1.11亿元[14] -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0.78亿元 较2023年同期0.45亿元增长73.3%[14] 资本市场进展 - 2025年9月15日至18日招股 计划9月23日以"6090"为代码港交所主板上市[3] - 发行10,980,900股股份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98,100股 国际发售9,882,800股[3] - 引入三名基石投资者各认购500万美元:信庭基金、华泰资本最终投资客户和Great Praise[3] - 历史投资者包括天图投资、高榕创投、经纬创投和泰康人寿[3] - 招股价区间62.01至71.20港元 IPO估值56.27亿至64.61亿港元[4]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产能、海外市场拓展、品牌活动、新品研发及营运资金[14]
工信部等发文谈及L3车型准入,速腾聚创有望基于「唯一可量产」产品迎爆发
IPO早知道· 2025-09-15 05:33
政策环境与行业趋势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2] - 政策要求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提升产品经济性、耐久性、舒适性等性能,开发智能交互、智能驾驶新功能 [2] - 政策为汽车主机厂及辅助驾驶产业链相关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并孕育更大机会和市场空间 [3] 激光雷达技术优势与产品进展 - 高线数数字化激光雷达已成为L3落地的必备安全件,行业共识认为头部激光雷达厂商将最有望受益 [3] - 速腾聚创52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已量产上车,智己LS6和极氪9X均搭载该产品,公司是目前唯一可量产52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的厂商 [4] - 520线激光雷达垂直分辨率较上一代提升近3倍,能清晰分辨百米外车辆轮胎、路肩边缘轮廓及锥桶等低矮或细小障碍物形状和位置,雨雾等恶劣环境下保持厘米级定位稳定性 [4] - 500线以上高线数高分辨率激光雷达提供的小物体感知能力和可靠性是L3系统的安全刚需 [4] - 速腾聚创新一代车载数字化激光雷达平台EM平台全线产品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EMX面向L2级辅助驾驶市场,EM4支持520线至2160线定制,服务于高级别自动驾驶场景 [4] - EM平台与全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E1组合全面覆盖L3及L4市场,或是当下市场唯一选择 [5] 核心技术突破 - 速腾聚创自研全球首个SPAD-SOC芯片并掌握数字化芯片核心技术,芯片化设计使激光雷达结构更精简、集成度更高、性能更优越 [5] - SPAD-SoC可将激光雷达线数/像素提升到无限高,当像素与摄像头持平时,激光雷达画面将具有色彩和三维信息,超越人类眼睛感知能力 [5] - 高清无损的真实世界三维彩色信息数据是辅助驾驶实现性能和安全性突破的核心 [5] 市场应用与客户合作 - 2025年下半年将有多款搭载速腾聚创高线数数字化激光雷达的车型陆续面世 [6] - 滴滴、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新一代Robotaxi均已使用速腾聚创数字化激光雷达产品,主激光雷达呈现线数升级趋势以满足城区和高快场景运营的极致安全需求 [6] - 速腾聚创可量产高性能车规级数字化激光雷达EM4、EMX和E1接入NVIDIA DRIVE AGX平台,作为NVIDIA DRIVE生态合作伙伴提供高清三维感知数据支持,缩短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与测试周期 [8] - 与全球顶级科技企业深化合作印证速腾聚创"高线数+数字化"技术路线的清晰性与准确性 [8]
星巴克中国股权交易对手进一步明确,但10月或难达成最终协议
IPO早知道· 2025-09-14 12:44
星巴克中国股权出售进展 - 凯雷集团、EQT、红杉中国和博裕投资等4家机构入围竞购星巴克中国股权 此前超20家机构有意参与包括大钲资本和腾讯 [5] - 交易协议可能在10月底达成 但星巴克尚未透露自身诉求且未展开具体谈判 机构提交的方案将作为谈判基础 [6] - 交易资产范围和运营合作方式等细节信息未披露 估值水平为50亿美元 远低于此前100亿美元的预期 [7][8] 估值与市场表现 - 百亿美元估值远高于中国机构可接受范围 50%折扣后的50亿美元估值使投资机构能够继续评估和谈判 [9] - 星巴克中国2025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至7.9亿美元 实现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长 [9] - 交易对象可能为单一机构或几家机构的联合体 包括互联网巨头和PE机构组成的"PE联合体" [9] 竞购机构分析 - EQT全球管理资产规模约2700亿欧元 亚洲管理250亿欧元资产 通过收购霸凌亚洲获得亚洲业务 [10][11] - EQT亚洲业务近一半集中在印度 几乎没有中国敞口 在印度私募股权市场份额约为10%到20% [12] - EQT旗舰基金单笔投资金额通常在5-15亿欧元区间 可通过联合投资追加资金 星巴克50亿美元估值对应股权比例可能落在该区间 [12]
IPO周报 | 禾赛、劲方医药香港上市在即;奇瑞、BeBeBus通过港交所聆讯
IPO早知道· 2025-09-14 12:44
禾赛港股上市 - 计划于9月16日以股票代码"2525"在港双重上市 成为全球激光雷达回港上市第一股[2][3] - 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1.48亿美元 其中高瓴认购5000万美元[3] - 二季度激光雷达总交付量352,095台同比增长306.9% ADAS产品交付303,564台同比增长275.8%[4] 禾赛业务表现 - 上半年激光雷达总交付量547,913台同比增长276.2% 超越2024全年交付量[4] - 二季度营收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50% 净利润突破4000万元[5] - 2024年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全年净利润的激光雷达公司 2023-2024年均录得正经营现金流量[5] 禾赛市场合作 - 获得9家头部车企20款车型定点 计划2025-26年交付[4] - 与ADAS领域前两大客户之一达成2026年平台级合作[4] - 与欧洲顶级车企进入C样阶段 获丰田汽车合资品牌定点[4] 劲方医药港股上市 - 计划9月19日以股票代码"2595.HK"在港股上市[7] - 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1亿美元 包括RTW基金、OrbiMed等机构[7] - 管线涵盖8款候选药物 其中5款进入临床阶段[7] 劲方医药核心产品 - 核心产品GFH925是中国首款KRAS G12C抑制剂 2024年8月获批上市[7] - GFH925关键临床试验客观缓解率49.1% 疾病控制率90.5%[8] - 另一核心产品GFH375为口服KRAS G12D抑制剂 正在中国开展II期临床试验[8] 奇瑞港股进展 - 通过港交所聆讯 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和广发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10] - 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排名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 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10] - 2024年全球销售229.5万辆 8款车型平均月销量超1万辆[10] 奇瑞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698.97亿元人民币 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显著[12] - 2024年净利润143.34亿元人民币 2022-2024年持续增长[12] -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0.87%至47.26亿元[12] 奇瑞海外市场 - 乘用车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累计销量超1300万辆[11] - 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11] - 2024年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一[11] BeBeBus港股上市 - 通过港交所聆讯 预计本月下旬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14] - 按2024年GMV计算 在中国中高端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一[14] - 2024年营收12.49亿元人民币 2022-2024年持续增长[15] BeBeBus运营数据 - 拥有超300万名会员 私域平台复购率2024年达53.3%[15] - 线上渠道复购率2024年达40.9%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5] - 2024年毛利率50.4% 经调整净利润1.11亿元人民币[16] BeBeBus产品定位 - 平均交易金额保持在2400元以上 奠定高端定位[14] - 产品覆盖亲子出行、睡眠、喂养和卫生护理四大场景[14] - 与超300个城市分销商合作 2023年开设第一家体验店[15]
百洋医药拟以24%股权战略投资济坤医药,锁定肺纤维化创新药JK1033项目权益
IPO早知道· 2025-09-13 01:08
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 - 百洋医药战略投资济坤医药并持有24%股权 锁定其用于治疗肺纤维化的1类创新药所有权益 [3] - 百洋医药对济坤医药持有的所有产品的全球化合物权益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权 [3] - 在JK1033项目达到一定进展后 百洋医药具有以双方议定价格受让该项目权益的权利 [5] 济坤医药研发能力与产品管线 - 济坤医药专注于器官纤维化、炎症免疫疾病及肿瘤领域的创新药研发 拥有成熟的抗纤维化药物筛选评价平台和抗炎与免疫调节药物研发平台 [3] - 公司建立了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开发的完整研发体系 目前已布局7条面向全球的I类新药管线 [3] - 在抗器官纤维化药物研究领域覆盖十余种器官纤维化研究模型 [4] JK1033核心产品优势 - JK1033是通过全新作用机制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小分子化合物 采用多靶点作用机制 [4] - 能够同时干预肺纤维化进程中的多个关键信号通路 展现良好的抗纤维化和抗炎效果 [4] - 目前在中国已启动I期临床试验 并已完成与美国FDA的Pre-IND沟通 可根据安排提交IND申请 [5] 百洋医药业务布局与协同效应 - 百洋医药作为创新品牌商业化平台 核心业务聚焦医学创新成果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和商业化 [5] - 公司已在OTC及大健康、OTX处方药、肿瘤等重症药、高端医疗器械四大品类形成多品牌矩阵 [5] - 自有品牌扶正化瘀在抗肝纤维化治疗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31亿元 同比增长16.62% [5] - 若受让JK1033项目权益 将在肝纤维化与肺纤维化两大治疗领域构建产品组合优势 产生"1+1>2"的市场效应 [6] 战略转型与发展模式 - 百洋医药正以"投资孵化+商业化"双轮驱动模式聚焦First-in-Class药物和源头创新成果布局 [5] - 公司致力于孵化能优化临床场景的创新项目 加速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升级 [5] - 此次合作预计不会对当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但有利于提升公司持续盈利能力 [6]
原高盛投资主管邓智杰加入德银国际私行部,负责新兴市场投资管理
IPO早知道· 2025-09-13 01:08
德银亚太及新兴市场战略布局 - 任命邓智杰为新兴市场首席投资官及全权委托投资组合管理业务主管 常驻香港 负责推动新兴市场业务战略发展与客户深耕 [2] - 邓智杰拥有超过25年经验 曾任职高盛亚洲区投资策略组主管 瑞士信贷 摩根士丹利等机构 擅长全球宏观经济与多资产配置 [2] - 邓智杰直接向全球首席投资官Christian Nolting及私人银行部全球主管Maria Haindl汇报 并加入首席投资官办公室及新兴市场区域领导委员会 [3] 德银中国业务投入与团队建设 - 2025年初至今投资银行部在亚太地区新增46名专才 [4] - 任命前中金公司执行总经理王之诤为大中华区消费行业客户业务负责人 [4] - 任命前华兴资本全球股票业务主管Andrew Maynard为亚太区股票执行主管 加强股票资本市场服务能力 [4] 德银中国市场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在亚太区消费行业并购交易排名第二 整体并购交易综合排名第五 [4] - 自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末 在中概股赴美上市8宗交易(IPO规模6000万美元以上)中参与5宗 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4] - 2025年第二季度成功定价7笔股票资本市场交易 为企业筹集超过20亿美元 [4] 德银对中国市场展望 - 2025年2月报告预计中国股票"估值折价"将消失 A股/港股牛市将继续超过此前高点 [5] - 2025年6月国际私人银行部对中国股市持乐观态度 计划上调未来几个月预期 [5]
BeBeBus通过聆讯、本月下旬在港上市:国内最大的中高端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
IPO早知道· 2025-09-12 01:36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 - 公司作为家庭生活产品科技公司 战略性切入高端育儿产品市场 旗下BeBeBus品牌覆盖亲子出行 亲子睡眠 亲子喂养和卫生护理四大场景 [3] - 按2024年GMV计算 BeBeBus在中国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的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一 [3] - 目标客群为追求独立 欣赏贴心设计并关注实用功能性的新生代父母 [5] 产品设计与创新 - 全球首批推出智能儿童安全座椅 婴儿推车和儿童枕获国际脊骨神经科学会认证 [7] - 采用跨行业技术: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汽车级Cobra记忆棉和防水面料 婴儿推车车架采用航空级镁合金 [7] - 累计荣获50多个国内外设计大奖 包括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和德国红点奖 [7]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5.07亿元 8.52亿元和12.49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7.26亿元 同比增长24.7% [12]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47.7% 50.2%和50.4%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9.4% [13] - 2022年至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977万元 0.59亿元和1.11亿元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0.78亿元 同比增长73.3% [13] 销售与用户数据 - 包含核心产品的订单平均交易金额持续保持在2,400元以上 [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超300万名会员 [8] - 私域平台复购率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45.7% 47.5%和53.3% 线上渠道复购率同期超过20.1% 31.0%和40.9% [8] 渠道与全球化布局 - 2023年在宁波开设首家体验店 与全国领先育儿产品零售商及超300个城市分销商合作 [8] - 2024年成立BeBeBus USA和BeBeBus Indonesia子公司 进军北美和东南亚市场 [10] - 设立美国及印尼本地化经销体系 并推出国际线上销售网站 [10] 融资与股权结构 - 完成三轮融资:A轮(天图投资) A+轮(高榕创投 经纬创投领投) B轮(泰康人寿领投) [13] - B轮融资后估值达20亿元人民币 [13] - IPO前高榕创投持股9.80% 天图投资 经纬创投和泰康人寿分别持股9.24% 7.84%和5.15% [13] 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生产能力 扩大海外市场影响力 品牌推广与销售网络扩展 新品研发及营运资金 [13]
文远知行旗下无人小巴Robobus落地比利时,正式打开全球第十一国市场
IPO早知道· 2025-09-12 01:36
公司业务拓展 - 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小巴Robobus落地比利时鲁汶市 标志着公司正式打开全球第十一国市场[3] - 该项目是文远知行继法国、西班牙和瑞士之后在欧洲的进一步业务拓展[3] - 项目合作方包括佛兰德公共交通公司De Lijn、鲁汶市政府及出行咨询机构Espaces-Mobilités[3] 项目时间规划 - 测试准备工作于公告日起启动 线路贯穿鲁汶市中心连接多个核心交通枢纽[3] - 公共道路测试计划于2024年9月中旬开启 首期配备安全员[3] - 试运营预计2025年11月中旬至2026年1月底开展 需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准[3] 技术应用场景 - 线路位于车流密集的典型比利时城市交通环境 连接鲁汶车站至赫弗勒路线[3] - 这将是比利时首次在混合复杂交通环境中实现自动驾驶车辆的商业化部署[3] - 市民可通过手机App、短信或订阅服务购票乘车[3] 战略意义 - 试运营结束后有望正式投入常态化运营 补齐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4] - 目标实现完全无人驾驶运营 提升城市交通安全性和效率[4] - 比利时项目被公司CFO称为"国际拓展的战略性举措"[6] 欧洲市场布局 - 欧洲被视为自动驾驶汽车关键市场 具有雄厚公共投资和清晰商业化路径[6] - 2024年8月文远知行Robotaxi在瑞士三个地区开启测绘工作为运营做准备[6] - 2024年2月在法国启动欧洲首个公开道路Robobus纯无人商业运营项目[6] 行业认知 - 比利时官员认为自动驾驶车辆可提升道路安全、缓解交通拥堵并减轻停车压力[6] - 技术可为乡村地区及行动不便人群提供"最后一公里"接驳服务[6] - 合作伙伴评价自动驾驶技术可能是自内燃机问世后交通领域最大的革命性技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