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早知道

搜索文档
芯擎科技完成新一轮超10亿人民币融资,汪凯:持续拓宽护城河,让更多产品用上更好的「中国芯」
IPO早知道· 2025-08-19 10:11
融资与战略合作 - 公司完成规模超10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国调二期基金领投,多地国资产业基金跟投 [2] - 公司获得湖北、山东两省首单AIC股权项目以及央企险资太平金控的战略投资 [2] - 公司跻身国家科技金融改革试点的标杆受益企业行列,深度融入"科技-产业-金融"的国家级循环 [2] 市场地位与产品 - 2024年公司在国产智能座舱芯片市占率第一,是国内为数不多可同时覆盖智能座舱到智能驾驶关键SoC的供应商 [3] - 公司推出国内首款7纳米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已在国内外数十款主力车型里应用或定点 [3] - 2024年公司推出全场景高阶辅助驾驶芯片"星辰一号",对标国际先进主流产品,在CPU性能、AI算力等关键指标上实现全面提升 [3] 技术研发与生态布局 - 公司正在研发新一代座舱芯片"龍鹰二号Ultra"和"龍鹰二号Lite" [3] - 公司秉持"大生态"开放合作模式,在具身智能、低空经济、边缘计算等领域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4] - 搭载公司"龍鹰一号"工业芯片的机器人在上海国际车展上备受瞩目 [4] 行业前景与战略 - 全球智能汽车发展飞速,即将进入淘汰赛阶段 [4] - 公司在新一轮融资后将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拓宽护城河 [4] - 公司致力于让更多产品用上更好的"中国芯" [4]
声网母公司2025年Q2财报:单季度净利润超千万,超一季度3倍以上
IPO早知道· 2025-08-19 01:50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3426万美元,同比增长11.0%(不含已终止的低毛利业务) [3] - 预计三季度收入区间为3400-3600万美元,同比2024年三季度增长7.6%-13.9% [3] - 第二季度GAAP净利润146万美元(人民币1050万元),连续三个季度实现GAAP盈利,利润额超过一季度3倍以上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等价物等储备达3.77亿美元 [4] 对话式AI引擎升级 - 新版对话式AI引擎新增声纹识别、数字人与视觉理解三项功能 [5][6] - 声纹识别可智能屏蔽95%环境噪音,支持多人与AI对话场景 [8] - 数字人交互支持商汤等主流方案,适用于虚拟客服、教育陪伴等场景 [8] - 视觉理解支持实时视频解析和图片识别,适用于教育、智能助手等场景 [8] 技术应用与场景落地 - 对话式AI引擎已应用于呼叫中心和AI陪伴硬件等场景 [4] - 发布全球首个AI模型评测平台(对话式),提供ASR+LLM+TTS延迟数据横向测评 [9] - 与MiniMax合作实现星野平台实时语音对话,响应速度快且音色拟人 [11] - 为MiniMax Chat提供弱网环境下清晰流畅的语音对话功能 [11] - 助力智谱清言实现低延迟视频通话和流畅对话 [12] - 支持赋之科技EBO Air 2 Plus实现多模型助手对话和20+音色切换 [12] - 赋能Miko3教育机器人实现儿童情绪识别和情感陪伴 [12][13]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对话式AI正从基础问答向深度理解、情感共鸣演进,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基础设施 [9] - 技术已渗透智能硬件、教育、社交等领域,释放行业增长潜力 [13] - 未来将持续深耕场景创新与技术迭代,提升实时互动体验 [13]
佳惟达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助力重组胶原蛋白原料产品商业化放量
IPO早知道· 2025-08-19 01:50
公司融资情况 - 佳惟达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华方资本 武汉中能智能医疗 常金控和南师大常州研究院等 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是以功效和需求为导向的医美及生美合成生物学制造平台 已搭建制药质量标准的合成生物学平台 [1] - 与化妆品行业产业方建立合作意向 产品立项起始于化妆品产业方以功效为导向的活性原料开发 形成"科学-产品-产业闭环" [1] 产品研发进展 - 重组小分子胶原蛋白产品已完成中试 表达量水平处于行业上游 [1] - 基于CHO细胞表达体系的重组人全长胶原蛋白产品已完成分子设计和细胞株构建 工艺开发 产品经独立第三方检验具有典型圆二色谱形态特征 [1] - 创新管线包括特殊型别重组小分子胶原蛋白 功效型多肽 重组抗菌肽 重组人全长三螺旋胶原蛋白原料等产品 [2] 融资用途 - 此次融资将提速佳惟达重组胶原蛋白原料产品的商业化放量 [2]
荃信生物拟配售500万股H股:筹资近1亿港元,加速自免双抗等关键研发进展
IPO早知道· 2025-08-18 04:22
公司股价表现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240% [2] - 截至8月18日午间收盘股价上涨7.03%报24.04港元 [3] 配售协议详情 - 按每股20.0港元向TruMed Health Innovation Fund LP配售500万股新H股 [2] - 配售股份占已发行H股总数约2.25% [2] - 预计获得所得款项净额约9,900万港元 [2] - 配售价格较8月15日收市价折让10.95% [2] - 配售价格较近五个交易日均价折让4.40% [2] - 配售价格较近30个交易日均价溢价约9.11% [2] 资金用途分配 - 约60%(5,940万港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 [4] - 约30%(2,970万港元)投向QX027N、QX031N及QX035N三条新管线的临床前及早期临床研究 [4] - 约10%(99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及企业用途 [4] 承配方信息 - TruMed是专注医疗保健股票的投资基金 [4] - 普通合伙人为TruMed Health Innovation Fund GP Limited [4] - 由Ting WANG女士控制 [4] - 有限合伙人超过20名 [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同比激增356.7%至2.06亿元 [4] - 期内亏损大幅下降96.1%至522万元 [4] - 期末现金储备共计5.59亿元 [4] 产品管线进展 - 专注于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生物疗法 [5] - 临床及临床前项目覆盖皮肤、呼吸、消化、风湿四大治疗领域 [5] - 已披露创新双抗管线4款 [5] - 其中3款(QX027N、QX031N及QX035N)将于今年内申报IND [5] - 与Caldera Therapeutics就QX030N订立对外授权协议,交易总金额5.55亿美元 [5] 公司战略 - 开发自免长效双抗以提升临床疗效并优化用药便利性 [5] - 配售将优化资本结构并为新药关键临床阶段提供资金支持 [6]
Video Rebirth刘威:视频生成模型是构建世界模型的最佳路径
IPO早知道· 2025-08-18 02:31
世界模型技术发展 - 视频生成模型被视为构建世界模型的最佳路径,有望成为AI从感知向认知跃迁的关键突破口 [2] - AI技术发展经历四个阶段:符号主义、连接主义、现实主义、生成主义,2025年处于关键拐点,软件向智能体过渡,硬件向物理AI演进 [2] - OpenAI的O1模型(2024年9月发布)首次实现AI真正推理能力,标志连接主义40年探索的突破 [2] 世界模型核心能力 - 世界模型需具备三大能力:模拟能力(仿真功能)、预测能力(因果推理)、探索能力(规划决策),分别对应快思考感知、慢思考认知和主动思考 [3] - 当前多模态模型(如GPT-4o)仍处于被动响应模式,缺乏环境整体建模和预测能力,世界模型需转向主动思考 [3] - SORA为世界模型提供技术启发,通过视频生成实现时空变化模拟,证明世界模型可行性 [3] Video Rebirth的技术路径 - 公司将视频原生世界模型定义为世界模拟器与预测器的组合,当前DiT架构存在因果推理缺失、无法交互干预等问题 [4] - 未来技术升级方向包括构建独有模型范式,目标实现视频生成领域的"ChatGPT moment",推出首个视频原生世界模型 [4] - 通过视频生成切入世界模型,有望在AI认知能力突破期提供技术创新,支撑通用人工智能发展 [4]
速腾聚创520线激光雷达连续上车智己、极氪,「高线数+数字化」成行业趋势
IPO早知道· 2025-08-18 02:31
行业技术趋势 - 激光雷达行业向高线数数字化发展 520线成为新标杆[6] - 数字化激光雷达通过数字方法检测光子信息 提升分辨率精度和集成度[7] - 主流Robotaxi企业下一代方案呈现线数升级趋势 以满足城区和高快场景运营安全需求[7] 产品性能突破 - 速腾聚创520线激光雷达垂直分辨率较上一代提升近3倍 能清晰分辨百米外车辆轮胎和低矮障碍物[6] - 数字化激光雷达在雨雾等恶劣环境下保持厘米级定位稳定性[6] - 产品探测性能和复杂环境下鲁棒性显著提升[8] 量产应用进展 - 速腾聚创52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实现连续量产上车 是目前性能最高量产车规级产品[4] - 智己LS6率先搭载基于英伟达Thor芯片的辅助驾驶方案 配备520线超级激光雷达[2] - 极氪9X采用行业唯一5激光雷达方案 定制速腾聚创52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4] - 多款搭载高线数数字化激光雷达车型将于2023年下半年陆续面世[7] 公司技术优势 - 速腾聚创自研全球首个SPAD-SOC芯片 掌握数字化芯片核心技术[7] - 公司在发展历程中多次实现技术创新率先量产 目前是52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唯一可量产厂商[8] - 技术积累超过十年 E平台研发成功实现产品引领[7] 市场认可度 - 超高线数激光雷达获上汽集团和吉利集团高端车型认可[6] - 高阶智驾安全性成为主机厂最关注维度 激光雷达重要性日益凸显[8] - 技术实力持续打破行业极限 推动激光雷达加速渗透汽车、机器人与无人机市场[7]
智瞳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推动中高端手术显微镜数字化与智能化
IPO早知道· 2025-08-18 02:31
已推出3类6款国产高端显微成像与智能系列产品。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C叔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 早知道消息, 近日,嘉兴智瞳科技有限公司 ( 下称 "智瞳科技" ) 宣布完成数千万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荷塘创投独家投资,凯乘资本连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 外科和眼科手术显微镜全系列产品的国内和海外注册申报及市场推广工作。 智瞳科技 创办于 2020 年, 专注于显微手术场景的视觉成像、智能感知及辅助决策创新技术研发, 构建新一代数字手术显微镜与智能化临床解决方案的产品布局, 致力于 成为赋能精细化外科发展的 行业引领者和全球提供商。 智瞳科技创始团队起步于清华大学院士领衔的前沿研究 ,在立体视觉领域 深耕多年 , 并 与解放军 总医院团队共同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项目,在计算显微成像领域积累多项核心成果并实 施转化。 手术显微镜作为精细化外科手术的关键设备,临床应用广泛,覆盖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眼科、脊柱 外科、整形外科等。放眼全球,行业正经历一场从传统光学手术显微镜向 "光学 + 数字 + 智能"融 合平台的深度变革,是一个潜在的千亿级市 ...
IPO周报 | 银诺医药、中慧元通正式登陆港交所;创想三维递交招股书
IPO早知道· 2025-08-17 13:43
银诺医药港股上市 - 公司于2025年8月1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91",发行36,556,400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获5,341.66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0.67倍认购 [3] - 公司专注于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药物研发,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并于2025年2月商业化,该产品在降糖效果、减重效果、半衰期和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 [4][5] - 依苏帕格鲁肽α针对肥胖和超重的IIb/I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3月启动,针对MASH的全球多中心IIa期临床试验计划于2026年启动 [5] 中慧生物港股上市 - 公司于2025年8月11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627",专注于创新疫苗和传统疫苗研发 [7] - 核心产品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慧尔康欣®)是中国首款且唯一获批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已在30个省份完成准入,被1100多家区县级疾控中心选用 [7][9] - 另一核心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III期临床试验 [8] 创想三维港股递表 - 公司于2025年8月14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市场占有率27.9% [11]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为30.4%,2024年营收达22.88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8.73%至7.08亿元 [12] - 公司产品线已从3D打印机扩展到3D扫描仪和激光雕刻机,并推出海外电商平台Nexbie [11] BeBeBus港股更新招股书 - 公司于2025年8月15日更新招股书,旗下BeBeBus品牌是中国中高端耐用型育儿产品市场第一品牌 [15] - 2022-2024年营收从5.07亿元增长至12.49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4.7%至7.26亿元 [16] - 公司拥有超300万名会员,私域平台复购率从2022年的45.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2.3% [16]
BeBeBus更新招股书:国内最大的中高端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上半年营收超7亿元
IPO早知道· 2025-08-16 02:26
上市进程 - 公司已更新港交所主板招股书并推进上市进程 中信证券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2] - 公司于2025年8月15日更新招股书[2] - 中国证监会已于2024年6月26日出具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3]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18年 2019年创立BeBeBus品牌切入高端育儿产品市场[3] - 产品覆盖亲子出行、睡眠、喂养和卫生护理四大场景 核心产品包括婴儿推车、安全座椅、婴儿床和餐椅[3] - 按2024年GMV计算 BeBeBus在中国中高端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一[4] - 目标客群为追求独立、关注设计功能性的新生代父母[6] 产品创新与设计 - 全球首批推出智能儿童安全座椅 婴儿推车和儿童枕获国际脊骨神经科学会认证[8] - 采用跨行业技术:汽车级Cobra记忆棉和防水面料 航空级镁合金车架[8] - 累计荣获50多个国内外设计奖项包括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和德国红点奖[8]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5.07亿元、8.52亿元和12.49亿元[1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26亿元 较2024年同期5.82亿元增长24.7%[13]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47.7%、50.2%、50.4% 2025年上半年为49.4%[14] - 2022-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977万元、0.59亿元和1.11亿元[15]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0.78亿元 较2024年同期0.45亿元增长73.3%[15] 用户与渠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超300万名会员[9] -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私域复购率分别为45.7%、47.5%、53.3%和52.3%[9] - 同期线上渠道复购率超20.1%、31.0%、40.9%和40.2%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9] - 2023年在宁波开设首家体验店 与全国零售商及超300个城市分销商合作[9] - 包含核心产品的订单平均交易金额持续保持在2,400元以上[9] 全球化布局 - 2024年10月成立BeBeBus USA 12月组建BeBeBus Indonesia进军北美和东南亚[11] - 2024年10月推出国际销售网站 已在美国及印尼设立本地化经销子公司[11] 融资与股权 - 完成三轮融资:天图投资A轮 高榕创投/经纬创投A+轮 泰康人寿领投B轮[15] - 2021年5月B轮融资后估值达20亿元人民币[15] - IPO前高榕创投持股9.80% 天图投资9.24% 经纬创投7.84% 泰康人寿5.15%[16] 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产能、扩大海外影响力、品牌活动、销售网络扩展、新品研发及营运资金[17]
联想集团在港股走出英伟达式上升走势:AI标杆公司迎来价值再认可
IPO早知道· 2025-08-16 02:26
美股科技巨头市值表现 - 英伟达市值从2022年秋季的3300亿美元飙升至4.47万亿美元,成为首个市值超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并继续向5万亿美元迈进 [3][8] - 自年初以来,英伟达股价上涨32.68%,Meta和微软完全收复此前两次市场调整带来的下跌,股价创年内新高,而特斯拉股价较年初下跌超10% [6][7] - 英伟达2025财年净收入达738.8亿美元,较2023财年的44亿美元大幅增长,Blackwell芯片投产及大厂Capex高投入预期支撑未来业绩 [7][8] 中国科技核心资产市值修复 - 自美国"解放日"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动荡后,港股中国科技公司股价显著修复,联想集团股价涨幅超60%,中芯国际涨幅超30% [4][9] - 华泰证券将小米、联想、比亚迪、中芯国际、阿里、腾讯、美团列为"中国科技七巨头",带动整体科技资产上行 [9] - 4月9日至8月13日期间,联想集团涨幅超60%,小米涨36.89%,腾讯涨34.43%,中芯国际涨32.95%,阿里涨16.49%,比亚迪微跌0.94%,美团跌超10% [10][12] AI生态与基础设施驱动逻辑 - AI生态分为能源、算力/芯片、Infra/云、模型、终端、应用等层级,上半年电力、AI数据平台、半导体板块表现最佳,受益于数据中心用电需求、AI Agent渗透及Token调用增长 [13][16] - 联想集团以31%市场份额稳居全球Windows AI PC第一,AI PC占其总出货量30%以上,中国区AI PC占笔记本出货量27% [4][19] - "杰文斯悖论"显示AI软件效率提升降低资源调用成本,反而增加对算力、服务器等基础设施需求,联想、中芯国际、富士康等基础设施提供商直接受益 [16][17] 联想集团业绩与战略 - 2025/26财年Q1营收1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28.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 [4][17] - IDG业务营收973亿元,同比增长17.8%,PC业务创15个季度最快增速;ISG业务营收增35.8%;SSG业务收入增19.8%,运营利润率22.2% [19] - "天禧"智能体WAU平均值达40%,公司坚持混合式人工智能战略,投资AI基础设施创新,把握AI普惠机遇 [19][20] 全球AI超级周期与资本趋势 - 2022年开启AI超级周期,规模和潜力远超此前科技创新引发的资本周期,投资者对AI技术潜力极度乐观 [8] - 资本市场快速修复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股价下挫,源于企业真金白银投入和持续交付的业绩 [8] - Deep Seek在模型层建立全球竞争力,中国企业在算力层、终端层、应用层有潜力出现"下一个Deep Seek时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