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戒指
icon
搜索文档
财经聚焦丨智能穿戴产品如何从“破圈”向加速普及迈进?
新华网· 2025-09-25 09:25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题:智能穿戴产品如何从"破圈"向加速普及迈进? 新华社记者钟焯、唐铭泽、王楚然 在近日举办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一名嘉宾使用具有实时提词功能的AI眼镜完成"脱稿"演讲,让智能穿戴产品再次"破圈",引来不 少网友关注。 将智能手表与车身轻轻一碰,车门随即解锁;戴上智能眼镜,转向收款二维码,轻松完成支付……手表、眼镜、戒指,这些寻常的穿戴物 品,如今变得越来越"聪明"。 不久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作为智能产品生态中的 重要一环,智能穿戴在AI时代如何从"破圈"向加速普及迈进? 智能穿戴产品迭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的AI眼镜成为"吸睛"单品。一名外国参展商戴上这副眼镜后,实时翻译功能叠加智能 显示屏,帮助他从容应对中国客商交流询价等情况,实现无障碍沟通。 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公关负责人黄志昊说,这款AI眼镜外形、重量与普通眼镜并无明显区别,但功能丰富。内嵌屏幕在特定视角可以显现 文字,定向扬声器可以用于听音乐和接打电话,还有基于AI技术的翻译、导航、智能 ...
调研速递|乐心医疗接受众多投资者调研,聚焦业绩与新品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21 13:02
业绩表现与应对策略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934.84万元 较第一季度2294.20万元环比下降 主要受美国关税等外部宏观环境影响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229.04万元 同比增长21.35% [6] - 公司为达成全年8000万元股权激励目标 将通过新兴市场拓展 产品结构优化 降本增效及精细化管理等措施推进 [3] 智能戒指产品规划 - 智能戒指除血氧 睡眠 心率监测外 新增心血管状态监测与评估功能 已完成消费类认证 医疗认证筹备中 [4] - 国内通过自有品牌销售并赋能AI健康管理业务 海外聚焦大客户及远程健康监测场景 价格策略将基于产品优势制定 [4] - 2025年上半年同步开展垂直领域大模型应用开发 已进行场景试点 目前与三星无业务合作 [4] 心血管大模型与AI健康管理 - 心血管大模型为AI健康管理闭环核心 通过医疗级可穿戴设备采集数据 经云平台分析生成干预方案 [5] - 相关产品已在社区及基层医疗场景试点 暂未披露具体发布时间 [5] - 远程健康管理与AI数字慢病管理业务实现突破 2025年上半年实施半年度分红 [6] 管理层架构与战略 - 总经理潘志刚全面负责经营 副总经理李薇主导战略规划与第二产业曲线 财务总监吴蓉推动业财融合与降本增效 [7][8]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医疗监测设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 通过战略升级与创新驱动提升行业地位 [9] - 公司强调信息披露合规 生产经营正常 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 [6]
乐心医疗(300562) - 300562乐心医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21 12:40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934.84万元,环比第一季度2294.20万元下降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229.04万元,同比增长21.35% [1][2][4] - 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236万元,2023年扭亏为盈3437万元,2024年增长至6136万元 [5] 产品发展 - 智能戒指已完成硬件开发并通过消费类认证,具备心血管状态监测与评估功能 [2] - 智能戒指医疗认证筹备中,已向大客户送样 [2] - 心血管垂直大模型已完成开发,集成智能监测设备与AI应用 [3] - 产品矩阵持续拓展优化,AI健康管理产品已开展场景试点 [2] 战略措施 - 通过新兴市场拓展、产品结构优化、降本增效等措施确保全年业绩目标 [1] - 智能戒指采用差异化销售策略:国内自有品牌销售,海外聚焦大客户及远程健康监测场景 [2] - 管理层调整推动战略落地,2022年以来经营表现显著提升 [5] 市场与合作 - 与三星暂无业务合作 [2] - 心血管监测产品已在社区及基层医疗场景试点 [3] 公司治理 - 信息披露合规,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事项 [4] - 财务状况良好,管理层持续优化经营效率 [5]
2025 IEAE深圳电子展成功举办 科技盛宴见证产业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9-11 11:43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展会面积达4万平方米 汇聚全球1000余家电子科技企业 [1] - 吸引超过10万人次专业观众到场 现场签约表现活跃 [1] - 展会期间全国服务热线接到超过2000次咨询 显示市场热情高涨 [9] 展会创新与效率提升 - 首次设立一对一买家对接会机制 为参展商平均提升30%商务洽谈效率 [3] - 惠州参展商通过精准匹配 首日与5家跨境电商平台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3] - 促成的意向交易额较上届增长18% 跨境电商领域表现尤为亮眼 [7] 产品趋势与技术创新 - 潮流产品推介区成为人气焦点 展示AI智能眼镜和磁吸充电宝等创新产品 [5] - 可折叠全息投影设备引发围观 人体工学曲面键盘和智能戒指代表未来三年主流趋势 [5] - 展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产业重要展示窗口 链接全球供应链的关键平台 [3] 行业交流与未来发展 - 同期举办12场专业论坛 行业领袖就跨境电商+产业带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度研讨 [7] - 为中小企业出海提供实操指南 包括TEMU平台战略总监等专家参与讨论 [7] - 主办方宣布2026年春季展将于3月30日继续在深圳举办 开启科技盛宴新篇章 [9]
AI 时代 硬件设备公司正主动变“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0:36
行业趋势与创新方向 - AI驱动消费电子行业从"硬件参数比拼"转向"软件定义硬件"的生态竞争 [1][2]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幅仅0.6% 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至31个月 硬件创新进入瓶颈期 [2] - AI PC出货量占比将从2024年17%增长至2025年43% 智能眼镜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60% 2029年前保持超60%年均增长率 [2] 联想集团战略布局 - 发布两款AI PC概念产品:14英寸横竖屏切换电脑及搭载AI感知技术的概念机 具备人脸追踪/语音控制/健康管理功能 [1] - 研发人员数量近两年翻倍至约两万人 其中半数(约1万)为软件开发人员 采用"N代在售 N+1开发"的研发体系 [3] - 软件研发围绕"端-边-云-网-智"新ICT架构打造全栈能力 聚焦办公/家庭等用户场景 [3] AI技术革命性影响 - 人机交互变革:从键盘鼠标转向自然语言与传感器交互 AI算法解读需求并驱动智能体完成任务 [4] - 计算方式变革:采用异构计算架构(如X-Engine)根据场景需求调配CPU/GPU等计算平台解决性能与功耗问题 [4][5] - 软件形态变革:从单一应用转向智能体驱动服务 通过自然语言调用服务满足需求 [5] 硬件形态演进观点 - 目前无新硬件形态能取代PC/平板/手机 技术积累与用户体验为核心考量而非硬件本身 [6] - 智能戒指等新兴设备价值在于背后健康监测与数据处理平台而非硬件载体 [6]
70元到3000元智能戒指横评,告诉你结果!
虎嗅· 2025-09-02 01:56
产品价格区间 - 智能戒指市场价格差异显著 最高价产品接近3000元而最低价产品仅70元 价差达到数十倍[1] - 本次横评覆盖70元至3000元价格区间的四款代表性产品[1] 产品体验评估 - 行业通过横向对比测试验证不同价位产品的实际体验差异[1] - 测试重点分析价格差距与产品功能、性能表现之间的关联性[1]
Meta 新眼镜引入腕带控制,什么才是智能眼镜理想的交互方式?
36氪· 2025-08-25 00:10
Meta Hypernova智能眼镜发布计划 - Meta计划在9月Connect大会上发布代号Hypernova的智能眼镜 售价约800美元 [1] - 产品配备镜片内置显示屏 右眼可查看消息和画面 [1] - 采用sEMG手势腕带进行眼镜控制 区别于此前与Ray-Ban合作的产品形态 [1] 智能眼镜交互技术发展现状 - 语音控制存在环境限制和复杂操作低效问题 在公共场所使用不便且识别准确度受噪音影响 [3][5] - 镜腿触控交互受空间限制 仅能实现接打电话和音量调节等基础操作 精准控制能力不足 [7][8] - 触控操作破坏智能眼镜"无感"特性 频繁交互会引起他人注意 不符合日常佩戴习惯 [10] 外设交互方案比较 - 智能戒指具有轻便性和隐蔽性优势 国内品牌星纪魅族和Rokid已推出相关控制器 [11][13] - Meta腕带方案采用sEMG技术捕捉肌肉电信号 实现高精度低延迟操作但造型突兀 [13] - 智能手表作为成熟交互中心 具备屏幕/旋钮/触控等多重功能 与眼镜联动形成三层分工体系 [15][19]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眼镜交互方式进入路线竞争阶段 音频/拍摄/显示三大产品阵营基本成型 [16] - 行业存在照搬VR沉浸式交互理念的风险 可能导致产品偏离日常佩戴需求 [16] - 交互方式成为市场竞争关键 大众接受度将决定产品普及程度而非技术参数 [17]
乐心医疗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35% 深化布局AI慢病管理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7 11:4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1亿元,同比增长4.57% [1] - 归母净利润4229.04万元,同比增长21.35% [1]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807.09万元,同比增长17.57%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6.80%,达到4825.39万元 [1] 核心业务布局 - 构建"硬件+数据+AI+服务"的健康管理闭环体系 [1] - 家用医疗设备覆盖电子血压计、体脂秤、血糖仪、智能手环等核心品类 [1] - 与博朗、飞利浦等国际品牌合作拓展市场影响力 [1] - 远程健康管理(RPM)业务持续服务Teladoc、Livongo等重要客户 [2] AI数字慢病管理进展 - 在心血管疾病风险筛查及远程心电服务方面加速落地应用 [2] - 构建从数据采集到AI干预的完整技术链条 [2] - 强化AI算法在慢病干预中的有效性和覆盖面 [2] - 在心血管垂类大模型、CMR图像生成、房颤筛查等方向取得阶段性技术成果 [2] 研发投入与产品布局 - 持续投入研发智能戒指、多道心电图机、远程血糖仪等重点项目 [2] - 布局"血压+血糖+心电+体脂"的多元化健康监测场景 [2] 股东回报政策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0元(含税) [2] - 预计分红总额约2824.77万元 [2] 未来发展战略 - 发挥智能硬件、数据整合与AI算法协同优势 [2] - 扩大市场覆盖能力,夯实"智能健康+医疗服务"双轮驱动业务格局 [2]
乐心医疗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21.35% 多个关键新项目顺利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8-17 10:27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5.21亿元,同比增长4.5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29.04万元,同比增长21.35%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 [1] 产品布局 - 产品线覆盖智能电子血压计、电子健康秤、智能血糖监测仪、脂肪测量仪、心电监测设备、智能戒指、智能手环等 [1] - 智能戒指项目顺利推进,融合心率、血氧、睡眠与房颤监测等多项功能 [1] - 听诊法血压计、心电血压计等高端差异化产品项目顺利推进 [1] - 多款前瞻性产品进入预研,多模态血液检测等高端定制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1] 技术研发 - 完成PPG诊断、PPG-ECG融合算法及ECG-CMR映射算法的本地部署 [2] - 开展多传感器多硬件设备间融合技术攻关,实现心率、血氧、体温等多种传感器数据的协同采集与交叉验证 [2] - 通过选用新型低功耗芯片组和优化电路设计降低设备功耗 [2] - 开发智能功耗管理算法,根据用户使用场景自动调节传感器采样频率与设备运行模式 [2] 业务模式 - 深化数字慢病管理解决方案业务,建立"硬件层-数据层-AI应用层-功能应用层"的全要素架构 [2] - 优化"智能设备+数据+AI+服务"的闭环管理模式,提升服务个性化与多场景适配能力 [2] 客户拓展 - 多个关键新项目顺利推进并取得里程碑进展,巩固头部客户长期合作关系 [3] - 拓展中型数字慢病管理服务商客户,助力其提升服务能力并扩大设备采购规模 [3] 国际化进展 - 在欧洲、中东市场聚焦产品与平台的本地认证 [3] - 在印太、中东非等新兴市场通过展会提升品牌曝光度并实现新客拓展 [3] - 积极参加国内外医疗展会,扩大乐心品牌在全球市场的露出 [3]
接棒手机,智能可穿戴正在成为消费电子赛道新引擎
36氪· 2025-07-28 00:19
行业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华为首次超越苹果成为全球腕戴设备市场份额第一,出货量达1000万台,市场份额21.9%,同比增长42.4% [1][25] - 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已达1000亿美元,中国市场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4年全球规模将超43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0% [3][19] - 腕戴设备占智能可穿戴市场出货量30%以上,2024年全球出货量达1.9亿台 [24] 市场格局 - 2025年Q1全球腕戴设备前五厂商:华为(21.9%)、小米(19%)、苹果(15.5%)、三星(7.5%)、佳明(4.7%),中国品牌增速显著 [25] - 中国市场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25%,智能手环增速接近70%,下沉市场成为新增量 [26][28] - 政策推动:2025年中国"国补"政策将智能手表/手环纳入补贴范围刺激消费 [28] 技术驱动因素 - 传感器技术进步使设备能实时监测心率/血氧/睡眠等多维健康数据,精度提升 [4][34] - 电池续航能力显著改善,支持全天候健康监测和户外运动场景 [5][35] - 微型化技术突破:如MOT6601传感器芯片仅芝麻大小,实现更小体积设备 [34] 产品形态演进 - 主要形态包括:腕戴设备(手表/手环)、眼戴设备(眼镜)、头戴设备(AR/VR)、服装类设备 [3] - 智能戒指崛起:Oura Ring占全球50%份额,估值超50亿美元,主打健康监测+时尚设计 [32] - 产品差异化:针对跑步/游泳/潜水等户外场景推出专业款设备 [35] 应用场景拓展 - 医疗健康领域:从数据监测走向主动干预,如高血压筛查、慢性病管理等 [36] - AI深度融合:设备具备情绪识别、睡眠评分等决策辅助功能 [37] - 户外运动场景:GoPro运动相机、佳明专业运动手表等细分产品发展 [17][30] 行业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60s-1990s):从实验室设备(1961年可穿戴计算机)到消费化尝试(1975年计算器手表) [9] - 突破期(2000s):iPod设计理念影响、Fitbit健身追踪器问世、iPhone推动移动互联 [13][18] - 爆发期(2010s):市场规模从2011年2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520亿美元,CAGR达43% [19][22] 中国企业表现 - 华为/小米通过高性价比产品抢占市场,华为2025年Q1出货量同比增42.4% [25] - 高驰从OEM转型自有品牌,专注户外智能穿戴领域 [29] - 产业链优势:中国在传感器、芯片等核心零部件领域逐步突破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