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基膜

搜索文档
净利润波动明显,扩产计划与复合铜箔布局能否打开海伟电子估值空间?
智通财经· 2025-09-26 03:08
时隔半年,河北海伟电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伟电子)再次递表港交所。 灼识咨询表示,若以2024年的电容器基膜销量计算,海伟电子已经是中国第二大的电容器薄膜制造商。但从业绩来看,海伟电子收入端稳健,利润端则有一 定波动。 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海伟电子的收入分别为3.27亿(人民币,下同)、3.3亿、4.22亿元,实现持续增长;期内的净利润分别为1.02亿、6982.6万、8641.8 万,波动明显,且利润仍未回到2022年高点。而在2025年前五个月,海伟电子的业绩则有小幅下滑,其收入下滑约3.2%至1.57亿元,净利润下滑约4.56%至 3135.9万元。 海伟电子已成为行业头部企业,但其利润波动明显,这是否意味着公司业务经营面临挑战,未来其发展又能否稳健前行?从海伟电子的招股说明书中,或可 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毛利率波动影响净利润释放 成立于2006年的海伟电子,已在电容器薄膜领域深耕十九年。作为我国电容器薄膜产业国产化的关键推动者之一,其发展史,也是我国电容器薄膜产业自主 替代进程的真实写照。 在公司成立的四年后,海伟电子于2010年开始了我国第一条国产电容器薄膜生产线的研发 ...
新股前瞻|净利润波动明显,扩产计划与复合铜箔布局能否打开海伟电子估值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3:04
据招股书显示,海伟电子是一家电容器薄膜制造商,其主要生产电容器基膜以及金属化膜,该等产品是薄膜电容器的关键组成部分。而薄膜电容器凭借出色 的耐电压性、高频稳定性以及长使用寿命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力系统、工业设备及家用电气等多个领域。 灼识咨询表示,若以2024年的电容器基膜销量计算,海伟电子已经是中国第二大的电容器薄膜制造商。但从业绩来看,海伟电子收入端稳健,利润端则有一 定波动。 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海伟电子的收入分别为3.27亿(人民币,下同)、3.3亿、4.22亿元,实现持续增长;期内的净利润分别为1.02亿、6982.6万、8641.8 万,波动明显,且利润仍未回到2022年高点。而在2025年前五个月,海伟电子的业绩则有小幅下滑,其收入下滑约3.2%至1.57亿元,净利润下滑约4.56%至 3135.9万元。 海伟电子已成为行业头部企业,但其利润波动明显,这是否意味着公司业务经营面临挑战,未来其发展又能否稳健前行?从海伟电子的招股说明书中,或可 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毛利率波动影响净利润释放 成立于2006年的海伟电子,已在电容器薄膜领域深耕十九年。作为我国电容器薄 ...
海伟电子二次递表港交所,今年前五个月利润同比减少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59
上市申请与背景 - 公司于8月27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1] - 此次为2024年第二次递表 前次申请因超过6个月未获批准已于8月26日失效 [1] 市场地位与业务 - 以2024年电容器基膜销量计 公司为中国第二大电容器薄膜制造商 [2] - 2024年按电容器基膜收入计 公司市场份额达10.9% [2] - 产品包括电容器基膜及金属化膜 为薄膜电容器关键组成部分 [2] - 薄膜电容器终端应用涵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力系统、工业设备及家用电器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3.27亿元、3.30亿元、4.22亿元 [2] - 2024年前五个月收入1.57亿元 2025年同期为1.57亿元 [2][3]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6982.6万元、8641.8万元 [2] - 2025年前五个月净利润3135.9万元 较2024年同期3285.6万元下降4.6% [3] - 净利润下降主因金属化膜销量下降导致收入减少 [3] 客户集中度 - 2022-2024年及2025年前五个月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36.4%、34.9%、37.6%、42.1% [5] - 同期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17.3%、12.2%、12.6%、12.0% [5] - 主要客户包括薄膜电容器制造商(如厦门法拉电子)及比亚迪 [5]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前五大电容器薄膜制造商占据61.6%市场份额 [6] - 行业竞争关键因素包括产能扩张、技术专长、供应链整合、规模效率及客户关系 [6] - 具备自主设计开发生产线能力的参与者更能快速扩大产能 [6] - 主要客户比亚迪已开始自产薄膜电容器 [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6年 注册资本1.24亿元 位于河北省衡水市 [6] - 专注于电容器基膜、金属化膜等电子新材料研发与生产 [6]
佳鑫国际资源正式登陆港股;美的集团旗下安得智联递表港交所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7:01
公司上市动态 - 佳鑫国际资源于8月2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成为全球首家在港交所主板和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一带一路板同步上市公司 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达177.84% 报30.34港元/股 [1] - 美的集团旗下安得智联于8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2024年收入187亿元 净利润3.8亿元 2022年起三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14.8% 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33.0% 覆盖超9000家企业客户 管理仓储面积逾1100万平方米 可调配车辆运力58.6万辆 全国活跃送装网点超3500个 末端配送网络可触达100%乡镇 [2] - 海伟电子于8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 为中国第二大电容器薄膜制造商 中国唯一拥有电容器基膜生产线自主设计及开发能力企业 2024年在中国电容器基膜市场收入份额10.9%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力系统、工业设备及家用电器 [3] - 首创证券于8月27日公告拟发行H股赴港交所主板上市 控股股东为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 2022年12月22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4] 市场表现 - 8月28日恒生指数报24998.82点 跌幅0.81% [6] - 恒生科技指数报5644.02点 跌幅0.94% [6] - 国企指数报8916.93点 跌幅1.15% [6]
海伟电子,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13:1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河北海伟电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27日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 [1] - 以2024年电容器基膜销量计算 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电容器薄膜制造商 [1] - 按电容器基膜收入计算 2024年公司国内市场份额为10.9% [1]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5个月营业收入分别为3.27亿元、3.3亿元、4.22亿元和1.57亿元 [1]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0.7亿元、0.86亿元和0.31亿元 [1] - 净利润由2023年0.7亿元增至2024年0.86亿元 主要因电容器基膜销量增加 [2] - 2025年前5个月净利润由上年同期0.33亿元降至0.31亿元 主要因金属化膜销量下降 [2] 毛利率变动 - 2022-2025年前5个月毛利率分别为44.9%、31.2%、29.7%和35.5% [1][2] - 毛利率由2022年44.9%降至2023年31.2% 主因电容器基膜毛利率下降及新增金属化膜业务(毛利率较低) [2] 产品结构与客户集中度 - 电容器基膜为收入主要来源 2022-2025年前5个月占比分别为91.9%、71.8%、72.8%和78.5% [2] - 所有收入均来自国内销售 [2]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36.4%、34.9%、37.6%和42.1% [2]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17.3%、12.2%、12.6%和12% [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电容器基膜市场规模按销量计 从2019年4.62万吨增至2024年11.34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19.7% [3] - 预计2029年达22.41万吨 2025-2029年复合增长率14.1% [3] - 电容器基膜市场规模通常代表电容器薄膜产品规模 因多数产品以基膜形式交付 [3] 产品应用领域 - 电容器薄膜产品包括电容器基膜及金属化膜 为薄膜电容器关键组成部分 [1] - 薄膜电容器具耐电压性、高频稳定性及长使用寿命特点 [1] - 终端应用涵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力系统、工业设备及家用电器 [1]
海伟电子招股书解读:净利润增长17.5%,毛利率却下滑1.5%
新浪财经· 2025-08-28 00:3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专注电容器薄膜行业超15年 是中国第二大电容器薄膜制造商 产品包括电容器基膜和金属化膜 处于产业链中游 [2] - 采用直销模式 客户涵盖薄膜电容器制造商及比亚迪等企业 [2] - 拥有自主设计开发电容器基膜生产线能力 交付期短且投资成本低 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约25%水平 [9] 财务表现分析 - 2022-2024年收入从32.71亿元增长至42.17亿元 增幅28.0% 但2025年1-5月同比减少3.2%至15.71亿元 [3] - 2022-2023年净利润从1.02亿元降至0.698亿元 降幅31.5% 2023-2024年增至0.82亿元 增幅17.5% 2025年1-5月同比减少4.6%至0.314亿元 [4] - 综合毛利率从2022年44.9%降至2024年29.7% 但2025年1-5月同比从27.9%增至35.5% [4][5] - 净利率从2022年31.2%降至2023年21.2% 2024年为20.5% 2025年1-5月为20.0% [6] 产品结构与收入构成 - 电容器基膜收入占比持续超70% 2022年达91.9% 2025年1-5月为78.5% [7] - 金属化膜自2023年起贡献收入 占比约20% 但2025年1-5月降至13.7% [7] - 其他产品收入占比维持在6%-8%区间 [7] 供应链与客户关系 - 五大客户收入占比34.9%-42.1% 最大客户占比12.0%-17.3% 存在客户集中风险 [10] - 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74.4%-90.4% 最大供应商占比45.3%-73.3% 对主要供应商依赖度较高 [11] - 曾委托海伟石化采购电工级聚丙烯 2023年因外汇获取便利终止委托 [7] 产能与成本控制 - 生产线升级和扩建导致产能波动 2023年首条生产线升级致产能下降 2024-2025年部分生产线重启使产能上升 [8] - 电工级聚丙烯价格波动影响销售成本和毛利率 2022-2023年价格下降导致采购策略调整 [8] - 2022年收购宁国海伟51%股权后开展金属化膜业务 关联交易可能影响财务状况 [7]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集团合计控制约77.12%表决权 对公司决策有重大影响 [12] - 核心管理层行业经验平均超15年 但未提及明确股权激励机制 [13]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前五家公司占据61.6%市场份额 竞争激烈且集中 [9] - 面临同行产能扩充和技术创新等竞争压力 [9]
海伟电子递表港交所 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0:19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电容器薄膜制造商 产品包括电容器基膜和金属化膜 [1] - 公司是中国唯一拥有电容器基膜生产线自主设计及开发能力的企业 [1] - 2024年公司在中国电容器基膜市场收入份额为10.9% [1] 产品应用与客户群体 - 产品是薄膜电容器的关键组成部分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电力系统 工业设备及家用电器 [1] - 客户包括薄膜电容器制造商以及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企业 [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电容器基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电力系统领域 [1]
新股消息 | 电容器薄膜制造商海伟电子二次递表港交所 今年前五个月收入约1.57亿
智通财经· 2025-08-27 22:50
公司上市与股票信息 - 河北海伟电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27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公司曾于2月26日提交过申请[1] - H股面值为每股人民币1.00元 最高发行价包含1%经纪佣金及多项交易费用[3] 市场地位与产品 - 以2024年电容器基膜销量计 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电容器薄膜制造商 市场份额达10.9%[5] - 产品包括电容器基膜和金属化膜 是薄膜电容器关键组件 终端应用涵盖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电力系统 工业设备及家用电器[5] - 公司是行业唯一拥有电容器基膜生产线自主设计及开发能力的企业 现有五条生产线均为自主开发 产品厚度覆盖2.7微米至13.8微米[6] 行业增长前景 - 中国电容器基膜市场规模以19.7%年复合增长率从2019年46,200吨增至2024年113,400吨 预计2029年达224,100吨 2025-2029年复合增长率14.1%[6] - 新能源汽车用电容器基膜预计从2025年47,800吨增至2029年87,300吨 期间复合增长率16.2%[6] - 新能源电力系统用电容器基膜预计从2025年34,200吨增至2029年79,800吨 期间复合增长率23.6%[6]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从3.27亿元增长至4.22亿元 2025年前五个月收入1.57亿元[7] - 同期净利润从10200.7万元波动至8641.8万元 2025年前五个月净利润3135.9万元[7] - 毛利率从2022年44.0%波动至2025年前五个月35.5% 研发费用率从3.4%升至4.6%[8] 客户与产业链 - 公司处于产业链中游 客户包括薄膜电容器制造商及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企业[5]
电容器薄膜制造商海伟电子二次递表港交所 今年前五个月收入约1.57亿
智通财经· 2025-08-27 22:47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以2024年电容器基膜销量计 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电容器薄膜制造商 市场份额达10.9% [3] - 公司是行业内唯一拥有电容器基膜生产线自主设计及开发能力的制造商 [4] - 现有五条生产线全部为自主设计、开发及组装 产品厚度覆盖2.7微米至13.8微米 [4] 产品与应用领域 - 主要产品包括电容器基膜和金属化膜 是薄膜电容器的关键组成部分 [3] - 薄膜电容器具有耐电压性、高频稳定性和长使用寿命特点 [3] - 终端应用涵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力系统、工业设备及家用电器 [3] - 客户包括薄膜电容器制造商及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 [3] 市场规模与增长前景 - 中国电容器基膜市场规模从2019年46,200吨增长至2024年113,400吨 年复合增长率19.7% [4] - 预计2029年达到224,100吨 2025-2029年年复合增长率14.1% [4] - 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预计从2025年47,800吨增长至2029年87,300吨 年复合增长率16.2% [4] - 新能源电力系统应用预计从2025年34,200吨增长至2029年79,800吨 年复合增长率23.6% [4]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3.27亿元 2023年3.30亿元 2024年4.22亿元 2025年前五个月1.57亿元 [5] - 同期利润分别为10,200.7万元、6,982.6万元、8,641.8万元和3,135.9万元 [5] - 2024年毛利率29.7% 较2023年31.2%有所下降但高于2022年44.9% [7] - 研发开支持续增长 从2022年1,120.9万元增至2024年1,680万元 [7]
海伟电子港股IPO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智通财经· 2025-08-26 10:55
上市计划与股权结构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47,423,0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 - 14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29,019,539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流通 [1] - 主要全流通股东包括比亚迪股份(6,063,766股)、阳光电源股份(3,638,250股)及宜宾绿能股权投资(5,457,375股) [5] 行业地位与产品特性 - 以2023年电容器基膜销量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容器薄膜制造商 [3] - 核心产品包括电容器基膜和金属化膜,是薄膜电容器的关键组成部分 [3] - 薄膜电容器具有耐电压性能强、高频稳定性高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3] 产品应用领域 - 薄膜电容器终端应用涵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力系统、工业设备及家用电器四大领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