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资深投资人离职创业,现要IPO了!
IPO日报· 2025-06-23 13:19
威沃敦石油科技 - 公司主营业务为油气开采储层改造专用助剂及工具产品,主要客户为中石油、中石化及其下属分子公司 [3]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6亿元、1.71亿元、1.66亿元、2.25亿元,2023年出现下滑 [3] - 2021-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715.11万元、2600.71万元、1487万元、3200.56万元,2022-2023连续两年下滑 [3] - 控股股东何伟与段小丽夫妻合计控制公司70.04%股份 [4] - 何伟为西南石油大学名誉校友,曾任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油化厂厂长 [5] 爱思达航天科技 - 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结构及功能产品,主要产品为火箭整流罩 [6] - 2024年已助力商业航天火箭公司完成10次成功发射,累计助力中国民营商业航天28次成功发射 [7] - 2018-2022年完成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数亿元,投资方包括鼎晖投资、深创投等 [8][9][10] - 董事长张毅合计控制公司34.7875%股份 [11] 信诺维医药科技 - 公司聚焦肿瘤精准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和代谢性疾病等领域,已有10款创新药进入临床研究 [12] - 创始人强静曾任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参与多个医药企业上市项目 [12] - 累计融资超20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投资、杏泽资本、乐普医疗等 [13] 中科创新技术 - 公司为无损检测装备制造商和定制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1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6亿元、1.8亿元和1.91亿元,两年增长15% [14] 友邦散热器 - 公司为国内变压器用散热器龙头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8.9% [15] - 2024年出口占比超过35%,客户包括日立能源、西门子能源等全球头部变压器厂商 [15]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5亿元、2.77亿元、3.15亿元 [16] 百迈科医疗科技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手术缝线、介入栓塞材料等手术器械产品 [18] - 核心产品"封创翎"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8% [19]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67.59万元、1.74亿元、1.85亿元 [19] 锐牛股份 - 公司为中国农机胶带行业龙头企业,产品配套量国内领先 [20]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8亿元、3.08亿元、2.35亿元、3.06亿元 [21] - 2021-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590.12万元、6849.91万元、2913.72万元、5764.88万元 [21]
一口气收购4家公司!渤海汽车股价醉了!
IPO日报· 2025-06-23 13:19
交易概况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旗下四家子公司股权,包括北汽模塑51%股权、廊坊安道拓51%股权、智联科技100%股权及莱尼线束5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复牌后股价先涨停后连续两日跌停,累计跌幅超20% [2] 业务整合与拓展 - 交易前公司主营活塞及组件、轻量化零部件等,交易后将新增汽车外饰件、座椅骨架、电子产品及线束业务,形成"保险杠+座椅+线束+智能网联"的完整布局 [3][5] - 标的公司中北汽模塑2024年营收53.84亿元、净利4.54亿元,智联科技2023-2024年连续亏损(净利分别为-2695.70万元、-3253.21万元),四家公司合计贡献营收超58亿元,按持股比例测算净利约5.38亿元 [3] - 公司称交易将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优化资产总额、净资产及盈利指标 [3] 历史并购与转型 - 2015年纳入北汽体系后多次并购,包括2016年收购发动机部件公司、2018年收购德国TRIMET铝制结构件企业(后更名BTAH),从活塞制造商转型为覆盖动力总成、底盘、热交换及电子系统的综合零部件企业 [5] 财务表现与风险 - 2021-2024年连续四年亏损,归母净利分别为-0.90亿元、-0.62亿元、-1.99亿元、-12.64亿元,2024年亏损同比扩大535.66%,创上市20年最差纪录 [6] - 2024年巨亏主因德国子公司BTAH受俄乌冲突、汽车销量下滑及成本上涨拖累,2025年Q1营收同比降13.8%至9.97亿元,但因BTAH破产冲回部分计提实现扭亏(净利55.68万元 vs 去年同期-4523万元) [6][7] - 潜在风险包括标的估值未定可能形成大额商誉,以及智能网联企业与传统制造业务的整合难度 [8][9]
清华学霸创业!蚂蚁、英特尔参股!估值涨70倍!
IPO日报· 2025-06-23 05:41
公司概况 - 极智嘉科技成立于2015年,专注智能仓储物流和智能机器人技术,拥有全品类物流机器人系统,业务覆盖亚太、欧洲和美洲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向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交付56000台AMR,服务超800家终端客户(含63家财富500强企业),部署项目超1500个 [3] - 连续六年蝉联全球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9.0%,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约1%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52亿元、21.43亿元、24亿元,呈稳步增长趋势 [4] - 同期年内亏损从15.67亿元收窄至8.3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从8.21亿元大幅减少88%至9224万元 [4] - 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17.7%增至2024年的34.8% [5] 业务结构 - 核心收入来源于AMR解决方案(仓储履约、工业搬运)销售 [6] - 2022年起连续三年超70%收入来自海外市场,成为继大疆、Insta360之后又一全球化中国机器人企业 [6] 资本运作 - 2024年终止A股上市辅导后转战港股,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担任联合保荐人 [1][3] - 2016-2022年完成十一轮融资,投后估值从2.1亿元增长至150亿元,6年增长70倍 [8] - 主要股东包括郑勇(7.19%)、蚂蚁集团(4.93%)、云晖资本(5.06%)、英特尔(0.63%)等 [9][10]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郑勇为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双硕士,曾任职ABB、新天域资本,深耕机器人及投资领域 [8] - 创始团队及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21.7%股权,拥有55.36%投票权 [10]
南京抢“哥”权,“十三妹”笑收泼天流量
IPO日报· 2025-06-23 05:41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竞争格局 - 南京队以4-0大胜常州队后凭借净胜球优势登顶联赛榜首,暂时夺回"南哥"称号[4] - 南通队因少赛两场以1分之差排名第三[4] - 常州队遭遇5连败且未进1球,失球数达11个,稳居13支球队末位[4] 南京队的战略调整 - 为保住省会城市竞技体育话语权,南京队引入职业球员参赛[4] - 此次胜利缓解了经济长期被苏州压制、体育竞技可能被南通超越的双重压力[4] 常州队的流量经济转化 - 常州官方主动将"十三妹"等负面梗转化为营销热点,发起"笔画保卫战"等创意活动[5] - 主场对阵南京队吸引36712名观众创"苏超"纪录,门票二级市场价格达19.9元[5] - 球场广告牌覆盖江苏银行、金陵体育、京东、康师傅等跨领域品牌[5] 文旅融合营销案例 - 天目湖景区推出"光头游客免门票"活动迅速引爆流量[5] - 端午期间通过"9.9元球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及A级景区对扬州市民免票,3天吸引15万游客带动消费增长25%[5] - 推出"恐龙十三妹"IP玩偶首日销量破万,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实体消费[5] 城市品牌建设成效 - 自嘲式营销增强市民集体荣誉感,形成"常州队没赢过,但常州没输过"的舆论共识[6] - 通过足球赛事实现经济收益与城市形象提升的双重目标,展现文化自信[7]
定了!这家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
IPO日报· 2025-06-20 13:44
*ST锦港终止上市事件 - 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决定书 股票将于2025年6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预计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7月18日 退市原因为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2] - 公司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 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2] 财务造假细节 - 2022年虚增利润3610.45万元 占当期利润总额22.46% 2023年虚增利润6808.78万元 占比65.96% 2024年第一季度虚增利润1537.75万元 占比62.05% [2] - 2018-2021年累计虚增收入86.24亿元 其中2018年21.2亿元 2019年39.47亿元 2020年24.82亿元 2021年0.75亿元 [3] - 2018-2021年累计虚增利润1.79亿元 其中2018年0.21亿元 2019年0.39亿元 2020年0.44亿元 2021年0.75亿元 [3] - 2018-2024年连续7年存在财务造假行为 [4] A股退市市场情况 - 2025年以来A股已有13家公司完成退市 其中5家触及面值退市 3家触及市值退市 2家主动申请退市 2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家因吸收合并退市 [4]
14.9亿占款清偿倒计时!这家公司控制权或生变
IPO日报· 2025-06-20 11:09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因控股股东上海鹏盛筹划股份协议转让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股票将于6月19日起停牌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1] - 停牌前公司股价为7.86元/股,总市值为75.48亿元,股东户数为6.7万户 [2] - 上海鹏盛目前持有公司22.32%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全部处于质押状态 [5][13] - 此次控制权变更旨在推动化解公司面临的资金占用规范类退市风险 [2] 退市风险 - 公司因未按规定披露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6] - 2015年至2023年期间,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余额达14.91亿元 [6] - 公司需在2025年8月12日前完成14.91亿元资金占用的清收,否则将面临退市风险 [6] - 公司2024年度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 [6]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8亿元,同比增长18.13%;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246.45% [8] - 2022-2024年公司毛利率持续增长,分别为21.14%、23.62%及26.26% [8]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43亿元,同比增长29.56%;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253.08% [10] 股东变动 - 2024年末十大流通股东出现新进股东刘文华、郑秋红等 [1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十大流通股东再次变动,林文耀、UBS AG、梁沛光新进 [12]
科创成长层:大胆创新,小范围求证
IPO日报· 2025-06-20 06:33
科创板成长层设立背景与战略意义 - 科创板设立6年来已培育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 这些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44.79亿元 其中26家营收突破10亿元 22家上市后实现盈利 [2][3] - 新规允许未盈利企业通过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 并将适用范围扩大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2] - 改革旨在解决高研发投入企业早期融资难题 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 应对西方技术遏制和产业升级挑战 [2] 科创板企业成长特征与研发投入 - 54家未盈利上市企业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639.25亿元 显示硬科技企业研发强度显著 [3] - 未盈利企业呈现高成长性、长盈利周期特征 目前仅约40%企业实现盈利 投资者风险较高 [3] - 代表性企业包括中芯国际、寒武纪等 体现科创板对高科技企业的培育成效 [2] 制度创新与监管安排 - 缩短审核周期并试点IPO预审阅机制 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差异化制度安排 [3] - 建立层次调整操作程序 采用"新老划断"原则避免对存量上市公司造成冲击 [3] - 要求投资者签署专项风险揭示书 强化信息披露和中介机构责任 要求披露未盈利状况及研发进展 [4] 潜在实施挑战 - 未盈利企业估值难度大 面临退市风险高和交易活跃度不足等潜在问题 [4] - 需平衡未盈利企业与投资者利益 可能需加强技术商业化进展披露和研发失败预案管理 [5]
揭开“中国数谷”神秘面纱!26个大型数据中心齐聚!移动、联通、华为、苹果等一众巨头做邻居!
IPO日报· 2025-06-20 05:04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高清屏幕前,李悲鸿正在详细讲解如何借助强大的算力支撑动画渲染。作为公司董事长,近年来, 他带领公司运营的贵安超算中心,累计为广东、上海、湖北、四川及贵州等多个省市输送约3000 万卡时算力,并提供了超过3300次的服务支持。 五个月前,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春节档期大获成功,总票房突破158亿元, 其中,1900多 个特效镜头中,超过40%的渲染工作是由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贵安科创")运营 的贵安超算中心提供算力保障。 贵安科创被定位为政府数字文化产业的公共运营平台。作为链主企业,它致力于带动贵州贵安新区 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中国数谷"贵安新区凭借其智算产业的硬核实力,进而助推"大数据+实体 经济"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而"中国数谷"蓬勃发展的态势,亦是贵安新区近年来高质量发展的显 著例证。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亲临贵安,嘱托"中央提出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 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定位和期望值都很高,务必精心谋划、 精心打造" "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 ...
山海之境流淌“数字溪流”
IPO日报· 2025-06-20 05:04
贵安新区发展现状 - 贵安新区从荒芜之地转变为繁华新城,展现出显著的城市化进程 [1] - 腾讯数据中心作为"超级大脑"隐藏于山腹中,体现科技与自然的融合 [1] - 新区规划展示馆的科技含量与一线城市相当,展示未来宏伟蓝图 [1]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 - 贵州电网公司贵安供电局实现无人机自动巡线,通过智能作业中心"一键"下发任务 [1] - 无人机从机巢自动起飞执行220千伏林后Ⅰ回线巡线任务,覆盖从晨曦到夜幕的作业范围 [1] - 贵州长江汽车工厂进行纯电动货车和新能源客车生产,开展包括"关门一万次"耐久性测试在内的严格检测 [1][4] 产业多元化发展 - 中粮可口可乐贵州工厂生产夏日饮品,为当地提供清凉产品 [2] - 月亮湖湿地公园从自然水域转变为海绵城市重要组成部分 [2] - 当地特色美食包括苗家腊肉、凯里酸汤鱼、安顺裹卷、遵义豆花面等 [2] 科技与自然融合 - 贵安新区实现现代科技与传统自然风光的有机结合 [2] - 区域内钢铁玻璃建筑、工厂、小区与繁茂山林交替呈现 [2] - 中国联通贵安云数据中心等科技设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3]
英特尔持续减持,这家龙头公司市值跌去4成,现要赴港上市
IPO日报· 2025-06-19 12:20
公司概况 - 杰华特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少数能提供全面模拟集成电路产品的虚拟IDM企业,覆盖电源管理芯片与信号链芯片两大领域 [3][4] - 公司自研集成电路生产工艺平台,截至2024年底拥有2200款可销售产品型号,其中电源管理芯片超2000款 [4] - 2024年在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排名全球第八、国内第四,在DC-DC细分领域全球第六、国内第二 [5][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7.69%(14.48亿→12.97亿→16.79亿元),但净利润连续亏损(1.36亿→-5.33亿→-6.11亿元),两年合计亏损11.44亿元 [8][9] - 亏损主因2023年行业下行导致存货减值,以及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研发支出从3.05亿增至6.19亿元,占收入比重显著提升) [9] - 上市首日市值226.75亿元,2024年4月曾超250亿元,但2025年6月跌至134.47亿元,累计缩水40.7% [3][4] 股东结构 - 实控人Zhou Xun Wei和黄必亮通过香港杰华特及6家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40.94%股份 [11] - 华为哈勃投资持股3.03%未减持,为第一大机构股东;英特尔2024年累计减持1.76%股份并退出前十股东 [12][14]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53.3%降至40.7%,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41.6%降至26.4% [11] 行业背景 - 2023年半导体行业受终端需求疲弱影响,申万半导体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8.14% [8] - 2024年行业复苏,162家半导体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1.1%,净利润增长12.85% [8] 港股IPO计划 - 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产品扩展、海外市场拓展及战略并购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