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重组

搜索文档
盯上半导体材料 向日葵再谋跨界
北京商报· 2025-09-07 16:09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或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漳州兮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权及浙江贝得药业有限公司40%股权 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1] -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完成对贝得药业的全资控股(当前持股比例为60%)[1] - 公司股票自9月8日起停牌 停牌前一日(9月5日)股价放量上涨11.96%至4.96元/股 成交金额达6.03亿元 换手率9.93% 总市值63.85亿元[1] 标的公司业务属性 - 兮璞材料主营半导体市场电子级材料供应及一站式氟相关服务 此次收购构成跨界重组[1][2] - 贝得药业与公司现有医药业务协同 公司主营业务为抗感染类、心血管类、消化系统类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 历史跨界尝试记录 - 2024年3月曾计划与优盈新材料、二四九五共同投资设立金属基陶瓷项目公司 目标应用于光伏和半导体设备领域[2] - 因二四九五提供的产品经多次测试未达技术指标 于2024年4月17日终止合作 该筹划历时逾一年[2][3]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4亿元 同比下降8.33%[3] - 归属净利润116.07万元 同比下降35.68%[3] - 扣非净利润4.48万元 同比下降94.46%[3] 行业专家观点 - 投融资专家指出跨界重组存在较高整合风险 尤其当被并购企业与公司主营业务差异较大时[2]
盯上半导体材料,向日葵再谋跨界
北京商报· 2025-09-07 10:35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或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漳州兮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权及浙江贝得药业有限公司40%股权 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1] - 公司股票自9月8日起停牌 因事项存在不确定性需避免股价异常波动 [4] - 公告前股价出现异动 9月5日收盘价4.96元/股 单日涨幅达11.96% 成交金额6.03亿元 换手率9.93% 总市值63.85亿元 [4] 标的资产业务属性 - 兮璞材料致力于成为半导体市场电子级材料一级供应商 并提供一站式氟相关服务 此次收购构成跨界并购 [4] - 贝得药业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目前持有60%股权 交易完成后将实现全资控股 [4]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医药领域 涵盖抗感染类 心血管类 消化系统类药物研发生产销售 [4] 历史跨界尝试记录 - 2024年3月曾计划与优盈新材料 二四九五共同投资设立项目公司 从事金属基陶瓷研发生产业务 [5] - 合作于今年4月17日终止 因二四九五提供的产品经多次测试未达技术指标 未有实质性进展 [5] - 专家指出跨界重组风险较高 业务差异大将面临较大整合风险 [5]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44亿元 同比下降8.33% [6] - 归属净利润116.07万元 同比下降35.68% [6] - 扣非后净利润4.48万元 同比下降94.46% [6]
从“贴钱”买股,到“画饼”式承诺,通业科技的跨界重组疑云 |并购一线
钛媒体APP· 2025-08-21 13:15
交易概况 - 通业科技拟以不超过6.7亿元现金收购北京思凌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 交易附带协议: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向标的股东黄强及其关联方转让公司10%股权 总价约3.9亿元 [2] - 黄强出售股权仅获现金不足2亿元 需自掏腰包2.1亿元购入上市公司股权 [2][4] 财务异常 - 标的公司净资产在7个月内骤缩40% 从2024年末2.399亿元降至2025年7月末1.379亿元 [5][6] - 收购估值达6.7亿元 对应PE倍数21.7倍 属半导体行业并购中上水平 [5] - 2025年1-7月净利润仅535.16万元 较2024年度3088.68万元大幅下滑 [6] 业绩承诺风险 - 黄强承诺标的公司2026-2028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6亿元 [7] - 承诺值与历史业绩严重背离:2023年2949.74万元/2024年3088.68万元/2025年前7月535.16万元 [6][7] - 同业公司钜泉股份/力合微/东软载波/创耀科技近年业绩集体失速 [7] 业务协同质疑 - 通业科技主营轨道交通电气产品 标的公司主营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 [9] - 标的公司产品需转型至轨道交通非安全关键芯片领域 面临英飞凌等国际品牌竞争 [9] -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需与复旦微电子/基本半导体/国芯思辰等一线品牌正面交锋 [9] 关联交易疑虑 - 黄强同时控制杭州迈芯诺半导体 其核心资产上海启鸣芯半导体与思凌科业务高度重合 [10][13] - 启鸣芯从四川思凌科(标的全资子公司)转移获得发明专利 发明人包含黄强 [13] - 存在核心资产转移至关联公司的潜在风险 [15]
日播时尚:并购谋求第二增长曲线 重组转型破局发展瓶颈
全景网· 2025-08-04 02:19
交易概况 - 日播时尚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茵地乐71%股权 交易标的整体估值20.05亿元 以2024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 标的净资产增值10.19亿元 [1] - 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 实际控制人保持为梁丰 不涉及向变更后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购买资产 [1] - 现金对价支付无压力 公司已转让全资子公司日播至胜实业100%股权获1.385亿元资金 相关款项正按合同收取 [2] 标的资产价值 - 茵地乐为锂电池粘结剂龙头企业 主营锂离子电池专用粘结剂研发生产销售 2024年国内锂电池PAA粘结剂市占率达49% [2] - 标的财务表现优异 2023年净利润1.81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6.4亿元 净利润2.04亿元 按20亿元估值计算PE不足10倍 [1][2] - 评估采用收益法 估值被认为合理 标的具备良好发展潜力 [1] 行业前景与战略意义 - 锂电池行业未来十年将持续扩张 驱动因素包括低成本替代加速技术迭代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及储能需求爆发 [2] - 交易将形成服装+锂电池粘结剂双主业格局 拓宽盈利来源 增强核心竞争力 [3] - 跨界重组有助于应对服装主业经营压力 2024年因消费需求不足及固定费用较大导致净利润下降及营业亏损 [3]
玩转跨界重组!一年来连续出手四次!这家公司股价涨幅超200%
国际金融报· 2025-07-26 07:31
交易概述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武汉钧恒49%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交易对方包括彭开盛、谢吉平、陈照华等同信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股东 [1]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因彭开盛担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 陈照华、刘鹏为其一致行动人 [1] 标的公司背景 - 武汉钧恒成立于2012年 注册资本1536万元 总部位于武汉光谷 [2] - 主营业务为光模块等光通信产品的研发制造 产品应用于AI、HPC、IDC及光纤通信领域 [2] - 民用光模块为主要盈利来源 以短距离多模产品为主 [2] 收购历程 - 2024年5月首次收购武汉钧恒30%股权 交易作价1.95亿元 [4] - 2024年9月增资5000万元认购384.62万元新增注册资本 持股比例升至35% [4] - 2024年12月现金增资2.59亿元 持股比例增至51%实现控股 累计投入约5亿元 [4] - 标的公司估值在半年内持续提升 [4] 收购动因与协同效应 - 公司主营园林工程业务 2021-2024年营收从7.75亿元降至5.87亿元 净利润从0.8亿元降至0.66亿元 [5] - 武汉钧恒2023-2024年营收43481.92万元增至66620.53万元 净利润从1648.74万元增至6966.90万元 [5] - 标的公司2024年收入与净利润已超过上市公司 并表后将显著改善财务表现 [6] - 公司利用资金与管理优势支持标的公司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 [5] 业绩与市场反应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600-4900万元 同比重组前增长177.82%-278.14% [7] - 股价从2024年5月4元上涨至13元 涨幅超200% 市值突破100亿元 [7]
玩转跨界重组!一年来连续出手四次!这家公司股价涨幅超200%!
IPO日报· 2025-07-25 08:43
交易概述 - 汇绿生态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武汉钧恒49%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交易对方包括彭开盛、谢吉平、陈照华、同信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 [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彭开盛在汇绿生态担任董事兼副总经理,陈照华、刘鹏系彭开盛的一致行动人 [1] 标的公司情况 - 武汉钧恒注册资本1536万元,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武汉光谷 [3] - 主要从事光模块等光通信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AI、HPC、IDC、光纤通信等领域 [3] - 民用光模块已成为公司主要盈利来源,以适用短距离的多模产品为主 [3] 收购历程 - 2024年5月,汇绿生态以1.95亿元收购武汉钧恒30%股权 [5] - 2024年9月,汇绿生态增资5000万元认购384.62万元新增注册资本,持股比例升至35% [5] - 2024年12月,汇绿生态及彭开盛以2.59亿元现金增资,持股比例增至51%,实现对武汉钧恒的控制 [5] - 半年内累计投入约5亿元现金,武汉钧恒估值持续提升 [5] 收购动机 - 汇绿生态主业为园林工程、景观设计、苗木种植,2021年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 [8] - 2021-2024年营收从7.75亿元降至5.87亿元,净利润从0.8亿元降至0.66亿元 [8] - 通过跨界收购增加新的业绩增长点,发挥协同效应 [8] 财务影响 - 武汉钧恒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43481.92万元、66620.5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648.74万元、6966.90万元 [8] - 2024年武汉钧恒收入和净利润已超过上市公司 [8]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600万元至4900万元,比上年重组前同期增长177.82%-278.14% [9] 市场反应 - 自2024年5月首次宣布收购后,股价从4元持续上涨至13元,涨幅超过200% [10] - 公司市值已超过100亿元 [10]
粤宏远A终止博创智能收购计划,1.3亿元诚意金将原路返还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13:14
公司重组终止 - 粤宏远A终止收购博创智能60%股份 因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价格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1] - 交易对方需在终止协议生效后10个工作日内退回1.3亿元诚意金 并解除30%股份质押 [3] - 公司否认"忽悠式重组"指控 强调已支付1.3亿元诚意金并完成30%股权质押等实质性工作 [4] 公司财务状况 - 粤宏远A为老牌房地产企业 2023年和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343万元和-5279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有所增长 但扣非净利润依然亏损 [1] 并购背景 - 公司为寻求业务转型和第二增长曲线 筹划跨界收购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1] - 博创智能主营智能注塑成型装备 2020-2022年行业收入规模位列全国前十 [1] - 标的公司曾两次上市申请均失败 [1] 交易进程 - 2025年1月2日签署意向协议 拟现金收购博创智能约60%股份 [1] - 1月23日交易对方质押30%股份 公司支付1.3亿元诚意金 [2] - 交易推进期间完成尽调、业务访谈、客户走访等多项工作 [4] 行业背景 - 博创智能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 产品为加工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工作母机 [1] - 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显示该公司在注塑成型装备行业具有领先地位 [1]
ST宇顺豪赌数据中心:8000机柜资产能否成为自救关键?
新浪证券· 2025-04-28 09:41
公司重组计划 - ST宇顺拟以现金收购Olive Ida Limited间接控制的三家标的公司100%股权,包括中恩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申惠碧源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及中恩云(北京)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新增约8000个机柜运营规模,切入IDC赛道,但标的整体估值及交易对价尚未披露 [1] - 此次收购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关联交易,标的公司通过VIE协议控制架构实现股权持有 [2] 公司经营现状 - 公司原主营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屏及触控模组,覆盖智能手机、车载电子、智能家居领域 [1] - 2024年预计营收仅1.7亿至2.4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900万至2630万元,触发"营收低于3亿元且亏损"退市风险警示 [1] 交易方背景分析 - 交易对手Olive Ida Limited注册于英属维京群岛,通过凯星有限公司和正嘉有限公司间接持有标的 [2] - 标的公司核心运营实体均由JOSEPH WAI LEUK CHAN担任法定代表人,管理层存在同一自然人主导现象 [2] - JOSEPH WAI LEUK CHAN同时担任两家香港公司董事,与上市公司高管关系尚待核实 [2] 行业转型背景 - 公司选择跨界收购数据中心资产,反映传统制造业在退市压力下的转型焦虑 [2] - IDC行业虽为政策鼓励方向,但需关注标的资产质量、交易合规性及整合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