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破局与重构
新华日报· 2025-09-11 22:06
□ 张宸宾 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为内涵式发展筑牢核心保障。质量文化的建设不只是完善制度规范,更要求高校从 被动应对外部评估,真正转向主动追求质量上的卓越。其一,制度与文化的协同并进是质量建设的基 础。质量文化的养成,离不开质量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与运行。高校需搭建起健全的内部质量保障体 系,让质量标准贯穿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同时,要在教学质量监控、专业评估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 形成系统化、常态化的制度安排。其二,质量文化的深层转变在于价值认同和内化。高校需将质量理念 融入办学宗旨与发展规划,使其转化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向往。在制定评估方案时,评价指标既要彰 显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期待,又要顺应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新态势,将促进高校内涵式 发展作为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不但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还有利于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面向未 来,高校应持续探索和创新更多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其能够更加顺畅地融入时代和国家发展的要求,为 高等教育事业的长期繁荣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单位:无锡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传统高校教育 ...
降耗2克煤的“硬科技”突围
新华日报· 2025-09-11 21:55
行业背景与地位 - 煤电承担中国70%的顶峰保供和调节任务 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关键压舱石 [1] - 火电装机容量超过14.5亿千瓦 节能降碳改造需求与政策高度契合 [5] 技术创新与性能 - 自主研发导流式多级次减压汽封技术 填补国内空白 节能性能远超欧美竞品 [2] - 技术组合包含激光精准测绘与机器人精密加工 形成三位一体的能效恢复及抗衰减解决方案 [2] - 典型工况下可降低供电煤耗2克标煤/千瓦时 经中电联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 [2][5] - 实际应用案例显示煤耗降低效果显著:池州电厂机组改造后降耗2.10克/千瓦时 利港电厂机组改造后降耗1.08克/千瓦时 [4] 应用规模与成效 - 技术已应用于全国超过120台火电机组 [2][4] - 院士评估认为该技术每年可节省近百亿发电成本 减排上千万吨二氧化碳 [3] - 与五大发电集团、三大主机厂及地方能源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4] 产能与项目进展 - 总投资约10亿元的导流式汽封智能核心装备制造项目于2025年5月开工 [5] -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汽封近1.6万件 年销售收入达5.2亿元 税收贡献超3500万元 [5] 产学研合作 - 与东南大学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 创建技能人才共享平台 [4] - 获40余项专利 技术获国家节能中心专家认可 [5]
苏州高新区浒墅关百万“教育发展基金”启动
新华日报· 2025-09-11 21:54
教育发展基金 - 苏州高新区浒墅关启动教育发展基金 主要用于支持学校建设 奖励优秀师生 帮扶困难学生和推动教学创新 [1] - 爱心企业累计捐赠善款达100万元 [1] 心理健康支持计划 - 开展"阳光心灵"医校共建行动 由浒墅关经开区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合作 [1] - 行动内容包括面向教师 家长和学生的心理讲座 建立师生心理监测与预警机制 加强心育师资队伍建设 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1] 区域教育发展战略 - 浒墅关经开区深入实施"科教兴区 人才强区"战略 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并优化资源配置 [1] - 将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1] 教师表彰与捐赠活动 - 活动现场进行35年教龄教师表彰 [1] - 同步开展校园助学捐赠和爱心企业捐赠仪式 [1]
德国汉高太仓工厂二期启动
新华日报· 2025-09-11 21:54
公司动态 - 德国汉高集团在太仓港区启动消费品牌中国工厂二期工程 旨在建设现代化生产基地并提升其作为中国及亚洲地区战略基石的地位 [1] - 扩建项目通过新增土地和引入先进设备全面提升太仓工厂产能 包括支持新增沙宣全线洗护产品生产 [1] - 太仓工厂将作为服务中国市场的核心基地 并向日本、韩国出口美发产品以扩大亚太地区影响力 [1] 市场布局 - 汉高集团为世界500强企业且拥有超140年历史 旗下施华蔻、丝蕴等品牌在中国市场具有高知名度 [1] - 公司于今年3月启动中国工厂后 6个月内再度加码太仓港区开工建设二期项目 [1] - 太仓地区良好的物流条件和充足的人才储备被公司视为发展根基 公司对中国市场潜力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1]
高邮市:“双网融合”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新华日报· 2025-09-11 21:50
走进高邮经济开发区高沙园社区一组,党员先锋队正为老旧楼栋翻新外墙、更换落水管、修缮非机动车 库。这一场景,正是高邮市以"双网融合"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高邮市坚持党建 引领,聚焦群众需求和发展实际,持续推动治理资源下沉、服务触角延伸,走出了一条具有高邮特色的 基层治理新路径。 网格筑基,一网兜起大小事 "以前这楼梯扶手又旧又破,上下楼都得小心翼翼,现在好了,看着就舒心,走起来也踏实。"住在华雅 小区的翟阿姨笑着说道。开发区文游台社区依托网格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对华雅小区的外墙面、 楼道墙面和楼梯扶手进行改造,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机。 高邮市结合地域特点,采取分级分类治理路径,系统构建综合网格与专属网格相互衔接的治理架构。组 建以村(社区)工作人员、热心群众为主体,专职网格管理员、联络员、信息员等为支撑的多元化网格队 伍,实现网格覆盖率100%。同时,结合村(社区)"两委"集中换届工作,市委主要领导示范带动乡镇党委 书记、组织委员、村(社区)书记、联系指导员等"四方主体"广泛开展"六必访"工作(访经营主体、访老干 部、访老党员、访村民代表、访困难群众、访典型代表),下沉走访300余次,收集群 ...
“双轮”驱动,好项目纷至沓来
新华日报· 2025-09-11 21:50
产业发展战略 - 鼓楼区实施都市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 重点发展智能制造 新材料 数字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 - 印发《2025年全区十大重点工作》细化升级传统产业 壮大新兴产业 布局未来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举措[1] - 推动项目建设和产业建设协同并进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2] 重大项目进展 - 台子河南地块两个10亿元级重大项目(经控慧谷AI智造产业基地 京业汇数智健康装备制造基地)正加紧施工[1] - 围绕"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打造集研发 中试 生产于一体的产业新地标 计划引入智能制造 生命健康等领域上下游企业超200家[1] 企业案例与创新成果 - 江苏中天云箭科技有限公司两条产线满负荷运转 年产值约1500万元 计划新增两条生产线 满产后年产值将突破4000万元[2] - 徐州光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酒醅检测光谱仪应用于茅台酒厂发酵环节 每年可减少数万吨粮食浪费 拥有50多项专利技术[3] - 徐州市近距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从娱乐VR企业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 年营业额从几百万元提高至近2000万元[4] - 大唐无人机科普教育基地带动低空经济发展 鼓楼区已招引17家低空经济企业 形成研发 生产 教育 销售产业链条[5] 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 上半年高新技术企业产业产值突破3亿元 同比增长17% 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8.24亿元 同比增长60%[1] - 促成4家新型研发机构落地 开展高企培育全周期服务 摸排220家企业拟参加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 96家企业参评首批 28家企业参加国家高企认定[3] 经济绩效表现 - 上半年工业开票收入完成43.43亿元 同比增长8.4% 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8.1%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主城区领先[5] - 一批涉及精密制造 人工智能 互动模拟设备研发的优质科创类项目在鼓楼落地生根[1]
工行苏州科技支行助力半导体企业破解难题
新华日报· 2025-09-11 21:50
行业动态 - 工商银行苏州科技支行向半导体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发放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探针卡产线建设与研发升级 [1] - 探针卡作为芯片封装测试关键组件技术门槛高且长期被国际厂商垄断 [1] - 该举措助推中国芯片测试核心耗材突破技术壁垒并提升产业链安全韧性与自主可控水平 [1] 公司行动 - 工行苏州科技支行通过前期摸排主动捕捉企业研发攻坚及产线建设阶段的流动性需求 [1] - 银行组建专业团队开展尽职调查并基于企业经营现金流特点设计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 [1] - 金融服务方案缓解企业短期运营压力保障经营连续性同时实现风险有效管控 [1] 战略意义 - 本次贷款发放是银行支持科技型企业突破高端技术的重要实践 [1] - 该行贯彻落实国家科技金融政策导向的现实举措 [1] - 未来将持续优化科创金融服务通过更精准灵活的金融支持助力科创企业突破瓶颈 [1]
激活医械产业发展“新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9-11 21:48
聚合要素资源,激活产业发展动能。依托医疗创谷、小镇客厅等核心载体,规划打造企业展示区、创业 孵化区、党员活动区等多功能共享空间,加速成型"5分钟党群服务圈"。选聘35名懂政策、擅项目、精 招商的党员骨干,担任"人才服务专员""双招双引专员",主动联动域外驻点招商点,成功精准招引近20 个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落地生根,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注入新活力。从打破企业壁垒、整合分散资 源,到搭建协同平台、优化要素配置,综合党委以党建为纽带,既激活了本土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更 推动广陵医疗器械产业深度融入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区域培育新质生产力找到了基层实践的"落 地点"。 精准服务赋能,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紧扣企业"急难愁盼",构建"企业点单、党委派单、部门接单、反 馈评单"的闭环服务机制。针对辖区企业普遍面临的"拓展国际市场难、把握趋势不精准"问题,主动靠 前服务,联合外贸领域专业机构量身定制培训方案,举办外贸业务专题培训会,通过精准分析全球医疗 器械市场供需变化、政策法规动态,帮助30余家企业清晰掌握目标市场需求痛点与竞争格局,为企 业"出海"提供数据支撑与策略指导。聚焦扬州医疗器械检验检测这一行业空白,主动对接优质 ...
信长星许昆林会见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嘉宾
新华日报· 2025-09-11 15:14
9月11日,省委书记信长星、省长许昆林在南京会见出席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的部分嘉宾。 信长星、许昆林代表省委、省政府感谢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各高校院所长期以来给予江苏发展的大力 支持,感谢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各位院士专家对江苏发展的关心、作出的贡献。信长星说,在推动科 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我们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 体发展,充分发挥重大科创平台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着 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举办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就是为了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双向奔 赴"、科技供给与创新需求精准对接,共同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希望科技部继续给予关心指导,希望 与中国科学院持续深化省院合作,希望各位专家多为江苏发展建言献策,助力江苏在基础研究、重大平 台布局、前沿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 业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吴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何宏平,诺贝尔化学奖获 得者库尔特·维特里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苏德霍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
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开幕
新华日报· 2025-09-11 15:06
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开幕 大会开幕前,信长星、许昆林等参观了基础研究、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重大科研设施等科 技成果,并同科研人员交流。希望大家将科研优势与江苏的产业优势紧密结合,突出需求导向和产业化 方向,把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更好融合起来,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 产力。 许昆林在致辞时指出,江苏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决扛起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 一方阵的使命,聚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提升自主创 新能力,夯实高水平创新策源根基,加速高质量成果转化应用,构建一体化协同创新格局,做深做实科 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文章,推动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期待与大家深 化协作、共谋发展,着力打造动能澎湃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引领未来的新兴产业集聚地、开放共赢的制 度创新先行地。 吴兢指出,江苏是经济大省、科教强省,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科技创新寄予厚望。科技部将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支持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产学研 合作对接大会成为江苏推动产学研合作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