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

搜索文档
《湖北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为何被称为“目前最全”,有哪些创新?
中国环境报· 2025-09-15 01:04
《湖北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被称为"目前最全"的地 方船舶污染条例,《条例》有哪些要点?又有哪些创新?记者日前专访了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副院长、生态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朝霞。 中国环境报:您早在多年前就曾呼吁加快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立法。湖北省近日出台《条例》是否契合您 此前呼吁的内容? 杨朝霞:此前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时,我曾提出要重视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大气污染防治问题。长 江湖北段是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地、饮用水水源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同时也是"黄金水道"的重要 航段,船舶来往频繁、总量日益增长,船舶污染防治立法专门化已成为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 如今《条例》的出台为船舶污染防治专门化立法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也为生态环境法典"污染防治 编"的编纂提供了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尤其是《条例》对船舶噪声污染问题进行了 专门规定,既考虑到噪声污染对人类的影响,也考虑到对生物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立法的"人类中心主 义"桎梏。例如,由于噪声污染会对长江江豚的声纳系统造成影响,《条例》要求船舶排放噪声须符合 标准,并在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 ...
省级生态环保督察“督什么”“怎么督”?如何“督得好”?
中国环境报· 2025-09-15 00:31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期,在全面梳理了第三轮中 央生态环保督察特点的基础上,围绕下一步省级生态环保督察提出工作建议。 首先,坚持服务大局,明确"督什么"。聚焦重大战略确定督察重点方向,着重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减排与增绿相结合。为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重点围绕绿色低碳转型的结构减排、重大工程项目 的工程减排、党委政府及部门的管理减排三个方面开展督察,减少污染物排放、增强绿色发展新动能。 二是保存量与促增量相结合。督察属地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运用,不断优化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等情况。督察属地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矿山、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 工程实施情况,加强对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督。 三是"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立足"当下改",针对噪声扰民问题,督察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 定及管理、噪声综合整治情况等,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锚定"长久立",深入分析督察发 现问题的深层原因,特别是制度、政策、标准等层面的短板,提出完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议,推 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次,要树牢系统观念,理清"怎么督"。 ...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场馆有多少?如何推进“十五五”生态文明教育场馆建设?
中国环境报· 2025-09-14 23:2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 民自觉行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 馆、科教馆等,宣传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生态环境部会同中宣部等六部门发布的《"美丽中国,我 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要求,要 积极引导基础好、有条件、有意愿的单位,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场馆,面 向公众开放,发挥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2025年年底前,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至少1个 生态文明教育场馆。 生态文明教育场馆是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生态环境保护成果与生态文明实践的重要场所,是 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技能、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环境科学素 养的重要阵地,也是生动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伟力、阐释美丽中国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的重 要窗口。 为摸清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场馆底数,为"十五五"制定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场馆高质量发展政策决策作参 考,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指导下,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成立 ...
生态环境执法帮扶帮什么?怎么帮?太原的做法带来启示
中国环境报· 2025-09-12 03:19
近期,山西省太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对3家超标排放加油站开展了一次约谈。不同于传统执 法方式的是,此次约谈充分体现了"执法+服务"的特点。执法人员通过还原检测流程、展示数据报告等 直观方式,让涉事企业负责人清晰了解问题根源;通过详细讲解超标排放的危害,逐条解读大气污染防 治法等相关法规,要求加油站严格履行环保主体责任;针对部分企业提出的"设备老化不知如何更 换""运维标准不清晰"等困惑,执法人员深入现场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提供第三方运维机构名录,帮助 企业快速获取专业技术支持。同时,执法人员还梳理约谈中体现出的共性问题,编制《加油站油气回收 装置运维指南》,推动提升全市加油站精细化管理水平。 帮扶行动要注重对问题的解决。对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要具体指出问题的名称或事项,说明具体事 实、处罚理由等依据,把问题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让企业听明白,知道自身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对企业提出的疑问,比如不知道如何落实整改、不知道如何解决技术难题等,及时解答并提供解决问题 的方法与思路,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 普法要与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普法要针对企业污染物排放、治理设施运行开展,通过还原检 查流程、告知检测数 ...
扮靓城市应少些“一次性景观”
中国环境报· 2025-09-12 00:30
城市微更新景观管理问题 - 临时花箱在建成验收后普遍面临失管和脱管问题 逐渐沦为城市摆设和路边遗弃物 [1] - 缺乏后续管护资金安排导致花卉枯萎后杂草丛生 常被用作烟灰缸或垃圾箱 造成视觉污染 [1] - 大型活动或节庆结束后临时花卉被直接撤除 仅留下光秃秃的底座 形成资源浪费 [1] 管理责任归属问题 - 绿化保洁归属不明导致责任不清 道路保洁实行分片包干制但临时花箱既不属于道路也不属于绿化带 [1] - 难以落实专人清洁机制 导致景观由风景转变为煞风景的存在 [1] 项目设计改进方向 - 需要摆脱一次性模式 在项目设计和招标环节充分考虑善后安排 [1] - 既要注重城市美观又要强调资源节约 避免仅为验收通过而实施的虎头蛇尾方案 [1]
“十四五”收官在即,多省党政“一把手”调研部署生态环保工作释放哪些信号?
中国环境报· 2025-09-11 23:19
党政领导工作部署 - 多省党政"一把手"通过集体约谈、重点工作点评会、实地调研等方式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1] - 河南省委书记主持召开全省污染防治重点省辖市片区会聚焦大气污染防治 要求坚决摆脱传统路径依赖 [1] - 安徽省委书记赴巢湖调研强调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坚决防止治理后再污染 [1] 重点工作推进方向 - 湖南省委书记和省长对照"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30项指标任务 检视目标差距和问题短板 [1] - 焦作市市长在8天内针对大气污染防治暗访9次 对发现问题现场交办并限期整改 [2] - 许昌市委书记和市长、郑州市市长采用"四不两直"方式暗访督导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2] 攻坚任务实施策略 - 需全面梳理"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指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完成情况 进行系统盘点和精准评估 [3] - 针对滞后指标和未达预期任务制定专项攻坚方案 避免资源分散 [3] - 集中优势资源倒排工期 同时将攻坚任务分解到人并加强督查考核 [3] 长效机制建设 - 当前发现的短板不足和成功经验需转化为制度性成果 为"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依据 [4] - 党政领导干部掌握的实际情况和推动形成的跨部门协调机制 可为未来5年生态环保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4] - "十四五"收官工作将为"十五五"新篇章提供实践依据和决策方向 [4]
持续深化“五个转型” 引领磷化工绿色变革
中国环境报· 2025-09-11 06:13
核心战略定位 - 公司作为复合肥国际标准起草单位和行业领军企业 坚定践行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 投资60亿元打造全球领先磷化工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示范基地 [1] - 通过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 智能制造三轮驱动 探索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新路径 [1] 技术创新与低碳发展 - 构建以清洁蒸汽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 实现全流程碳排放强度下降 [2] - 投资600万元实施多元素生理专用肥装置热风炉蒸汽换热改造项目 大幅降低综合能耗 [2] - 投入4000余万元在硫磺制酸装置采用低温高催化活性烟气脱硫系统 脱硫效率显著 尾气二氧化硫浓度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2] 循环经济体系 - 提出磷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 打造磷矿—磷酸—磷肥—磷石膏—建材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 [3] - 投资8000万元建设现代化污水处理站 采用全膜法水处理工艺 处理规模达200m³/h 实现磷石膏渗滤液100%资源化利用 [3] - 建设水洗净化和改性处理磷石膏无害化处理装置 提升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率 [4] 绿色物流实践 - 新能源货车和叉车在原料及成品运输中使用比例达80%以上 [5] - 单辆新能源货车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吨 节省数万元燃油费用 [5] 战略转型方向 - 持续深化五个转型: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 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服务商转型 从资源消耗向循环利用转型 从达标排放向近零排放转型 从单一效益向综合价值转型 [5]
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切实提升执法效能
中国环境报· 2025-09-11 03:12
理论宣讲在生态环境执法中的核心作用 - 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并融入执法全过程以深化理论武装和指导实践 [1] - 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执法效能并破解复杂环境问题 [1] - 通过宣讲强化执法方向并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1] 执法效能与公信力提升 - 运用系统观念和法治思维溯源污染并规范执法程序 [2] - 阐释理论依据以消除公众误解并增强执法公信力 [2] - 通过问题导向思维锁定违法线索并实施靶向打击 [2] 多元共治与源头治理 - 面向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宣讲以推动源头预防和共建共治 [3] - 引导企业主动守法并加大治污投入以实现绿色发展 [3] - 整合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力量构建协同治理格局 [3] 执法队伍能力建设 - 通过理论宣讲提升执法者综合素养和问题处置能力 [3] - 激发青年执法者责任感并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3] - 锻炼理论联系实际和沟通协调等关键执法能力 [3]
深圳:执督察利剑 护绿水青山 促绿色发展
中国环境报· 2025-09-11 01:34
督察整改机制 - 成立市委书记和市长双挂帅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高位统筹部署整改工作 [3] - 将第二轮中央督察14项任务分解为38条具体措施明确20个市直部门和11个区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 [3] - 第一轮督察36项任务及838宗案件全部销号第二轮14项任务中6项已完成验收剩余8项将于2025年全面完成 [4] 技术创新应用 - 采用0.5米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自动检测生态问题线索识别效率比传统模式提升3-5倍 [5] - 通过遥感影像动态监测整改完成情况严格防范虚假整改和"一刀切"行为 [5] - 对跟踪发现的卫星遥感问题已全部完成现场核实并督促整改 [6] 固废治理成效 - 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回收利用率超49%无害化处理能力达3.2万吨/日实现全量焚烧和零填埋 [8] - 建筑废弃物消纳场和循环经济产业园计划于2024年底和2027年分别建成4座及7座 [8] 环境质量指标 - 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河流优良水体长度占比达82.8% [9] - 2024年1-8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标率95.5%PM2.5浓度降至16微克/立方米 [10] - 2024年施工噪声信访量同比下降18.8%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提升至96.2% [9] 绿色产业发展 - 碳市场累计成交量1.08亿吨成交额24.75亿元配额年度流转率居全国试点前列 [10] - 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超8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76.9%超充站和超充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 [10] - 绿色建筑总面积2.3亿平方米装配式建筑总面积超1.2亿平方米规模居全国前列 [10] 生态空间建设 - 国际红树林中心已正式设立并进入实体化运行 [11] - 公园数量从2个增至1320个户外步道网络延伸超3600公里 [11]
渭南以攻坚行动践行“蓝天之约”
中国环境报· 2025-09-11 00:50
空气质量改善成效 - 2024年渭南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41 优良天数 PM2.5浓度均创监测记录最佳 [2] - 截至6月30日优良天数118天同比增加9天 六项污染物浓度呈现"五降一升"态势 [2] - 臭氧平均浓度16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5.2% 夏防期臭氧超标天数同比减少12天 [4] 科技治污体系建设 - 193家企业完成环保门禁系统建设 94家接入市级监管平台 实现国三以下货车自动拦截 [3][4] - 建成119个空气监测站点实现镇办全覆盖 配备无人机 便携式监测仪 激光雷达等设备 [4] - 采用卫星遥感 雷达 走航车等技术开展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 建立"天地空"监测网络 [4][5] 秸秆资源化利用 - 蒲城县年处理秸秆3万吨 畜禽粪便2万吨 秸秆制肥能力提升至5万吨以上 [6] - 临渭区年加工秸秆30余吨 带动3000余名留守妇女人均年增收1500元 [6] - 推广小麦秸秆氨化技术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 减少焚烧污染并降低养殖成本 [6][7]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 拥有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26家 绿色产品1个 绿色工业园区2个 [8] - 18家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 10家完成能效认定 五大电厂燃煤消耗同比减少152.7万吨 [8] - 地热供热能力达233万平方米 淘汰老旧柴油货车2244辆(完成率93.34%) [8] 清洁能源运输体系 - 新增218辆新能源车 清洁运输比例达80.54% 淘汰非道路移动机械167台 [8] - 城市建成区机械化清扫率超90% 达优道路386条占比61.1% [4] - 在建工地和餐饮油烟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测系统 [4] 长效治理机制建设 - 建立"75311"指挥调度机制 实现市县镇村多级联动协同 [10] - 多部门组建12个督导组下沉一线 开展环保知识"六进"教育活动 [10] - 推动从行政驱动向法治化推动 从重点管理向全民治理转变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