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

搜索文档
解密“超阶”零碳大楼
中国电力报· 2025-09-18 03:19
大楼实现绿电自给与智慧储能 青岛供电相关负责人介绍,构建"建筑—交通—电网"协同减碳新范式,能在保障供电可靠的同时,实现 能源数字化管理和高效利用,是城市发展转型的新路径。特来电"超阶"零碳大楼则是这一路径的生动实 践,它融合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梯次储能、V2G(车网互动)、智能微网等十项先进技术,不 仅能够实现能源自给自足,还具备向电网柔性送电的能力。 该零碳大楼高116米,地上23层,外观与普通办公楼似乎并无二致。然而,大楼的南、东、西三个外立 面均采用光伏幕墙取代传统玻璃幕墙,总铺设面积约4750平方米。这些幕墙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年发电量预计可达40万千瓦时,犹如为建筑披上了一件高效的"发电外衣"。 9月11日,国网山东青岛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前往特来电刚投运不久的"超阶"零碳办公大楼,对分布式电 源接入点、并网设备运行状态、计量装置及保护系统进行全面检测,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工作人员 同步讲解日常维护要点和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帮助特来电提升设备运行效率,降低故障风险。 此前,该"超阶"零碳大楼于8月24日在青岛市崂山区正式投入运行。所谓"零碳",是因为大楼安装了光 伏玻璃,可以输送绿电;而 ...
黔西电厂智慧安全可视化系统上线
中国电力报· 2025-09-18 03:12
该系统集成多项前沿科技,为电力生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提升了安全管理效率与风险防控能 力。基于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该系统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提前预判潜在 安全风险,整合了视频监控与AI识别技术,可自动识别现场未戴安全帽、违规动火、高空抛物等不安 全行为,并即时抓拍存档,形成管理闭环。当人员出现违规操作、闯入危险区域时,系统立即发出预 警,通过报警方式将预警信息精准推送至相关人员手机,确保第一时间响应处置。在人员安全管理方 面,系统通过为每位员工配备智能定位终端,实现对人员位置、行动轨迹的实时追踪,不仅能实时掌握 人员分布情况,合理调度人力资源,还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确定人员位置,为应急救援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结合电子围栏技术,当人员靠近或进入危险区域时,系统自动发出声光报警,提醒人员注意安 全,有效杜绝违规行为发生。此外,智慧安全可视化系统还接入了智能"两票"及交接班系统。 8月底,国家电投贵州金元黔西电厂智慧安全可视化系统上线运行,让安全管理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 预防",从"被动监管"变为"主动防控"。 ...
云南德宏76座变电站全面“换芯”
中国电力报· 2025-09-18 03:05
近日,南方电网云南德宏供电局变电修试所远动自动化班传来捷报——历时数月的德宏供电局76座变电 站时间同步系统改造工程顺利完工。这意味着,原本依赖国外GPS授时的变电站,如今全部换上了我国 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同步时钟装置,德宏电网正式迈入"北斗计时"的全新阶段。 据了解,改造完成后,效果立竿见影:变电站彻底消除"毫秒级"时间误差,设备计时精准度大幅提升; 新时钟装置能实时显示年月日时分秒、北斗卫星接收数量和系统工作状态,运维人员日常巡检能够轻松 掌握设备情况,无需以往的反复核对数据,维护效率大大提高。 时间同步对电网而言至关重要。过去,"计时任务"主要靠GPS系统完成,此次改造完成后,德宏76座变 电站的"时间基准"全部切换为北斗,不仅彻底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还让时间精度更有保障。据了 解,此次改造共更换主时钟装置152台、扩展时钟装置35台,为每座变电站新装北斗卫星"蘑菇头"天 线,同时解决了老设备的"小毛病"——更换老化电线,为备用线路套上绝缘保护套,用槽盒整理线路。 ...
黑龙江省寒地电网运行维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中国电力报· 2025-09-18 02:58
9月9日,从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由国网黑龙江电科院牵头筹建的"黑龙江省寒地电网运行维 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顺利完成公示,标志着国网黑龙江电力首个地方电网标委会获批设立。 寒地电网运行维护是极寒地区电力保障的关键环节,涉及低温防冻、覆冰防治、冻土区设备运维等特殊 技术领域。多年来,黑龙江电科院在极寒电网运维领域持续积累,组织专家深入漠河、黑河等高寒区域 开展实地调研,系统分析低温、冻雨、覆冰等极端环境对电网设备的影响,为标准化工作奠定实践基 础。 据悉,该标委会将开展寒地电网运维标准体系研制、地方标准制修订及推广工作,重点规范极端气候下 设备巡检、缺陷处理等技术要求,填补寒地电网地方标准体系空白。这一进展将为黑龙江电网应对极端 气候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撑,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里程碑意义。 ...
江苏省首个S2G(站网互动)换电站进入常态化运营
中国电力报· 2025-09-18 02:51
9月11日,江苏省首个S2G(站网互动)换电站——南京江宁方山服务区蔚来换电站结束调试并正式转 入常态化运营阶段。这标志着南京在探索换电站参与电网削峰填谷的新模式上取得突破。 在8月的调试期间,该站选择每日下午及晚间两个用电高峰时段固定向电网放电,累计放电量超5200千 瓦时,最大放电功率达410千瓦,充分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据换电站运营方测算,该站目前仅通过峰 时放电,每日可获得约206元的额外收益,叠加政府补贴后经济效益显著。 该站由国网江苏南京供电公司与蔚来能源联合打造,其稳健运营为"站网互动"经济的商业化推广探明了 可行路径,也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创新实践。 S2G是一种创新的能源交互形式,它可将换电站内空闲电池的电量集中、大规模反向输送给电网。方山 服务区换电站作为国家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宁电通"的示范场景之一,全站配备21组电 池,总电池电量约1600千瓦时。 ...
国网天津电力AI赋能配网运行智能化转型
中国电力报· 2025-09-18 02:46
"10千伏某配电线路开关分闸。"9月11日,国网天津蓟州供电公司新型电力系统中心源网荷储协同管控 平台发出语音告警提示。"以前,我们平均每天要查看5000余条配网告警信息。现在有了AI研判和语音 提示,任何重要信息都不会漏掉,我们可以更精准地分析电网运行态势。"蓟州供电调度员王成帅介 绍。 近年来,天津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随着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等新型 负荷大量接入,电网从单向辐射网络转型为多源随机交互的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的运行方式也越来越 复杂。为有效开展新形势下的电网数据智能分析,积极推进配电网智能化转型,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加 快建设"电力+算力"深度融合的新型智能运维模式。 提效率 发现即处理 智能化 解放劳动力 为了增强配电网对分布式光伏的承载能力,天津电力首次采用"大模型+工作流"技术,自主研发了"告警 智能研判""线路态势感知"等AI应用,替代人工对负载率、电压平衡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风险预 警,实现精准定位潜在问题区域,为制定运维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持续突破,我们在能源管理、智能电网、智能调度等方面进行了更多尝试,向着打 造更稳定、更安全、更智 ...
“八新破八题” 高质量建设云南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电力报· 2025-09-18 01:48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 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作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 电力系统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推动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南方电网云南电网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电网")锚定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电网企业战略目标,立足 发展实际,突出优势禀赋,以"八新破八题"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迈出新步伐、迈向新阶段。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优势和挑战 云南是全国重要的绿色能源和"西电东送"基地,在资源、区位、技术、场景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有基 础、有能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优化电源新结构,破解调节能力欠缺难题。积极应对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攀高等挑战,聚焦加快大型稳 定电源建设和提升多元系统调节水平,协同推动各方加快储能建设、优化电源结构,持续提高电力系统 调节能力。抓好云南省中长期电源规划落地,服务托巴水电站、红河电厂扩建工程投产。充分挖掘存量 电源调节能力,加快新型储能、抽水蓄能等调节性资源建设。 建设坚强新网架,破解安全支撑不足难题。建成"四 ...
中国能建海外投资最大水电站满周岁
中国电力报· 2025-09-17 09:55
项目运营表现 - SK水电站自2023年9月14日投入商业运营以来累计向巴基斯坦输送清洁电力28亿千瓦时[1] - 运营期间实现电力生产零事故零损失的安全目标并建立100余项制度规程[5] - 项目被巴基斯坦政府授予优秀纳税单位等多个奖项[5] 能源结构影响 - 电站持续供应清洁电能有效优化巴基斯坦能源结构并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3] - 项目为筑牢巴基斯坦国家能源安全防线提供关键支撑[3] -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标杆项目显著体现清洁能源优势[3] 社会经济效益 - 建设期间为当地提供6000余个就业岗位且运营期稳定提供100多个就业机会[5] - 连续7年植树超15万棵并援建鳟鱼孵化所和当地政务服务中心[5] - 开展教育助学活动并在自然灾害期间积极参与抢险救灾[5] 战略合作意义 - 项目作为中巴经济走廊首批清单项目及中国能建海外投资建设的最大水电站[1] - 为构建新时代中巴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支撑并为高质量共建中巴经济走廊注入新活力[3] - 巴政府表示将强化安全保障并深化与中方合作[3]
西北首座抽水蓄能电站通过验收,年促清洁能源消纳26亿千瓦时
中国电力报· 2025-09-17 09:39
项目概况 - 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工程通过专项验收 为西北首座抽水蓄能电站 将保障西北电网安全 促进新能源消纳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1] - 电站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 是国内首座由设计院牵头EPC建设的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1] - 中国电建所属西北院牵头 联合水电三局 水电十五局联营体EPC总承包[1] 技术参数 - 电站装机容量1200兆瓦 安装4台单机容量300兆瓦立轴单级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1] - 电站属一等大(1)型工程 由上水库 下水库 输水系统 地下厂房和地面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1] - 双向双倍调节能力达240万千瓦[2] 运营数据 - 上 下水库挡水 泄水建筑物均经过3个汛期考验 最高运行水位已达到正常蓄水位[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4台机组单机运行时间均已超过4300小时[1] - 累计机组发电量28.94亿千瓦时 抽水电量35.30亿千瓦时 电站综合循环效率达81.13%[1] 环保效益 - 每年可促进风 光等清洁能源消纳超过26亿千瓦时[2] - 每年节约标准煤耗16.5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49.6万吨 具有显著节能减排效益[2] 功能定位 - 承担电力系统调峰 填谷 调频 调相等任务[1] - 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挥重要作用[2]
四川盆地页岩气井日产140万立方米,刷新我国纪录
中国电力报· 2025-09-17 09:33
页岩气勘探突破 - 四川盆地资阳页岩气田两口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 刷新我国页岩气产量纪录[1] - 其中一口井测试日产气量达到140.7万立方米 开发气藏为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系页岩层系[1] - 高产井位于地下4500米以深区域 属于超深层页岩气勘探范围[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首次采用国内最大尺度携砂压裂一体化装置 创新形成超深层页岩气压裂技术[1] - 突破复杂地质工程条件挑战 包括难钻地层厚、埋藏深、压力高、温度高等难题[1] - 实现页岩气勘探开发广度和深度上的战略突破 拓展开发空间和资源潜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