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巨潮资讯
icon
搜索文档
恩捷股份:近期下游客户需求和订单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巨潮资讯· 2025-09-12 03:29
公司经营与订单情况 - 隔膜产品品质好且具有行业品牌优势 受到众多下游客户一致认可 [2] - 近期下游客户需求和订单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2] - 目前产能利用率较高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 半固态电池业务布局 - 控股子公司江苏三合电池材料科技已有2条产线 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供应能力 [2] - 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半固态电池隔膜市场 [2] 全固态电池材料研发进展 - 控股子公司湖南恩捷前沿新材料科技专注高纯硫化锂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产品研发 [2] - 高纯硫化锂产品已完成小试吨级年产能建设和运行 [2] - 硫化锂中试线已经搭建完成 [2] - 10吨级固态电解质产线已经投产并具备出货能力 [2] - 公司将继续投入研发并积极开拓市场 加深与客户合作和技术交流 [2] 固态电解质技术特性 - 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使用溴等元素掺杂提升离子电导率 [2] - 通过晶格缺陷调控与晶体结构优化降低Li⁺迁移位垒 增加Li⁺载流子浓度或拓宽迁移通道 [2] - 制备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具备超低粒径和超高离子电导率两大核心特性 [3] - 超低粒径与超高离子电导率形成显著协同效应 为高性能固态电池开发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3]
曼恩斯特:固态电池前段整线等多款设备获客户认可
巨潮资讯· 2025-09-12 03:22
业务进展 - 固态/干法相关设备订单已于今年陆续发往客户现场 包括干法多辊成膜系统 陶瓷双螺杆纤维化设备 固态电池前段整线等多款设备 [2] - 调试验证效果取得客户认可 围绕干湿法双线布局积累较丰富的前段技术储备及验证数据 [2] - 在多工序设备均取得订单落地验证 在新型陶瓷材料 双螺杆高效分散 超薄湿法涂层 活性物质与固态电解质双层共涂等技术均有一定创新性和优势 [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56,048.29万元 同比增长59.9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1.33万元 同比下降132.66% [2] - 受2024年新增订单下滑影响 涂布应用类收入及利润均有所下滑 [2] 订单与市场 - 锂电产业链逐步回暖 下游客户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 [2] - 今年新签订单相比去年有明显增加 海外订单相比去年也有所增加 [2] - 上半年实现境外收入1,787.81万元 同比增速146.51% 全球化体系建设工作逐步取得成效 [2]
豪恩汽电再获9.72亿元车企项目定点,预计今年底开始量产
巨潮资讯· 2025-09-12 03:15
业务进展 - 公司获得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全景摄像系统、AK2雷达系统、DMS&OMS、行驶记录系统产品定点信 [2] - 项目生命周期5-7年 预估总营业额9.72亿元 [2] - 预计2025年12月开始陆续量产 [2] 客户关系 - 该客户为公司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2] - 客户经营状况良好且具备较强履约能力 [2] 技术实力 - 此次定点证明公司在汽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领域的技术实力 [2] - 公司专注于汽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研发设计制造销售 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 发展战略 - 公司将持续加大智能驾驶感知系统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性能 [2] - 积极拓展与更多汽车品牌合作以提升市场份额 [2] - 通过技术升级和合作拓展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2]
海外布局迎重要进展!西典新能泰国子公司正式成立
巨潮资讯· 2025-09-12 03:08
海外战略布局进展 - 泰国子公司WEST DEANE NEW POWER (THAILAND) CO,LTD于9月11日完成注册登记正式成立 [2] - 公司于2025年6月24日审议通过泰国生产基地建设议案 7月10日获股东大会批准 [2] 泰国子公司基本情况 - 注册资本500万泰铢 注册地址位于泰国曼谷Bang Khun Thian区 [3] - 股权结构为新加坡子公司持股90% WEST DEANE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股10% [3] - 经营范围涵盖电动汽车电池制造 零配件组装 电力传输设备研发及电池原材料进出口业务 [3] 泰国市场战略意义 - 泰国作为东南亚交通枢纽和制造业基地 具备良好投资环境和市场潜力 [3] - 生产基地将利用当地资源政策优势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3] - 子公司将作为东南亚研发中心推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创新 [3] - 布局有助于开拓东南亚市场 提升新能源电气领域竞争力 [3]
ST赛为智能推进债权债务重组,签署验收结算及付款协议
巨潮资讯· 2025-09-12 03:01
项目背景与合同关系 - 公司与贵州南智云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7年3月6日签订贵州省(安顺)数据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合同 合同总金额3亿元整 并于2022年1月10日签订补充协议 [2] - 截至目前 除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分项未完成外 工程已完成其他分项初验验收 但合同款项尚未结算 [2] 债权债务重组协议核心条款 - 协议签订后5日内 双方协调动环分包商完成施工并永久授权给南智云谷 同时公司移交项目一半门禁卡 双方共同管理 [2] - 若动环分包商因公司欠款需支付 南智云谷配合资金抵扣 不足部分公司先支付50% 南智云谷垫支剩余50% 后期从项目款中扣除垫支部分 [2] - 动环授权完成后3日内 公司移交全部门禁卡和设备管理权限 提交整体终验及结算资料 进行联调联测 [3] 验收与结算安排 - 公司完成工作后 南智云谷应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加盖公章及法定代表人签字的最终验收报告及结算报告 需符合合同技术标准 [3] - 本次重组有助于加快应收款收回 降低资金压力 应收款收回金额依据南智云谷支付时间确定 存在不确定性 [3] 财务影响 - 公司已对该笔3亿元应收款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如能收回债权将减少部分损失 [3] - 预计对公司2025年度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 最终数据以年度审计机构确认为准 [3]
环旭电子:预计明年N-in-one模组会带来显著收入增量
巨潮资讯· 2025-09-12 02:55
AI穿戴设备业务进展 - 公司今年向北美头部眼镜客户提供Wi-Fi SiP模组[2] - 已获得N-in-one高集成度主板模组订单 预计明年带来显著收入增量[2] - 高集成度主板模组将于明年上半年开始批量出货[2] SiP行业技术趋势 - AI端侧技术发展将大幅提升端侧AI模型能力 推动实时AI服务体验[2] - 高算力需求推动产品向小尺寸、低功耗、高集成模块发展[2] - 技术迭代趋势为SiP业务打开广阔成长空间[2] 手机SiP应用前景 - 公司发现大客户在新应用方向的潜在需求 可能带来重要新料号[2] - 大客户未来2-3年计划打造端侧AI产品序列 涵盖手机、可穿戴、智能家居等品类[2] - AI驱动有望引发强劲换机周期 使产业链供应商普遍受益[2]
佰奥智能:新能源贮能电池外壳加工设备已交付客户使用,需求将持续增加
巨潮资讯· 2025-09-12 02:55
业务发展 - 新能源贮能电池外壳加工设备完成验证并交付客户 设备需求持续增加 [2] - 公司利润主要来源于消费性电子 新能源汽车 火工品及含能材料四大业务板块 [2] 技术优势 - 通过技术创新巩固并提升市场竞争优势 确保较好盈利能力 [2] - 具备针对特定领域(如机壳 线速等)提供高精尖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 [2] - 帮助客户实现从局部改进到系统升级的跨越式转型 降低多环节协调成本 [2] 客户关系 - 与鸿海集团鸿腾精密 工业富联及富士康等头部客户建立深度协作关系 [2] - 具备与头部客户协同创新的合作能力 持续深化服务客户粘性 [2]
经纬恒润:正开发基于英伟达Orin城市NOA方案,计划今年年底量产
巨潮资讯· 2025-09-12 02:48
技术研发进展 - 基于英伟达Orin的方案正在开发中 计划2023年底量产 具备城市NOA功能 配套提供11个摄像头及雷达[2] - 高速NOA领域已量产基于Mobileye方案及TI TDA4方案 海外市场将推广48发48收4D毫米波雷达[2] - 碳化硅功率模块已应用于公司电子产品业务 在多合一项目中获得定点应用 获得供应链上下游认可[3] 产品业务布局 - 大总成产品包括电池包/电驱桥/集成热管理 其中电池包部分型号已量产 应用于特种载具平台[3] - 集成热管理和电驱桥处于研发阶段 将优先应用于特种载具平台和无人驾驶运输工具[3] - 研发大型总成过程中孵化出碳化硅功率模块等衍生技术产品[3] 市场环境与战略 - 中国智能驾驶市场竞争激烈 法规持续调整 政府加强智驾法规管控并严格限制车企宣传[2] - 研发投入有效性获验证 域控制器/底盘/新能源等领域投入已转化为良好产出[2] - 海外布局包含马来西亚工厂和德国研发中心 投入将逐步转化为实际产出[2]
国巨再度发起收购案,瞄准茂达电子28.5%股权
巨潮资讯· 2025-09-11 15:49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国巨计划公开收购茂达电子28.5%股权 溢价幅度达20% [1] - 国巨于今年5月9日对芝浦电子发动公开收购 并于9月2日获得日本外国直接投资(FDI)许可 [1] 目标公司业务概况 - 茂达电子为功率半导体设计公司 从事混合信号功率芯片与感测器的设计、测试、生产及销售 [1] - 主要产品线包括风扇马达驱动IC及电源管理IC 应用于笔记本电脑、DDR存储器等领域 [1] - 近年于工业应用布局逐渐为公司带来效益 [1] 收购进展与预期 - 随着FDI核准取得 国巨对完成本次公开收购充满信心 [1]
铠侠计划于2027年推出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的AI SSD
巨潮资讯· 2025-09-11 14:00
技术合作与产品开发 - 公司计划到2027年实现AI SSD商业化 其数据读取速度比传统产品快近100倍[1] - 公司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用于处理生成式AI计算的服务器SSD 旨在部分取代作为GPU内存扩展器的HBM[1] - 新型固态硬盘支持PCIe 7.0标准 属于次次世代标准[1] 产品性能与实施计划 - 英伟达给出的目标读取性能是2亿IOPS 公司计划通过两块固态硬盘协同运作实现这一速度[1] - 公司正根据英伟达提案研发新型固态硬盘 预计2026年下半年发出首批样品[1] 市场预测与行业需求 - 公司预测到2029年将有一半的NAND芯片被AI相关产业购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