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
金融时报· 2025-09-18 12:44
公司投资设立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人保健康运用自有资金2亿元人民币全资投资设立人保健康管理公司[1] - 人保健康持股比例100%[5] - 这是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成立以来批复同意设立的第一家非金融子公司[1] 公司战略布局 - 人保健康自2021年起筹划布局建设健康管理公司[5] - 2025年8月20日获得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批文[5] - 公司将建设覆盖全国的自有医疗健康服务网络 升级优化集团统一健康管理平台[5] - 逐步打造人保自有特色医疗 康复护理 慢病管理 药品供给等服务供应能力[5] - 完善客户健康干预 体检就医等全流程服务 加强医疗数据多场景应用[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保费收入首次突破400亿元平台[6] - 预计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00亿元以上[6] - 健康险保费增速达18.9% 较人身险公司平均水平高出18.7个百分点[6] - 连续5年增速跑赢市场[6] - 新准则净利润达51亿元 同比增长49.6%[6] - 净资产收益率实现29.9%[6] - 近5年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达167.5%[6] - 盈利能力跻身行业第一梯队[6] 公司定位 - 人保健康是国内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6] - 公司积极构建服务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健康保障体系[5] - 目标建设功能有效发挥 健管优势突出 量质跻身前列的一流健康险公司[5]
警惕!这些是假冒银行卡!
金融时报· 2025-09-18 06:42
假冒银行卡骗局模式 - 假冒银行制造混淆 盗用正规银行字号及品牌标识 采用相近配色方案 印制虚假官方客服电话 [3] - 高额补贴利益引诱 谎称消费扶贫爱心卡或养老补贴专用卡 宣称可领取高额补贴或特殊待遇 [3] - 虚假平台制造陷阱 利用虚假APP 网站或客服电话 展示卡内高额余额或谎称寄送贵重赠品 [3] - 巧立名目骗取钱财 以激活账户为借口收取制卡费 手续费或保证金 [4] - 套取客户个人信息 大肆获取受害者及家人信息 为后续诈骗创造条件 [4] 金融监管机构防范指引 - 认准官方渠道办理业务 通过银行官方客服 官方网站 官方APP或营业网点 [4] - 警惕高额补贴诈骗 任何声称无需审核即可获得高额补贴的说法均需保持清醒 [4] - 拒绝支付不明费用 凡要求先交钱才能用卡或领补贴的切勿向陌生账户转账 [4] - 严防个人信息泄露 不交予个人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不扫描不明二维码 不点击可疑链接 不下载不明APP [4] - 及时核实举报可疑情况 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电话 保存通话记录 转账凭证等证据寻求司法帮助 [4] 特殊群体风险防范 - 老年人需谨慎处理陌生人散发的银行卡 陌生来电和不明快递 [5] - 对补贴 福利等不明信息保持警惕 警惕意外之财 [5] - 亲朋好友应关心提醒老年人 共同防范银行卡诈骗 [5]
金融伴跑“避暑经济” 助临夏青山变“金山”
金融时报· 2025-09-18 02:15
文章核心观点 - 临夏州凭借22℃夏季平均气温和独特地理禀赋成为新晋避暑旅游热门目的地 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信贷支持推动"避暑经济"发展 助力当地从单一景区旅游转型为全域旅游模式 将气候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 [1][2][7] 交通基建与旅游通道建设 - 全长286公里的临夏州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串联4县景点 成为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内新旅游热点 [2] - 农发行临夏州分行提供2.76亿元贷款支持旅游大通道建设 确保项目如期投用 [3] - 兰州银行临夏分行向和政县咀头村整村授信5000万元 其中1100万元贷款用于餐饮文旅、养殖等富民产业 [3] 景区开发与运营支持 - 康乐县农信联社向草长沟景区发放200万元贷款 满足海拔2400米景区的运营资金周转需求 [2] - 兰州银行临夏分行为和政县大桦梁星语云端景区提供2600万元贷款 支持太空舱、特色民宿等建设 [2] - 农发行临夏州分行向和政县劳动实践基地发放2.06亿元贷款 建设滑雪场及综合教育基地 打造"康养+旅游+教育"一体化模式 [4] 森林康养与生态产业 - 和政县森林覆盖率36.56% 植被覆盖率95% 2023年两个镇入选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镇 [4] - 农发行临夏州分行发放1.5亿元绿色贷款支持森林康养产业 金融机构强化上下游企业金融保障 [4] - 农发行累计发放超5亿元贷款用于公路改建、流域治理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 [5] 美食产业与金融服务 - 东乡县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东乡手抓贷""餐饮贷"等产品 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餐饮类贷款超5亿元 [7] - 全州金融机构向1.3万户餐饮企业及个体经营者发放贷款16.05亿元 促进美食与养殖、文旅产业融合 [7] - 临夏农商银行向八坊十三巷小吃店提供20万元贷款 支持特色美食店铺升级改造 [6] 政策协同与产业融合 - 中国人民银行临夏州分行推动政银企协作 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常态化融资对接 [5] - 当地探索"金融+美食+N"模式 通过美食产业带动创业增收 每10名东乡族群众中就有1人从事餐饮行业 [7] - 河州牡丹文化公园建设项目获农发行4800万元信贷支持 丰富文旅生态呈现方式 [5]
擦亮养老金融金名片 浙江农商银行系统打造老年友好型银行
金融时报· 2025-09-18 02:10
近年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全面加强与全省各级地方组织部门、老干部工作系统、民政系统等政府部门 合作,以深化党建联建为纽带,以升级养老服务网络、打造"老年友好型银行"为抓手,推动惠老服务和 养老金融共赢发展。 近年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全面加强与全省各级地方组织部门、老干部工作系统、民政系统等政府部门 合作,以深化党建联建为纽带,以升级养老服务网络、打造"老年友好型银行"为抓手,推动惠老服务和 养老金融共赢发展。 深度融合"党建+金融" 共同探索银色家园共建 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密切与老干部工作系统联系,推动老干部工作和养老金融工作双向发 力。一是开展体系化战略合作。在2019年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发文推行党建联建基础上,2020年6月,与 省委老干部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有效整合双方资源,共同推动建设银色家园、服 务银发人才等体系化合作,目前共有10个地市管理部、81家行社与当地老干部工作部门开展战略合作。 二是健全常态化落实机制。强化考核引领,将共建银色家园纳入全系统年度党建工作要点、行社党委落 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和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建立常态会商交流、协同推进机制,协办全省银 色 ...
贷”动千帆逐浪去 广东湛江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服务“耕海牧渔
金融时报· 2025-09-18 02:07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创新推出信用海洋牧场"整域授信"模式 通过开渔节期间组织30多场宣传对接活动推动金融机构精准服务海洋经济 提升渔业主体金融可得性和覆盖率 [1][2][8] 政策与监管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指导湛江市分行自2023年创新开展信用海洋牧场"整域授信"工作 创立以海洋牧场为主体的授信新模式 [1] - 通过开渔节契机构建"沉浸式"互动场景 包括现场宣传 融资对接和走访调研 点亮湛江蓝色征信地图 [2] - 未来将持续深化"整域授信"工作 丰富信用评价指标 扩大授信范围和金额 支持海洋金融产品创新 [8] 金融机构参与情况 - 全市金融机构在开渔期间开展30多场宣传推介活动 举办5场融资对接会和2场海洋经济调研分析会 [1] - 广东遂溪农商银行建立"1+4"宣传网络 覆盖草潭 杨柑 河头 北坡4个沿海乡镇 活动吸引上千人次参与并收集20余条贷款意向 [4] - 该行海洋牧场整域授信已惠及1643户养殖户 贷款余额达6.4亿元 [4] - 建设银行湛江市分行为海洋牧场企业提供综合授信支持超27亿元 运用创新产品为小微企业和农户投放贷款超5亿元 [6] 金融产品创新 - 金融机构推出多款专属信贷产品包括"海洋牧场贷" "东风螺产业贷" "渔船贷" "种养贷"等 [4] - 中国银行湛江分行针对东风螺养殖场景设立"优享贷"专属普惠金融产品 单场对接会收集融资意向超2000万元 [5][6] - 工商银行湛江分行通过普惠金融绿色通道发放3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南美白对虾养殖 [7] 业务落地成效 - 中国银行湛江分行推动"优享贷(东风螺分行特色场景版)"落地350万元 实现当场洽谈 收集资料和启动审批 [7] - 工商银行湛江分行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300万元信用贷款审批发放 解决企业采购虾苗和升级设备需求 [7] - 建设银行与广东省粤西水产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信贷支持和资源对接领域深度合作 [6] 行业影响 - 金融支持显著提升养殖规模扩展速度 如东风螺养殖因信贷支持快速兴起成为"新贵"产业 [5] - 金融服务覆盖水产企业 码头 水产市场等全产业链环节 宣传范围覆盖全部县域和主要城区 [3] - 纯信用贷款产品有效解决渔民缺乏抵押品的融资困境 贷款利率具有竞争优势 [3][7]
推动数字化金融服务向乡村延伸 内蒙古兴安盟借金融科技之力让乡村金融服务更具效率
金融时报· 2025-09-18 02:07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分行引导商业银行创新服务模式、优化金融产品,推动数字化金融服务向乡村延伸 [1] - 工商银行兴安盟分行推广“兴农通”客户端,整合村务管理、农产品信息、金融业务办理等功能,截至2025年8月末新增用户22945户,覆盖6个乡村,服务个人客户约6000户 [2] - 工商银行兴安盟分行配备流动银行车和便携式智能终端,年均现场办理业务超1000笔次,有效弥补偏远地区金融服务空白 [2] - 邮政储蓄银行兴安盟分行构建全线上信贷体系,“极速贷”将审批时间压缩至10分钟以内,审批效率提升超90% [2] - 内蒙古农商银行兴安盟中心支行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网络,125个营业网点实现全盟乡镇苏木100%覆盖 [2] 信贷产品与投放规模 - 农业银行兴安盟分行推出多款线上信贷产品,“粮食收储贷”累计投放6055万元,“粮农e贷”累计投放9564万元,惠及820户种粮农户 [3] - 农业银行兴安盟分行“智慧畜牧贷”累计投放1019万元,“惠农e贷”累计投放达162.46亿元,服务农牧民6万余户 [3] - 建设银行兴安盟分行联合保险公司推出“裕农快贷——蒙担贷”,截至2025年8月末累计授信9.09亿元,惠及农户3960户 [3] - 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通过搭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平台,累计投放贷款超过3000万元,支持了4个重点项目建设 [4] - 截至2025年8月末,兴安盟辖区涉农线上贷款产品累计投放突破200亿元,服务农牧民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10万户 [5] 科技应用与风险控制 - 邮政储蓄银行兴安盟分行创新加载远程视频贷后检查功能,检查效率提升超50% [4] - 邮政储蓄银行兴安盟分行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土地确权与作物监测,贷前调查准确率提升超30%,有效降低信贷风险 [4] 服务场景拓展 - 工商银行兴安盟分行在学校上线“慧餐通”系统,惠及师生超1万名 [4] - 农业银行兴安盟分行的“兴农商城”平台累计交易额达916万元,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 [4] - 内蒙古银行联合美团推出“美食惠享计划”,累计核销订单1890笔,激活乡村消费活力 [5]
让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沃土” 以金融管理之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雅安实践
金融时报· 2025-09-18 02:07
据介绍,中国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充分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精准滴灌作用,撬动向2889户涉农市场主体 发放低成本贷款43.04亿元。审核"支小惠商贷""助农振兴贷"奖补申请1499万元,撬动发放贷款15亿 元,利率不超过3.4%。用足用好风险分担机制,依托1.02亿元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 以20倍撬动倍数发放贷款20.23亿元,为涉农主体融资"增信减负"。 按季开展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强化评估结果共享运用,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截至 6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552.9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35.3%,高于全省同期水平14.1个百分点。 聚焦重点领域 助力村美业兴民富 四川雅安,先天的资源禀赋造就了这座绿色美丽之城特色农业产业的"丽质面孔"。如何做好乡村全面振 兴的答卷?雅安正在紧锣密鼓地探索之中。中国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在市级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下,积极 推动雅安市金融系统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供给,充分 发挥央行职责使命,以金融之力,助力雅安乡村全面振兴走深、走实。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在雅安采访时看到,中国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从健全完善机制,凝聚 ...
九部门联手解决服务消费堵点卡点问题
金融时报· 2025-09-18 02:06
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 "在文件制定过程中,我们以推动扩大服务消费为主要目标,着力解决制约服务消费发展的堵点卡点问 题,提出了一些让经营主体有真切获得感的增量政策。"盛秋平表示。 首先,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盛秋平举例说,《政策措施》提出"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 品赛事、职业联赛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提出"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 设,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还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发展社区嵌入式托 育、家庭托育点"等举措,托起居民"家门口"的幸福,这些举措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提高 生活品质,又能推动释放消费潜力。 其次,坚持优化供给和激发需求相结合。盛秋平表示,《政策措施》坚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协同发力, 以扩大优质供给为切入点,提出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 场景,增加优质文旅、体育等消费资源供给,支持提升文化娱乐、体育、家政、养老、托育等服务供给 水平。同时,也从需求侧提出支持措施,要求加强消费信贷支持、举办促消费活动、增加服务消费时间 等,增强消费意愿和能力。 再次,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相结合。盛秋 ...
为构建更为紧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金融时报· 2025-09-18 02:04
国开行表示,中国—东盟银联体成立15年来,影响力和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金融 机构合作的重要平台;中日韩—东盟银联体成立以来,进一步扩大"朋友圈",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不断 提升。下一步,建议更好发挥两个银联体的金融平台和纽带作用,推进务实合作,推动低碳转型,助力 创新驱动,合力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可持续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绿色技术与 装备、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制造业转型升级等领域重点项目。国开行将与各方携手共建高质量金融合 作机制,用好共建"一带一路"专项贷款、人民币融资窗口、中国—东盟共同发展专项贷款,为区域繁荣 发展贡献力量。 各成员行一致表示,要持续发挥10+1、10+3银联体平台优势和作用,加强交流与合作,为构建更为紧 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推动更广泛的东亚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本报讯 记者左希报道 近日,中国—东盟银联体(10+1银联体)理事会第15次会议暨中日韩—东盟银联 体(10+3银联体)理事会第6次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会议由马来西亚联昌银行和中国国家开发 银行共同主办,与会各方围绕东盟经济合作与跨境协作,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数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茁壮成长
金融时报· 2025-09-18 02:04
9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主 任张玉卓介绍了砥砺奋进"十四五"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国务院国资委副 主任袁野、李镇也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沃土结出了累累硕果,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领域一批"卡脖子"关键核 心技术集中攻克,嫦娥六号、梦想号、奋斗者号、深地一号等一批"大国重器"捷报频传,C919大型客 机、国产大型邮轮持续擦亮"中国制造"名片,"九三阅兵"中系列新域新质作战力量震撼亮相,极大地提 振了民族自信自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袁野用"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态势持续巩固、"好"的作用有效发挥来概括"十四五"以来,国资央 企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发展态势。 围绕"进",既有通过深化改革带来的"进",也有通过管理提效带来的"进",更有通过创新驱动带来 的"进"。据袁野披露,去年四季度以来,央企上市公司以市场化方式发行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拟发行 总规模达到5000亿元,有力促进了"两重""两新"项目投资,带动效应比较明显。同时,推动中央企业控 股上市公司持续改善市场表现,一批"硬科技"企业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