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商报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被曝要货指引上调46% 股价创新高一天涨出一个温氏股份
长江商报· 2025-09-15 23:45
股价表现 - 9月15日A股盘中股价涨幅一度超过14% 最高达371.52元/股(后复权693.78元/股)创历史新高 收盘涨幅收窄至9.14% [1] - H股盘中最大涨幅10.17% 收盘涨7.44% [2] - 单日A+H股总市值增加约1355亿元 相当于温氏股份(1335亿元)的总市值 [2][5][6] - 收盘后A+H股总市值达约1.63万亿元 [2][5] 股价驱动因素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规范采购合同关键环节 [7] - 国家发改委及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目标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180吉瓦)以上 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8] - 工信部等八部门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左右 [8] - 海外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 头部电池厂2026年订单接近排满 [8] - 券商研究所称公司2026年要货指引上修至1100GWh 同比增长46% [4][9] 市场地位 - 2025年1-5月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8.1% 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居全球第一 [12] - 2025年8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26.45GWh 占比42.35% 居国内首位 [12] - 2025年1-6月储能电池产量位列全球第一 [13] - 摩根士丹利指出公司在欧洲市场取得突破 估值具备显著吸引力 [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88.86亿元 同比增长7.27% [1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14] - 2019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从45.60亿元增长至507.45亿元 5年增长10倍 [14] 研发与技术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00.95亿元 首次半年度突破百亿 [15] - 在固态电池领域有10余年技术积累 目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5] - 上半年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587Ah大容量储能电芯及全球首款9MWh储能系统TENER Stack [15] - 截至2025年6月末研发人员超2.1万名 专利及申请中专利合计49347项 [15]
龙净环保在手环保项目合同199.7亿 拟投逾52亿建海内外两新能源电站
长江商报· 2025-09-15 23:43
战略布局 - 公司践行环保加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 深化全球清洁能源布局[2][3] - 通过海外水电站项目强化产业协同优势 优先保障紫金矿业在刚果金权属企业的能源供应[3] - 国内源网荷储项目融合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清洁能源高效消纳与电力系统灵活运行[6] 投资项目 - 全资子公司收购刚果金GML公司80%股份 获取140MW凯兰庚水电站开发权 总投资3.99亿美元(约28.43亿元人民币)[2][3] - 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麻米措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站 总规模420MWp光伏加412.5MW/1650MWh储能 总投资23.91亿元人民币[5] - 两项目合计总投资金额超过52亿元人民币[2][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连续6年超过100亿元 2024年达100.19亿元[7] - 2024年净利润8.30亿元 同比增长63.15% 扣非净利润7.61亿元 同比增长119.25%[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83亿元 同比增长0.24% 净利润4.45亿元 同比增长3.27%[7] 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新增环保设备工程合同53.70亿元 其中电力行业占比61.61% 非电行业占比38.39%[8] - 期末在手环保项目合同199.71亿元 环保业务总量居行业龙头地位[2][8] - 清洁能源业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近亿元 储能电芯业务开始盈利[7] 技术研发 - 高海拔源网荷储项目需突破大规模微电网稳定构网 分钟级黑启动等关键技术难题[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2.19亿元 同比增长4.7%[8] - 公司坚持技高一筹战略 统筹推进产品技术升级规划[8] 资产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277.63亿元 归母所有者权益102.87亿元 较期初增长1.12%[8] - 资产负债率62.36% 有息负债率17.21% 长期处于较低水平[8]
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长江商报· 2025-09-15 09:14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1] - 1-8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1] - 市场销售呈现持续扩大态势 [1] 政策支持效果 - 各地区各部门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1] - "国补"资金接力供给和贴息政策靶向精准 [1] - 政策组合拳促进消费增长并带动市场销售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 [1] 商品消费表现 - 8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 [1] - 商品消费规模在政策与消费升级共同作用下继续扩大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的相关商品销售增势较好 [1] 服务消费表现 - 暑期出行旅游和休闲运动需求集中释放 [1] - 服务消费持续较快增长 [1] - 8月全国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8.6%和66.9% [1] 新型消费发展 - 1-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 [1] - 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兴领域成为新增长极 [1] - 前8个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超过20% [1]
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长江商报· 2025-09-15 09:13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李璟 国家统计局9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培育壮 大,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市场销售平稳增长,服务零售增长较快。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同比增长3.4%;环 比增长0.17%。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906亿元,同比增长4.6%。全国网上零售额99828亿 元,同比增长9.6%。1-8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26111亿元,同 比增长0.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3%;扣除房地 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3.0%。 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8744亿元,同比增长3.5%。其 中,出口23035亿元,增长4.8%;进口15709亿元,增长1.7%。1-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95696亿元, 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176056亿元,增长6.9%;进口119640亿元,下降1.2%。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 ...
恒丰银行被重罚6150万 “最年轻行长”白雨石临合规业绩双考
长江商报· 2025-09-15 07:08
又有一批金融机构因业务违规被重罚。 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出新一批罚单。其中,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丰银 行")因相关贷款、票据、理财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6150万 元,六名相关责任人一并被罚。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9月份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开出两批罚单,罚款金额接近2.7亿元。而 恒丰银行在2025年已经两次收到千万级罚单,且包括本次被罚在内,2025年以来该行累计被罚金额超过 8045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两个半月前,监管部门正式核准白雨石恒丰银行董事、行长的任职资格,这位"股 份行最年轻的行长"压力不小。 数据显示,2024年,恒丰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57.75亿元,同比增长1.98%;利润总额74.42亿元,同比减 少9.3亿元。不过,由于所得税费用大幅减少11.51亿元,2024年恒丰银行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 (以下简称"净利润")54.54亿元,同比增长5.99%,但较2022年仍存在近19%的降幅。 年内多次收罚单共被罚超8045万 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再次对多家金融机构开出罚单,罚款金额超过亿元。 其中,因相 ...
智己汽车半年亏18.25亿 前8月销量3.15万辆仅完成目标31.5%
长江商报· 2025-09-15 06:2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 2025年全年销售汽车10万辆,12月实现盈利,智己汽车的目标能实现吗? 日前,上汽集团旗下智己汽车新一代智己LS6上市。公司表示,对于达成2025年销量目标,公司有绝对的信心,但也确实是有挑战。 此前智己联席CEO刘涛曾宣布,公司2025年要实现国内外销量10万辆。 由此,智己汽车前8月仅完成了2025年销量目标的31.5%。公司要想在剩下的4个月达成目标,销量必须达到6.85万辆,也就是每月平均售车1.71万辆,这 是公司从未企及的数字。 业绩方面,2025年上半年,智己汽车营业收入达35.56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8.25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5.04%。 有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新能源车企要想实现盈亏平衡,月销量约在三四万辆之间,"从目前状况看,智己汽车要想实现单月盈利,后续销量压 力较大"。 连续未完成销量目标 智己汽车成立于2020年12月25日,是一家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的全新用户型汽车科创公司。 9月10日晚间,智己汽车新一代智己LS6上市。数据显示,新车上市仅27分钟,大定就突破1万台大关。 智己汽车 ...
晶科能源大股东方或套现20亿 遇行业低谷中期亏29亿
长江商报· 2025-09-15 06:14
股东减持计划 - 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首次计划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约4亿股 占总股本4% [1][3][5] - 按9月12日收盘价5.69元/股计算 减持总价款或达20亿元 [1][4] -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所持股份无质押冻结情况 [1][7][8] 财务表现恶化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8亿元 同比下降32.63% [2][1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9亿元 同比下降342.38% 为2016年以来首次中期亏损 [2][12][13] - 三大业务毛利率全部转负 核心产品光伏组件毛利率降至-0.98% 较去年同期下降9.65个百分点 [14] 经营与财务压力 - 资产负债率达74.07% 有息负债379亿元高于货币资金297亿元 [2][14] - 经营现金流净额-38亿元 同比下降135.4%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90.42%至2.24亿元 [14] - 组件出货量41.84GW同比增长14.9% 继续保持行业第一 [14] 行业背景与历史表现 - 光伏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普遍下行 [2][11] - 2022-2023年业绩高速增长:营业收入从827亿元增至1187亿元 净利润从29亿元增至74亿元 [10] - 2024年营收925亿元同比下降22% 净利润大幅下滑98.7%至0.99亿元 [11] 公司应对措施 - 拟出售晶科新材料80%股权作价8000万元以优化资产结构 [15] - 行业供需结构性失衡状态有望改变 经营业绩或将重回增长轨道 [2][16]
鸿蒙智行10月有望累计交付100万辆 “五界”齐聚
长江商报· 2025-09-15 05:06
核心观点 - 鸿蒙智行8月交付4.46万辆且连续4个月突破4万辆 前8月累计交付30.74万辆 预计10月累计交付量达100万辆 [2][4] - 尚界H5作为首款预售价低于20万元车型加入鸿蒙智行阵营 五界品牌形成 2026年在售车型有望超17款 [8][10] - 鸿蒙智行39个月内累计交付超80万辆 成为全球交付增长最快品牌之一 新能源汽车成交均价持续霸榜 [5][7] 交付表现 - 8月全系交付新车4.46万辆 连续4个月交付量突破4万辆 [2][4] - 问界系列8月交付4万辆 含1万辆问界M9和2.15万辆问界M8 [4] - 2025年前8月累计交付30.74万辆 按当前速度10月累计交付将达100万辆 [2][4] - 2024年全年交付44.5万辆 12月单月交付4.95万辆创历史纪录 [3] - 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半年辅助驾驶里程16.7亿公里 避免碰撞超215万次 [3][4] 产品布局 - 华为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合作推出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四大品牌 [3] - 尚界H5于9月上市 预售价16.98万元起 搭载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 纯电续航655km 增程续航超1300km [8][10] - 全新问界M7预售8天小订突破19万台 预售价28.8万至38.8万元 [4] - 2026年在售车型预计超17款 五界品牌均有新车上市 [10] 业务发展 - 鸿蒙智行于2023年11月正式发布 39个月内累计交付超80万辆 [6][7] - 智界品牌战略2.0落地 设立专属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及用户中心 武汉首家用户中心正式揭幕 [10][11] - 智界超级工厂应用工业机器人和AI检测技术 冲压、焊接、涂装工序100%自动化 [11] - 30万元以下车型处于亏损状态 30万元为盈亏平衡点 [8][9]
卢竑岩去芜存菁半年砸8亿销售费 吉比特业绩恢复双增股价涨279%
长江商报· 2025-09-14 23:29
公司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12日股价达542.28元/股 较2024年最低点143.27元/股增长278.5% [1][6] - 当日收盘价531.99元/股 总市值383.3亿元 [6] - 2020年股价曾达609.64元/股 在A股游戏企业中表现突出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18亿元 同比增长28.49% [1][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6.45亿元 同比增长24.5% [1][6] - 2022年营收达51.68亿元 净利润14.61亿元 毛利率保持88%左右 [4] - 2016年营收从3亿元跃升至13.05亿元 [4] 产品与研发策略 - 2025年推出两款自研新品《问剑长生》和《杖剑传说》带动业绩显著提升 [1][6] - 核心产品《问道》创下连续十余年稳定营收的行业奇迹 [1] - 2009年《问道》在线人数突破90万人 [3] - 公司从单一产品发展为拥有《问道》《一念逍遥》《魔渊之刃》等多款产品的综合性企业 [7] 分红政策 - 2018年将归属净利润的99.43%用于分红 [6] - 上市后累计派现64.89亿元 [6] - 2025年拟每10股派现66元 总额约4.74亿元 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3.46% [6] 运营策略调整 - 对团队进行调整重组 停掉不满足要求的项目 [7] - 代理业务专注优质产品 自研业务专注商业成功或技术探索型项目 [7]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8.36亿元 同比增长55.57% [7] - 买量投放根据ROI情况动态调整 [7] 创始人背景 - 卢竑岩1977年生于深圳 17岁考入天津大学计算机专业 [3] - 曾在中兴通讯担任软件工程师 后赴加拿大深造 [3] - 2004年27岁时回国创业 与合伙人各出资50万元成立吉比特前身 [3] - 个人财富从2019年55亿元增长至2023年90亿元 [4]
芯原股份拟购芯来科技完善产业版图 在手订单逾30亿又新签12亿创新高
长江商报· 2025-09-14 23:24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2025年9月12日公司股价强势涨停 涨幅20% 收盘价达183.60元/股 [1][2] - 市值达965.2亿元 近一年股价上涨6.51倍 2025年以来上涨2.5倍 [4][5] - 632只基金合计持有1.42亿股 占流通股28.38% 创上市以来最高持股水平 [4] 订单业绩表现 - 2025年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 创历史新高 较2024年第三季度大幅增长85.88% [1][2] - 新签订单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 [1][2]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在手订单30.25亿元 创历史新高 较第一季度增长23.17% [1][2] - 在手订单中预计一年内转化比例约81% [2] 战略收购与产业布局 - 拟收购芯来科技97.0070%股权 完善核心处理器IP+CPUIP全栈式异构计算版图 [1][6][7] - 芯来科技是中国本土首批RISC-V CPU IP提供商 全球授权客户超300家 [7] - 2025年6月完成定增募资18.07亿元 投向AIGC及智慧出行领域Chiplet解决方案平台研发 [1][8] 研发投入与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6.40亿元 占营业收入65.71% [8] - 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主要受高研发投入影响 [2][8] - 大基金持有3472.43万股 占总股本6.61% 自上市以来持股数量未变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