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金融报
icon
搜索文档
2025浦江创新论坛今开幕
国际金融报· 2025-09-21 09:00
论坛规模与参与情况 - 论坛规模和参会嘉宾数量达历届之最 共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余位嘉宾参与 覆盖300多家机构[1] - 主宾国白俄罗斯与中方联合举办"中白科技创新年"系列活动 包括合作项目签约和共建机构揭牌等重要仪式[1] - 历届主宾国和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积极参与 举办中欧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合作与发展论坛、中德绿色科技与产业合作论坛等活动[1] 论坛内容与活动安排 - 精心策划AI for Science、量子智能、可控核聚变等30余场前沿领域专题论坛和闭门会议[2] - 邀请诺贝尔奖、沃尔夫奖、图灵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参与 聚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2] -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面向全球发布10000项技术需求 企业投入资金超200亿 发布2000个人才需求岗位[2] - 展示80余项前沿领域首发首秀产品和体验场景 吸引120多家行业骨干企业线上线下参展[2] - 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共有全球四大前沿领域1487个团队报名 其中境外项目71项 100个优质项目进行路演[2] 技术支持与服务创新 - 论坛升级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浦江专属AI智能体小江豚2.0 具备实时直播、多语种查询、智能导航等功能[3] -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部署 为参会嘉宾提供全流程智能化沉浸式服务[3] 论坛定位与历史沿革 - 论坛自2008年创设以来已连续举办18届 坚持启迪创新思想、传播创新理念、激励创新精神的使命[3] - 立足全球视野、国家需求、科技前沿 凸显国际化、聚焦专业化、关注青年创新[3] - 打造国际科技合作交流重要窗口 国家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全球科学家创业者集聚交流平台[3]
2025青浦文化旅游节9月26日开幕
国际金融报· 2025-09-21 08:16
活动概况 - 2025青浦文化旅游节暨金秋消费季于9月26日在上海青浦朱家角古镇开幕 活动持续至11月 [1] - 活动以"乐趣"为纽带 融合"农文旅商体展"六大领域 通过百项精品活动、千家市场主体、百万市民游客参与及千万传播声量展现区域魅力 [1][4] 战略定位 - 青浦区全面打造"中国古镇入境游第一站""都市居民微度假首选地""六业融合发展标杆区" [4] - 全区整合优质资源深化"六业融合发展" 推出十大乐游计划及百场精品活动 [4] 活动内容 - 覆盖水乡古镇文化雅集 乡野田埂自然野趣 水岸集市消费狂欢等多场景体验 [4][5] - 包含江南民歌大赛 秋食记美食体验 光影艺术节科技展览 非遗文化季传统技艺传承等高品质"文旅+"活动 [5] - 联动朱家角 练塘 金泽三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奥特莱斯 蟠龙天地 夏都小镇等商业体 以及淀山湖水上运动赛事 [5] 市场主体参与 - 千家市场主体跨界协作提供优惠福利与全新体验 [4] - 预计吸引百万市民游客参与活动 [1][4]
2025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上海开幕
国际金融报· 2025-09-21 08:16
9月20日,2025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会堂开幕。作为浦江创新论坛的重要组 成部分,大会聚焦需求揭榜、人才发现与资本赋能。 本届大会打造"1+3+365"展会对接模式 即:1个InnoMatch供需对接平台在线服务全生态,3天展览 展示+活动要素集聚全球化,365天持续对接全流程。 清华大学展示的原子量子计算机是全球领先的光镊原子阵列量子计算平台,采用独创动态重排技术 实现225比特无缺损可编程阵列,支持千比特级扩展;仁济医院推出的"框架核酸分子计算诊断芯片与器 件"融合DNA自组装技术与微流控芯片,具备颠覆传统诊断模式的潜力。 重要报告与标准发布 大会呈现"规模、需求、体验"三大亮点,面向全球发布超10000项技术需求,企业投入资金总额超 200亿元。这些需求涵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20多个前沿领域。现场还发布了2000个人才 需求岗位,并展示1728项国际国内待转化成果与高校优质成果,847项中小企业创新产品,80余项前沿 领域的首发首秀产品和体验场景。 聚焦需求发布,首发首秀亮眼 本届大会集中展示华润、中电金信、中广核、中建八局等120家行业骨干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平台 ...
三大行为改善投资体验,今年超八成基民投资权益基金盈利
国际金融报· 2025-09-21 08:11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年内上涨15.2% 推动主动权益基金收益整体回暖 [1][3] - 八成主动权益基金跑赢大盘 年内平均收益率达28.03% [3] - 蚂蚁理财金选偏股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29.75% 超越同类中证偏股基金指数 [3] 基民收益情况 - 蚂蚁基金平台2.15亿基民实现累计盈利 覆盖主动权益基金和被动指数基金等产品 [1] - 超八成权益基民今年实现盈利 持有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达12% [3] - 金选偏股基金持有者正收益概率比非金选高出17% 持仓收益率高出7.8% [3] 产品表现与筛选 - 蚂蚁理财金选覆盖主动权益基金、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等赛道 严选中长期表现更优产品 [4] - 2019年以来金选偏股基金持有至今收益率124.41% 显著高于每年买入冠军基并持有至今的95.86%收益率 [7] - 主动权益基金在结构性行情中擅长研判产业和挖掘企业价值 放大盈利空间 [4] 投资行为分析 - 分散配置用户盈利概率较持有单一资产用户高出6% 股债配置改善持有体验 [6] - 2019年4月至2022年2月期间 经典股债组合(20%股票基金+80%债券基金)累计收益11.85% 最大回撤仅-5.04% [6] - 坚持定投用户盈利概率高出17% 市场低位补仓用户盈利概率高出18% [6] 投资策略建议 - 主动权益基金兼具高收益、高风险和高波动特点 需通过分散配置和合理持有平滑风险 [5] - 筛选产品应关注超额收益稳定性、投资风格一致性和管理规模平稳性 [7] - 长期稳健产品回报优于盲目追逐年度冠军基 冠军基波动与回撤更高 [7]
主题说唱、公益骑行、互动集市,2025金融可悦读公益宣传校园行活动举行
国际金融报· 2025-09-21 08:09
活动概况 - 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 杨浦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联合主办"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2025金融可悦读公益宣传校园行"活动 聚焦防范金融风险年轻化校园化趋势 以场景化互动化形式开展金融安全教育[1] - 活动参与方包括上海市委金融办 上海金融监管局 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 上海证监局 上海市公安局 上海银行同业公会 相关金融机构代表及复旦大学师生千余人[1] 活动形式创新 - 设置三大特色板块:金融主题说唱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 通过说唱形式揭示非法校园贷电信诈骗套路[1] - 公益宣传骑行将金融安全理念与健康生活方式结合 通过骑行校园地标进行流动传播[1] - 互动金融集市设立防非知识游戏 风险识别打卡等互动摊位 引导大学生系统学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技能[2] 战略意义 - 活动标志着政企校协同推进校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亟需构建政企校联动金融安全教育平台[2] -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认定该活动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校园层面的重要实践 搭建金融机构与高校师生的沟通桥梁[2] - 主办方将以此次活动为范例 持续深化政企校协同+场景化宣教新模式 计划推广至上海更多高校并设计差异化宣教内容[2]
推进“双飞轮”战略,支付宝两个经营主体公司更名
国际金融报· 2025-09-21 08:09
公司主体更名 - 支付宝支付牌照主体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1] - 支付宝App经营主体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1] - 更名是支付宝双飞轮战略推进下的公司治理升级 不影响客户服务和体验 [1] 战略布局 - 蚂蚁集团集中推进AI First 支付宝双飞轮和加速全球化三大战略 [1] - 成立数字支付事业群和支付宝事业群 支付宝双飞轮组织阵型确定 [1] - 支付科技公司专注支付科技创新 数字服务公司致力于AI时代产品技术研发和开放 [2] 业务进展 - 碰一下支付在不到一年半时间实现2亿用户突破 [2] - 支付宝推出国内AI付服务 面向AI时代为智能体提供支付服务 [2] - 支付宝新增AI入口探一下和智能语音搜索入口 连接1万多种服务 [2] 健康业务发展 - 蚂蚁医疗健康业务推出独立AI健康应用AQ 累计服务用户超1.4亿 [3] - AQ近6成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地域 环比增速超60.1%位列全行业第一 [3] - 蚂蚁集团计划在未来5年内让人人都拥有AI健康管家 [3] 行业影响 - 支付宝双飞轮战略加速演进 支付科技和数字互联两个飞轮齐头并进 [3] - 更名使支付科技+数字互联战略更清晰 公司进入新的增长快车道 [1][3]
伊朗宣布:暂停合作!
国际金融报· 2025-09-21 01:28
地缘政治事件 -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宣布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1] - 英法德三国于8月28日启动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1] - 安理会因美英法等9国反对未能通过继续解除对伊朗制裁的决议草案[1] 国际关系动态 - 伊朗外交部原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并提出核问题解决方案[1] - 欧洲国家行动被伊朗认定为"不当行动"导致合作暂停[1] - 伊朗于9月9日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就恢复核查活动达成协议[1] 决策机制 -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由总统主持讨论地区局势[1] - 委员会责成外交部在决策框架下继续磋商维护国家利益[1] - 制裁恢复机制设定30天期限未通过决议则自动生效[1]
启明创投、高瓴资本支持,这家药企第三次冲刺上市!
国际金融报· 2025-09-20 16:37
公司上市历程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递交港交所主板上市申请 摩根大通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1] - 此前2021年港股上市失败 2023年科创板上市未果 本次为第三次上市尝试[1][2] - 2023年4月提交上交所上市申请 2024年1月主动撤回 再次选择港股作为上市地[2] 业务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专注于呼吸系统和儿科疾病疗法开发 拥有六种候选药物管线[3] - 核心产品包括RSV药物组合(齐瑞索韦、AK3280、AK0901)[3] - 齐瑞索韦为全球首个进入NDA阶段的RSV治疗药物 首获国家药监局"突破性疗法认定"的非肿瘤药物[3] - 2025年8月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齐瑞索韦用于婴儿RSV治疗的NDA申请[4] - AK0610为II期单克隆抗体 AK3280为II期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 AK0901为NDA阶段ADHD药物[4] 财务数据 - 2023年收入670万元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均为0元[4] - 2023年亏损2.70亿元 2024年亏损1.97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04亿元[4] - 2023年收入主要来自知识产权许可及研发服务[4] - 2023年研发成本2.16亿元 2024年1.65亿元 2025年上半年8613.8万元[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等价物9674万元[5] 股权与估值 - 实际控制人邬征通过三家实体合计控制公司25.17%股份[6] - 2022年6月完成最新1.9亿元融资 投后估值46.9亿元[7] - 知名股东包括启明创投(持股10.66%)、TF Capital(持股7.52%)、高瓴资本(持股4.79%)[8] 管理层背景 - 创始人邬征现年62岁 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及布朗大学博士学位[6] - 曾任职罗氏研发高级总监 在药物研发领域拥有逾30年经验[7] - 2014年4月创立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7]
英美有多“铁”
国际金融报· 2025-09-20 15:33
王室外交活动 - 特朗普时隔6年第二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成为首位两度国事访问英国的美国总统[3] - 英国王室举行盛大欢迎仪式 包括1300名现役军人组成的英国史上最大规模国事访问仪仗队[4] - 查尔斯国王在温莎城堡举办国宴款待 约160位英美政府高层和企业领袖出席[5] 科技合作协议 - 美英签署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核能领域合作协议 被英国首相称为"开创性"协议[7][8] - 美国企业承诺向英国投资1500亿英镑(约2040亿美元) 包括黑石集团900亿英镑、微软220亿英镑、谷歌50亿英镑投资[8] - 这些投资预计创造7600个就业岗位 英国政府称其证明英国经济实力和开放态度[8] 投资承诺细节 - 黑石集团承诺未来10年投资900亿英镑(约1220亿美元)[8] - 微软承诺未来四年在英国投资220亿英镑[8] - 谷歌计划未来两年投资50亿英镑扩建赫特福德郡数据中心[8] 协议争议与质疑 - 英国前副首相称美国投资只是"硅谷的一点零头" 未解决英国初创企业投资选择美国的问题[10] - 专家质疑协议细节 包括英国为维持技术联系所做的让步[10] - 美国科技行业希望英国降低数字服务税并修改《网络安全法》和反垄断法规[11] 双边关系现状 - 民调显示仅36%英国民众相信英美间存在"特殊关系"[1] - 特朗普盛赞美英"特殊关系" 称"特殊"一词不足以形容两国深厚情谊[5] - 尽管存在巴勒斯坦问题等分歧 双方均试图传递美英关系牢固的信号[1][14]
IPO日报-为外卖骑手换电的宇谷科技,“上市”再次失败……
国际金融报· 2025-09-20 12:54
收购终止 - 南京公用终止以现金方式收购宇谷科技68%股权 因未就交易条款等事项与交易对方达成一致[1] - 收购最初于2024年12月官宣 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 后于今年7月调整为现金收购[2] - 宇谷科技为电动两轮车充换电企业 主要产品及服务为换电服务和充换电设备[2] 宇谷科技经营状况 - 2022年及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5.59亿元和9.02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8134.26万元和1.28亿元[2]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15亿元 净利润3432.31万元[2] - 公司曾于2023年6月冲刺创业板IPO 经历两轮问询后于2024年6月终止IPO[3][4] 南京公用业务结构 - 业务范围涵盖房地产开发 管道燃气 出租汽车 电力能源等多元产业[6] - 核心收入来源为燃气销售和房地产业务 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45.06%和37%[6] - 燃气销售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31%波动至2024年45.06% 房地产业务占比从2020年57.23%波动至2024年37%[6] 南京公用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35.89亿元 71.13亿元 46.32亿元 65.69亿元[7] - 同期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 从2021年9865.06万元降至2022年6052.98万元 2023年亏损9027.41万元 2024年回升至4592.26万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