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

搜索文档
国庆长假将至 A股市场如何布局?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37
9月25日,A股主要指数表现强劲。在宁德时代股价大涨的带动下,创业板指盘中一度涨幅超过2%。 然而,市场资金情绪整体偏谨慎,当日成交额微增至2.39万亿元。板块个股分化明显,科技股相较于消费股更受市场 青睐。 距离国庆长假还有三个交易日,节前该如何持仓布局? TCL中环、广电电气、吉鑫科技、上海电气等8只电力设备个股涨停。 | 名称 | . | 涨幅% ↓ | 最新 | 总市值 | 成交额 | 周涨幅% | 月涨幅% | 年初至今涨幅%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力设备(申) | | 1.60 | 9880.62 | 79377 亿 | 2897亿 | 5.26 | 17.13 | 38.91 | | TCL中环 | 1 | 10.06 | 9.41 | 380 Z | 32.31亿 | 16.46 | 12.29 | 6.09 | | 广电电气 | 運 | 10.05 | 4.27 | 36.45亿 | 4.59亿 | 8.93 | 15.09 | -1.03 | | 吉鑫科技 | 4 | 10.04 | 5.1 ...
国庆长假将至,A股市场如何布局?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33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表现强劲 创业板指盘中一度涨幅超过2% 在宁德时代股价大涨带动下 [1] - 截至收盘 沪指微跌0.01%报3853.3点 创业板指收涨1.58%报3235.76点 深证成指收涨0.67% [3] - 市场交投活跃 日成交额升至2.39万亿元 沪深京两融余额增至2.43万亿元 [3] - 个股表现分化明显 3877只个股收跌 1477只个股收涨 62只个股涨停 [5] 板块表现分化 - 科技板块显著领涨 传媒板块涨2.23% 通信板块涨1.99% 有色金属板块涨1.87% 电力设备板块涨1.60% 计算机板块涨1.55% [7] - 大消费板块持续弱势 纺织服饰板块跌1.45% 家用电器板块跌1.07% 食品饮料板块跌0.60% [8] - 概念板块表现突出 全息技术涨5.07% VPN涨4.09% 麒麟电池涨3.36% 锂矿概念涨3.13% AI语料涨2.86% 光通信模块涨2.54% [9] 个股交易活跃度 - 23只个股成交额超过100亿元 主要集中在半导体 电子器件 通信设备 消费电子设备等领域 [5] - 宁德时代成交额183亿元 涨幅3.40% 总市值1.79万亿元 盘中一度涨幅超过4% 市值一度超越贵州茅台 [1][5] - 立讯精密成交额230亿元 中际旭创成交额216亿元 新易盛成交额209亿元 [6] 资金动向与市场情绪 - 市场资金情绪整体偏谨慎 部分资金为规避假期不确定性选择控制仓位 减少操作 [2] - 杠杆资金对市场情绪影响明显 两融余额增至2.43万亿元 [3] - 资金正从高位板块向低位滞涨细分领域切换 节前避险情绪升温 [12] 行业与板块分析 - 科技成长板块仍具较强吸引力 受益于AI硬件落地 国产替代加速等产业趋势 [10] - 消费板块受制于居民收入预期偏弱和房地产拖累 因8月社零数据疲软和政策刺激不及预期持续走低 [10] - 电力设备板块表现突出 8只个股涨停包括TCL中环 广电电气 吉鑫科技 上海电气 [7] 节前市场展望 - 节前市场大概率维持局部行情 难有大的上攻动作 预计在3750至3900点区间震荡 [12] - 建议适当控制仓位 避免追涨高位板块 可关注算力 固态电池 游戏 机器人 创新药等方向 [12] - 中长期结构性行情仍将延续 重点关注以大科技和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新动能方向 [12]
国泰海通证券资管旗下60只基金9月29日起更名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25
公司品牌变更 - 国泰海通资管旗下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自2025年9月29日起变更名称 将原"国泰君安"前缀统一调整为"国泰海通" [1] - 此次更名共涉及60只基金 包含56只非公募REITs基金和4只公募REITs基金 各基金的基金代码保持不变 [1] - 公司已于2025年7月25日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法定名称由"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1]
“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闯关港股,还要去东南亚卖零食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24
业务转型与增长 - 公司从食用菌业务转型至量贩零食业务 三年内营收从5 49亿元跃升至323 29亿元 量贩零食业务贡献约99%营收[1] - 2023年至2024年GMV同比增长282% 从112亿元增至426亿元 2025年上半年GMV达332亿元[1][3] - 2022年至2024年总收入增速分别达1691 92%和247 9%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06 9%至225 83亿元[3] 门店扩张与运营 - 门店规模从2023年4726家增至2025年6月30日15365家 覆盖中国29个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1] - 加盟店占比从2022年69%提升至2025年99 4% 自营店占比从31%降至0 6%[2] - 2023年订单总数3 06亿单 2024年11 98亿单 2025年前6个月10 2亿单 前8个月交易总量约15亿单已超2024年全年[3] 扩张速度放缓与行业挑战 - 门店净增长从2023年4494家增至2024年9470家 但2025年上半年仅增长1169家 日均新增不足7家仅为去年四分之一[4]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新开门店选址客流与盈利难度增加 公司坦言可能无法维持历史增长水平[4] 战略调整与国际化 - 计划在核心市场加密布局并拓展低渗透率地区 同时对现有门店升级[4] - 海外市场被视为重要突破口 计划从东南亚开始推动全球战略布局[5]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2025年7月形成"姑侄搭班"管理架构 王丽卿任董事长 "90后"王泽宁任总经理并持股14 23%为公司实际控制人[7][8] - 通过13 79亿元收购南京万优49%股权及股份转让 使直接间接持股比例升至75 01% 减少少数股东权益对净利润稀释[8] 高管减持与市场表现 - 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兼董秘计划2025年10月至2026年1月减持不超过2 75万股占总股本0 0147%[9] - 2025年6月王丽卿等三位高管已减持6万股(全部无限售股份) 总金额超1000万元[11] - 股价从2025年初80 41元升至9月1日214 93元新高 截至9月25日174 24元较年初上涨116 69%[9]
溢价103.4%收购!女装卖不动的日播时尚想跨界锂电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23
收并购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14.2亿元收购茵地乐71%股权 采用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完成交易[2] - 标的公司全部权益价值评估为20.05亿元 评估增值率达103.4%[4] - 交易市盈率为9.84倍 市净率为2.03倍[4] 标的公司财务与业务前景 - 茵地乐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04亿元 归母净资产为9.86亿元[4] - 预测期营收从2025年6.92亿元增长至2030年9.0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5.47%[4] - 预测期销量从2025年6.55万吨提升至2030年9.57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7.88%[4]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稳定在61%-64%之间 客户集中度较高[4] 跨行业并购战略动机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梁丰 旨在推动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型[5] - 原服装主业增长乏力 盈利水平波动较大 需寻求第二增长曲线[5] - 计划形成"服装+锂电池粘结剂"双主业经营格局[5] 服装主业经营状况 - 2023年上半年营收3.78亿元 同比下滑7.92%[8] - 归母净利润3828.76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8] - 门店总数556家 较上年同期减少75家[8] - 主品牌"播broadcast"营收3.55亿元 同比下滑10.59% 占总营收96%[8] - 线下渠道收入2.92亿元 同比下滑2.77%[9] - 线上销售收入7857.52万元 同比下滑23.67%[9]
苹果发文反对《数字市场法》:它让企业在欧洲开展业务变得更加困难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4:44
9月24日,苹果在官网发布声明,直指欧盟的《数字市场法》(DMA)影响了苹果欧盟用户多方面的产品体验。苹果表示,"DMA 对市场并没有起到促 进作用。相反,它让企业在欧洲开展业务变得更加困难。" 苹果"硬刚"欧盟的戏份仍在持续上演中。 欧盟所指的 "守门人" 是在数字市场中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力的大型线上平台企业,根据法案,"守门人"企业包括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母公司 Alphabet、脸书母公司 Meta。 今年4月,苹果和 Meta 因违反《数字市场法案》有关规定,分别被处以5亿欧元、2亿欧元的罚款,这是该法案自2024年3月生效以来开出的首张罚单。 其中,苹果被罚主要是因为 App Store 设置多重限制,导致开发者无法自由告知用户其他付费渠道。欧盟委员会要求苹果取消对开发者的技术和商业限制, 苹果不允许开发者绕过其应用商店在其平台市场之外进行销售。 7月,苹果正式向欧盟普通法院提起上诉,并强硬表态,认为欧盟的处罚决定及其前所未有的罚款金额远远超出了法律要求的范围。 蔡淑敏/摄 在最新的声明中,苹果称,DMA 要求苹果必须让某些功能在非苹果产品和 App 上运行,这需要大量工程工作,导致公司在欧盟延 ...
爱奇艺官宣国内首个AI剧场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4:44
目前,"鲍德熹·爱奇艺AI剧场"创作营正在征集报名中,创作者在10月24日前登录爱奇艺官方网站 即可提交创意和报名材料,并有机会入选11月15日至11月21日举办的线下集训。优中选优的30支创作团 队,会在7天的线下集训中接受鲍德熹的全程深度指导,最终脱颖而出的15支团队将获得制作补贴、技 术支持,登陆这一AI剧场,并在上线后获得平台提供的宣推及资源扶持。另外,入选作品的创作者也 会参与会员费和广告收入的净利润分成。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表示,AI原生很快就会成为专业内容生产的主流模式,但现阶段行业内 仍未有AI叙事作品落地。通过"鲍德熹·爱奇艺AI剧场",爱奇艺将率先探索AI时代的叙事模式和内容生 态,与新生代创作者共同开启面向未来的创作。 9月25日,爱奇艺联合著名电影人、奥斯卡得主鲍德熹共同宣布,将推出国内首个AI剧场——"鲍德 熹·爱奇艺AI剧场"。该剧场将面向全球征集内容创意和团队,并为创作者提供技术支持及创作补贴。首 批15分钟以上、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的AI叙事影片计划于2026年一季度正式上线。 在鲍德熹看来,AI生成的创作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限制,将引领视觉革命,给予创作者用想象力开 创新世界的 ...
破局长短融合、AI颠覆,爱奇艺拿出超400部新片单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4:44
近年来,影视行业持续呈现长短融合、AI颠覆的趋势。9月25日,在2025爱奇艺iJOY秋季悦享会上,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强调:"爱奇艺不 变的使命,是为用户提供覆盖线上线下的情绪价值。" : iQIYI 爱奇艺 Q 奇异果TV iQIYI 爱奇艺 生命树 在"长+短"内容布局层面,龚宇表示:"长视频领域,爱奇艺将义无反顾持续加大投入,打造更多优质影视作品;微剧方面,经过一年的努力,爱奇艺已 初步达成业务目标,微剧已变成一个占有率和增长速度都不可忽视的新增品类。"就AI的行业影响,龚宇判断:"AI颠覆长视频、短视频的时刻即将来 临。"目前,爱奇艺已积极布局AI应用且成果显著:在B端,AI已渗透运营、制作及货币化等核心场景;在C端,平台已推出AI赋能的"桃豆"智能体、"跳 看"等产品,持续优化用户娱乐体验;同时,平台还在探索更多AIGC应用场景。 聚焦剧集、综艺、电影等内容板块,爱奇艺继续打出优质内容牌,发布400多部2025-2026年"长+短"片单。 爱奇艺VIP会员 : iQIYI 爱奇艺 C 奇异果 展露 1 导演 cacago 爱奇艺VIP会员 敏请期待 : 2 iQIYI 爱奇艺 C 奇异果T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开幕,智诊科技发布好伴AI 3.0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4:44
在今日下午的"首发首秀"舞台上,智诊科技正式发布了 "主动式AI健康伙伴"——"好伴AI 3.0",它不仅能读懂医 学,更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提醒与关怀,帮助用户实现"治未病",让健康管理真正走进每个人的日常,标志着健康AI 从"被动响应"迈向"主动守护"的重要转折。 在传统医疗模式下,大众面临着"质量、效率、可及性"的"不可能三角"困境:优质医生资源稀缺、医疗成本高昂 和诊疗效率有限,使得人们往往在出现症状后才被动求医 。 9月25日,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浙江杭州开幕,作为中国唯一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专 业型展会,本届数贸会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设置了1个主题展区和数字文娱展区、人工智能展区、丝路电商展区 等7个特色产业展区。 据介绍,好伴AI 3.0通过五大紧密相连的创新功能,构建了一套健康管理体验:真实专家AI分身,能够7x24小时 服务,用户随时随地都能获得权威、可靠的建议;动态健康档案,系统自动汇聚多维度信息,智能构建成一条动态、 可视化的个人健康时间线;医学材料精准解读,AI支持一次性上传多份报告,进行跨时间趋势分析和跨科目关联分析 ,并将复杂的医学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解释 ...
这家保险AI科技龙头公司来了!背后是众安在线、红杉资本!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4:33
公司概况与上市进展 - 暖哇科技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摩根大通和汇丰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18年 是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独立AI科技公司 专注于健康险领域全栈风险分析能力 [3][5] - 前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65% 2024年实现收入9.44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4.31亿元 [4] 业务模式与技术平台 - 提供两大核心AI解决方案:AI承保解决方案(阿拉莫斯系统)和AI理赔解决方案(罗布泊系统) [3] - 承保系统累计促成107亿元首年保费 拦截高风险投保用户超百万人次 降低赔付率10-23个百分点 [3] - 理赔系统实现最高80%自动审核率 累计执行2.04亿例承保审查及理赔调查案件 [4] - 与7家主要保险公司合作推出14种带病人群保险产品 覆盖21种适应症和9种创新疗法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45亿元、6.55亿元、9.44亿元 同期毛利分别为1.99亿元、3.82亿元、4.7亿元 [4] - 毛利率维持在50%左右 2022-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57.7%、58.3%、49.8%、51% [4] - 2023-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1851万元、5750万元和2490万元(剔除可转换优先股影响) [5] 客户与市场地位 - 服务超过4100名保险公司承保及理赔客户 约70%收入来自采用两类解决方案的客户 [4] - 2024年收入留存率达134% 体现客户粘性与业务扩展能力 [4]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公司是中国健康险行业具备全栈风险分析能力的最大独立AI科技公司 [5] 股权结构与融资历程 - 众安在线通过关联公司共同持有31.65%股份 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6] - 管理层通过多个实体持有28.76%股份 红杉资本持有15.9%股份 [6] - 累计完成四轮融资共5.6亿元 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基金、龙湖资本、KTB等机构 [6][7][8][9][10] - 天使轮到B轮每股成本从0.32美元增至2.18美元 显示估值持续提升 [7][8][9][10] 资金用途与发展规划 - 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加强研发及技术基础设施 扩大业务覆盖范围 [10] - 计划丰富保险场景产品 对保险科技相关业务进行战略投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