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icon
搜索文档
不同技术路线ARC针对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测试的一致性验证
在保障实验绝热性能与温度数据测量准确性的基础上,BAC-800B创新性地在仪器绝热层外增加了一层压力容 器,符合国标GB 150内压力容器标准。该设计可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完全封闭,实现温度测试与产气测试 (包括产气压力、产气速率、产气量等)的同步进行,使单次实验即可获取传统多组实验才能得到的数据,有 效保障了数据的统一性。 相较于之前的绝热量热仪,密闭型电池绝热量热仪可获得更多的绝热热失控数据,同时保证了绝热性能的准确 可靠性,即获得准确可靠的温度数据。另外,同一个电池的热失控数据在两种不同仪器上的复现性也是许多人 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次实验选用了两个500Ah+磷酸铁锂电池分别在BAC-420A及BAC-800B开展测试。 前言 自2018年仰仪科技推出首款电池绝热量热仪BAC-420A后,持续推进设备迭代升级,陆续研发出BAC-420B低温 型电池绝热量热仪、BAC-800A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BAC-800B及BAC-1000A密封型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等多 款产品。其中,BAC-800B与BAC-1000A两款密封型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的技术革新与升级幅度最为显著。 仰仪科技BAC系列大型电池绝热量热 ...
小小油菜花何以“绽放”近百亿元产业?
油菜花,四叶黄花瓣,簇拥成团。 在滇东北的曲靖市罗平县,85万多亩油菜花花期汇成一片金色的"海洋"。这座人口66.7万的西南小城, 不仅入选"全国十大油菜花海"榜单,更打造了"滇东油库""云南油菜籽生产第一大县""全国蜜蜂春繁基 地"等名片。 2025年油菜花花期,罗平县接待游客135万人次,一季度旅游收入突破20亿元;2024年,当地实现包括 旅游、油菜籽加工、蜂产品等在内的"油菜花经济"产值近百亿元……小小油菜花何以托起西南小城近百 亿元的产业? "示范园运营以来,已累计吸引游客60多万人次,带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上海援滇干部、罗平县副 县长林洪介绍。 富民效应从景区辐射至全县。板桥镇金鸡村村民郭景光家冬种油菜,夏种烤烟,每年毛收入约14万元。 2001年他在自家开了民宿,花期时8间房必定满客。"仅此一项就可实现年收入约10万元,比单纯种地强 多了。"他笑着给记者算了这笔账。 浪漫花海还催生出"甜蜜事业"。每年春天,全国20多个省份的养蜂人带着数万群蜜蜂汇聚罗平,全县 2000多户蜂农年产蜂蜜2000余吨,形成从原蜜到加工品的完整产业链,2022年至今产值超过2.4亿元。 浪漫花海催生富民产业 走进罗 ...
中国石化首套大型压缩机组VR仿真训练系统通过验收
技术研发进展 - 中国石化首套大型压缩机组全尺寸VR仿真训练系统通过验收 标志着茂名石化在智能实训领域取得新进展[1] - 系统聚焦乙烯装置核心机组 运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构建1:1高精度模型 覆盖机组本体及上下游关键工艺设备[1] - 创新采用"VR沉浸式演练+电脑协同操作"双模式 支持单人自主训练与双人协同作业[1] 系统功能特点 - 集成压缩机组开停工、异常处置等全流程的1000余项标准化操作步骤 完整复现生产实际场景[1] - 自2024年12月试运行以来 已用于茂名石化化工分部开展10余批次培训[1] - 参训人员可在虚拟场景中反复模拟高难度操作 大幅降低培训的时间与安全成本[1] 行业应用价值 - 为炼化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创新范式 解决传统培训中实操场景不足、培训效率低等痛点[1] - 大型压缩机组作为炼化装置的"心脏" 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大局[1] - 项目经验将为虚拟仿真技术在催化裂化、加氢装置等领域推广应用提供实践经验[1]
政策支持体系日益完善 生物制造迎来发展黄金期
今年以来,在产业各方的协同努力下,我国生物制造技术快速突破并加快向各领域渗透,政策支持体系 日益完善,产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展现出生物制造作为未来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强劲动力。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叶邦策团队构建基于肿瘤微环境响应的自调控智能工程菌 系统,实现了对肿瘤组织的精准靶向定植;全国首个正式投产的天然产物生物制造示范线在上海化学工 业区启动;吉林化纤(000420)年产3.5万吨生物质人造丝项目一期2万吨生产线全面达产…… 生物制造加速向各领域渗透 今年上半年,伴随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核心技术的快速进步,生物制造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医药、 材料、农业等多个领域,带动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发展。 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国科学院刘陈立团队以沙门氏菌为底盘细胞,利用实体肿瘤细胞相对正常细胞的缺 氧环境,开发了新型的抗肿瘤菌株DB1,能精准识别肿瘤并激活免疫系统;中国科学院刘光慧团队用合 成生物学手段对干细胞的长寿基因通路进行重编程,提高了抗氧化和祖细胞抗衰老等能力…… 在生物基材料领域,上海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浩千团队自主研发的生物混动技术体系,使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单位产量与碳源 ...
14个智能体覆盖38个业务场景 美的智能工厂向智能体工厂进化
智能工厂技术应用 - AI眼镜辅助工厂首检效率大幅提升 时间由15分钟缩减到30秒 平均提升效率80%以上 [1] - 具身机器人、机械臂、AMR、注塑机等智能终端在工厂大脑指挥下发挥作用 实现秒级响应完成传统人工小时级任务 [1] - 人形机器人"美罗"应用于品质首检、DMS巡回会议、TPM巡检、EHS巡检等高频次任务 实现实时响应与全流程自主决策 [2] 机器人系统功能 - "美罗"执行首检送检任务时自主进行尺寸外观检测 质检数据实时同步至品质智能体生成工单闭环 [2] - 玉兔-AI巡检机器人通过多模态数据空间感知实现复杂工业场景精准理解 巡检频次较人工提升100% [2][3] - 库卡"iico协作机器人"与计划智能体协同 自动解析机型特征并匹配多种产品型号 提升混线生产精准度与效率 [3] 工厂大脑架构 - 工厂大脑采用分布式多智能体架构 通过A2A通信实现智能体自治协同 集成工业大模型增强决策能力 [4] - 14个智能体覆盖38个核心生产业务场景 依托工厂大脑协同 具备端到端能力 排产响应速度提升90% [4] - 智能体工厂实现生产要素全域互联 智能终端被赋予感知、理解、决策及行动能力 [4][5] 战略规划与发展 -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超160亿元 占营业总收入比例约3.9% [7] - 未来将智能体覆盖场景进一步扩大 加入更多具身智能终端设备 推动工厂大脑持续进化 [7] - 智能体工厂解决方案将快速复制到全球范围内其他工厂 目标覆盖100%场景实现自循环 [6][7]
成都高新区“进解优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民营经济发展数据 - 2025年1-6月成都高新区新设民营企业2.52万户 [1] - 同期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040.1亿元 [1] - 累计兑现产业扶持资金5.19亿元 惠及企业超1.25万家 [4] 企业服务机制 - 建立"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机制 [1] - 组建"4+1"共性问题解决专班 覆盖政策、市场、金融、人才等诉求 [1] - 上半年累计走访企业3584家 解决诉求超1000项 办结率97.97% [1] 应用场景建设 - 发布首批20个科技创新应用场景 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四大类 [2] - 推动8个应用场景落地 包括AI智慧诊疗、新川无人公交等 [2] - 构建超百项场景能力库 达成千台机器人采购协议 [2] 金融服务支持 - 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活动 走访60家企业 [2] - 累计新增预授信6亿元 新增授信5.67亿元 [2] - 实际发放贷款2.39亿元 [2] 政策服务创新 - 上线"政策申报日历" 开展"政策大讲堂"覆盖企业超4000家次 [2] - 创新推行"免申即享"服务模式 采用"3+14"审查标准体系 [3] - 通过社保大数据比对自动发放补贴 企业最高获3万元用工补贴 [3] 企业培育成果 - 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612户 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1128户 [4] - 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2户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户 [4] - 69家企业入选成都市"明日之星" 通威集团上榜世界500强 [4]
厦门市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速建设厦门数据港
数据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 构建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 支持企业开展可信数据空间、数场、数联网、数据元件、区块链、隐私保护计算等技术实践 [1] - 推进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鼓励企业围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等重点行业领域建设训练、验证、测试、语料等数据集 [1] 数据产业规划布局 - 培育多元数据经营主体 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设立数据业务独立经营主体 [1] - 培育产业创新企业 支持数据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创新联合体 [1] 企业数据治理与流通 - 提升企业数据治理能力 鼓励建立首席数据官制度并健全数据资源管理机制 [2] - 推进企业数据资产登记 培育规范化数据交易市场 [2] - 发展专业化数据服务生态 培育和引进综合型或专业型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 [2] 数据应用创新 - 扩大数据资源供给 加快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并推动企业数据价值释放 [2] - 激发数据应用创新活力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2] 产业支持体系 - 提高数据领域动态安全保障能力 [2] - 强化产业金融支持 [2]
中坚力量”,增长强劲!中国汽车产业从“学习者”变身“参与者
展会概况与参展规模 - 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于9月8日开幕 9月9日至14日向公众开放 该展会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车展[1] - 参展商总数748家 其中中国企业116家 较2023年70家增长66% 数量创新高[1] - 中国企业展示内容覆盖新能源整车 三电系统 汽车智能化软硬件等全产业链领域[1] 中国品牌欧洲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纯电动车型销量份额达9.9%[2] - 中国品牌在整个欧洲汽车市场占有率连续三个月突破5%大关 7月达到5.3%[2] - 广汽集团2025年上半年海外出口销量超2万台 7月在欧洲订单突破4000台[2] 产业合作与本土化布局 - 广汽集团与斯泰兰蒂斯集团建立深度合作模式[2] - 中国企业通过本地化生产与合资合作实现从直接贸易出口向"走进去"战略转型[3] - 比亚迪 奇瑞 零跑 宁德时代等企业在欧洲建立工厂或开展深度合作[3] 技术发展与产业链升级 - 中国电池企业在慕尼黑车展展示锂电池 钠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 大圆柱电池等尖端技术[3] - 部分企业已完成在欧洲的本土化产能布局[3] - 汽车产业从单一产品贸易升级为全产业链协同的"生态出海"模式[3] 行业战略定位与发展趋势 - 中欧汽车产业关系从"竞合"转向"共融"[2] - 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绿色化智能化变革中从学习者转变为参与者[2] - 本土化 多元化 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成为欧盟市场发展关键词[3]
中国多地推出水运旅游航线 成游客出行新选择
行业趋势 - 全国水上旅客发送量预计超6694万人次 日均109.7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日均增长6.1%[2] - 乘船游览产品矩阵呈现多元化趋势 涵盖城市观光游、夜间休闲游、内河体验游及海岛度假游等类型[2] - 游船业态兼具观光性与体验性 精准匹配游客对个性化及深度游的消费需求[2] 区域发展动态 - 武汉东湖风景区推出"凌波追光日出专线" 提供水上观日特色服务[1] - 武汉夜游船规模增至11艘 形成"一船一特色"夜航IP集群 吸引年轻及外地客群[1] - 湖北宜昌打造"两坝一峡"客运航线 覆盖三峡大坝、葛洲坝及西陵峡核心景观[1] - 浙江推出"泛舟浙里"品牌 包含13条精品路线 串联文化、城市与自然景观[1] - 京杭大运河杭湖游线重启 采用"水上微度假"模式带动沿线古镇文旅消费升级[1] - 广西河池宜州区开通乡间圩客渡船 衔接刘三姐故里景区 提供民俗文化体验[2] 市场反馈 - 武汉"长江荣耀"号夜游项目受游客青睐 被视为"换个角度看城市"的亲水体验方式[1] - 游客为东湖日出专线凌晨4点抵达码头 追求完整日出拍摄体验[1]
中国主导污泥臭气处理国际标准获ISO立项
行业技术突破 - 中国主导的污泥臭气治理国际标准ISO/NP25967获ISO批准立项 成为全球首个污泥资源化处置臭气治理国际技术规范[1] - 标准涵盖臭气收集系统设计 生物除臭技术规范和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建立适用于不同国家的技术分级标准[1] - 项目汇聚中国 奥地利 芬兰等全球11个国家专家力量 预计2027年完成起草并进入国际评审阶段[2] 市场需求背景 - 全球市政污泥年产量已突破6000万吨 处理过程产生含硫化氢 氨气等有毒有害成分的臭气[1] - 臭气不仅污染环境 还存在易燃易爆风险 严重威胁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1] - 有效控制污泥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臭气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1] 行业影响 - 标准将为全球污泥处理行业提供系统科学的建设运营依据[1] - 推动臭气治理技术规范化发展和国际协同进步[1] - 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