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搜索文档
兜牢环保底线 明确管控标准 电器电子有害物管控有新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1:13
政策发布与实施时间 - 中国RoHS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发布 将于2027年8月1日正式实施[1] - 标准实施前生产或进口的产品给予1年库存消纳期 2028年8月1日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禁止销售[7] 行业规模与背景 - 中国是全球最大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 2025年上半年智能手机产量5.63亿台 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1.66亿台[2] - 主要家电居民保有量巨大:空调7.8亿台 彩色电视机5.5亿台 电冰箱5.3亿台 洗衣机5.02亿台 电热水器4.6亿台[2] 管控要求核心内容 - 对10种有害物质实施强制性限值:铅汞镉六价铬4种重金属 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及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4] - 将产品分为两类管理:I类包含12种日常高频使用产品(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必须满足限量要求并标注标识 II类产品需标注标识并披露有害物质信息[6] - 采用数字化标识技术(二维码或电子显示)使消费者可快速获取有害物质信息[4] 标准升级与国际接轨 - 从2011年管控6种有害物质的推荐性标准升级为管控10种的强制性标准 新增4种有害物质管控[5] - 10种有害物质测试方法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全面接轨[4] 实施准备与企业响应 - 截至2025年7月已有1400多家企业的3万多种型号产品完成合格评定[3] - 企业计划在过渡期内优化供应链管理 开展替代材料研发 增强有害物质检测能力[7] 监管与配套措施 - 建立"生产企业自查—第三方检测—政府随机抽查"闭环监管模式[7] - 动态调整达标管理目录 适时扩大产品范围 完善合格评定制度[8] - 市场监管总局将依据新国标开展监督抽查 对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罚[9] 技术发展与产业升级 - 整合高校及龙头企业资源发布无害材料技术案例与指南 推动中小企业合规水平提升[8] - 推动建立"原材料—零部件—整机"全链条绿色供应链协作机制[8] 国际合作与标准输出 - 跟踪欧美日韩等经济体RoHS管控动态 推动国际要求协调对接[8] -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修订 输出中国管控经验和标准化成果[8]
安徽叉车集团上半年海外营收快速增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1:07
海外业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海外营收超43亿元 同比增长约27.5% [1] - 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 [1] - 通过闭环管理体系严格对标年度目标 出访海外及长期外派达190人次 [1] 市场拓展策略 - 秉持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理念 对标世界一流叉车品牌 [1] - 攻坚行业头部客户 开拓智能物流业务 探索租赁业务新模式 [1] - 通过新品促 重装赛 518仓储节等创新举措构建精准施策体系 [1] 渠道网络建设 - 科学规划区域市场 完善海外公司功能及办事处网络建设 [2] - 携手当地代理商深化合作 强化技术支撑并举办区域代理商大会 [2] - 参加德国LogiMAT展 美国ProMAT展等10余场国际性展会 [2] 品牌与产品战略 - 通过多品牌战略以差异化产品组合满足全球多样化需求 [2] - 推进社交媒体与赛事活动等多元渠道宣传 强化本土化运营 [2]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以创新思维推动品牌国际影响力提升 [1][2]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国内国际双循环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 [2] - 推进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布局 [2] - 锚定全年任务目标 为十四五规划收官奠定基础 [1][2]
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以标准系牢储能发展“安全带”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1:03
行业政策标准升级 - 我国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正式实施 以全生命周期安全为核心 将行业推荐性要求升级为强制性 填补新能源领域关键监管空白 [1] - 强制性标准要求国内销售的大型储能锂电池必须满足该标准 有效提高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水平 推动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1] - 标准制定参考国际标准IEC 62619、IEC 63056、UN38.3 但根据国内产业技术现状修改完善 并引入过充电、浅刺、电池热失控等全新测试项目 [5] 安全技术标准对比 - GB 44240整体试验项目和技术指标严于国际标准 例如电池热失控试验要求电池加热后不起火不爆炸 而其他标准允许起火爆炸 [5] - 标准在电芯层级新增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测试 加严部分安全测试项目 如过充增加恒压过充1小时要求 总过充时长显著增加 [4] - 强制性标准设定了从电池设计制造、运输安装到运维回收的全链条安全硬门槛 对电池性能、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可靠性等多维度能力考察 [4]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 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行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 - 当前主流大容量储能电池在热失控状态下内部温度可急剧攀升至800摄氏度以上 易引发电解液分解、隔膜熔毁等连锁反应 释放氢气、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 [2] - 标准实施加速低质产能出清 部分安全冗余不足的电芯厂商面临重新设计产品层级的挑战 推动行业从成本优先向安全为本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4] 企业响应与产业影响 - 宁德时代、远景动力、海辰储能、瑞浦兰均、中创新航等头部电池企业均已通过GB 44240标准测评 [6] - 头部企业主动开展超合规要求的系统性燃烧测试 搭建1:1实景测试平台模拟极端工况 火烧测试相邻柜体间距从15厘米进阶到5厘米 [6] - 我国储能电池出货占全球90%以上 GB 44240未来或成为全球性事实性标准 提升中国储能产业国际话语权 [5]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从被动防护向本质安全转变 头部企业将安全设计从合规底线提升至技术高点 更加重视产品安全设计和研发能力 [7] - 在现有锂电技术体系下 本质安全提升面临材料化学稳定性的物理极限 被动防护成为现阶段风险管控的必选项 [7] - 未来市场期待电池本质安全技术突破 如电池加热后不起火不爆炸 而非仅抑制热扩散 需要构建覆盖材料本质安全、系统集成防护、智能监测预警的多维度安全防护体系 [7]
焦煤期价波动,怎么看“金九银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1:01
今年初以来,焦煤价格先抑后扬,呈现出V形反转走势,波动剧烈。以JM2509为例,1月—5月份 JM2509合约价格从1234.5元/吨暴跌41.2%至726元/吨,其中5月份加速下跌,重挫204.5元/吨(降低 22%);6月份企稳反弹13.6%至825元/吨;7月份强劲拉涨26.7%至1045.5元/吨;8月份涨势放缓,波动 收窄,8月20日收盘价为1044.5元/吨。 炼焦煤自身供需 无法解释价格暴跌 1月—5月份炼焦煤平衡表实际上偏紧,除了3月份小幅累库之外,其他月份均为去库存,1月—5月份累 计去库存816万吨。 钢联样本数据显示,5月底炼焦煤样本总库存(矿山+港口+焦化厂+钢厂)较去年底下降279万吨(降低 10.4%)。因此,仅从炼焦煤自身供需的角度,并不能解释1月—5月份焦煤价格的暴跌。 6月份动力煤迎峰度夏 炼焦煤自身矛盾浮出水面 6月份动力煤迎峰度夏,库存去化,炼焦煤自身矛盾随之浮出水面,价格企稳反弹。 一方面,异常高温天气推动动力煤提前去库存。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信息,今年6月份(截至6月25 日),全国平均气温为21.1摄氏度,较常年同期高0.9摄氏度。6月底,动力煤库存为7616万吨, ...
餐饮业趋于连锁化标准化 复合调味品转向“食品工业化解决方案”新赛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0:5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 复合调味品年复合增长率达10.2% [1] - 复合调味品市场份额达1489亿元 占整体调味品市场的75.1% [2] - 中式复合调味品成为增速最快细分赛道 年均复合增速达23% [3] - 即烹料理包市场份额达191亿元 占比13.2% 增速领先 [5] 核心驱动因素 - 餐饮连锁化率从2021年18%提升至2024年23% 推动复合调味品需求 [2] - 500-1000家规模区间餐饮品牌门店数增速高达93.6% [2] - 连锁餐饮标准化需求催生200亿-300亿元级调味品刚需市场 [2] - 单店年均调味品消耗额3万-5万元 覆盖超64万家连锁餐饮门店 [2] 产品结构演变 - 固态复合调味品占比53.3% 主导市场 [4] - 液态复合调味品与复合调味酱合计占比不足47% [4] - 调味酱份额较2019年56%缩水近半 [4] - 出现冻干粉替代浓缩鸡汁现象 固态料包替代趋势明显 [4] 行业转型方向 - 行业从传统酿造转向食品工业化解决方案新赛道 [1] - 复合调味品企业从供应商转型为解决方案商 [4] - 非通路定制品牌占比63.1% 高度依赖B2B定制服务 [6] - 企业需具备研发创新、快速响应和定制服务能力 [7] 技术创新与竞争焦点 - 复合调味品实现菜品质量稳定性和标准化 [3] - 差异化特色风味成为提升餐饮品牌价值的核心 [6] - 需将地域风味精华转化为可工业化量产的标准化调味料 [6] - 产品聚焦固态品类、即烹料理包、区域特色等高增长子品类 [4]
质量赋能 产业强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蒙古实践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0:48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强区战略实施 -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质量强区建设 制定《质量强区建设纲要》等政策举措 提供制度保障[2] - 设立质量强区建设专项经费 每年财政投入8000万元提升质量基础支撑能力 另投入1000万元开展"蒙"字标认证 覆盖51个旗县 认证产品1374种[2] - 创新"四个一批"产业强县培育模式 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 改造传统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 布局未来产业 23个旗县入选国家级质量强县培育库[2] 乳业全产业链质量提升案例 - 和林格尔县构建"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产业链质量生态圈 推行数字化质量管控 实现质量问题早发现早处理[3] - 企业承担国家高产奶牛新品种设计项目 自主培育高端种公牛遗传水平达国际领先 实施"鲜奶品质提升"科技项目破解技术难题[3] - 8家企业获"蒙"字标认证 建成31个规模化奶牛牧场 存栏奶牛10.4万头 日处理鲜奶能力近万吨 乳业贡献地区生产总值294.64亿元[3] 葵花籽产业质量基础设施构建 - 五原县拥有全国最大葵花籽交易市场 出台《质量强县工作实施方案》 完善产业链图谱[4] - 搭建"巴质通"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 设立质量技术服务窗口 创新"质量三班"人才培养模式[4] - 国产食葵种子市占率超40% 种植面积8万公顷 年产量2.6亿千克 拥有190余家外贸企业 年出口额42亿元[4] 煤铝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 霍林郭勒市推进绿电替代 2024年底供电量7.6亿千瓦时 其中绿电2.9亿千瓦时 清洁能源占比38%[5] - 完成14台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污染物排放较国标降低66%-95% 建成9套电解铝烟气排放系统 整体减排90%以上[5] - 重点企业技术攻关推动产品升级至电池铝箔 进入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供应链 附加值达普通铝箔2-3倍 全面达产后年产值200亿元[5] 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创新 - 石拐区建成内蒙古首个大型叶片试验检测平台 满足150米级叶片检测需求 覆盖西北地区服务能力[6] - 突破3类关键参数计量技术 建设风电认证体系 提供年均3次以上培训 建立质量数据库输出技改建议[6] - 集成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平台 动态更新标准政策 打造产业融合型"一站式"服务模式[6] 零碳产业园标准化建设 - 伊金霍洛旗发布《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规范》等地方标准 高起点规划建设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7] - 构建"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 31家规上企业入驻 实现100%绿电供应[7] - 远景动力电池工厂为北方最大单体电池车间 2024年园区工业产值652.9亿元 向千亿级集群目标迈进[7] 民生领域质量提升实践 - 杭锦旗加强农畜产品品牌培育 培育3个地理标志产品 带动产业增收超3亿元[8] - 乌兰浩特市创新药品智慧监管平台 实现药品流通实时监测与风险预警[8][9] - 海勃湾区建成11个服务业标准化试点 元宝山区运用标准化手段提升基层医疗质量[9] 特色文旅与健康产业融合 - 阿巴嘎旗打造"孩子与马"主题文旅综合体 推出马术课程 Mini那达慕等多元服务[10] - 蒙医医院采用"基地+康养"模式 运用马奶疗法接诊调理2000余人[10] 稀土与光伏产业计量体系 - 昆都仑区构建量值溯源体系 覆盖19个领域55项核心参数 新增15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1] - 服务20余家稀土企业 指导光伏企业新建10项计量标准 协助制定7项硅材料技术标准[11] - 2024年区域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300亿元[11] 现代煤化工技术创新 - 乌审旗建成内蒙古首个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 部署18个战略项目[12] - 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设立质量强旗博士工作站[12] - 综合实力跃升至西部百强县第18位[12] 农业标准化全域覆盖 - 开鲁县创新"标准化+"模式 研制发布185项产业标准覆盖玉米 红干椒等五大产业[13] - 玉米示范基地亩产突破1000千克 最高达1246.65千克 亩均增产超100千克[13] - 红干椒产业带动6万户种植户 产业链就业5万余人 年务工收入3.6亿元[13] 区域品牌矩阵建设 - 土默特右旗培育农产品商标179件 13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4] - 丰镇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件 地理标志商标1个 多个品牌畅销国内外[14]
哈尔滨发布五大主题秋游线路 叫响“秋韵哈尔滨”旅游品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0:48
哈尔滨现有红色资源近200处,每一片热土都流淌着"共和国长子"的红色血脉。到哈尔滨市博物馆参 观"抗战烽火中的哈尔滨"专题展览,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观"抗战14年的黑龙江"专题展览,去铭记那段 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走进李兆麟将军纪念馆、赵尚志赵一曼烈士纪念馆等,去追忆革命先辈在白山黑 水间的浴血奋战;踏上靖宇街、尚志大街、兆麟街和一曼街,走进靖宇公园、尚志公园、兆麟公园和一 曼公园,去感受这座城市对革命先烈的永恒纪念;跟着电影《生还》《731》,走进中共满洲省委机关 旧址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去触摸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赏五花山色,望金色田畴 哈尔滨的秋天,是一幅以山河为笔、以沃野为墨的锦绣长卷。走进生态的哈尔滨,去登上五常凤凰山、 方正鸳鸯峰,看天空之眼、走云中栈道;登上宾县二龙山、长寿山和香炉山,看五花山色、观日出云 海;登上阿城金龙山、松峰山、吊水壶、平山、玉泉山,看溪水潺潺、听鹿鸣呦呦;登上延寿长寿山、 巴彦壹台山、木兰鸡冠山、依兰四块石,看星火磐石、寻先烈足迹;登上尚志帽儿山、亚布力锅盔山和 虎峰岭、通河铧子山,看漫山红叶、赏层林尽染。 现在哈尔滨进入一年一度的"黄金时刻"。走进中国 ...
江苏出台19条举措推动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全链条创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0:48
聚焦高效益推动知识产权运用,提出强化数据知识产权的登记和运用,创新发展跨境直播、游戏出海等 数字贸易产业;加快推动海内外专利技术在自贸试验区转移转化;支持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 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组建知识产权联盟。 聚焦高标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明确健全自贸试验区商业秘密保护制度规范;支持自贸试验区引进国际 仲裁机构;支持自贸试验区企业建立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互助基金。 近日,为充分发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 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集成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江苏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 会同省知识产权局制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创新的若干措 施》。 《措施》从5个方面推出19条举措。聚焦高质量开展知识产权创造,提出加快自贸试验区创新技术专利 获权,对自贸试验区内符合专利预审和优先审查条件的企业,优先给予预审和推荐;支持自贸试验区在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前沿领域开展创新,探索实施相关知识产权登记。 聚焦高水平深化知识产权管理,探索知识产权确权登记在信托、理财等资管产品名下的可行性路径,将 交易主体扩大至资管 ...
广西实施四项行动推进专利转化运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0:48
政策举措 - 广西实施专利转化运用强效赋能工作方案 包括百校千项专利转化 专利产业化促进企业成长 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和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提升4项行动 [1] - 方案从畅通对接渠道 提升转化效益 强化创新支撑和完善服务体系四个方面明确12条具体任务 推动专利转化对接渠道更加畅通 知识产权运营体系进一步健全 [1] -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 政策优化和机制建设等措施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任务落地 构建顺畅高效的专利转化运用生态 [1] 实施成效 - 上半年广西专利出让 受让 许可和被许可共计5807次 同比增长60.99% [1] - 专利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21.61亿元 同比增长37.73% [1] - 专利权质押普惠贷款惠及企业202家 同比增长44.29% [1] - 达成开放许可专利次数全国排名第五位 [1]
11个茶机大院日加工鲜叶超10万公斤 安徽黄山区构建茶产业新生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0:48
近日,走进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汤家庄村的茶机大院,尽管早已不在茶季,空气中仍弥漫着 一丝清冽干燥的茶香。厂房内,杀青机、揉捻机、提香机等设备静静伫立,机身上还残留着茶季繁忙时 沾上的零星茶末。 "这个茶机大院在2022年时就开始建设,除了各种茶机器,还配备了保鲜冷藏库。"汤家庄村党总支书记 焦贵宝介绍,茶机大院建成后,有效提高了茶农收入,为茶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今年茶季,汤家 庄村的茶机大院以高于市场均价10%至20%的价格收购茶鲜叶,依托自动化车间统一加工,通过对接企 业及经销商统一销售,收购本村茶农鲜叶超2.5万公斤,带动近120户农户,户均增收超3000元。 据了解,通过与强村公司、茶企、合作社等主体建立合作,茶机大院还建立了托管服务、订单生产等多 种形式的服务体系,提升了茶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带动村集体增收。 "今年,黄山区的茶机大院共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陈远志表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后,部 分收益还被用于乡村道路建设、茶山灌溉等惠民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此外,茶机大院还在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对防返贫监测户等低收入群众视情减收或免收服务费。在安排 务工时,茶机大院也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