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图像传感器)

搜索文档
豪威集团(603501):上半年业绩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新浪财经· 2025-09-03 00:3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5%至140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稳定在30.5% 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 -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8%至20亿元人民币 净利率提升至14.5% 去年同期为11.3% [1] - 预计2025/26财年收入同比增长18%/25% 净利润增长24%/50% [1][3] 业务板块表现 - 核心业务CIS销售额达103亿元人民币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1% [1] - 汽车CIS收入3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 占CIS板块收入37% [2] - 手机CIS收入同比下滑19% 主要因产品周期转换及中国市场复苏缓慢 [2] - 新兴物联网CIS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49%至12亿元人民币 医疗CIS同比增长68%至4.43亿元人民币 [3] - 安防CIS同比增长17%至8.27亿元人民币 受益于高端产品渗透及需求复苏 [3] 市场驱动因素 - 汽车CIS增长受ADAS渗透率提升与座舱影像需求驱动 全球市场份额约30% [2] - 新兴物联网CIS受益于运动相机、XR及机器视觉需求提振 [3] - 中国"智驾平权"政策推动汽车CIS发展 预计2025/26年该业务同比增长40%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新兴物联网CIS与医疗CIS分别保持230%/50%的高速增长 [3] - 2026年手机CIS业务有望恢复增长 因2亿像素传感器客户渗透及新品出货 [2] - 2026年净利润增速预计达50% 因手机CIS新品上量及利润率改善 [3]
豪威集团(603501):上半年业绩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招银国际· 2025-09-03 00:2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73元人民币 潜在升幅19.1% [1][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5%至140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稳定在30.5% 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 -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8%至20亿元人民币 净利率提升至14.5% [1] - 核心业务CIS销售额创103亿元人民币新高 同比增长11% [1] - 预计2025/26财年收入同比增长18%/25% 净利润增长24%/50% [1] 业务板块分析 - 汽车CIS收入3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 占CIS板块37% 预计2025/26年保持40%同比增长 [6] - 手机CIS收入同比下滑19% 预计全年下降约15% 2026年有望恢复增长 [6] - 新兴物联网CIS收入1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9% 预计2025年保持230%高速增长 [6] - 医疗CIS收入4.4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8% 预计2025年保持50%增长 [6] - 安防CIS收入8.2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 受益于高端产品需求复苏 [6] - 模拟解决方案同比增长21% 分销业务同比增长42% [1] 财务预测 - 2025E收入30,301百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8% 2026E收入37,871百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0% [7] - 2025E净利润4,132百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3% 2026E净利润6,197百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0.0% [7] - 2025E毛利率30.6% 2026E毛利率32.7% [7] - 2025E每股收益3.45元人民币 2026E每股收益5.17元人民币 [7] 估值指标 - 基于33.6倍2026年市盈率设定目标价 与两年历史平均一致 [6] - 当前市盈率42.1倍2025年 预计2026年降至28.1倍 [7] - 市值172,792.6百万元人民币 总股本1,190.0百万 [2]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在汽车和医疗CIS市场保持份额领先 全球汽车CIS市场份额约30% [1][6] - 受益于中国"智驾平权"政策推动 [6] - 高端安防产品Nyxel技术逐步被客户接受 [6]
三星将内存工厂,转为封装厂
半导体芯闻· 2025-05-28 10:17
三星电子华城工厂生产线重组 - 三星电子正在将华城H1工厂的旧内存生产线改造为封装生产线,设施移交工作最早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 [1] - H1工厂包含第12条NAND生产线和第13条DRAM生产线,由于产品老旧及内存市场出货量下滑,生产线利用率不足 [1] - 原计划将13号线转为CIS(图像传感器)生产的方案因行业不景气而推迟 [1] - 公司计划拆除旧存储设施并安装封装设备,同时交付少量用于服务器DRAM的TSV(硅通孔)设备 [1] 生产线改造的技术与经济考量 - H1工厂制造环境较旧,即使进行全面投资也难以转换为最新一代内存生产线 [2] - 第15、16条生产线已在进行1b DRAM的转换投资,技术领先H1工厂一代 [2] - 后处理工艺技术难度较低,改造为封装线相对容易 [2] - 将小型包装设备集中在附近生产线可提高管理和投资效率 [2] 战略意图与行业影响 - 该重组计划旨在提高投资成本效率并为先进DRAM需求做准备 [1] - 通过移除附近生产线的封装设备,公司获得了更多空间用于尖端DRAM转换投资 [2] - 该举措可同时实现旧内存业务重组和封装产能扩张的双重目标 [2]
华虹公司20250226
2025-02-26 16:22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华虹半导体、久昌公司、苏州科达、HT、华丰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产能情况** - 华虹半导体 12 英寸晶圆厂月产能已达 10 万片,计划 2025 年底进一步提升[2][3] - 新晶圆厂已量产,月投片超 1 万片,2025 年中期产能提至 4 万片,2026 年中期达 8.3 万片设计产能,总投资 67 亿美元,2025 年投入 20 亿美元[4][5] - 久昌公司整体产能规划 83,000 片晶圆,2025 年 6 月达 40,000 片,2026 年 6 月预计达 83,600 片[26] - 华虹公司整体市场月产能约 9.49 万片,各厂房可灵活调配[12] - 目前 8 英寸晶圆产能 180,000 片,12 英寸 95,000 片,大致各占一半,2025 年底 12 英寸占比将提高[29] - **市场前景** - 功率半导体市场虽疲软,但高压领域将回升,嵌入式系统等平台将增长,有望提高毛利率使生产线扭亏为盈[2][6] - 成熟制程市场去年底触底,下半年回升,今年将持续改善,8 英寸生产线产能利用率高,价格有望提升[2][8] - 消费电子市场自去年起表现强劲,今年工业领域有望复苏[14] - 嵌入式存储市场自 2024 年第一季度回升,价格改善,若趋势持续,未来价格和销量将显著提升[4][15] - 电源管理业务受益于 AI 数据服务器发展,国内需求将迅速增长[4][16] - **业务发展** - 与国内主要汽车制造商合作,汽车相关销售未来两到三年将显著增长,看好功率器件和 MCU 领域[9] - 在 CIS 领域以高端产品为主,月产量 1 万 - 1.5 万片,新厂房建成后将部分产能用于 CIS[2][11] - SPT 市场价格未完全恢复,上升空间 20% - 30%,市场正常后公司利润将显著提升[13] - 新厂专注高端汽车、手机等领域,包括 CRS、高端手机及 BCD 工艺产品[4][18] - 在 MCU 领域有显著成本优势,价格自 2024 年 12 月回升,行业前景乐观[20][21] - 射频和 WiFi 技术在汽车及机器人中应用需求旺盛,推动相关市场发展[4][22] - MCU 应用广泛,市场增长潜力大[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华虹半导体 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按指引执行表现出色,2025 年第一季度虽受季节性和年度维修影响仍保持乐观,预计 12 英寸晶圆厂高产能利用率并优化产品组合[3] - 华虹公司上市时承诺三年内解决工业竞争重叠业务问题,正在按计划推进[7] - 目前公司在汽车领域营收占比 5% - 6%,未来两到三年预计提至 6% - 8%,主要产品有高压功率半导体、IGBT 和 MCU[10] - 2025 年第一季度表现不错,8 月折旧约 1 亿,12 月接近 5 亿,新生产线投产销售额将增加抵消折旧,计划 2025 - 2027 年提升产能并优化产品组合[17] - 目前订单情况良好,销售按预期进行[24] - 与 HT 保持长期合作关系[25] - 久昌公司 83,000 片晶圆中 20,000 片用于功率器件,60,000 片分布在电源管理、逻辑和射频三大平台[27] - 各平台下游应用需求强劲[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