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耳机
icon
搜索文档
八部门联合发文大力发展数字消费;九部门出台13项政策促进服务出口丨盘前情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0:42
昨日A股 9月24日,市场低开高走,创业板指盘中再创3年多新高,科创50指数一度涨近5%。截至收盘,沪指涨 0.83%,深成指涨1.80%,创业板指涨2.28%。沪深两市成交额2.33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1676亿。 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上涨,下跌家数不足900家。 从板块来看,芯片产业链延续强势,板块内20余股涨停,掀起涨停潮,机器人概念股爆发,阿里云概念 股表现活跃。下跌方面,旅游板块表现疲软。板块方面,存储芯片、光刻机、能源金属等板块涨幅居 前,旅游等板块跌幅居前。 | 名称 | 量新点位 | 涨跌幅 | | --- | --- | --- | | 上证指数 | 3853.64 | +31.81(0.83%) | | 深证指数 | 13356.14 | +236 32(1.8%) | | 创业板指 | 3185.57 | +71.02(2.28%) | | | 日期:9月24日 制图:21投资通 | | 隔夜外盘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9月24日下跌。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71.50点,收 于46121.28点,跌幅为0.37%;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18.95点,收于 ...
晚报 | 9月25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9-24 14:41
AI硬件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鼓励增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有效供给 包括人工智能手机 电脑 智能机器人 可穿戴设备和桌面级3D打印设备等新产品 [1] - 加快智能家电 智能安防 视频照护系统研发及互联互通 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1] - 未来更多大模型厂商和互联网厂商将入局硬件产品 抢占下一代数据流量入口 形成"模型-终端-用户"直达路径 [1] AI基建 - 阿里集团计划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并追加更大投入 预计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2] - 北美四大云厂商谷歌 微软 Meta和亚马逊预计今年在AI基建上投入超3500亿美元 2026年将超过4000亿美元 [2] - 国内AI行业景气度持续 国产服务器 交换机和液冷等环节值得重视 [2] 水泥 - 六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 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和平板玻璃产能 新建改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3] - 水泥企业需在2025年底前对超出项目备案产能制定置换方案 促进实际产能与备案产能统一 [3] - 行业供给将逐步优化 集中度有望提升 区域龙头企业盈利有望修复 [3] 核聚变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首次公开亮相 展示技术路线及业务布局 瞄准2050年聚变能源商用目标 [4] - 公司将在上海新建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四号(HL-4)" 验证高温超导磁体 [4] - 可控核聚变能源具有无限 经济 可计划 清洁和安全等优点 被认为是终极能源形式 [4] 物理AI - 阿里云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领域达成合作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集成英伟达Physical AI软件栈 [5] - 合作将提供数据预处理 仿真数据生成 模型训练评估 机器人强化学习和仿真测试等全链路平台服务 [5] - 将进一步缩短具身智能和辅助驾驶等应用的开发周期 [5] 宏观政策 - 商务部等8部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有序发展无人机支线运输和末端配送业务 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6] - 支持在自贸试验区 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地区建立国际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 [6] - 工信部等六部门推动先进陶瓷 低介电玻璃纤维制品和柔性玻璃在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等领域推广应用 [7] 行业动态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到2028年底我国新增支持北斗的终端及设备总量将突破4亿台套 [7] - 国家医保局公开征集脑机接口等创新医用耗材产品信息 加快创新产品赋码工作 [9] - 中科院提名的固态电池获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一等奖 [10] 企业新闻 - 阿里云发布全新一代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 开源全模态大模型Qwen3-Omni 推出跨境电商AI智能体"遨虾"将于11月上线 [11] - 华为即将发布首款北斗卫星语音消息智能手表 [11] - 英伟达可能入局Robotaxi 或打造"开放版FSD"吸引车企合作 [12] 市场热点 - 半导体板块受台积电先进制程涨价 长存三期成立和存储芯片持续上涨等因素推动 [14] - 光刻机板块关注中芯国际测试由宇量升制造的深紫外光刻机 [15] - 机器人板块受阿里与英伟达Physical AI合作推动 [15]
圆桌对话:从本土走向全球:企业出海的“破圈”征程|2025中国—东盟博览会品牌文化出海交流会
36氪· 2025-09-22 10:43
中国品牌文化出海趋势 - 中国企业全球化从产品输出转向文化体验与认同输出 涵盖游戏 短剧 新消费 资本布局等领域 [1] - 文化出海既抽象又具体 通过竞技热潮 日常叙事 味觉符号被全球用户触摸和记住 [1] - 出海主题交流会聚焦新路径 新挑战与新机遇 汇集游戏 新消费 短剧 资本等多领域代表 [1] 声智科技AI硬件出海 - 声智科技专注声学AI技术 为智能硬件提供听觉交互算法 曾赋能小度 小爱同学等产品 [4] - 2024年下半年推出自主品牌AI硬件 包括耳机 助听器 无线麦 首月单品销量达10万台 [5] - 不到1年时间AI硬件单品销量突破100万台 成为AI硬件赛道增长最快公司 [5] - 出海布局泰国 北美 日本市场 处于起量阶段 技术赋能自动驾驶 具身智能机器人场景 [5][6] - 团队孵化于中科院声学所 代表国家级声学AI技术 打造AI硬件智能体交互算法平台 [6] - 推出CatTrans APP实现人宠语言互译 在Product Hunt首日冲至全球第17名 [25] - 团队仅50-60人 实现AI原生开发 产品包装 代码 视频 UI 模特图全部AI生成 [29] - 出海策略硬件先东盟 算法先北美 因东盟物流近文化相似 TikTok电商链路成熟 [30] 未卡宠物品牌全球化实践 - 未卡定位中高端宠物生活方式品牌 覆盖用品 食品 零售 服务全链路 [7] - 2019年启动出海尝试 参加美国专业展会 建设亚马逊美国站 [8] - 2022年战略重心转向海外 于新加坡 日本设办公室 引入东南亚食品巨头战略投资 [9] - 因地制宜经营模式 美国自营电商与经销并行 新加坡高端线下零售 东南亚经销合作 [9] - 出海团队具美国背景 对当地市场有深度认知 品牌定位与产品设计差异化明显 [23] - 美国市场挑战大但机会多 成熟市场结构为新兴品牌提供切入机会 [23] - 海外市场以狗品类为主力 快速调整产品战略 从猫用品转向狗用品 [24] - 选择美国作为第一站验证品牌价值 美国认可带动韩国等市场爆发 [31] - 客单价较高 售卖情感价值与生活方式 高门槛市场验证后向新兴市场扩张 [31] CMC资本出海投资洞察 - 消费需求长周期存在 但产品迭代呈波浪性 消费投资市场有跌宕起伏 [10] - 出海产品从"质价比"转向"品牌内容" 毛利提升 对组织力要求变化 [11] - 中小企业出海逻辑非单纯增长曲线 而是获取高心智渠道与品牌形象反哺国内 [11] - 投资布局出海方向与底层组织能力强的企业 出海为头号赋能方向 [12] - 建议企业练内功 注重产品创新与当地用户对话能力 深度一线用户洞察 [20] - 引入当地著名IP 链接KOL资源 如CAA经纪公司 实现有效本地化对话 [20] - 出海业务负责人需强资源调动能力 建议创始人或核心团队直接主导 [21] - 出海市场选择需匹配品类特点与用户决策要素 功能性产品从相似市场起步 [32][33] - 品牌调性类产品从高心智市场打起 但需与品类挂钩 适合比适应更重要 [32][33] 能者物流东南亚基建支撑 - 能者物流2014年成立于新加坡 搭建自营分拨中心 车队 自动化设施 [13][14] - 服务覆盖新加坡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泰国 越南 印尼六国 [14] - 提供全链条物流服务 包括跨境物流 冷链物流 支撑茶饮品牌出海 [14] - 2024年欧美关税政策波动引发东南亚蝴蝶效应 影响海关政策与平台 [15] - 建议企业提早海外布局 携手优质供应链合作伙伴构建抗风险能力 [15] - 东南亚文化 基础设施 支付差异大 需了解当地地理人文政府背景 [16][18] - 物流存在便宜 快 安全不可能三角 需选择有责任有能力的本土供应链 [18] - 东盟成本低廉 政策制度逐步健全 可作为品牌出海试验场 [35] - 客单价高产品锚定新加坡 性价比产品铺菲律宾 印尼 马来 劳动密集型产业迁越南 泰国 [35] 出海策略与市场选择 - 出海路径与团队基因高度相关 需做团队擅长之事 [23] - 中国企业供应链强 迭代效率高 成为出海优势 [25] - AI硬件需解决关键痛点 实现多模态融合与主动交互 非指令性协作 [27][28] - 市场选择需考虑品类匹配 资源可用性 用户决策要素 [32][33] - 功能性产品从习惯相似市场起步 品牌调性产品从高心智市场切入 [32][33] - 试验场思维 东南亚试错成本低 适合品牌初期投放 [35] - 欧美市场蛋糕大但竞争激烈 东南亚存在一定蓝海 [35]
圆桌对话:从本土走向全球:企业出海的「破圈」征程|2025中国—东盟博览会品牌文化出海交流会
36氪· 2025-09-22 10:37
中国品牌文化出海新趋势 - 中国企业全球化正从产品输出转向文化输出 通过游戏 短剧 新消费等载体传递文化体验与认同[2][3] - 文化出海既抽象又具体 涵盖情绪 故事感知等无形之物 也通过具体产品被触摸和购买[3] - 36氪举办"破圈·跨海"主题交流会 聚焦游戏 新消费 短剧 资本等多领域探讨出海新路径[3] 声智科技AI硬件出海实践 - 声智科技专注声学AI技术 为智能硬件提供听觉交互算法 服务小度 小爱同学等产品[5] - 2024年下半年推出自主品牌AI硬件 包括AI耳机 助听器等 首月销量达10万台 不到一年突破100万台[6] - 出海布局泰国 北美 日本市场 通过声学AI技术赋能环境感知 情绪监测等高阶应用[6][7] - 团队孵化于中科院声学所 代表国家级声学AI技术 计划下半年与国内企业合作拓展海外市场[7] - 推出CatTrans APP实现人宠语言交互 在producthunt首日冲至全球第17名[25] - 主张AI团队原生化 50-60人规模团队全面采用AI生成产品包装 代码 宣发视频 效率提升显著[29] - 硬件出海选择东盟 因物流近文化相似 算法出海优先北美 利用技术优势打开高端市场[31] 未卡宠物品牌全球化战略 - 未卡定位中高端宠物生活方式品牌 布局用品 食品及零售服务 满足全链路养宠需求[8] - 2019年尝试出海美国 参加专业展会并建设亚马逊站点 积累国际市场认知[8] - 2022年疫情后战略转向海外 于新加坡 日本设办公室 引入东南亚食品巨头战略投资[9] - 因地制宜经营 美国采用自营电商与经销并行 新加坡主打高端线下零售 东南亚依靠经销合作[9] - 出海路径与团队基因高度相关 美国作为成熟市场挑战大但机会显著 品牌差异化是关键[24] - 海外市场消费以狗为主 迅速调整产品战略从猫转向狗用品 建立有效市场定位[25] - 选择美国作为品牌验证第一站 市场认可带动韩国等其他市场联动 加速国际化进程[32] CMC资本出海投资洞察 - 消费行业需求长期存在但产品迭代波浪性出现 投资市场存在跌宕起伏[10] - 中国出海正从"质价比"转向"品牌内容"为主 毛利提升且组织能力要求变化[11] - 出海逻辑从获取市场变为获取高心智渠道与品牌形象 反哺国内市场 潮玩茶饮已验证[11] - 积极投资出海方向及底层组织能力强的企业 并将出海作为重要赋能方向[12] - 内功修炼关键 包括产品创新和本地用户对话能力 注重一线洞察与IP合作[20] - 出海业务负责人需强资源调动能力 建议创始人或核心团队直接主导[21] - 出海市场选择需匹配品类特点 功能性产品选相似市场 品牌调性产品攻高心智市场[33][34] 能者物流东南亚基建支撑 - 能者物流2014年成立于新加坡 搭建自营分拨中心 车队 自动化设施 覆盖东盟六国[14] - 提供全链条物流服务 包括跨境物流与冷链物流 支持茶饮品牌出海东南亚[14] - 东南亚基础设施差异大 存在文化 地域 政府政策等挑战 需深度本地化适应[16][17] - 物流行业存在"又快又便宜又安全"的伪命题 建议选择有责任有能力的本土供应链企业合作[18] - 东盟成本低廉且政策逐步完善 适合作为品牌出海试验场 试错成本较低[36] - 市场选择需匹配产品客单价 高端产品锚定新加坡 性价比产品铺量东南亚 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迁至越南泰国[36] 出海本地化与组织能力建设 - 本地化是出海核心挑战 需了解目标市场地理 人文 政府背景差异[16] - 企业需练好内功 包括产品创新和本地用户对话能力 通过深度访谈洞察需求[20] - 出海团队配置需平衡 本地人与中国人管理各有利弊 关键在资源调动与决策效率[21][30] - AI技术提升出海效率 可用AI生成内容 代码 设计 减少人力依赖并加速产品迭代[29][30] - 出海路径无固定范式 需从用户角度思考 匹配品类特点与资源禀赋[33][35]
AI与机器人盘前速递丨全球人形机器人巨头Figure融资超10亿美元;OpenAI发布GPT-5-Codex!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2:41
机器人板块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562500)单日大涨3.75% 盘中净值达1.082创历史新高 五日、十日、二十日均线呈多头排列[1] - 成分股普涨 73只中69只上涨 江苏雷利领涨14.16%创股价新高 步科股份涨12.72% 伟创电气涨10.18% 双环传动涨停 均普智能涨9.20%[1] - 单日成交额25.68亿元 资金净流入4.16亿元 近5日累计净流入12.69亿元 规模单日增11.10亿元至198.98亿元[1] 人工智能ETF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收涨1.45% 盘初震荡上行 午盘拉高后小幅回落[1] - 持仓股中奥比中光领涨8.94% 复旦微电涨5.92% 合合信息、星环科技、福昕软件均涨超4%[1] 行业融资与技术创新 - AI机器人公司Figure完成C轮融资 获超10亿美元承诺资金 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资金将用于AI平台Helix和BotQ制造体系扩张、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及GPU基础设施建设[2] - OpenAI推出GPT-5-Codex模型 创新动态时间分配系统 单次编程任务处理时长可达7小时 支持多平台应用[2] 企业战略与行业趋势 - 腾讯云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 通过软硬件协同全栈优化整合异构芯片提供高性价比AI算力[2] - 机构认为AI终端围绕算力、能效、交互三大核心发展:硬件集成NPU提升本地算力 存储向高带宽低延迟演进 散热技术升级 电池高效化 终端形态多样化[2]
有望成为AI应用最先落地的场景之一,消费电子ETF(561600)涨超3.0%冲击3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9-12 06:20
9月苹果发布召开,推出iPhone 17系列手机以及纤薄款机型Air。此外,苹果还发布了具备AI支持的实时 翻译功能的AirPods Pro 3,目前暂不支持中文。此前,国内AI耳机发展已经批量上市,受到海内外消费 者的欢迎。根据洛图科技预测,2025年全年AI耳机在中国传统电商渠道的总销量将达152.7万副,同比 增长超3倍。随着苹果AI耳机的发布,AI耳机有望进一步成为带动消费电子板块发展的驱动力。 消费电子ETF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 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消费电子主题上市公司证券 的整体表现。 从AI眼镜来看,9月18日Meta的Connect大会期间或将上新AI眼镜,预计新品有望进一步带来AI眼镜的 市场热度。国内来看,小米的AI眼镜销量也大超预期,小米已将其AI眼镜3年出货目标定在500万台。 年内或还有阿里夸克AI眼镜和字节眼镜将发布,下半年比较值得关注。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688256)、 立讯精密(002475) ...
盘中价格创新高,消费电子ETF(561600)冲击3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9-12 02:34
截至2025年9月12日 10:14,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强势上涨1.87%,成分股芯原股份(688521)上 涨17.69%,景旺电子(603228)上涨10.00%,兆易创新(603986)上涨6.96%,工业富联(601138),立讯精密 (002475)等个股跟涨。消费电子ETF(561600)上涨1.98%, 冲击3连涨。最新价报1.19元。拉长时间看, 截至2025年9月11日,消费电子ETF近1周累计上涨9.42%。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688256)、 立讯精密(002475)、中芯国际(688981)、工业富联(601138)、京东方A(000725)、澜起科技(688008)、豪 威集团(603501)、兆易创新(603986)、歌尔股份(002241)、东山精密(002384),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 54.8%。 消费电子ETF(561600),场外联接(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894;平安中证消费电 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015895;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 ...
绿联科技(301606):Q2前置费用投入,品牌势能持续提速
长江证券· 2025-09-11 12: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处于渠道和区域延展的扩张期,产品创新梯队逐渐完善,品牌势能持续提速 [2] - 2025年下半年国内品牌升级投入效益有望体现,海外凭借电商及线下铺设实现高速增长 [2] - 长期凭借产品质量和用户洞察力强化Ugreen品牌力,进一步打开品类延展空间 [2] 财务表现 - 2025Q2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39% [4] - 2025Q2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19% [4] - 2025H1充电类收入14.3亿元(同比+44%),存储类收入4.1亿元(同比+125%) [10] - 2025H1境外收入同比增长51%,境内增长27% [10] - 2025H1线下渠道收入同比增长53%,线上增长37% [10] - 2025H1毛利率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线下毛利率29%(线上40%) [10] - 2025Q2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管理/研发费用率均下降0.5个百分点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8/9.5/11.6亿元 [10] 业务进展 - NAS新品DH4300Plus以高性价比成为市场新标杆 [10] - 充电类推出MagFlow磁吸无线充电产品,获Qi2.2首批认证 [10] - 新推AI耳机具备自适应降噪和AI语音助手功能 [10] - 通过线上全平台深度渗透和新兴渠道拓展增强市场覆盖 [10] - 加强线下渠道本地化深耕和新兴市场开拓 [10] - 品牌建设活动提升高端化、年轻化品牌形象 [10] 增长驱动因素 - 充电品类受益于iPhone迭代及移动电源合规认证加速 [2] - NAS产品持续引领消费者教育 [2] - 海外电商及线下渠道高速增长 [2]
AI持续赋能消费电子,消费电子ETF(561600)涨超3%
新浪财经· 2025-09-11 02:52
苹果及Meta新品发布动态 - 苹果9月发布会推出iPhone 17系列手机及纤薄机型Air 同时发布具备AI实时翻译功能的AirPods Pro 3(暂不支持中文)[1] - Meta计划在9月18日Connect大会期间上新AI眼镜 预计提升市场热度[1] - 小米AI眼镜销量超预期 公司设定3年出货目标500万台 阿里夸克和字节跳动AI眼镜将于下半年发布[1] AI耳机市场发展前景 - 中国AI耳机2025年传统电商渠道总销量预计达152.7万副 同比增长超300%[1] - 苹果AI耳机发布有望进一步推动消费电子板块发展[1] 消费电子板块市场表现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截至9月11日上涨3.08% 成分股景旺电子涨停(10%) 工业富联涨9.93% 生益科技涨8.76%[2] - 消费电子ETF(561600)上涨3.01%至1.13元 近一月累计涨幅达24.15%[2] 指数成分与权重结构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消费电子相关上市公司证券 覆盖元器件生产与整机品牌设计等领域[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立讯精密、中芯国际等 合计权重占比54.8%(截至8月29日数据)[2] 消费电子ETF产品信息 - 消费电子ETF(561600)设场外联接基金: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894)、C(015895)、E(024557)[3]
【招商电子】立讯精密:消费电子稳健增长,通讯、汽车业务高增长打开第二曲线
招商电子· 2025-08-31 07:5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5亿元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前三季度展望归母净利108.90-113.45亿元对应增长20-25% 消费电子、通讯、汽车三大业务构成核心增长动力 [2][8][1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245亿元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Q2单季营收627亿元同比增22.5% 归母净利36.0亿元同比增23.09% [2] - 毛利率11.61%同比略降0.1个百分点 主要受汇率波动及产能调整影响 净利率5.86%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运营费用率6.6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7][19] - 非经常性收益10.45亿元同比增6.08亿元 主要来自财政补贴及理财收益 所得税8.42亿元同比增4.43亿元 因全球最低税赋计提 [7][22] 消费电子业务 - 消费电子业务营收978亿元同比增长14.3% 苹果业务受益iPhone和Mac超预期表现 联营企业投资收益达13.5亿元其中Q2为8.2亿元同比增40.7% [4] - 非苹果业务通过新产品项目及AR/VR、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合作扩张 7月初完成闻泰ODM主体股权整合 未来非A业务有望从400亿营收突破千亿 [4][8] 通讯业务 - 通讯互联业务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48.65% AI算力业务主体东莞立讯技术收入65.5亿元净利润8.25亿元 业务涵盖电连接、光模块及热管理 [5] - 子公司汇聚科技数据中心电线营收9.4亿港元同比增67% AI服务器业务营收25.6亿港元同比增318% [5] - 电连接产品224G高速线缆量产 448G产品与客户预研 光连接800G硅光模块量产 1.6T产品客户验证中 热管理业务2025年预计营收利润翻倍 [9][16] 汽车业务 - 汽车互联业务营收87亿元同比增长82.07% 线束、连接器、智能驾舱及动力系统全面突破 新项目2025年量产 [6][17] - 7月完成莱尼线束并购 莱尼25H1首次实现盈利 25年汽车业务营收目标400亿元 长线目标成为全球Tier1领导厂商 [6][11] - 智能座舱与地平线、高通等合作 全球排名第二 明年代工模式利润率约为英伟达方案厂商一半 [32] 业务展望与战略 - 消费电子受益iPhone17系列、Airpods Pro3及AI耳机等新品周期 通讯业务25年收入预计增50%+ 盈利增80%+ 汽车业务未来数倍增长空间 [8][9][11] - 全球化产能布局覆盖越南、墨西哥、欧洲等地 有效应对关税风险 印度产能战略意义大于短期利润贡献 [27][34] - 资本开支2024-2026年保持相近水平 2026年下半年后明显下降 [36] 技术与发展布局 - AI端侧业务聚焦声学、光学领域 服务全球头部客户 AR/VR整机产品覆盖三分之一市场品类 [26][38] - 铜互联技术CPC方案有望取代PCB成为主流 与头部客户完成3-4年预研进入量产阶段 [39] - 光模块800G及1.6T产品面向中小数据中心客户 头部客户供应链突破为长期方向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