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付

搜索文档
支付宝时隔17年再更名,“支付科技”写入公司名称,“碰一下”用户破2亿
36氪· 2025-09-19 12:16
公司主体变更 -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获央行批准更名为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1][2][4] - 支付宝App经营主体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更名为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2] - 更名体现支付科技和数字服务技术战略方向 与蚂蚁集团整体战略匹配[5] 组织架构与人事任命 - 央行批准朱林担任支付宝副总经理(技术负责人)[4][5] - 朱林系蚂蚁集团数字支付事业群首席技术官[5] - 蚂蚁集团2024年3月启动组织架构升级 确立支付宝双飞轮、AI First和全球化三大战略[5] - 2024年12月成立数字支付事业群和支付宝事业群 向CEO韩歆毅汇报[5] 支付科技创新 - 推出碰一下支付方式 用户无需展示付款码 手机碰商家设备即可完成支付[6] - 碰一下用户规模突破2亿 新增1亿用户速度加快一倍[6] - 可使用碰一下场景超1000个 近1亿人使用多项碰一下服务[6] - 创新推出国内首个AI付服务 为智能体提供支付解决方案 已在瑞幸咖啡Lucky AI上线[6] - 预计未来5年内新交互支付占比超50% 智能设备支付增长10倍 AI支付市场规模达万亿级[7] 数字服务技术升级 - 支付宝新增AI入口探一下和智能语音搜索入口 可连接10000多种服务[7] - 出行、政务、就业等业务发布AI助手工具 加速App智能化[7] - 蚂蚁医疗健康业务推出独立AI健康应用AQ 累计服务用户超1.4亿 近60%来自三线及以下地区[7] - AQ应用环比增速达60.1% 位列行业第一[8] - 蚂蚁集团目标5年内让人人拥有AI健康管家[8] 战略方向与增长预期 - 更名是支付宝双飞轮战略下公司治理升级 不影响客户服务与体验[1] - 支付宝支付科技公司将聚焦碰一下、AI支付等支付技术创新[5] - 支付宝数字服务技术公司将加大AI产品研发与开放 助力服务业数智化升级[5] - 支付科技与数字服务双飞轮战略预计推动支付宝进入新增长快车道[9]
支付宝主体更名!加速迈入增长新周期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9 04:11
事实上,支付宝更名之举并不令人意外。2024年3月,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启动三大核心战略"AI First(人工智能优先)"、"支付宝双飞轮"和"加速全球化",并同步开启系列组织架构调整,其中就包 括成立支付宝与数字支付两大事业群、明确"双飞轮"组织阵型,相关业务直接向蚂蚁集团CEO韩歆毅汇 报。 此后,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新举措和新产品接连上线。不久前的外滩大会上,支付宝公布"双飞轮"战略多 项进展,势头火热:"碰一下"在短短1年3个月内用户突破2亿,再造用户服务的新入口;推出国内首个 AI付,面向AI时代为智能体提供支付支持,实现"动动嘴、就买好"……另一个飞轮——数字服务方面, App加速智能化,继"扫一扫"后上线AI入口"探一下",链接上万种服务;发布出行、就业等多领域AI智 能助手…… 过去的一年半时间,支付宝无疑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业界普遍认为,"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此次更名不仅是其战略布局的延伸,更意味着支付宝正全面提 速,开启下一阶段增长的新周期。 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官网信息,支付宝支付牌照主体公司——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已 获批更名为"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另外,支付宝A ...
张宏江、王兴兴、王坚等AI大咖亮相2025外滩大会,中美AI竞争核心力量有哪些?
搜狐财经· 2025-09-13 19:42
AI行业发展趋势 - AI大语言模型可能取代传统软件 通过确定性方式解决确定性问题[3] - 新软件已开始自主生成Agent智能体解决任务 发展速度非常快[3] - 2025年第二季度AI行业获得约900亿美元风投资金[6] - 92%高管计划未来三年增加AI投资[6] - 中国四大云服务提供商资本支出约450亿美元[6] - 美国四大云计算巨头计划投资325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 较2024年增长46%[6] 开源与闭源模型竞争 - 开源和闭源模型选择成为中美AI竞争关键变量[5][10] - 模型权重开放本质是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的开放[10] - 开放资源特别是数据和计算资源是推动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10] - 之江实验室将12颗卫星送入太空 首次实现8B AI模型在太空运行[10] - 卫星星座实现太空卫星间互通互联 支持深空探索[11] 算力系统与AI影响 - 大模型带动底层芯片、云计算、电力、能源产业发展形成算力系统生态链[15] - ChatGPT日活跃用户接近搜索引擎的30%[16] - AI智能体任务处理能力每7个月翻一倍[16][18] - 全球约40%就业岗位受AI影响 发达经济体约60%工作岗位受影响[19] - 到2045年约50%工作将被AI接管[19] 机器人技术与具身智能 - 机器人数据采集和质量存在重大问题 优质数据采集标准尚未明确[22][23] - 具身智能发展需要高质量数据和模型算法双重突破[22][25] - AI与物理世界深度交互的机器人是AI终极形态之一[24] - 蚂蚁集团推出智能服务机器人R1 融合多模态交互和环境感知能力[4] - 机器人技术可完成餐饮场景从识别餐品到装盘全流程[4] 投资与商业化趋势 - 2025年全球AI初创公司筹集1220亿美元风投资金 美国占85.5%[31] - 用户留存率是评估AI创业公司的重要指标[31] - 会议纪要类应用成为2024年最佳AI商业化案例[31] - 中国创业者更适合To C应用 美国在To B领域更具优势[31][32] - 2025年将是AI应用爆发年 下一个字节跳动级公司可能已经成立[33] 医疗健康AI应用 - 蚂蚁集团AI健康管家AQ服务用户突破1.4亿[37] - 连接全国超5000家医院和近100万真实医生[37] - 帮助超300个名医打造AI分身[37] - AI医疗目标是提供个性化、精准且可信的健康建议[36] - 蚂蚁集团聚焦解决数据积累、模型幻觉和医学伦理问题[36] 通证经济发展 - 全球Web3原生资产规模超3.8万亿美元[38] - 蚂蚁集团探索RWA沙盒实践 推动实体资产高效流通[38] - 支付宝用户规模突破2亿 "碰一下"场景超1000个[39] - 推出全国首个智能体支付服务"AI付"[39]
金融科技AI进行时:创新应用加速落地,青年人才涌现
国际金融报· 2025-09-13 13:09
金融科技AI应用创新 - 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AI付 打通智能体内下单与支付全链路 用户可通过语音交互在瑞幸小程序或App完成下单支付[5] - 支付宝与Rokid、雷鸟合作推出全球首个智能眼镜"看一下支付" 实现从二维码支付到碰一支付的升级[5] - AI理财助理"蚂小财"已服务超千万用户 依托大模型推理技术可在数秒内提供专业系统的投资咨询服务[6] - 蚂蚁财富升级开放平台3.0模式 向合作伙伴开放AI能力 推出AI投研助手、AI运营助手和AI内容创作助手三大专业工具[6] - AI运营助手可帮助金融机构节省90%的生产时长和精力 显著提升运营效率[6] - 智能保险顾问"蚁小保"可根据用户年龄、预算和地区生成定制化保险配置方案[1]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标志我国AI行动进入规模化、商业化、生态化发展新阶段[3] - 全球AI创新重心从"比拼模型能力"转向"探索应用落地" 金融科技成为重要落地领域[3] - 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AI性能和成本已达临界点 保险行业应用迎来爆发期[6] - 中国金融科技通过"金融科技+AI"模式持续领跑全球 外滩大会展示系列创新应用成果[7] 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 - 外滩大会举办人工智能硬件科创大赛、AFAC金融智能创新大赛和全球AI攻防挑战赛 吸引全球近20个国家地区2万名科技青年参赛[9] - AFAC大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指导 蚂蚁集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等20余家机构联合发起[9] - 2025年AFAC大赛吸引4800多支参赛队伍 同比增长48% 参赛人数约1.5万人[9] - 大赛最终评选出挑战组34支获奖队伍和初创组11支获奖队伍 多模态和智能体应用案例显著增加[9] - 青年科技人才为金融场景带来跨学科、跨领域且兼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10]
外媒报道阿里巴巴、百度开始采用自研芯片训练AI模型;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AI付”:动动嘴就能下单支付瑞幸咖啡丨AI周报
创业邦· 2025-09-13 10:08
国内AI行业动态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AI与机器人结合是未来发展方向 其最后悔以前没有学AI[4] - 上汽赛可智能前CTO于乾坤加入哈啰自动驾驶任联合创始人 计划2026年在中国10个以上城市开展Robotaxi商业化运营[4][5] - 奇瑞墨甲机器人将于10月公开发布并开启招商 产品面向经销商和零售用户[5] - 腾讯开源Youtu-GraphRAG图检索增强生成框架 适用于企业知识库问答等场景[5] - 阿里巴巴推出Qwen3-Next人工智能模型并开源Qwen3-Next-80B-A3B系列模型 采用混合注意力机制和高稀疏度MoE结构[6] - 哈啰旗下造父科技发布首款自研L4级别Robotaxi 配备多传感器融合系统 核心算力超2000TOPS 目标2027年投放超5万辆[8] - 追觅科技成立天文BU 聚焦智能天文光学系统 正在攻克大口径光学镜片量产难题[10][11] - 原快手可灵AI技术负责人张迪加入B站任技术线负责人[13] - 腾讯发布AI CLI工具CodeBuddy Code 并宣布CodeBuddy IDE开启公测[13] - 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AI付"服务 率先在瑞幸咖啡上线 实现智能体内下单与支付全链路打通[13][14] - 阿里巴巴和百度开始采用自研芯片训练AI模型 阿里巴巴在小型模型使用自研芯片 百度尝试用昆仑P800芯片训练文心一言模型[17][18] - 优必选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上架京东 基础款售价29.9万元 面向全球科研机构和开发者[18] - 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X1.1深度思考模型 在事实性、指令遵循等能力上有显著提升[20][21] - 字节跳动发布Seedream4.0图像创作模型 支持文生图、图像编辑等功能[23] - 生数科技Vidu推出Q1参考生图功能 支持7张参考图输入 关键指标超越Flux.1 Kontext[25] - 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 远超全球平均水平[29] - MiniMax启动百万美元期权激励计划 向员工提供几十万到几百万美元不等激励[30] - 阿里巴巴捐赠清华大学 支持无穹书院建设 共同培养AI领军人才[30] - 傅利叶人形机器人GR-3开启预售 将于2025年10月上市交付[32] - 面壁智能发布MiniCPM 4.1基座模型 新增8B参数稀疏架构深思考模型[34]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5000家 建成11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37][38] - 禾赛科技启动港股全球发售计划 发行1700万股B类股份 香港发售最高价每股228港元[40] - 腾讯混元翻译模型登顶HuggingFace全球热榜 在WMT2025比赛中30个语种获得第1名[40][41]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推出智能驾驶金字塔分级测评体系 将智能驾驶划分为三个层级[41] - 前星纪魅族CEO苏静创立ASTRAUX品牌 发布三款产品并完成33100台订单签约[41] - 阿里巴巴通义千问推出Qwen3-Max-Preview模型 拥有超过1万亿参数[43] 海外AI行业动态 - OpenAI与微软签署非约束性协议 计划将营利部门转型为公益股份公司 估值或超1000亿美元[45] - 甲骨文与OpenAI签署价值3000亿美元算力协议 需要4.5吉瓦电力容量[45] - 美国加州通过SB 243号法案 要求AI聊天机器人运营商实施安全协议 将于2026年生效[46][47] - 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因股价暴涨一度超越马斯克成为全球首富 单日财富增长890亿美元[47][48] - 亚马逊正在开发AR眼镜代号"Jayhawk" 计划2026年底或2027年初推出[48] - 微软将在Office 365中引入Anthropic的AI技术 结束对OpenAI的独家依赖[49][50] - 英伟达下一代Rubin芯片已流片 未来5年数据中心资本支出超3万亿[52] - ASML将成为法国AI初创企业Mistral最大股东 投资13亿欧元 Mistral估值达100亿欧元[52] - OpenAI预计到2029年将消耗1150亿美元现金 正与博通合作自研AI芯片计划明年交付[52][66] - 华纳兄弟起诉Midjourney侵犯超人、蝙蝠侠等角色版权[53][54] - 马斯克xAI在西雅图开设新办公室 招聘岗位年薪18-44万美元[54] - 特斯拉开通"TeslaAI"官方微博 展示人形机器人[56] - OpenAI预计今年总营收130亿美元 ChatGPT预计实现近100亿美元营收[58][59] - Anthropic同意支付超15亿美元了结与作家的版权诉讼 为每本书支付约3000美元[59] - 谷歌Gemini上线"Nano Banana"文生图模型 支持照片"手办化"功能[59] - OpenAI宣布建设人工智能就业平台 承诺到2030年为1000万美国人提供认证[61] - 马斯克称特斯拉Robotaxi到年底将不再配备安全员[61] - 人工智能语音初创公司ElevenLabs讨论以逾60亿美元估值出售员工股[67] AI投融资概况 - 本周全球披露AI融资事件24起 较上周减少12起 已披露融资金额事件20个 总融资规模284.15亿元人民币 平均融资金额14.2亿元人民币[69] - 从阶段分布看 早期融资14个 成长期6个 后期2个[71] - 国内AI融资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地 北京披露8起融资11.43亿元 广东4起融资0.6亿元 上海2起融资2.26亿元 山东2起融资9.9亿元[73][77] - 国内AI领域已披露融资总额28.91亿元人民币 融资额最高的为自变量机器人完成近10亿人民币A+轮融资[77][78] - 海外AI领域已披露融资总额255.14亿元人民币 融资额最高的为Mistral AI完成17亿欧元C轮融资[87]
外滩大会新声:“AI+金融”释放人工产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2:27
AI与人类在金融领域的关系 - AI不是替代人工而是释放人工产能的变革 多位专家强调AI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人类工作效率而非取代 [3][4] - 人类在关键决策环节仍保持最终控制权 例如投顾场景中AI生成话术后需人工最后兜底 [4] - 当前数字员工智能程度有限 "对人类员工的威胁"存在夸大嫌疑 [5] AI在金融业的应用现状 - 支付领域推出创新服务 支付宝推出"AI付"支持语音下单支付 [2] - 风控能力获得突破性提升 大模型拓展用户画像维度并输出个性化风控决策 [2] - 金融机构战略定位升级 从"AI in all"赋能型转向"All in AI"变革型驱动组织流程创新 [6] AI落地金融的挑战 - 存在技术局限性 包括幻觉问题和不可解释的黑箱问题 [6] - 监管合规要求严格 输出内容需符合行业监管并确保合规底线 [5] - 服务业场景存在缺陷 客服机器人无法获取客户面对面交流的真实反馈 [5] 行业发展生态建设 - 需要高质量数据语料支撑 行业需建立生态化机制推动数据共建共享 [6] - 复合型人才是关键桥梁 需具备技术洞察+业务洞察+产品落地执行力 [4] - 金融机构转型是系统性工程 涉及技术植入 流程重塑和组织结构调整 [7] 未来合作模式演进 - 从"AI+行业"转向"行业+AI" 以行业专业知识为基础解决具体问题 [3] - 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关系重构 从买卖关系转向风险共担的价值共享合伙人 [7] - 催生新型商业模式 包括联合运营和成果付费(RaaS)等创新形式 [7]
蚂蚁的第三次跃迁
虎嗅APP· 2025-09-12 10:28
核心观点 - 支付宝"碰一下"功能在不到一年半时间内用户突破2亿 实现支付交互方式从图形界面向直觉交互的革命性转变 并验证了自然用户界面(NUI)在AI时代的商业潜力[3][13][45] - 该功能通过联合10大手机厂商、定制芯片及饱和式地推策略 重构支付生态 带动万亿规模"碰链概念股"并激活NFC技术应用[12][23][26] - 蚂蚁集团以"碰一下"为起点 延伸出"看一下""说一下"等AI直觉交互支付矩阵 并迁移至医疗健康领域 通过AI健康应用AQ服务1.4亿用户 其中近六成来自小城乡镇[47][52][62] 支付业务增长表现 - "碰一下"用户达2亿 首个1亿用户用时321天 第二个1亿用户耗时减半 增速显著快于扫码支付30个月的达成周期[3] - 覆盖中国400多个城市、5000多个品牌及上千万商家 形成日均高频使用入口[4][5] - 联合华为、OPPO、vivo等10大厂商成立生态联盟 实现"锁屏/熄屏可碰"的体验优化[12][25] 技术实现与生态建设 - 与复旦微电子定制专用芯片 确保支付响应速度与信号稳定性 同时维持全球最低支付资损率的安全标准[26] - 推动NFC技术从"手机阑尾"变为核心功能 带动制造、芯片、手机更新等产业链形成万亿规模"碰链概念股"[26] - 与分众合作在40万电梯广告部署"碰一下" 试点期间三得利广告日均碰触活跃率提升65% 领券率达68.6%[42][43] 直觉交互的战略价值 - "碰一下"支付步骤从5步简化为1步(仅需解锁触碰) 显著降低视障用户和外国游客使用门槛[19][36][38] - 延伸至智能眼镜"看一下支付"(3步完成付款)和AI语音支付(如瑞幸咖啡语音下单) 解放用户双手[47][48][52] - 推出支付MCP协议作为AI世界"标准支付插座" 开发者可实现"一插即用"的支付能力接入[55] AI驱动的业务拓展 - 在医疗健康领域推出AI应用AQ 基于3600家医院数字化基础 通过医疗大模型提供24小时AI问诊服务 已覆盖1.4亿用户(60%来自小城乡镇)[60][62][64] - AI付、AI打赏等新功能为开发者提供柔性变现方式 降低AI创业的支付接入门槛[55][56] 行业变革意义 - 推动支付交互从GUI(图形界面)向NUI(自然界面)演进 为AI时代的泛在支付奠定基础[13][45][46] - 完成支付领域第三次跃迁:2003年担保交易推动电商、2011年扫码支付推动移动互联网、当前直觉交互支付推动AI商业化[69][70][71] - 通过削减交易成本(寻找、谈判、履约环节)重构商业价值链 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融合[66][67]
阿里推出下一代模型架构;宇树王兴兴谈后悔的事丨科技风向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3:03
人工智能与基础模型 - 阿里巴巴推出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Qwen3-Next 并开源基于该架构的Qwen3-Next-80B-A3B系列模型 核心改进包括混合注意力机制、高稀疏度MoE结构、训练稳定优化和多token预测机制 [2] -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表示AI在让AI干活的领域仍处于爆发式增长前夜 数据和模型非常重要 但优质数据标准和采集方式仍是核心问题 [4] - 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AI付" 联合瑞幸咖啡首发上线 打通智能体内下单与支付全链路 用户可通过AI点单助手对话完成下单并支付 [10] 电动汽车与自动驾驶 - 特斯拉Model Y L订单10月已售罄 官网显示预计交付时间为11月 该车型8月19日上架销售 9月2日开始交付 上周已交付900辆 日均150辆 [3] - 哈啰首款前装量产Robotaxi车型"HR1"首发亮相 计划2026年量产下线 2027年部署超5万辆 已在湖南株洲启动商业化试点运营 计划2026年覆盖超10个城市 实现万辆规模国际首城落地 [6] - 小鹏"陆地航母"飞行器X3-F在阿联酋获特许飞行证 这是中国飞行汽车企业首次在海外获得有人驾驶航空器飞行许可 未来将在阿联酋探索政府交通、飞行体验、旅游观光及应急救援等场景 [13] 半导体与芯片 - 华为海思换帅 徐直军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由高戟接任 多位高管变更 可能是华为内部正常管理轮换或预示半导体战略新方向 [17] - 德州仪器数据中心业务有望激增50% 正助力公司整体模拟芯片产品需求复苏 数据中心相关业务可能是复苏最快的市场 将回到2022年巅峰水平 [18] - Wolfspeed宣布200mm碳化硅材料产品组合开启大规模商用 此前向部分客户提供200mm碳化硅产品后市场反响积极且效益显著 [19] 企业订单与业务进展 - 中科曙光表示曙光数创在手订单充足 研发的第三代浸没液冷解决方案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750kW以上 是国内唯一实现浸没相变液冷大规模商业化部署的企业 [5] - 芯原股份新签订单12.05亿元创历史新高 较去年第三季度全期大幅增长85.88% 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 截至第二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为30.25亿元 [18] - 先导智能提示固态电池相关业务推进存在不确定性 当前全球固态电池行业仍处于技术迭代与产业化准备阶段 尚未进入大规模批量量产周期 [15] 投资与并购 - 芯原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芯来科技97.0070%股权 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完成后芯来科技将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 [19] - 扬杰科技拟22.18亿元现金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 业绩承诺方承诺2025-2027年标的公司净利润合计不低于5.55亿元 标的公司主要产品为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 [20] 企业动态与市场活动 - 多电商平台推出iPhone17系列以旧换新补贴 快手电商最高补贴2500元 京东最高补贴2100元 天猫最高补贴2000元 抖音暂未公布补贴计划 [9] - 金蝶卡塔尔公司在卡塔尔拉斯布方塔斯自由区正式开业 与卡塔尔自由区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开展专项合作项目赋能卡塔尔创新生态系统 [16] - 追觅创始人回应破产传闻称都是谣言 公司现金流充足经营状况良好 最近两年公司和个人拿出50亿元左右高价回购老股 持股比例从45%提升到70% [13] 企业辟谣与声明 - 腾讯辟谣OpenAI姚顺雨1亿薪资入职腾讯不实 [7] - 华为辟谣将招聘考题商用 强调华为应届生招聘不会向候选人收取任何费用 招聘官网是唯一官方渠道 [8] - 京东回应王腾入职京东小米采销岗传闻 表示目前没有这样的安排和计划 [14] 行业观点与趋势 -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谈通证经济 表示通证只有从虚拟世界价值存储转变为解决实体经济信任、效率与成本问题的工具 才能形成可持续生态体系 强调合规是创新生命线 [11] - 小红书已成立整改专项工作小组 推进热搜榜单生态专项治理 进一步提升热搜榜单管理能力 切实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12]
阿里推出下一代模型架构;宇树王兴兴谈后悔的事丨新鲜早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2:45
人工智能与基础模型 - 阿里巴巴推出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Qwen3-Next 并开源基于该架构的Qwen3-Next-80B-A3B系列模型 核心改进包括混合注意力机制 高稀疏度MoE结构 训练稳定优化及多token预测机制 [2] -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表示AI在让AI干活的整个领域处于爆发式增长前夜 数据和模型非常重要 但难以判断优质数据标准和采集方式 [4] - 芯原股份2025年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85.88% 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 [19] 电动汽车与自动驾驶 - 特斯拉Model Y L订单10月已售罄 预计交付时间推迟至11月 该车型8月19日上架销售 9月2日开始交付 上周已交付900辆 日均150辆 [3] - 哈啰首款前装量产Robotaxi车型HR1首发亮相 计划2026年实现量产下线 2027年部署超5万辆 已在湖南株洲启动商业化试点运营 计划2026年覆盖超10个城市 [6]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器X3-F获阿联酋民航局特许飞行证 是中国飞行汽车企业首次在海外获得有人驾驶航空器飞行许可 未来将在阿联酋探索政府交通 旅游观光及应急救援等场景 [14] 半导体与电子元器件 - 华为海思发生工商变更 徐直军卸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 由高戟接任 多位高管变更 [18] - 德州仪器CEO表示数据中心业务有望激增50% 正助力公司整体模拟芯片产品需求复苏 将回到2022年巅峰水平 [19] - Wolfspeed宣布200mm碳化硅材料产品组合开启大规模商用 市场反响积极且效益显著 [20] - 扬杰科技拟22.18亿元现金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 标的公司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5.55亿元 主要产品为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 [21] 企业动态与战略布局 - 中科曙光表示曙光数创在手订单充足 研发的第三代浸没液冷解决方案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750kW 是国内唯一实现浸没相变液冷大规模商业化部署的企业 [5] - 蚂蚁集团CEO首次表态通证经济 强调通证应从虚拟价值存储转变为解决实体经济信任与效率问题的工具 认为合规是创新生命线 [11] - 金蝶卡塔尔公司在卡塔尔自由区正式开业 与卡塔尔自由区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开展专项合作项目并吸纳本土人才 [17] - 芯原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科技97.0070%股权 交易完成后芯来科技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20] 电商与消费电子 - 多电商平台推出iPhone17系列以旧换新补贴 快手最高补贴2500元 京东最高补贴2100元 天猫最高补贴2000元 [9] - 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AI付" 联合瑞幸咖啡首发上线 打通智能体内下单与支付全链路 [10] 市场传闻与辟谣 - 腾讯辟谣OpenAI前研究员姚顺雨1亿薪资入职腾讯的传闻不实 [7] - 华为辟谣将招聘考题商用 强调招聘不收取任何费用 [8] - 追觅创始人回应破产传闻 称公司现金流充足 最近两年高价回购老股50亿元左右 持股比例从45%提升至70% [13] - 京东回应王腾入职京东小米采销岗传闻 表示目前没有这样的安排和计划 [15] 行业警示与监管 - 小红书因热搜榜单管理不善被网信部门约谈 已成立整改专项工作小组推进专项治理 [12] - 先导智能发布公告提示固态电池相关业务推进存在不确定性 行业仍处于技术迭代与产业化准备阶段 尚未进入大规模量产周期 [16] 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上涨2.50% 市盈率21.51倍 最新份额79.9亿份增加3600万份 [23]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上涨6.76% 市盈率44.91倍 最新份额52.1亿份增加300万份 [23]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上涨5.83% 最新份额5.2亿份增加1000万份 [23]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10.13% 市盈率115.35倍 最新份额3.7亿份减少700万份 [24]
中国资产持续爆发,阿里巴巴涨逾6%,支付宝首推“AI付”,香港科技ETF(513560)跳空高开涨近2%,盘中价涨破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9-12 02:38
香港科技ETF表现 - 2025年9月11日早盘香港科技ETF(513560)跳空高开涨近2% 冲击4连涨 盘中价格创上市以来新高 成交额迅速走阔[1] - 跟踪指数成分股再鼎医药和阿里巴巴-W涨超6% 康方生物 科伦博泰生物-B 金山云等个股跟涨[1] - 截至9月11日香港科技ETF近1年净值上涨88.27%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2]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特征 - 香港科技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 该指数选取50只市值较大 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港股通科技龙头公司[2][5] - 指数行业分布较恒生科技指数更均衡 可能更有效捕捉各行业上涨空间[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4.91% 包括腾讯控股 阿里巴巴-W 小米集团-W 比亚迪股份等龙头企业[5] 指数业绩比较 - 自2018年至2025年9月11日港股通科技指数累计涨幅达60.63% 显著跑赢恒生科技指数(6.11%)和港股通互联网指数(0.56%)[2] - 近一年港股通科技指数上涨90.96% 高于恒生科技指数(70.64%)和港股通互联网指数(86.50%)[3] - 近三年港股通科技指数上涨56.50% 表现优于恒生科技指数(44.43%)和港股通互联网指数(51.57%)[3] 资金流动情况 - 香港科技ETF最新规模达7.70亿元 最新份额达5.20亿份 创成立以来新高[5] - 最新资金净流入888.92万元 近5个交易日有3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净流入5859.62万元[5] 行业利好因素 - 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AI付"服务 预测未来5年新交互支付占比或超50% 智能设备支付规模将增10倍 AI支付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级[4]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关注度升至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 特别关注类人形机器人 生物科技和药物研发等前沿领域[4] - 港股互联网板块具备自研AI芯片与云业务扩张优势 估值处于修复区间 叠加外部流动性环境逐步宽松 主动外资有望开始流入[4] 市场联动表现 - 周四美股热门中概股集体走强 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收涨2.89%[3] - 阿里巴巴收涨7.9% 蔚来涨6% 百度 房多多 京东涨超3% 网易 小马智行 小鹏涨超2%[3] 投资渠道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通过香港科技ETF联接基金(A:023505 C:023506)参与港股科技板块投资[6]